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現場,影響孩子最大的不是制度、環境、教材或設備,而是老師及家長的思維、態度與做法。
去年有一條引發熱議的新聞。某攝影師的兒子升上小五之後功課變多,未寫作業遭罰寫的「利上加利」,導致孩子不堪負荷。老爸撕爛兒子課本後,公開在FB上貼圖留言:「老師,我兒子的課本和作業被我撕了,我叫他上床去睡覺,抱歉!」他氣憤表示,不能再忍受兒子寫功課到深夜以及「填鴨式」的教育。
這則貼文在網路的教育論壇上發燒,「病毒」是學校作業和處罰,感染遍及老師、家長與學生。
罰寫在部分老師的思維裡,像是廣效性的成藥,
不問你的病情和體質,要學生一概吞下去。
諸如功課沒交、考試成績未達要求、或是其他言行違規,許多學校老師常以罰寫來「解決問題」;但對於學習較差、寫字較慢、或是有個別因素的孩子而言,罰寫只是如同酷刑,這種處罰恐怕有懲無教。罰寫的作用除了警示糾正就是補強學習,評估罰寫質量與其對學生的個別效果,也算是老師的重要功課。尤其一旦累積成堆,孩子若不是熬夜彌補,就是乾脆擺爛不交,甚至有家長不忍而偷偷幫忙,這些都造成反效果。
溫暖又有療效的教育應該是老師能先「了解問題」,關懷學生的個別情況,再找出恰當的應對;而不是讓孩子硬吞苦藥,再配上一杯毫無溫度的冷開水。
高年級開始功課變多算是常態,隨著年齡漸長,孩子有需要適應越來越重的課業量。學校給的作業,通常孩子都吃得下,除了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自律。國中小的家長可透過連絡簿了解孩子的作業,若有缺交作業,家長盡早敦促,能避免越積越多;並加強關注孩子寫功課的狀態,真的是不夠時間,還是不夠專心?
作家蔡穎卿在《媽媽是永遠的老師》一書中強調,父母要深度關心孩子功課。她提到:「我從小時候好好做功課的習慣裡,養成了日後自己取得或補上工作能力的方法,也延伸出面對工作難題時可以耐下心來的習慣。」以及「當了母親後,兩個女兒在離開大學之前,我一直都對他們的功課表達深度的關懷和濃厚的興趣。這個習慣到了後來,自然而然轉變成我們分享彼此工作的關心。」這兩段話說明了孩子好好做功課對未來的影響,以及父母關心孩子功課在將來的好處。
父母在連絡簿簽名與給錢之外,更需要看看孩子在書桌前的狀態,並關注功課內容與在校情形。讓孩子有時間自我探索、培養興趣固然重要,但是學校作業如同基本功,也許有時候較重,但孩子對作業要有責任感,家長也要適時盯著看。
在這個事件中,家長雖然有找過老師溝通,但令人遺憾的結局是家長怒撕書本、憤而轉學。如此激烈的抗議,也是一次身教大冒險,孩子得到了「解救」,但他學到了甚麼?他的感受與將來的影響如何?家長「直球對決」之前,有沒有其他球路?
書本──不僅是知識的媒介也是學習的象徵。撕裂書本可吐一時之快,但作業再多、罰寫再過分,對平時教導要予以愛惜同時也無辜的書本,都不宜下此毒手。
部分家長疏於管教或管教不當,來自這類家庭的學生在校特別需要老師的關心,當孩子走到老師身邊,請老師暫時雙手騰空、兩眼正面注視,誠懇的一句:「怎麼了?」讓孩子的壓力有所出口,孩子的苦悶有人可以傾訴。
學校老師在孩子的心裡,有些冷若冰山,有些暖如冬陽。
有一位擔任副班長的國中女生,遇到換教室或是體育課時,負責上課前的整隊,但她經常怠忽職責,多次影響上課時間。
「妳能不能告訴老師,為什麼常常無法準時整好隊?整隊前妳都在做些甚麼?」老師私下找她問話。
女生答:「我在跟同學玩。」
老師問:「跟同學玩有重要到,都忘了時間和工作?」
老師溫暖的語氣和神情,誘導女生說起國小因故被同學排擠,所以她現在特別珍惜和同學的下課時間。
老師問:「有沒有甚麼辦法,可以幫助你做好這件事?」
女生答:「我請同學提醒我。」
事後,女生完全做到了準時整隊。導師先「了解問題」,而不是斥責或換掉副班長來「解決問題」。
「有沒有甚麼辦法,可以幫助你做好這件事?」
這樣的概念,也可試著用來替代處罰。
校園裡,諸如此類的「小事」,老師若能多一點用心,在孩子的成長歷程都是美好的回憶。老師若不願用心,孩子的生命留下受傷的印記,甚至長出性格變異的細胞,都只因老師當下的輕忽。
親師間的良好溝通,對孩子也是一種示範及身教;若是溝通不良,家長與孩子如何面對,以及面對的態度都很重要。父母心疼孩子希望老師能懂,老師管教學生希望家長別寵;教育雖然難以盡善盡美,但老師與家長至少應該盡心盡力。
感謝《芋傳媒》刊載於2018/11/13、《聯合報民意論壇》刊載於2018/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