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 八、九年級生怎麼了?安靜離職未完,職場再掀起「安靜藏私」風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來源: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65956?utm_medium=message&utm_source=line?utm_source=copyshare

©經理人

文中提到

有58%的員工表示

自己有讓同仁獲益的知識,但他們沒有分享

在這群人當中

Z世代就佔了其中的77%

26% 承認不分享資訊的人表示

這是因為他們沒有被要求分享資訊

而 23% 的人表示,

是因為沒有給他們發揮的管道或時機

這些狀況在疫情爆發

遠距工作崛起的時候

又更加明顯


看到這篇

就想起不久前一位老師說的當兵景況

在入伍訓的時候

只要有長官有公差需求

不管會不會

先舉手說「會」再說

因爲可以不用出操

但是下部隊之後

長官不管問什麼

都會說「我不會」

才不會又要出操又要做額外的業務

這是人之本性-趨利

當主管的一定不想看到這種情形

就個人經驗

可以做三件事

第一:盤點

要盤點什麼呢?

當然是自己的部屬

進入公司一定都有建基本資料

當主管的務必將資料看過

並建立「人物誌」

但是基本資料準嗎?

可能有些人會藏私

所以會建議把投履歷表一起納入

再來是將他們受過的訓記起來

並找機會

讓他們可以發揮學到的知識


第二:觀察

有些人可能會藏拙

尤其是比較以自我為導向的

不想能者多勞的

這就需要靠主管平時的觀察了

子曰:「聽其言而觀其行」

有些能力會不自覺的展現

也可以透過一些團隊合作的案子或活動

來觀察他們的行為展現


第三:福利

這邊指的是

有激勵效果的福利

可以帶來「正增強」的

像前面那位老師說的當兵狀況

他在不同階段的正增強選項也是不同的

在入伍時-出操跟出公差,他選出公差

在部隊時-出操跟出公差,他確選出操

所以

時間、狀況不同

心態、需求也不同

在前面說的觀察

也可以查察他們的需求(心理的?物資的?…)

在你能提供的能力範圍內

給予適切、有感的福利

部屬應該會比較願意分享他的知識與能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倖-avatar-img
2023/11/19
知道白光大以前是職業軍人,只是我當兵的習慣帶到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上,到現在都多多少少,還有點當時當兵的影子存在🤣
江柏輝(白光)-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1/19
人間倖存者 軍旅能學得東西不少,只是看當初是用什麼心態囉
avatar-img
江柏輝(白光)的沙龍
29會員
120內容數
學而有用,學以致用
2024/01/19
文中提到 事情的成敗 都會有下面兩種控制觀 內在-問題出在自己 外在-問題出在外部(環境、命運) 不管偏向哪一種 都不太客觀 要能練習平衡的雙控 也建議我們練習不抱期望的過一天 也可以製作提醒小卡來遠離負面思考 近期常聽到「冒牌者症候群」 很多時候我們要學習 一、客觀看待 二、放下期待 三、懂得等待
2024/01/19
文中提到 事情的成敗 都會有下面兩種控制觀 內在-問題出在自己 外在-問題出在外部(環境、命運) 不管偏向哪一種 都不太客觀 要能練習平衡的雙控 也建議我們練習不抱期望的過一天 也可以製作提醒小卡來遠離負面思考 近期常聽到「冒牌者症候群」 很多時候我們要學習 一、客觀看待 二、放下期待 三、懂得等待
2024/01/08
文中提到 成為自雇者的三個要領 1.儲備一項能力,做到專業為止 2.打造一個自媒體,做到有名氣為止 3.開始向外接案,證明有能力賺錢為止 今天也聽到經理人podcast「職場行不行」 訪問了前瑞銀董事總經理沈文才 他提到一種人才 不是I型也不是T型 而是可以端出組合套餐的人才 這兩篇都點到我的痛點
Thumbnail
2024/01/08
文中提到 成為自雇者的三個要領 1.儲備一項能力,做到專業為止 2.打造一個自媒體,做到有名氣為止 3.開始向外接案,證明有能力賺錢為止 今天也聽到經理人podcast「職場行不行」 訪問了前瑞銀董事總經理沈文才 他提到一種人才 不是I型也不是T型 而是可以端出組合套餐的人才 這兩篇都點到我的痛點
Thumbnail
2024/01/04
文中提到 聊天是要避免負面詞語 除了自己不要用以外 還要注意談話對象 如果對方提出了 要使用概括化 也就是轉移焦點或擴大範圍 這樣對話其實有點費心😅 喝咖啡、聊是非 是很常做的事 我個人是覺得 不管聊的是什麼樣的話題 保持三個原則 1.誤道人之長短 2.保持理性 3.學會遺忘
2024/01/04
文中提到 聊天是要避免負面詞語 除了自己不要用以外 還要注意談話對象 如果對方提出了 要使用概括化 也就是轉移焦點或擴大範圍 這樣對話其實有點費心😅 喝咖啡、聊是非 是很常做的事 我個人是覺得 不管聊的是什麼樣的話題 保持三個原則 1.誤道人之長短 2.保持理性 3.學會遺忘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安靜藏私」 在現今職場,有一種趨勢被稱為「安靜藏私」。這意味著很多員工,特別是年輕一代,會選擇不分享在工作中學到的技能或知識,即使這些對同事有幫助。 根據一份內部報告,大約58%的員工都有這樣的情況,而其中年輕一代(Z世代)更是高達77%。男性員工中,27%會選擇保留,而女性則有16%。有
Thumbnail
「安靜藏私」 在現今職場,有一種趨勢被稱為「安靜藏私」。這意味著很多員工,特別是年輕一代,會選擇不分享在工作中學到的技能或知識,即使這些對同事有幫助。 根據一份內部報告,大約58%的員工都有這樣的情況,而其中年輕一代(Z世代)更是高達77%。男性員工中,27%會選擇保留,而女性則有16%。有
Thumbnail
不知道要做什麼的時候、什麼事都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的時候,請先做好那件別人交代你的事,一次做不好或做不對都沒關係,要慢慢練習讓自己能一次就做好、做對別人交代的事,再慢慢成為那個不用人交代就能幫別人做好、做對,那些你能做好的事!那樣就值得掌聲鼓勵了!
Thumbnail
不知道要做什麼的時候、什麼事都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的時候,請先做好那件別人交代你的事,一次做不好或做不對都沒關係,要慢慢練習讓自己能一次就做好、做對別人交代的事,再慢慢成為那個不用人交代就能幫別人做好、做對,那些你能做好的事!那樣就值得掌聲鼓勵了!
Thumbnail
【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風暴席捲全球。 代表的是即使他人還在原有的工作崗位上,其實他已經對這個工作感到厭煩,也沒有要向上的力量,自然對未來也不會有所期待。(人在心不在,如行屍走肉) 小吳:「工作就是賣時間,把時間貢獻給公司,就等月初領錢就好」你不會想升職或加薪嗎?小吳:「不會,準
Thumbnail
【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風暴席捲全球。 代表的是即使他人還在原有的工作崗位上,其實他已經對這個工作感到厭煩,也沒有要向上的力量,自然對未來也不會有所期待。(人在心不在,如行屍走肉) 小吳:「工作就是賣時間,把時間貢獻給公司,就等月初領錢就好」你不會想升職或加薪嗎?小吳:「不會,準
Thumbnail
就算沒有阿姨照顧我也不想努力了 『安靜辭職』正在襲捲,這其實是老中青每一代都曾經面臨過的心境,只是現在集體發生,或是大家不想演而已。
Thumbnail
就算沒有阿姨照顧我也不想努力了 『安靜辭職』正在襲捲,這其實是老中青每一代都曾經面臨過的心境,只是現在集體發生,或是大家不想演而已。
Thumbnail
去年,我接到彰基醫院的邀請,希望我能夠向員工分享在職場的安身立命之道。我從未講過的主題,所以我很好奇,承辦人是哪來的靈感,邀請我去分享呢? 承辦人員淑評表示,從我的粉絲專頁中,他感受到我對職場有許多的心得,他很有共鳴,因此決定邀請我去分享。 我的同事得知後,他認為我超級適合這個主題,一定有很多故事可
Thumbnail
去年,我接到彰基醫院的邀請,希望我能夠向員工分享在職場的安身立命之道。我從未講過的主題,所以我很好奇,承辦人是哪來的靈感,邀請我去分享呢? 承辦人員淑評表示,從我的粉絲專頁中,他感受到我對職場有許多的心得,他很有共鳴,因此決定邀請我去分享。 我的同事得知後,他認為我超級適合這個主題,一定有很多故事可
Thumbnail
朋友的孩子來找我聊:即將畢業,進入職場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可以讓自己可以順利一點。 職場文化,是學校沒有教的事,許多大學生一進入職場,適應不良的人越來越多,成了「職場快閃族」。拿著學生時代的行事作風到職場,你想不陣亡都很難啊!
Thumbnail
朋友的孩子來找我聊:即將畢業,進入職場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可以讓自己可以順利一點。 職場文化,是學校沒有教的事,許多大學生一進入職場,適應不良的人越來越多,成了「職場快閃族」。拿著學生時代的行事作風到職場,你想不陣亡都很難啊!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的文章為:工作不到1年辭職也沒關係?Z世代職場大軍報到……他們在想什麼? Z世代是「矛盾的一代」,由社群媒體與3C產品陪伴成長; 追逐夢想、渴望自我實現的同時,也不忘追求高薪; 願意為工作負責任,卻不表示他們欣然接受傳統的管理模式或思維框架。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的文章為:工作不到1年辭職也沒關係?Z世代職場大軍報到……他們在想什麼? Z世代是「矛盾的一代」,由社群媒體與3C產品陪伴成長; 追逐夢想、渴望自我實現的同時,也不忘追求高薪; 願意為工作負責任,卻不表示他們欣然接受傳統的管理模式或思維框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