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帶來的職場焦慮 如何化解(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AI帶來的職場焦慮 如何化解(一)?


大綱- 多少人有AI職場焦慮- 集體意識- 集體無意識-  <以有涯追無涯>- 自我價值,合成的快樂- 自我暗示

 

n  多少人有AI焦慮?

Microsoft微軟在2023年2~3月對31國(包含台灣)的31,000名全職勞工和自雇者調查,做成的《2023年工作趨勢指數年度報告(2023 Work Trend Index: Annual Report) 》發現,49%的受訪者擔心AI會取代他們的工作,同時也有高達70%的受訪者表示會盡可能將工作交給AI、以減輕工作負擔。


根據資誠PwC於2023年3至5月間在46國53,912名員工(含500位臺灣受訪者)的調查,全球52%員工盼未來五年內看見AI對其職業帶來正面影響。有41%的台灣受訪者認為AI將提升工作生產力與效率,高於全球結果(31%),顯示臺灣員工對AI的正面看法與關注。


每一位勞工都需具備AI技能成了趨勢,人人都必須接受「人機共處」的環境。參Linkedin網站,截至2023年3月為止,領英網站上提及GPT的美國職缺較去年同期成長79%。


值得探討的是,職場焦慮的來源,真的只是科技進展嗎?

 

n 集體意識

 

壓力會傳染?

世界最大的人資管理諮詢公司美世Mercer對全球17000名勞工(主要在英國)所調查,做出《2023年健康隨需應變調查報告(Health on Demand Report 2023)》,發現當主管感到壓力程度 (stress level)大,通常會由上而下波及整個team,使得下屬也同時覺得壓力大。


讀者諸君,您們通常有此經驗: 老闆心情不好,整間公司上上下下都處於心情低氣壓下,家庭也是,家長情緒不好,其他人也都會不舒服。換言之,筆者推測情緒是會傳染的。

 

企業文化若是愉悅的,對員工支持的,鼓勵溝通的,相信員工的壓力會比較小。其實,對顧客亦若是。

 

Ex.  實例: 台灣的某種專科診所競爭非常激烈,診所的生存端賴忠誠的病患一再回頭光臨,才會做得穩做得長久。某該診所院長常常發脾氣出言教訓員工和助理,使得每位來上班的員工都緊張,深怕稍有閃失就會惹來一陣怒斥,候診的病患也會感受到這種整體氛圍的壓力。後來,這診所經常搬遷,因為通常在某地開業三年,病患就不太來了

  

n 集體無意識

筆者以為,職場焦慮是一種集體意識,甚至是集體無意識,誠如筆者的前一篇文章提到,工業革命時代也引發了好長一陣子的勞工失業恐慌感,因為人人都害怕機器取代人類。嬰兒還在母胎時,或許父母已擔心小孩未來能不能在學校或職場高就….。

心理學家榮格提出「集體無意識」,這是人格結構最底層的無意識,集體無意識不是個被遺忘的部分,而是人自己根本一直都意識不到的東西。榮格曾以島比喻,露出水面的那些小島是人能感知到的意識;由於潮來潮去而顯露出來的水面下的地面部分,就是個人無意識;而島的最底層是作為基地的海床,就是我們的集體無意識。

 

既然已經成為集體無意識了,也就是根本還沒出生就被灌輸要焦慮,筆者以為,集體人這麼多,集體意識這麼強,個人僅是一隻小蝦米,難以在短期間發揮對抗果效,個人不妨先從自己破解起。



   n 莊子 <以有涯追無涯>

 

「知識爆炸」也是引起職場焦慮的原因之一,畢竟AI不需休眠,吃電吃網路就能不斷吸收新訊,所以學習速度比需要吃吃睡睡還要休閒娛樂的人快速很多。

    知識爆炸一詞並非20世紀的產物,史前早已存在。

 來看看看中國哲學的智慧吧!

 讀者都聽過「生也有涯,知也無涯」這句至理名言,立志要不斷地學習,以得到浩瀚知識的小小一角。但,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莊子 l 養生主》: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翻譯:  一己的生命有限,但知識無限。

以有限的去追求無限的,非常疲困!

明知如此(拼命追無涯很累),仍要汲汲地追求,只是徒增更多疲憊罷了。

 

上述並不是叫我們覺得知也無涯太累就放棄學習,而是要看到第三句,知道要在更放鬆自己的情境下,smart地去追求自己需要想要的知識。善用AI當作自己的超級助理超級書僮。

  

n 心理安全感Psychological Safety

這是心理學的名詞,也就是可以在得到支持的環境下抒發己見,筆者簡言之: 安心做自己

 

職場上如果鼓勵每一位員工可互相坦誠地溝通討論,那一定超有效率,也會為每一位員工帶來較高的心理安全感。然而這是一場烏托邦?!

 

職場是一個有權力上下位的場域,上對下或許可以做到開誠布公,下對上可能嗎? 開誠布公時,會不會擔心同事抓住自己的弱點加以利用? 會不會被上司老闆盯上,說自己不認真不夠配合?

  

 自我價值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的名言。

「希望和失望也絕不能是善,因為恐懼是一種痛苦,希望不能脫離恐懼存在,所以希望和失望都表示知識的缺乏,和心靈的軟弱無力。」哲學家斯賓諾莎說。




我們的存在,本身就是個價值”   



         筆者以為最有價值在於每個人不同的經歷及其衍伸的創造。好比運動軌跡吧




人來地球走一遭,不就是要經歷體驗各種各樣的情境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個人再利用這個軌跡來精進自己,那就是AI絕不可能替代的靈活性。


 

 生成式AI可以合成,我們人也可以! 我們人可以把一己經歷的點點滴滴,無論那故事情節是快樂是痛苦,說給別人聽,在講述的同時,帶來了合成的快樂---即演講家吳娟瑜所言: 說自己的故事,合成的快樂。

  

   例如,自己實際去某個地方旅遊,實際去品嘗某一道食物,就算AI能夠模擬那些感官,個人應該會比較喜歡實際體驗的感受吧? 而且旅行後的個人種種反思與感動是無可替代的。這些都是價值。

  

 自我暗示

談了這麼多,如何提升自我價值感? 學習知識或職場改造層面筆者將另文敘述,此篇專注於個人心理心靈。筆者提供下列三方式:

 

(1)   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是很重要的。

   我配得 (一切美好🎅🎆)

  我很棒 (對,我的存在就是一個價值)

  我是有能力的 (搭配行動方案 以及 相信奇蹟🙏)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

     先肯定自己,安住其心,才能產生力量來面對一切挑戰,包括機器的挑戰。    


(2) 感恩

  感恩包括欣賞,感受到一切的美好並且謝謝它,例句: 感謝今天太陽準時來上班讓天亮了,感謝我看得見光,感謝有人提供了這麼美好的音樂,感謝有人駕駛公車捷運,讓我可以輕鬆地搭乘去我想去的地方,感恩我的老闆有發薪水給我,感恩我的同事在這麼挑戰的情境下仍舊支持我協助我…



不斷感恩的練習後,會變得很敏銳,隨時感受到點點滴滴的美好。

 

(3) 

          承續感恩,既然感恩了,自己就會想要回饋,那就用愛去創造去回饋吧。請帶一點智慧去實踐愛,無論是愛自己或愛別人,愛大地、愛植物、愛動物、愛礦物、愛藝術品、愛日用品,都帶一點智慧,用最適合的方式去愛它

              問自己內心: 您知道什麼是適合,您知道!


參考資料: 

* Microsoft 微軟2023年工作趨勢指數年度報告(2023 Work Trend Index: Annual Report)

 * 資誠PWC 《2023 全球希望與恐懼調查報告

MercerHealth on Demand Report 2023

* MBA智庫 《集體潛意識

* Wikipedia,笛卡爾主義

 * 台灣大學管理學院 許鉅秉 教授 《從「人─機互動、人─機衝突、到人─機關係管理」看管理領域的翻轉》

 * 每日頭條  哲學家斯賓諾莎的21條哲理名言,解釋人生有內涵 

* 吳娟瑜 2023年9月演講 《合成的快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場進修、不看盤理財--Jaya
24會員
57內容數
沒時間看盤的上班族,怕被輾壓的上班族,本格提供: 自學課程、穩健投資創造被動收入的資訊管道。
2025/05/02
上班族工作家庭兩頭燒之餘,想把握不到30分鐘來進修,那麼這個線上微課程平台一定要收藏起來,而且這平台是政府相關的財團法人所成立的,所以也不會強迫推銷,請放心註冊和修課喔! 免費微課程分類 先來看看這個平台目前提供哪些免費的微課程,主要有產業層面、市場趨勢層面、個人層面。 (1)線上課 燒
Thumbnail
2025/05/02
上班族工作家庭兩頭燒之餘,想把握不到30分鐘來進修,那麼這個線上微課程平台一定要收藏起來,而且這平台是政府相關的財團法人所成立的,所以也不會強迫推銷,請放心註冊和修課喔! 免費微課程分類 先來看看這個平台目前提供哪些免費的微課程,主要有產業層面、市場趨勢層面、個人層面。 (1)線上課 燒
Thumbnail
2025/04/29
人際關係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要合作。 本篇文章提出超強四步驟,讓無論溝通對象是對同仁甚至是對家人,都能有策略的溝通。 讓自己找到人際關係中的幸福感、支持感
Thumbnail
2025/04/29
人際關係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要合作。 本篇文章提出超強四步驟,讓無論溝通對象是對同仁甚至是對家人,都能有策略的溝通。 讓自己找到人際關係中的幸福感、支持感
Thumbnail
2024/10/14
很早以前就想寫這個題目了,盼此文讓一些觀望中的朋友有些實證,比較敢放心進場。 其實重點在選股。 這類股,可以安心持有 請優先研究具有防禦性或長期增值潛力的股票或金融商品,茲分類如下:
2024/10/14
很早以前就想寫這個題目了,盼此文讓一些觀望中的朋友有些實證,比較敢放心進場。 其實重點在選股。 這類股,可以安心持有 請優先研究具有防禦性或長期增值潛力的股票或金融商品,茲分類如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書中也提供了很多情境案例,透過這一些案例,作者解釋了前因後果,還提供一些因應的方式。而這些不是只有從員工角度出發,還有一些是給主管的建議,所以我覺得這本非常值得大家細讀慢想,無論你是老闆還是員工,都可以從這本書得到一些啟發。
Thumbnail
書中也提供了很多情境案例,透過這一些案例,作者解釋了前因後果,還提供一些因應的方式。而這些不是只有從員工角度出發,還有一些是給主管的建議,所以我覺得這本非常值得大家細讀慢想,無論你是老闆還是員工,都可以從這本書得到一些啟發。
Thumbnail
AI帶來的職場焦慮 如何化解(一)? 大綱- 多少人有AI職場焦慮- 集體意識- 集體無意識-  <以有涯追無涯>- 自我價值,合成的快樂- 自我暗示   n  多少人有AI焦慮? Microsoft微軟在2023年2~3月對31國(包含台灣)的31,000名全職勞工和自雇者調查,做成的《2
Thumbnail
AI帶來的職場焦慮 如何化解(一)? 大綱- 多少人有AI職場焦慮- 集體意識- 集體無意識-  <以有涯追無涯>- 自我價值,合成的快樂- 自我暗示   n  多少人有AI焦慮? Microsoft微軟在2023年2~3月對31國(包含台灣)的31,000名全職勞工和自雇者調查,做成的《2
Thumbnail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表示,二十一世界對健康最大的威脅來自於工作上的壓力。因為工作,我們不是太忙太累,就是太沮喪太煩躁。     現代人不快樂的來源主要也是工作,而且很多工作並不是那麼有意義,怎麼看似乎做的都是完全無關緊要的事情,而且有時候真的是連小螺絲釘都談不上,若沒有適時地找到自我防衛之道,長久下
Thumbnail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表示,二十一世界對健康最大的威脅來自於工作上的壓力。因為工作,我們不是太忙太累,就是太沮喪太煩躁。     現代人不快樂的來源主要也是工作,而且很多工作並不是那麼有意義,怎麼看似乎做的都是完全無關緊要的事情,而且有時候真的是連小螺絲釘都談不上,若沒有適時地找到自我防衛之道,長久下
Thumbnail
  兩件事情報告。   一是看到關於如何在職場上與同事、上司相處的請益文。我為這位發問者感到擔憂,很明顯他少與人相處,包括自己。關於怎麼待人這件事,應該能從國小到大學,從家庭到朋友間這許許多多相處的機會中學習到,甚至早已培養出自己的習慣。若此人沒有待人處事的中心思想,那麼就代表他沒有從這些機會中學
Thumbnail
  兩件事情報告。   一是看到關於如何在職場上與同事、上司相處的請益文。我為這位發問者感到擔憂,很明顯他少與人相處,包括自己。關於怎麼待人這件事,應該能從國小到大學,從家庭到朋友間這許許多多相處的機會中學習到,甚至早已培養出自己的習慣。若此人沒有待人處事的中心思想,那麼就代表他沒有從這些機會中學
Thumbnail
你 壓力大嗎? 現代人因為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綜合原因感受到壓力,但有時並不自覺這種壓力,也不清楚為何會有壓力和情緒的產生,因而無法有效地排解壓力遂直接影響到情緒表現,嚴重時也會影響身體狀況.....
Thumbnail
你 壓力大嗎? 現代人因為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綜合原因感受到壓力,但有時並不自覺這種壓力,也不清楚為何會有壓力和情緒的產生,因而無法有效地排解壓力遂直接影響到情緒表現,嚴重時也會影響身體狀況.....
Thumbnail
近期科技大廠紛紛出現大規模裁員的情況,儘管裁員潮目前對於台灣的影響有限,但對於科技產業的員工們來說,仍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衝擊與壓力。另外,有許多公司則是以以組織調整因應市場的急遽變化,員工在多重的變動之下,對於自己的工作與未來開始產生許多不確定性,甚至可能連帶影響到工作表現與生活品質。
Thumbnail
近期科技大廠紛紛出現大規模裁員的情況,儘管裁員潮目前對於台灣的影響有限,但對於科技產業的員工們來說,仍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衝擊與壓力。另外,有許多公司則是以以組織調整因應市場的急遽變化,員工在多重的變動之下,對於自己的工作與未來開始產生許多不確定性,甚至可能連帶影響到工作表現與生活品質。
Thumbnail
其實知識焦慮跟金錢焦慮有點像,都是還沒被生活壓搾到喘不了氣的人所煩惱,屬奢侈的焦慮,有類似共同的焦慮朋友要先恭喜您的人生有向上望向前看的夢! 不過這篇無法告訴大家怎麼實現,只是想回到人的初心、先安定自己,以下會帶到幾個部分: 1.跟女性朋友聊AI 2.跟男性朋友聊升學 3.行動指導
Thumbnail
其實知識焦慮跟金錢焦慮有點像,都是還沒被生活壓搾到喘不了氣的人所煩惱,屬奢侈的焦慮,有類似共同的焦慮朋友要先恭喜您的人生有向上望向前看的夢! 不過這篇無法告訴大家怎麼實現,只是想回到人的初心、先安定自己,以下會帶到幾個部分: 1.跟女性朋友聊AI 2.跟男性朋友聊升學 3.行動指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