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今天你趕著去給一個客戶的大主管簡報,在前往對方辦公室路上,搭乘捷運的時候,你坐在普通座位上,卻有一個老人要求你讓座。甚至說假設不讓座,要請捷運站務員來處理,更放話說要是你不配合他要報警,而且不斷碎嘴咒罵。
這時候你會怎麼做?有些人認為這老人於法於理都站不住腳,就是偏偏不讓位給他,寧願跟他耗著,因為知道就算找來站務員還是警察,自己都不是錯的那方。即便是旁人錄影上網,被炎上的也會是這個老人,所以寧願硬槓到底。
好,那我們假設今天憑著所謂捍衛是非對錯的正義心態,你跟這老人對抗下去,真的叫來站務員也叫來了警察。結果最終在場輿論也支持你,你勝利了。但耽誤或影響你接下來去給客戶簡報的心情與狀態,結果導致表現差,這時候你怪的了這個老人嗎?做錯事情的,其實是你。
「損失發生後,誰的損失大,就應該怪誰」,這是劉潤新書《底層思維》,給我們的第一個震撼教育。如果當場跟老人賠不是,讓出座位,心裡一定很不開心吧,感覺吃虧了。但如果從本質看,這趟捷運旅程,目標就是要去取得案子,那只要能讓事情順利成,做出的妥協都是合理的。在這個枝微末節上跟不講理的老人爭論,反而是自己損失更大。
「事實」與「觀點」的思考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都會有這樣的情況,那就是顧此失彼,因小失大。這很大一部份就是因為我們沒看到事物的本質。「講道理」這件事情,在許多領域是用得上的。比如數學,數學就是講證明,能用數字證明的,結果就是一翻兩瞪眼。而這種東西就被稱為「公理體系」。
但大部分的學科,都不是這樣的,連與數學有千絲萬縷關係的經濟學,也往往是百家爭鳴,各自有各自的理論跟模型。所以不是基於公理體系的學科領域,其實並沒有所謂的絕對正確的理論,每個模型跟假說都有前提條件,因此不能只聽一家之言,往往要兼採諸說,了解背後的脈絡跟成因,同時尊重不同的觀點與看法。
這就是說,其實人們講出的話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事實」,另一種是「觀點」。柯南說:「真相只有一個。」其實不是這樣的,假設今天有兩個小朋友打鬧中,A小朋友不小心把B小朋友推倒,B認為自己「被霸凌」了,A則是認為這只是「打鬧的意外」,這時候真相是什麼呢?他們有各自的想法,這樣真相對於這兩者就有不同的解釋。
就像發起戰爭的國家,根被侵略的國家肯定對於「真相」有不同的看法。這個真相就是彼此的關係跟原因,以及背後的脈絡。但我們自以為的真相,往往是一種觀點而已。觀點可以有很多種,但事實會有一種。比如剛剛舉例的,AB小朋友對於真相有不同看法,一個覺得是被欺凌,一隔絕的是打鬧的意外,但這兩個層面,基於事實就只有一種。就是「有人被推倒了」。所以當別人有不同的觀點時,這時候很難去爭個是非對錯,因為觀點可能受到立場跟信仰影響。這時候爭論,不會有贏家,也可能失去一個朋友。
洞察事物的本質
過去在台灣傳統建築中,有一種營造方法叫做「對場作」,就是比如要起大厝或蓋大廟,直接請兩組建築師跟工班,兩邊左右對稱的開始建造。這樣當兩邊各自造好後,一眼就能看出雙方的用料跟作工精細程度。這樣的方法有效的避免的工班可能的偷工減料問題,同時因為競爭心態,雙方的隊伍甚至都會花費更多心力跟成本來執行,得到超乎預期的效果。
如果只是要求一個工班作出高品質,那這樣這個工班沒有危機意識,但有了競爭對手,有被人比較的心態,反而能驅使作出更高品質的東西。這就是洞悉本質帶來的系統結構,引入這樣的機制,讓競爭取代人工督促,讓廠家可以使出超乎預期的能力。而要設計出這樣的制度,需要的是看到本質的能力。
一般人看到鐘錶,只會看到外表的表象,但是有洞見的人,可以看到規律背後的脈絡,進而思考其中的機制是如何形成的。每個表象後面都有這樣的機制,這個機制換句話說就是「系統」。而系統就會牽涉到許多變數,跟每個變數之間的因果關係。所以普通的人看到合作的表象,有洞見的人看到背後利益分配,以及風險轉嫁的連結關係。
劉潤在《底層邏輯》這本書中,向我們揭露了一個很深層的道理。就是「普通的人試圖改變結果,而優秀的人改變原因,頂級的優秀的人改變模型。」試圖改變結果的人在過程中力挽狂瀾,而改變原因的人從上游找到解方,但最好的方式還是系統化的改變整個模型結構,用治理的思維有大局意識的帶來根本的改變。
不要輕易接受框架 永遠追根究柢
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追根究柢,不要把任何事情當成理所當然。當我們預先接受別人的說法跟設定的時候,往往淺移默化接受並且被洗腦了。比如說,當人家問你:「為什麼胖的人都比較懶惰?」如果我們直接去思考怎樣解答這為什麼,等於直接接受對方的說法。但這個問題本身的假設不見得為真,所以對於生活中每個現象,或者每一個問題,都要試著進一步思考,從本質成面上他是不是對的。
這背後要有數學思維跟系統思維。系統包含了要素跟關係相互的規律。這樣我們才能知道為什麼今天會形成這樣的世界跟生態,進一部能推導預測未來。戰略就是從宏觀的未來角度看現今發展的可能性。
今天談的這本《底層思維》,現在已經是很暢銷的商管書。他從很多個不同的層次為們帶來根本性的思考方式。我很認同書中的,我們每個人都要把自己當成CEO,我們跟企業的關係,本質上就是合夥關係。這也是我在許多的分享中會提到的,要把你的主管跟公司當成「客戶」,透過專業的技術解決問題,帶來價值。
從怎樣思考事物本質,到怎樣跟他人溝通協作,《底層思維》這本書都有很詳盡的分享,我覺得這本書很適合大家找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