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集目前在一個失眠的早晨下動工
以後要是買房,我要好好盯著建商把樓層隔音板做好。(無奈)
還記得在小七工作的某天 ... 有點奉勸千萬不要因為自己年輕覺得做輪班沒關係,像現在過 26 了就覺得身體有很多個生理時鐘,一不注意,可能只是比平常晚一點點而已就會失眠,還得找杯大美式撐過整天的課。
工作那個禮拜慘烈到 5 點睡 6 點就要醒來準備上班,疲累感也迎來不了睡意。
還好隔週就有時間好好睡,只是從那之後就沒再像現在一樣,也有靠咖啡上課的一天;可能是因為這學期的學習成效真的很滿意,加上大三必修的課程內容也很優質,捨不得翹課啊唉。
身體真的很重要,以後會分享一題關於健康的慘烈親身經驗。
...
我自己選擇的,撐過來就覺得好處實在是太多,買不到。
前些天收到文章轉載的邀請,居然有人願意讀長文嗎。
是從前大一在 Medium 時期的作品,主題是「合群」實務上帶來的損失,守規矩的角色扮演態度,並不會讓人表現的更出色;這些規矩說大了可以是指華人社會禮儀,但也可以只是小到一個環境裡,主流團體的共識。
我覺得社會在主張人脈的強而有力之下,也是凸顯人的弱點所在。
當中有個考驗在於很多人其實不耐去檢視自己的精神狀態,他們沒辦法在四周完全無人且連續長達數月以上的時間淨空、思考:只要自己的所知、所行能不耗上半天就取得多數人的認同,試圖反向說明猶豫的沒效率。
看似牢不可破的人牆,最脆弱的也往往是「聚集」本身。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
我開始意識到自己心態強韌的一面是在於:沒有我離不開的人群。
並不是很俗的那套上車、下車,是一種很明確知道,這個階段就是過去了,深知人群的保鮮期限到頭,眷戀即將逝去的事物沒有多餘的意義,更甚會開始造成自己的困擾,頂多是看看有沒有什麼伴手禮可以拿了就走而已。
這情形可以套上老高聊過的「敗者組」。
敗者組的人不會記得他曾經為什麼反潮流、反革新,同樣的套到人群概念,他們不會在群體鳥獸散後,還記得當初惺惺相惜的情緒;像這樣被動式的隨著時代更迭才能前進,相較起那些總能主動出擊的人,這是他們進入敗者組的原因。
如果要用結果去探討人生成敗的關鍵,那我們與他人之間到底累積了多少「相差值」。
...
餘下的空間你可以透過方格子既有功能,與我的內容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