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你周圍的親朋好友及環境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論語.學而》篇
◎ 孔子曰 :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不憂慮他人不知道、不了解我,只憂患我不能知道了解他人。學習做仁德君子,有道而他人不知,道不能行,屬於天命,時機未到,沒什麼可憂慮的。若是我不能知人,實在是大患。做領袖的人不能得到賢才,求學的人不能得良師益友,因為自身不能分辨賢愚之人,福禍不明之故,誤交小人、惡友,所以是一大憂患!
◆ 患 : 憂患。
◆ 道 : 聖賢智慧之道。

※ 孔子教誨我們應當學習了解我們周遭之人,父母、兄弟、親朋好友,上司同事等等,才能分辨善惡、賢愚之人,與人和諧相處,做明智的抉擇,親賢臣,遠小人,離惡友,人生才能實現志向夢想,並且遠禍修福,趨吉避凶。


他人能不能一時的知道了解自己並不重要。更不必在意執著他人、外在的眼光想法,心中自然安寧不焦躁,不憂慮。


若是一直在意、顧忌他人眼光、看法,日日心中必然痛苦萬分,何必自找痛苦虐待? 況且這也是很愚笨又錯誤的心態!


重要的是自己了解自己的優缺點、性格等等各方面嗎? 有每日反省思過,涵養謙虛胸懷嗎?

 

《易經》曰:[ 潛龍勿用,終日乾乾 ],就是要自己沉潛修學,累積學識,厚積薄發,與時俱進,時機一到,日久必能有人能知道了解自己!

例如諸葛臥龍先生,在隆中躬耕隱居十年,才能被劉備三顧茅廬。

 

況且君子做學問是為自己、為治世,不為名聲。為名利就立即失去本心志向,迷失方向,不擇手段,人生如此就後患無窮,一敗塗地了!

 

因此絕不可與世人一樣,喜好追求揚名立萬,豪富奢侈。殊不知這些都來自於沉潛時的修學,古諺云:[ 十年一功 ],是真實的勸世語!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豁,不知地之淵也!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豁,不知地之淵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幸福的人生
27會員
134內容數
太上感應篇,相傳晉抱朴子葛淵所作。開宗明義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蓋彰善癉惡,勸誡世人,知所警惕,而有所趨避取捨! 稽之內典:[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一切行事、善惡、禍福、吉凶、悔吝之間,有其果者,必有其因。施之人者,報受諸己;如形影之相隨,聲響之相應。廣宇宙自然之理,釐然不爽!
幸福的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3/11/15
◎ 對於我們自身周遭的親朋好友,我要如何知道他們說的話是正確有道理的? 該如何判斷、思考 ? 有什麼標準可以對照遵循? 是依照自己的有限經驗、想法 ? 還是依據對方的身分地位、財富來接受? 後果是什麼? 是幸福還是災禍? 最重要的關鍵是在於對方的言論是否正確、有道理! 長遠有利於人!
Thumbnail
2023/11/15
◎ 對於我們自身周遭的親朋好友,我要如何知道他們說的話是正確有道理的? 該如何判斷、思考 ? 有什麼標準可以對照遵循? 是依照自己的有限經驗、想法 ? 還是依據對方的身分地位、財富來接受? 後果是什麼? 是幸福還是災禍? 最重要的關鍵是在於對方的言論是否正確、有道理! 長遠有利於人!
Thumbnail
2023/11/14
◎孔子曰:[ 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 為何孔子認為教育引發人民的羞恥心非常重要? 孔子生於春秋亂世,國與國之間每月時常發生戰爭,誠信崩壞,人民苦不堪言。必定心有所不忍,孔子認為亂世的發生是政府執政者的政令有問題,只治標不治本,因此提出解方!
Thumbnail
2023/11/14
◎孔子曰:[ 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 為何孔子認為教育引發人民的羞恥心非常重要? 孔子生於春秋亂世,國與國之間每月時常發生戰爭,誠信崩壞,人民苦不堪言。必定心有所不忍,孔子認為亂世的發生是政府執政者的政令有問題,只治標不治本,因此提出解方!
Thumbnail
2023/10/28
◎《禮記.大學篇》 ◎ 【原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大學之義是大人之學,大人的標準是什麼 ? 如何做才是真正大人 ? 就是做到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Thumbnail
2023/10/28
◎《禮記.大學篇》 ◎ 【原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大學之義是大人之學,大人的標準是什麼 ? 如何做才是真正大人 ? 就是做到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 我了解我自己嗎? 我了解我的家人親友嗎? 我了解我周遭的生活、工作環境嗎? 不了解的要憂慮,然後搞清楚;不了解的後患是什麼,也要搞清楚!
Thumbnail
※ 我了解我自己嗎? 我了解我的家人親友嗎? 我了解我周遭的生活、工作環境嗎? 不了解的要憂慮,然後搞清楚;不了解的後患是什麼,也要搞清楚!
Thumbnail
關於一些沒必要的道聽途説,你也沒必要去理會。
Thumbnail
關於一些沒必要的道聽途説,你也沒必要去理會。
Thumbnail
“γνῶθι σεαυτόν”(Gnōthi Seauton),意為「認識你自己」。 —古希臘的德爾斐神廟
Thumbnail
“γνῶθι σεαυτόν”(Gnōthi Seauton),意為「認識你自己」。 —古希臘的德爾斐神廟
Thumbnail
中學時看《論語》,多少有點羊群心理。人讀我讀,當然有看等於白看。除了好多的子曰,也就什麼都看不懂了。坊間對《論語》有許多不同註解。但我還是比較喜歡南懷瑾《論語別裁》的說法。因為比較人性化,沒有神聖不可侵犯的距離感。也就沒有那麼抗拒了。雖然還是懵懵懂懂,總算是解開了小時候的迷思。所以,即使我偏愛道家思
Thumbnail
中學時看《論語》,多少有點羊群心理。人讀我讀,當然有看等於白看。除了好多的子曰,也就什麼都看不懂了。坊間對《論語》有許多不同註解。但我還是比較喜歡南懷瑾《論語別裁》的說法。因為比較人性化,沒有神聖不可侵犯的距離感。也就沒有那麼抗拒了。雖然還是懵懵懂懂,總算是解開了小時候的迷思。所以,即使我偏愛道家思
Thumbnail
上次跟朋友聊天,我學到了這句話的真正含意。 「人如果不好好培養自己的德性,那麼天都不會容你。」 己不為人,天誅地滅 如果把這句話看成倒裝句 人不為己→己不為人 就變成,「自己如果不做人了,天地都會看不下去。」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覺得學到了許多
Thumbnail
上次跟朋友聊天,我學到了這句話的真正含意。 「人如果不好好培養自己的德性,那麼天都不會容你。」 己不為人,天誅地滅 如果把這句話看成倒裝句 人不為己→己不為人 就變成,「自己如果不做人了,天地都會看不下去。」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覺得學到了許多
Thumbnail
『如果足夠知道自己,那就容易獲得知己。如果擁有很多知己,那我們在乎的事,就會有很多人與我們一起在乎。』—林育聖老師 我很喜歡林育聖老師的這段話,透過不斷分享我關心的主題,希望透過輸出分享的過程,讓自己閱讀的吸收能力越來越好,也可以跟大家一起討論,共同進步! 今天我想來討論【七個習慣】【知彼解己】這個
Thumbnail
『如果足夠知道自己,那就容易獲得知己。如果擁有很多知己,那我們在乎的事,就會有很多人與我們一起在乎。』—林育聖老師 我很喜歡林育聖老師的這段話,透過不斷分享我關心的主題,希望透過輸出分享的過程,讓自己閱讀的吸收能力越來越好,也可以跟大家一起討論,共同進步! 今天我想來討論【七個習慣】【知彼解己】這個
Thumbnail
相信許多人從能夠作決擇時,便有不知該如何做選擇或茫茫然不知方向,或優柔寡斷不敢做任何決定的時候吧!請放慢你的心靈腳步,回頭看看我們慈悲的老祖宗--中華古聖先賢! 他們會告訴你答案--只要你願意相信他們的教導,並且應用於生活中!
Thumbnail
相信許多人從能夠作決擇時,便有不知該如何做選擇或茫茫然不知方向,或優柔寡斷不敢做任何決定的時候吧!請放慢你的心靈腳步,回頭看看我們慈悲的老祖宗--中華古聖先賢! 他們會告訴你答案--只要你願意相信他們的教導,並且應用於生活中!
Thumbnail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想過讀書是為了什麼?正確的讀書態度是什麼?如果你確認讀書是一件對的事,那麼你對於身邊不讀書的家人朋友是什麼想法?可以用人權觀點去尊重不讀書的人嗎?
Thumbnail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想過讀書是為了什麼?正確的讀書態度是什麼?如果你確認讀書是一件對的事,那麼你對於身邊不讀書的家人朋友是什麼想法?可以用人權觀點去尊重不讀書的人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