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新玩具比玩還重要?你染上了嗜新瘋 (neomania)嗎?

2023/10/30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各個領域的嗜新瘋

我一直是對科技新知很有興趣的人,只要有什麼新的app、新的SNS、新的影音平台,我都會想要嘗試一下。

在工作上,身為一個文書工作為主的人,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自然也會嘗試各種生產工具。從Evernote、Google Keep、Onenote、Roam Research、Notion、Obsidian等等,我都研究嘗試過。我的理由是,我想找出能讓我生產輸出最大化的工具。

當然這些工具有好有壞,我也不否認這些文書工具越來越強大。但在這追逐過程中我漸漸發現,創作過程中,最重要的其實不是這些工具,而是你自己有沒有好好持續的投入文字的生產、持續的在書寫。

很多人,包括從前的我,有時花太多時間在玩這些科技玩具,陷入到嗜新瘋 (neomania)的陷阱裡,以為學會了一種新工具、新技能,從此就能大量生產、就能產出好東西。可是一旦發現事與願違後,就又開始尋找新玩具,落入惡性循環。

其實不只是在科技領域會有這樣的現象發生,嗜新症可說廣泛流行於社會各個角落。例如學畫畫的人,很多人會陷入畫具迷思,買了一堆高級畫具,期待自己畫工能因此變好。想跑馬拉松的人,買了高級的球鞋,昂貴的運動錶。想成為身心靈療癒師的人,學了一階又一階課程,付了一筆又一筆高額的學費。NFT、元宇宙話題當熱時,一頭熱的投進去,滿心期待美好的願景到來。學術理論推陳出新,學者急切的學習,希望能在論文、期刊、會議上展現自己的超群。政治人物到處挪用社會各界新知,期望能為國家社會帶來新氣象……。

在追求新事物的時候,很多人會不自覺陷入了迷思,把「新」的價值放得過大,忘記了其他更重要的基本。

raw-image

正因為新,所以才需要面臨失敗的考驗

嗜新瘋這一詞,我最初是在《反脆弱》一書看到的。《反脆弱》一書的要旨,就是在探討什麼東西、什麼行為會製造脆弱,其中嗜新瘋就是會製造脆弱的行為之一。為什麼喜歡新東西會製造脆弱?

其實新東西、新技術不一定都會帶來成功,甚至一次all in新事物可能會帶來大失敗。實際上任何新的事物要成功,往往需要長時間的鍛造:它需要經過一次次的嘗試,一次次的失敗,一次次的調整,才能在嚴酷的現實中存活下來。然而太多人在這些新技術、新科技接受考驗與調整之前,就投入太多時間與精力,導致最後常常換來一場空。

反之,那些被我們貶抑的舊技術、傳統的事物,你說他陳腐,但他能在殘酷的現實中存活下來,就代表他並不脆弱。而這些傳統的技術,之所以能存活下來,正是因為他早已經過長時間的失敗與修正,才能具有韌性流傳下來。


輕賤人文的重症嗜新症患者

或許有人會說,就是因為舊技術不能帶來成功,所以才期待新技術的發明。或許吧,也許真的會有劃時代革新的發明產生,但就如前面所述,這些發明都需要時間的鍛造。以ChatGPT為例,他並非橫空出世,在這技術誕生之前可謂累積的好多年的實驗與失敗經驗。

話說回來,若將事情成功與否、進步與否、堅韌與否的評判點都放在新技術、新工具上,那也太瞧不起人的價值了。較為重度的嗜新瘋患者,由於他們太關注在新事物上,變得執著於工具,而忽略了操作這些工具的人。

《反脆弱》的作者塔雷伯就說他很受不了那些有自閉傾向科技宅,說這些人只對新科技著迷,對人卻沒啥興趣,然而「缺乏文學素養其實是對未來發生視盲的一種標誌,因為這通常伴隨著貶低過去,而這是無條件求新的副產品。」

raw-image

關於這點,我想以宮崎駿的例子做說明。宮崎駿的紀錄片有一段讓我印象很深刻:某天宮崎駿參訪數位動畫的部門,他們展示了電腦繪製的喪屍動畫,畫面中屍體用很噁心的方式不停扭動著。

就在工作人員得意的介紹時,宮崎駿打斷了簡報。他說他有一個朋友是身障者,連揮個手都很困難。他覺得如果不知道這種肢體障礙者的痛苦,就以電腦畫出這樣動畫,這會讓他覺得很噁心。

接著,那些工作人員被問到他們工作的目的是什麼,工作人員回答是希望透過科技快速畫出很多畫。對此宮崎駿覺得世界快滅亡了。他說無論飛機、火箭發明者的說詞多麼美好,他最終只會淪為工業文明的工具而已。對宮崎駿來說,有比工具之外更重要的價值存在著。

當然對某些人來說,宮崎駿的脾氣或許太硬。但這小故事其實給我們了一個啟示:如果宮崎駿過度沉迷於電腦特效的技術,忘卻了故事的好壞才是真正的重點,動畫界可能就少了《神隱少女》、《龍貓》、《霍爾的移動城堡》等優秀的故事了。


批評嗜新瘋不是為了貴古賤今,而是將焦點轉回真正重要的地方

揭示嗜新瘋的目的,不是要貴古賤今。社會上有新的技術、新的思維並非壞事。但我們要時時謹記,新技術、新思想的產生,其目的最終還是要回到人本身。

也許做為投資標的,投資這些新東西未嘗不可,投資10個新技術,就算只有一個成功也會換來超高報酬。或是不幸得了絕症,在既有醫療束手無策之際,新的醫療技術也值得一試。但在大多時候,如果你期望手中正在進行的事情順利,運用既有的方法,風險都會比新手段小得多。

所以面對新科技、新技術、新思想,不妨有耐心一點,可以慢慢等待他成熟後再來使用。當然,如果將新東西當做新玩具,抱著嘗試的心態玩玩看也是很好。如果願意當作白老鼠,為後世的人優先嘗試,做為新事物優化過程中的犧牲,這也值得人們致上敬意。

但若你目的只是想把手上的工作做好,那請你勇敢、專注地面對自己的工作。若有不足之處,老實的把困難點克服,這會比期待有新東西能拯救你還來得有效。

24會員
74內容數
洪七 討厭醜東西。但我的美醜觀可能跟凡民俗子不太一樣。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