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失智 三動兩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就保持老年人身心健康而言隨著資訊技術快速進步,高齡者的日常生活裡逐漸也被新科技滲透特別是智慧型手機帶來了馴化甚至鈍化。因為追求便利應運而生的各種服務快速的數位化、網路化、科技化的同時有可能使老年人失去利用其餘的身體功能反而加速老化!成大醫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主任白明奇醫師提出了「三動兩高」的預防性概念,口號很間單:就是「頭腦要動、休閒活動、有氧運動」。

白教授指出長輩可多做打毛線、打橋牌、玩拼字遊戲、遠足踏青、拜訪親友、上教堂、看電影、閱讀書報雜誌、讀書進修、體適能運動等,並且多動腦,常與他人互動皆能預防失智。兩高則是「高度學習、高抗氧化」就按字面上來解釋即可。多吃高氧化的食物,如番茄、洋蔥、葡萄、甜椒、菠菜、小藍莓等。這是預防失智的方法,應大力推廣,而且要從年輕做起。另外就是要跟人多互動,多學新東西,活到老學到老。

最近日本開始流行兒童陪老人打麻將,也有78歲才開始玩推特的日本大崎博子(追蹤者超過十五萬人,現年89)把她對於打麻將的熱愛給PO上網路,還獲得了很多的迴響。日本健康麻雀協會還舉辦大會(日本寫成麻雀,讀音是マージャン,羅馬拼音是maajan聽起來很像漢語的麻將,英語則寫作Mahjong),AMEBA網路電視打開搜尋麻將或是麻雀就有一堆像是小氣X財神那樣的節目,但都是聚精會神地打牌,日本沒在玩什麼遊戲然後找清涼妹子用愛的小手打屁股之類的(還有知道韋汝這梗的嗎)。

除了上述有獲得學術研究支持的預防失智方法之外,也要預防營養不足預防衰弱症。隨著台灣和日本等國家進入超高齡社會,高齡者的生活品質提升變得至關重要。就保持老年人身心健康而言,日本的高齡社會綜合研究機構的調查研究指出,參與地區活動和文化活動對預防衰弱症起著重要作用。根據約5萬人的數據,從預防衰弱症的角度來看,參與地區活動和文化活動,並建立社會聯繫的群體,比個體進行健康活動和運動的群體更健康。很多研究也顯示,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和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對高齡者的生活品質具有積極影響。所以兩高裡面的高度學習至關緊要, 因為養成學習的習慣的話,等到老來就會有相同興趣的朋友或是氣味相投的夥伴陪你一起一路玩到掛,而不是孤獨死!哈

avatar-img
20會員
129內容數
超高齡社會、gerontology、失智、認知症、青銀共創、高齡生活模式、QoL生活品質提升的價值共創模型、高齡就業活動、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的概念、生存價值、存在意義、退休黃金人口、gerotech、社區公共參與、城鄉合作、地方創生、無障礙旅遊、日本UT= 任何人都能隨意參加旅行、IC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uwei Che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知道你有沒有那種感覺,有時候,碰到問題或者遇到那些似曾相識的trouble場景時,你會感受到自己就是引發問題的主體,甚或有時候自己的存在就是問題!以我個人為例,過去自己總是覺得自己年紀還輕、熬夜也無所謂,健康檢查沒問題、拼酒撐一下還好,但隨著逐漸步入五十歲,漸漸意識到關節與肌肉的退化
現在,日本正逐漸邁向超高齡社會。當談到高齡化研究時,通常分為前後期兩個領域:一個就是較高齡的後期長者,已經需要主動醫療和生活支援的研究,包括照護和福祉等;另一是活動力還算不錯的65歲開始的高齡前期,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公益及社會活動或是投入社群,讓有意義的生活的以激發生活活力,延長健康壽命的研究
父親是一個倔強的人,因為年輕時身材健美所以到七十幾歲在親友間仍常在言談中流露自己能保持體態與健康的自戀,但在七年前知道有攝護腺癌後逐漸走下坡,但還是一樣催眠說自己其實沒有生病為什麼要打針吃藥,偶爾會抱怨醫生是要做自己業績,不願面對生病的事實。我推測是吃藥之後的副作用嗎或是真的輕微失智?
所謂在地老化意味著在長久居住的地方老去,通常我們最直接想到的就是”家”, 所以在地老化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在家老去」然後做仙,老年生活由家中的親人陪伴一起度過。aging in place就是在地老化,香港說是原居老化,我覺得都翻的普普,但有個詞不錯叫做「老有所屬」,可能就是認同吧?!我今年五十歲了~
這題目也太大了吧,想了兩天也累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那種感覺,有時候,碰到問題或者遇到那些似曾相識的trouble場景時,你會感受到自己就是引發問題的主體,甚或有時候自己的存在就是問題!以我個人為例,過去自己總是覺得自己年紀還輕、熬夜也無所謂,健康檢查沒問題、拼酒撐一下還好,但隨著逐漸步入五十歲,漸漸意識到關節與肌肉的退化
現在,日本正逐漸邁向超高齡社會。當談到高齡化研究時,通常分為前後期兩個領域:一個就是較高齡的後期長者,已經需要主動醫療和生活支援的研究,包括照護和福祉等;另一是活動力還算不錯的65歲開始的高齡前期,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公益及社會活動或是投入社群,讓有意義的生活的以激發生活活力,延長健康壽命的研究
父親是一個倔強的人,因為年輕時身材健美所以到七十幾歲在親友間仍常在言談中流露自己能保持體態與健康的自戀,但在七年前知道有攝護腺癌後逐漸走下坡,但還是一樣催眠說自己其實沒有生病為什麼要打針吃藥,偶爾會抱怨醫生是要做自己業績,不願面對生病的事實。我推測是吃藥之後的副作用嗎或是真的輕微失智?
所謂在地老化意味著在長久居住的地方老去,通常我們最直接想到的就是”家”, 所以在地老化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在家老去」然後做仙,老年生活由家中的親人陪伴一起度過。aging in place就是在地老化,香港說是原居老化,我覺得都翻的普普,但有個詞不錯叫做「老有所屬」,可能就是認同吧?!我今年五十歲了~
這題目也太大了吧,想了兩天也累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隨著年齡增長,失智症和中風的風險增加的問題。提出了防止失智的建議,強調閱讀書籍的益處,並佐以李敖與錢穆的例子。此外,也闡述了中風的成因及其可預防的措施,包括飲食和運動的重要性。希望透過這些方法,能有效降低中老年人的腦部疾病風險。
隨著年齡增長,很多人開始擔心記憶力衰退,甚至發展成失智症或阿茲海默症。事實上,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於延緩大腦老化、預防失智有著顯著影響。從運動、睡眠、情緒管理到保持社交活動,這些簡單的生活習慣是大腦的保護網,今天就帶大家看看如何透過日常習慣來打造一個抗失智的健康生活型態。
Thumbnail
阿茲海默症是臺灣最常見的失智症之一,本文介紹了通過日常生活養成健康習慣,有助於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建議通過增加大腦保護因子、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以及注意失智症可能的警訊,來提高預防失智症的效果。
Thumbnail
心血管疾病和失智症是現代社會中威脅健康的重要問題。本文介紹了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來降低這些疾病風險的有效方法,並提供了一些建議,包括避免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增加腦部和身體活動、參與社交活動、不吸菸不酒不偏食等。
那到底,如何延長中年? 不需要求神問卜、吃齋念佛,但需要遠見,在三、四十歲時,願意為自己有品質的老後奮戰。 一、防止3種「殺手級」的老化 科學已經發現,健康不臥床的長壽,關鍵在於自理能力。 提前預防心血管、腦神經、肌肉骨骼的3種老化威脅,也就遠離腦中風、失智和骨質疏鬆與肌少症,就多掌握了獨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隨著年齡增長,記憶力下降是普遍現象,但可透過智力活動、社交互動、健康飲食、充足睡眠和規律運動來預防。參與益智遊戲和社交活動可顯著提升記憶力和認知功能,健康的生活習慣對維持大腦靈活性至關重要。
Thumbnail
最適合年長者學習的運動是什麼呢?答案就是圍棋啦~沒有運動傷害,又是動腦思考的遊戲,跟年輕人同場競技也不落下風喔~看看這些認真下棋的爺爺奶奶,他們都才剛學幾個月,就已經能夠享受在棋盤上廝殺的樂趣囉!
Thumbnail
  以目前科學研究確定對大腦健康最有幫助的是運動,尤其是跑步游泳之類的有氧運動。但是假如有的年長者因生病或肢體有障礙不方便運動的人,就可以選擇下棋或各種益智遊戲來活化大腦,反之,若為了照顧方便,只讓長者整天呆坐著看電視打發時間,對大腦非常不健康,因為電視是所謂「零度媒體」,
Thumbnail
據說現在年輕人不太喜歡使用臉書,因為他們發現爺爺奶奶都有了臉書帳號,的確,不管是透過手機或電腦,已退休的熟齡族群花愈來愈多的時間掛在網路上,加上幾乎所有上了年紀的人最怕得到病就是失智症,因此有許多打著預防失智症的電玩上市,每款遊戲也都會說有研究證明打電玩可以有預防或減緩失智症的進展。     其實
Thumbnail
【運科竹愛科普|身體訓練、認知能力,和老化過程中的大腦健康】 運動訓練是一種重要的策略,可以抵抗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的認知和腦健康衰退,而許多系統性回顧和統合分析的證據支持運動對認知未受損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隨著年齡增長,失智症和中風的風險增加的問題。提出了防止失智的建議,強調閱讀書籍的益處,並佐以李敖與錢穆的例子。此外,也闡述了中風的成因及其可預防的措施,包括飲食和運動的重要性。希望透過這些方法,能有效降低中老年人的腦部疾病風險。
隨著年齡增長,很多人開始擔心記憶力衰退,甚至發展成失智症或阿茲海默症。事實上,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於延緩大腦老化、預防失智有著顯著影響。從運動、睡眠、情緒管理到保持社交活動,這些簡單的生活習慣是大腦的保護網,今天就帶大家看看如何透過日常習慣來打造一個抗失智的健康生活型態。
Thumbnail
阿茲海默症是臺灣最常見的失智症之一,本文介紹了通過日常生活養成健康習慣,有助於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建議通過增加大腦保護因子、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以及注意失智症可能的警訊,來提高預防失智症的效果。
Thumbnail
心血管疾病和失智症是現代社會中威脅健康的重要問題。本文介紹了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來降低這些疾病風險的有效方法,並提供了一些建議,包括避免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增加腦部和身體活動、參與社交活動、不吸菸不酒不偏食等。
那到底,如何延長中年? 不需要求神問卜、吃齋念佛,但需要遠見,在三、四十歲時,願意為自己有品質的老後奮戰。 一、防止3種「殺手級」的老化 科學已經發現,健康不臥床的長壽,關鍵在於自理能力。 提前預防心血管、腦神經、肌肉骨骼的3種老化威脅,也就遠離腦中風、失智和骨質疏鬆與肌少症,就多掌握了獨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隨著年齡增長,記憶力下降是普遍現象,但可透過智力活動、社交互動、健康飲食、充足睡眠和規律運動來預防。參與益智遊戲和社交活動可顯著提升記憶力和認知功能,健康的生活習慣對維持大腦靈活性至關重要。
Thumbnail
最適合年長者學習的運動是什麼呢?答案就是圍棋啦~沒有運動傷害,又是動腦思考的遊戲,跟年輕人同場競技也不落下風喔~看看這些認真下棋的爺爺奶奶,他們都才剛學幾個月,就已經能夠享受在棋盤上廝殺的樂趣囉!
Thumbnail
  以目前科學研究確定對大腦健康最有幫助的是運動,尤其是跑步游泳之類的有氧運動。但是假如有的年長者因生病或肢體有障礙不方便運動的人,就可以選擇下棋或各種益智遊戲來活化大腦,反之,若為了照顧方便,只讓長者整天呆坐著看電視打發時間,對大腦非常不健康,因為電視是所謂「零度媒體」,
Thumbnail
據說現在年輕人不太喜歡使用臉書,因為他們發現爺爺奶奶都有了臉書帳號,的確,不管是透過手機或電腦,已退休的熟齡族群花愈來愈多的時間掛在網路上,加上幾乎所有上了年紀的人最怕得到病就是失智症,因此有許多打著預防失智症的電玩上市,每款遊戲也都會說有研究證明打電玩可以有預防或減緩失智症的進展。     其實
Thumbnail
【運科竹愛科普|身體訓練、認知能力,和老化過程中的大腦健康】 運動訓練是一種重要的策略,可以抵抗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的認知和腦健康衰退,而許多系統性回顧和統合分析的證據支持運動對認知未受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