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堅持,是不可動搖的底線,還有些,卻可能是無謂的偏執

2023/10/1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立身處世,當有所為有所不為。

用白話簡單的說,也就是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人生路上,無時不刻都在面臨抉擇,諸事紛紛,有些簡單清晰,有些茫然無緒,更有些涉及立身處世的原則性問題。

當明白能做與不能做的那條判斷標準,知與行就是差異的分歧點,關鍵處則是能不能堅持,堅守原則而不會在某些情況下被捨棄,捨棄了也就會面對衍生的後果。簡單舉個例,知道紅燈不能右轉,也知道不守規則會有肇致危險的風險,但在駕駛座左右看後以為沒車轉也沒關係,就轉了,後果可能是沒事(心中暗自慶幸)、可能是事後收到罰單(懊悔當初的決定)、也可能是砰一聲出事了(突如其來的直行快車閃避不及撞上)。

然而,這絕對嗎?當然不絕對。如果堅持的是喝飲料一定要double 糖,那麼捨棄掉這個堅持會不會讓身體更健康,這個後果應該是能樂於承擔的吧。

在如今這科技發達,資訊取得成本低廉且方便的時代,透過各種網路通訊設備取得各式各樣的資訊,學習知識、溝通詢問、蒐集多方觀點、即時事件訊息等等,說是唾手可得也不為過,知的難度大幅下降,每個人的腦袋裡不論是主動還是被動,有意識地或無意識的,輕易地填裝了大量資訊。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天下通,但真能區辨資訊真假、熟悉運用且執行的又有多少,答案恐怕也是顯而易見。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麼多的資訊有助於形成我們的價值觀,一套屬於自己的判斷標準,顯於外的就是我們的所言所行。當言行舉止不違心,或許就能過得舒心愜意,活得輕鬆自如;然而,當一些人事物碰觸、挑戰或是衝撞了心中所建立的那條價值防線,將開始承受或大或小的壓力,是否持續堅持或轉而修正,端看當下的我們是否有足夠的能力來自我檢視,是「死心眼」還是「因勢利導」。

人的所思所想,經常受到當下所處的情境影響,不論是來自於外在環境或來自於內在價值,個人對事的判斷與處理方式都與此息息相關。

然而,外在環境隨時在變,個人的價值觀也隨著對知識的吸收與經建的累積發生漸變,因而,最合適的選擇也僅存在於那當下。有時候,當因為某事觸發塵封已久的記憶,回想起過去曾面臨過、掙扎過沮喪過、不忿過的往事,站在今天復盤那時候的心路歷程,不禁感慨:「回看過去自認應堅持的原則,如今看來又有何大不了的呢?」

此等感慨,並不代表著就是指責過去的自己有什麼錯,而是要提醒自己要學會換個角度思考以及努力提升自己的格局

遇事的時候,想想過去,學會換個角度來思考,檢視一下在這樣的情境下,所要堅持的究竟是屬於立身處世的價值底線,還是一種待修正的偏執,對自己或他人都無益的偏差觀點,這種偏執的形成,可能就源自於最初未經區辨的囫圇資訊。

諸事紛繁,也有其各自規模大小、涉事範圍、涵納對象等,在不同的位置、立場、角度、層次,看到的也就不一樣。正如同格局有大有小,當我們站在一樓,入眼的可能是雜亂的環境、忙亂的人車,但當站在30層、60層、100層樓的時候,隨著格局的提升,底下的不堪將只是個可有可無的黑點,你的目光所及、則是整片寬闊的景色。

其實,我想說的只是,堅持是一種美德,但所堅持的未必是千篇一律、不可變動的,人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但為與不為之間應該避免落入偏執,可能的話請盡量提升自我,加強思辨的能力吧。

14會員
54內容數
我看過、我得到、我成長,書路漫漫,求一隅清境天地,風展篇章助我明堂。閱讀,是對自己最好的投資。一說是靈性昇華,另功利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任說,開卷有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