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中年人別輕易創業,但要有當「自雇者」的能力!人力銀行副總教你3招,在職場立不敗之地

#33 中年人別輕易創業,但要有當「自雇者」的能力!人力銀行副總教你3招,在職場立不敗之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來源: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careers/blog/22670

@商周

文中提到

成為自雇者的三個要領

1.儲備一項能力,做到專業為止

2.打造一個自媒體,做到有名氣為止

3.開始向外接案,證明有能力賺錢為止

也提到中年轉業的危機

今天也聽到經理人podcast「職場行不行

訪問了前瑞銀董事總經理沈文才

他提到一種人才

不是I型的專業人才

也不是T型的通識人才

而是可以端出組合套餐的人才

可以專業結合興趣

可以專業帶點休閒


這兩篇都點到我的痛點

我的主專

感覺不太出來

企研所-卻沒有太多的實務經驗

軍事的教育行政-跟外界的作法又大不相同

教官授課-有階級在,也都偏一言堂

軍職專長-類似職能,但也不不一樣的東西

文書處理-也只會一些基本再深入一點點的操作

感覺好像能做的不少

但又感到很薄弱


沈老師提到他自己的過去

是透過拼命學習

透過上台分享

讓自己越來越厲害

回顧去年的學習歷程

學習有興趣的項目

學起來真的會比較有效

也因為過去的這些學習

為我搭起一座進入期望工作的橋樑


目前

慶幸自己能進入原本就鎖定的公司

待的組別也能將原本的經驗稍稍帶入

一些行政工作雖然格式不同

但模式跟軍中差異不大

未來還能結合職能規劃及課程設計

運用到質化及量化

做數據分析、資料分析

讓過往所學能與實務結合

也期許自己能跟上團隊的腳步

整合出我自己的組合套餐






avatar-img
江柏輝(白光)的沙龍
29會員
118內容數
學而有用,學以致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文中提到 事情的成敗 都會有下面兩種控制觀 內在-問題出在自己 外在-問題出在外部(環境、命運) 不管偏向哪一種 都不太客觀 要能練習平衡的雙控 也建議我們練習不抱期望的過一天 也可以製作提醒小卡來遠離負面思考 近期常聽到「冒牌者症候群」 很多時候我們要學習 一、客觀看待 二、放下期待 三、懂得等待
文中提到 聊天是要避免負面詞語 除了自己不要用以外 還要注意談話對象 如果對方提出了 要使用概括化 也就是轉移焦點或擴大範圍 這樣對話其實有點費心😅 喝咖啡、聊是非 是很常做的事 我個人是覺得 不管聊的是什麼樣的話題 保持三個原則 1.誤道人之長短 2.保持理性 3.學會遺忘
文中提到 中年轉職的問題 跟我目前處境很像 只是差別在於 主動離職 被動離職 不管是怎麼情況 都還是要面對新的工作場域及挑戰 作者憲哥提出四點建議 1.資源整合 2.結合趨勢 3.機會成本 4.不斷學習 真的非常貼切 期許自己 1.積跬步,朝目標前進 2.低姿態,向多方學習 3.常梳理,建個人模板
文中提到 事情的成敗 都會有下面兩種控制觀 內在-問題出在自己 外在-問題出在外部(環境、命運) 不管偏向哪一種 都不太客觀 要能練習平衡的雙控 也建議我們練習不抱期望的過一天 也可以製作提醒小卡來遠離負面思考 近期常聽到「冒牌者症候群」 很多時候我們要學習 一、客觀看待 二、放下期待 三、懂得等待
文中提到 聊天是要避免負面詞語 除了自己不要用以外 還要注意談話對象 如果對方提出了 要使用概括化 也就是轉移焦點或擴大範圍 這樣對話其實有點費心😅 喝咖啡、聊是非 是很常做的事 我個人是覺得 不管聊的是什麼樣的話題 保持三個原則 1.誤道人之長短 2.保持理性 3.學會遺忘
文中提到 中年轉職的問題 跟我目前處境很像 只是差別在於 主動離職 被動離職 不管是怎麼情況 都還是要面對新的工作場域及挑戰 作者憲哥提出四點建議 1.資源整合 2.結合趨勢 3.機會成本 4.不斷學習 真的非常貼切 期許自己 1.積跬步,朝目標前進 2.低姿態,向多方學習 3.常梳理,建個人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