預防失智 三動兩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就保持老年人身心健康而言隨著資訊技術快速進步,高齡者的日常生活裡逐漸也被新科技滲透特別是智慧型手機帶來了馴化甚至鈍化。因為追求便利應運而生的各種服務快速的數位化、網路化、科技化的同時有可能使老年人失去利用其餘的身體功能反而加速老化!成大醫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主任白明奇醫師提出了「三動兩高」的預防性概念,口號很間單:就是「頭腦要動、休閒活動、有氧運動」。

白教授指出長輩可多做打毛線、打橋牌、玩拼字遊戲、遠足踏青、拜訪親友、上教堂、看電影、閱讀書報雜誌、讀書進修、體適能運動等,並且多動腦,常與他人互動皆能預防失智。兩高則是「高度學習、高抗氧化」就按字面上來解釋即可。多吃高氧化的食物,如番茄、洋蔥、葡萄、甜椒、菠菜、小藍莓等。這是預防失智的方法,應大力推廣,而且要從年輕做起。另外就是要跟人多互動,多學新東西,活到老學到老。

最近日本開始流行兒童陪老人打麻將,也有78歲才開始玩推特的日本大崎博子(追蹤者超過十五萬人,現年89)把她對於打麻將的熱愛給PO上網路,還獲得了很多的迴響。日本健康麻雀協會還舉辦大會(日本寫成麻雀,讀音是マージャン,羅馬拼音是maajan聽起來很像漢語的麻將,英語則寫作Mahjong),AMEBA網路電視打開搜尋麻將或是麻雀就有一堆像是小氣X財神那樣的節目,但都是聚精會神地打牌,日本沒在玩什麼遊戲然後找清涼妹子用愛的小手打屁股之類的(還有知道韋汝這梗的嗎)。

除了上述有獲得學術研究支持的預防失智方法之外,也要預防營養不足預防衰弱症。隨著台灣和日本等國家進入超高齡社會,高齡者的生活品質提升變得至關重要。就保持老年人身心健康而言,日本的高齡社會綜合研究機構的調查研究指出,參與地區活動和文化活動對預防衰弱症起著重要作用。根據約5萬人的數據,從預防衰弱症的角度來看,參與地區活動和文化活動,並建立社會聯繫的群體,比個體進行健康活動和運動的群體更健康。很多研究也顯示,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和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對高齡者的生活品質具有積極影響。所以兩高裡面的高度學習至關緊要, 因為養成學習的習慣的話,等到老來就會有相同興趣的朋友或是氣味相投的夥伴陪你一起一路玩到掛,而不是孤獨死!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uwei Cheng的沙龍
20會員
129內容數
超高齡社會、gerontology、失智、認知症、青銀共創、高齡生活模式、QoL生活品質提升的價值共創模型、高齡就業活動、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的概念、生存價值、存在意義、退休黃金人口、gerotech、社區公共參與、城鄉合作、地方創生、無障礙旅遊、日本UT= 任何人都能隨意參加旅行、ICT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大腦愈用愈靈光,在高齡化社會中,熟齡族也逐漸了解「認知儲備」這個專有名詞,意思是大腦神經跟我們身體的肌肉一樣,愈鍛鍊,會長得愈多,等到老了神經退化甚至失智了,之前額外鍛鍊所「儲存」下來較多的神經結構,可以讓我們依舊維持正常生活所需的大腦認知功能。 但是大腦的鍛鍊跟肌力的鍛鍊很像,要困難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大腦愈用愈靈光,在高齡化社會中,熟齡族也逐漸了解「認知儲備」這個專有名詞,意思是大腦神經跟我們身體的肌肉一樣,愈鍛鍊,會長得愈多,等到老了神經退化甚至失智了,之前額外鍛鍊所「儲存」下來較多的神經結構,可以讓我們依舊維持正常生活所需的大腦認知功能。 但是大腦的鍛鍊跟肌力的鍛鍊很像,要困難
Thumbnail
成功的老化包含1. 避免疾病和失能、2. 維持高度的身體與認知功能,以及3. 持續地參與生活三要素(Rowe and Kahn 2000)。大家都不想老來生病給兒孫帶來困擾,所以盡量避免生病與維持身體功能讓「失能」不會跟自己扯上關係,雖說是消極地維持健康,但也能給老人積極正面的想法。
Thumbnail
成功的老化包含1. 避免疾病和失能、2. 維持高度的身體與認知功能,以及3. 持續地參與生活三要素(Rowe and Kahn 2000)。大家都不想老來生病給兒孫帶來困擾,所以盡量避免生病與維持身體功能讓「失能」不會跟自己扯上關係,雖說是消極地維持健康,但也能給老人積極正面的想法。
Thumbnail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於2021年「日台青年研究者共同研究事業」結案報告裡指出「使用資訊通訊技術解決不同老年階段的問題」,隨著台灣和日本等國家先後進入超高齡社會,高齡者的生活品質提升變得至關重要。就保持老年人身心健康而言,日本的高齡社會綜合研究機構的調查研究指出,參與地區活動和文化活動對預防衰弱症
Thumbnail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於2021年「日台青年研究者共同研究事業」結案報告裡指出「使用資訊通訊技術解決不同老年階段的問題」,隨著台灣和日本等國家先後進入超高齡社會,高齡者的生活品質提升變得至關重要。就保持老年人身心健康而言,日本的高齡社會綜合研究機構的調查研究指出,參與地區活動和文化活動對預防衰弱症
Thumbnail
 就保持老年人身心健康而言隨著資訊技術快速進步,高齡者的日常生活裡逐漸也被新科技滲透特別是智慧型手機帶來的馴化甚至鈍化。因為追求便利應運而生的各種服務快速的數位化、網路化、科技化的同時有可能使老年人失去利用其餘的身體功能反而加速老化!成功大學的白明奇醫師提出了「三動兩高」的預防性概念,口號很間單:
Thumbnail
 就保持老年人身心健康而言隨著資訊技術快速進步,高齡者的日常生活裡逐漸也被新科技滲透特別是智慧型手機帶來的馴化甚至鈍化。因為追求便利應運而生的各種服務快速的數位化、網路化、科技化的同時有可能使老年人失去利用其餘的身體功能反而加速老化!成功大學的白明奇醫師提出了「三動兩高」的預防性概念,口號很間單:
Thumbnail
你有沒有同樣的經驗?抵達公司之後就忘了自己今天是怎麼過來的、到了晚上就想不起來今天早餐吃了什麼、打完麻將就忘了剛剛贏的過程,只知道自己贏了。沒有錯。這就是「剛剛沒有動到腦」的證據。
Thumbnail
你有沒有同樣的經驗?抵達公司之後就忘了自己今天是怎麼過來的、到了晚上就想不起來今天早餐吃了什麼、打完麻將就忘了剛剛贏的過程,只知道自己贏了。沒有錯。這就是「剛剛沒有動到腦」的證據。
Thumbnail
作者林經甫醫師是台北協和婦女醫院創辦人, 也是"嬰兒與母親"雜誌與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創辦人。 因母親中風倒下, 他開始關心除了替長者代禱, 還有什麼方法更積極、有效呢? 於是他開始研究預防醫學。 台灣老人臥床比例最高的是失智症、 中風、 跌倒後遺症。 要避免失能臥床, 或縮短臥床時間, 最可行的方法
Thumbnail
作者林經甫醫師是台北協和婦女醫院創辦人, 也是"嬰兒與母親"雜誌與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創辦人。 因母親中風倒下, 他開始關心除了替長者代禱, 還有什麼方法更積極、有效呢? 於是他開始研究預防醫學。 台灣老人臥床比例最高的是失智症、 中風、 跌倒後遺症。 要避免失能臥床, 或縮短臥床時間, 最可行的方法
Thumbnail
這些訊息因為背後有強而有力的證據,可能是疾病的問題變少了、或是哪裡痠痛減少了、可以預防XX疾病等都是見證,也透過可信的人包括某些醫療人員在電視上的宣傳、或是鄰居朋友的廣告或廠商免費試用等的商業模式,讓中高齡者深信不疑。 子女想要勸戒是敵不過,這些有力人士在爸媽心目中長期建立起來的信任感,不斷的制止
Thumbnail
這些訊息因為背後有強而有力的證據,可能是疾病的問題變少了、或是哪裡痠痛減少了、可以預防XX疾病等都是見證,也透過可信的人包括某些醫療人員在電視上的宣傳、或是鄰居朋友的廣告或廠商免費試用等的商業模式,讓中高齡者深信不疑。 子女想要勸戒是敵不過,這些有力人士在爸媽心目中長期建立起來的信任感,不斷的制止
Thumbnail
「我沒玩過桌遊欸」,「我不會玩啦!」​ ​ 「我沒玩過桌遊欸」,「我不會玩啦!」這是我第一次去YMCA帶領桌遊活動時,長輩們的回應。因為沒有接觸過桌遊,對新的、未知的,人類的本能反能都是先抗拒。​ ​ 玩桌遊是一個不分年齡的活動。玩桌遊有6大好處你又知道幾個呢?​ ​ ​ ▍活化大腦 ▍​ ​ ​
Thumbnail
「我沒玩過桌遊欸」,「我不會玩啦!」​ ​ 「我沒玩過桌遊欸」,「我不會玩啦!」這是我第一次去YMCA帶領桌遊活動時,長輩們的回應。因為沒有接觸過桌遊,對新的、未知的,人類的本能反能都是先抗拒。​ ​ 玩桌遊是一個不分年齡的活動。玩桌遊有6大好處你又知道幾個呢?​ ​ ​ ▍活化大腦 ▍​ ​ ​
Thumbnail
作者 樺澤紫苑 是日本知名精神科醫師,經常在社群媒體科普精神醫學、心理學及大腦科學的知識。他將大腦經常出錯原因歸納成以下四點:專注力不足、工作記憶不足、大腦疲勞、大腦老化。
Thumbnail
作者 樺澤紫苑 是日本知名精神科醫師,經常在社群媒體科普精神醫學、心理學及大腦科學的知識。他將大腦經常出錯原因歸納成以下四點:專注力不足、工作記憶不足、大腦疲勞、大腦老化。
Thumbnail
  我們總會擔心自己會不會失去現有的一切,其中不免包括我們所有美好的回憶。人們對於失智的恐懼不僅僅是擔心生活上的不便或功能的衰退,更擔心有那麼一天身旁的親人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這樣一個進程緩慢的疾病,我們是否能夠改變我們生活習慣和對疾病的認知來讓疾病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呢? 
Thumbnail
  我們總會擔心自己會不會失去現有的一切,其中不免包括我們所有美好的回憶。人們對於失智的恐懼不僅僅是擔心生活上的不便或功能的衰退,更擔心有那麼一天身旁的親人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這樣一個進程緩慢的疾病,我們是否能夠改變我們生活習慣和對疾病的認知來讓疾病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