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己的同在與接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今天的我,悲傷極了…』

某一天凌晨朋友O傳了訊息給我

早上看見訊息,我也回了一些訊息給她

我思考著…

As a human,也許我們每個人

心中多多少少、大大小小地,都有一個「黑洞」

只是你、我,每個人會被吸進去的觸發點不同罷了

 

前陣子某次,有一天半的時間,明明沒發生什麼事,但我卻感到自己不知怎麼了的怪異,好像身體裡有一股能量需要釋放,卻找不到表達的方式般。總之,有一股煩燥、和一種一觸即發,在體內醞釀著。

 

果然,在那一天半中,我在與孩子們相處時,當他們的言行不如我意,我就特別不耐煩,講話也比平常大聲很多。知道教養該怎麼做,但那個時刻,我就是不想這麼做。

 

一個空檔,燁進到書房與正專注著的我講話時,一時沒注意,他的牙齒大力地落在我肩膀、撞到了肩膀的骨頭上,我立馬大叫:「很痛耶!你在幹麻啦?!」

 

燁:『媽咪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看來燁除了被自己的未掌握好身體與力道給驚嚇到,也被我的反應和音量嚇了一跳。

 

我:「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但你就不能小心一點、一定要這麼粗魯嗎????」

 

Well…這是個不好的問題

或說,這其實不是一個問題

這是一句責備、是貼孩子標籤。

 

我:「好啦,沒事了,我突然被你撞到,很痛。你進來想要跟我說什麼嗎?」

 

燁:「沒有…沒什麼事。」

 

其實我也知道燁沒有要說什麼特別的事,孩子只是想與我連結而已。

 

 

燁走出房門後,我快速走過一次自己的冰山:

不在預期內的被硬物撞擊,讓我感到不安全不舒服。

在做事其間被打擾,也讓我感到不被尊重、及沒有自由。

 

但我也問自己,

若是在平時,這樣的況狀發生,

我也會是如此直覺式地以慣性來反應嗎?

答案是否定的。

 

那日我的慣性反應,與內在狀態直接相關。

不在於外面的事件、不在孩子做了什麼、

甚至也不在於自己那一刻的覺察不夠敏銳。

 

而是那一天,內在的我,特別敏感

因此外在的我的應對,也顯得特別戒備。

 

雖然我一直不知道

那天的低狀態波,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知道自己的狀態不好,後續又被孩子「碰」到後,我整個人更緊繃了。於是我走到客廳向兩個孩子們宣告:「親愛的孩子們,我覺得很不開心,我也不知道怎麼了,但我需要一點空間,調整一下情緒,請你們先照顧自己,先不要來跟我講話。」

 

遇過幾個學習者問我:

學了阿德勒、薩提爾、學了冰山、

甚至我去過十日內觀、或有在做瑜珈

有這些學習、和修習經驗後,

難道都不會再生氣、不會再罵小孩了嗎?

還是內在就從此以後都很平靜?

生活中的波瀾,都不再是令人困擾的問題了嗎?

 

呵呵,我不是神仙吶。

 

很多人問這樣的問題,經常跟期待有關

似乎想確保自己花時間學習,會有「成果」

但當我們太在乎結果,反而會阻礙學習的意願

因為重要的事幾乎都無法一蹴即成

而且我認為,當一個人只有「平靜」的感受時

那反而才有可能是理智腦在欺騙你。

 

願意誠實面對自己負面的狀態浮現了,

是我認為在體驗過「平靜」的滋味後,

更重要的一門功課。

 

跟以前的自己相比,我確實已穩定非常多。

並且,若與學習前相對照,有一個很大的不同是:

當內在浪潮、或外在刺激來時,

我更知道可以怎麼照顧和應對自己了。

 

然而真實的狀況是,就是有那麼一些時刻

「小我」還是會因為生活中,

只是因為這麼一丁丁丁點大的小事兒

就足以將我再次拖進過往的慣性裡並做出反應。

 

就如這一次,連那個「將我拉進黑洞的」是什麼?我都不知道…

 

好吧,唯一安慰的是,那些時刻越來越少了。

 

那一天莫名低潮的狀態,

讓我看見,「心智我」有他的課題。

不論我多努力在展開覺察的縫隙,

並讓我的反應是自主的而非自動導航模式的,

然而在某些時刻,

心智我就是會再次遇到待解的課題…

 

就像是一個已經大抵學會斷捨離、

在生活中常感到簡單輕鬆的女子

難免還是會在一些時刻,

再次遇到衣櫥裡少一件衣服的狀況一樣。

 

那一次,走完自己的冰山,

看見自己有一些顯著的不同。

 

我發現自己沒有一定要鬆動鬆山、

沒有一定要跟小時候的自己對話、

沒有一定要用什麼方式照顧自己的情緒,

也沒有一定要說些什麼鼓勵的話語、

 

而是…什麼都不必做。

 

一種不容易看出可被歸類為”積極”的東西跑出來

好似覺知我在說

『就這樣就好了。』

『知道就好了。』

『沒事的。』

 

知道就好了。沒事的。

心智我要瘋,就讓它瘋吧。

 

一切都很好

即使是看見心智我正在瘋,也一切都會很好。

那是一種…對自己的接納。

如此,足已。

 

沒有對應對的慣性出現「又來了」的批判

以同在予接納

我看見自己對「生命」,好像又更倘開了一些:

只是讓它來。

 

對來的、和正在來的,有一種「好的我願意」

無論是歡心喜悅、或力有未逮

也許目前我的願意所帶出來的應對,尚不夠完好

 

不過,最近一再感到…

「不說」,比「說」

更有力量。

 

#對自己的接納

#與自己同在

#內在黑洞

#高小露的自我呢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高小露學堂的沙龍
41會員
284內容數
2025/05/05
在早餐店,約莫5歲的男孩跟著媽媽剛走進來,坐下後,孩子開口的第一句話是: 「手機!」 「手機!手機!」 「我要手機!!!」 媽媽因為要用手機點餐,跟孩子說明後,孩子依然跳針 「手機!我要手機」 整個早餐店都是孩子的聲音,周圍的食客不禁輪流投去隱晦的目光。媽媽的尷尬與孩子的焦躁,在空氣中凝
Thumbnail
2025/05/05
在早餐店,約莫5歲的男孩跟著媽媽剛走進來,坐下後,孩子開口的第一句話是: 「手機!」 「手機!手機!」 「我要手機!!!」 媽媽因為要用手機點餐,跟孩子說明後,孩子依然跳針 「手機!我要手機」 整個早餐店都是孩子的聲音,周圍的食客不禁輪流投去隱晦的目光。媽媽的尷尬與孩子的焦躁,在空氣中凝
Thumbnail
2025/05/02
前陣子回母校,教授提汲:「現在的大學生因為 AI 的關係,對未來充滿迷茫和焦慮。」 我聽著,感受到老師們想幫忙,卻不知可以怎麼幫助這群困惑的年輕人。 回家路上,我反覆想著這件事。 腦海裡浮現出十幾年前,當時面臨即將畢業的我們,不也是一樣焦慮嗎? 那時沒有 AI,但對未來的迷惘與不確定感,一點
Thumbnail
2025/05/02
前陣子回母校,教授提汲:「現在的大學生因為 AI 的關係,對未來充滿迷茫和焦慮。」 我聽著,感受到老師們想幫忙,卻不知可以怎麼幫助這群困惑的年輕人。 回家路上,我反覆想著這件事。 腦海裡浮現出十幾年前,當時面臨即將畢業的我們,不也是一樣焦慮嗎? 那時沒有 AI,但對未來的迷惘與不確定感,一點
Thumbnail
2025/05/01
當孩子哭鬧、生氣、退縮、尖叫、崩潰 我們常常心想: 「現在要怎麼讓他停止?」 「我要怎麼讓他改正?」 當父母的心思在「處理問題」, 而不是靠近孩子的經驗 當我們想解決問題,我們的心是緊的、急的 眼裡就變得只看得見『結果』:孩子正在哭 而看不到孩子此刻的感受與需要。 然後我們會忙著處
Thumbnail
2025/05/01
當孩子哭鬧、生氣、退縮、尖叫、崩潰 我們常常心想: 「現在要怎麼讓他停止?」 「我要怎麼讓他改正?」 當父母的心思在「處理問題」, 而不是靠近孩子的經驗 當我們想解決問題,我們的心是緊的、急的 眼裡就變得只看得見『結果』:孩子正在哭 而看不到孩子此刻的感受與需要。 然後我們會忙著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那天你來找我談話,我感受到你呼吸與說話速度稍快,於是邀請你一起先回到呼吸、回到身體的覺察。你很快覺察了自己的身體與呼吸當下是緊繃的,覺察了便能開始讓自己順暢地呼吸,舒緩身體的僵硬。 在談話裡我陪伴你一起探索對於母親的不滿、對於成年孩子的操煩,底層渴望原來是對家人的在乎與愛,同時也有想照顧自己身心的
Thumbnail
那天你來找我談話,我感受到你呼吸與說話速度稍快,於是邀請你一起先回到呼吸、回到身體的覺察。你很快覺察了自己的身體與呼吸當下是緊繃的,覺察了便能開始讓自己順暢地呼吸,舒緩身體的僵硬。 在談話裡我陪伴你一起探索對於母親的不滿、對於成年孩子的操煩,底層渴望原來是對家人的在乎與愛,同時也有想照顧自己身心的
Thumbnail
面對「失常」的自己,就像聽到一個你完全不感興趣的話題
Thumbnail
面對「失常」的自己,就像聽到一個你完全不感興趣的話題
Thumbnail
姊姊一家人與妹妹本預計 7 月去日本旅遊。在搭飛機當天,姊姊在桃園機場大門外被地面反光突起物絆倒。她手上拖著行李反應不及,臉部撞上了人行道的檻,傷得很重。
Thumbnail
姊姊一家人與妹妹本預計 7 月去日本旅遊。在搭飛機當天,姊姊在桃園機場大門外被地面反光突起物絆倒。她手上拖著行李反應不及,臉部撞上了人行道的檻,傷得很重。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 你,還好嗎? 生活有不如意的地方?有些事,會否無法向身邊人傾訴? 情緒找不到出口,心口的擔子愈來愈重? 你,還好嗎? 如果你想向我訴說,如你想聽我的想法: • 請加入我的沙龍會員 • 我會不定時在討論區開放約每星期一封的「會員來信」限額 【 請開啟討論區通知 】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 你,還好嗎? 生活有不如意的地方?有些事,會否無法向身邊人傾訴? 情緒找不到出口,心口的擔子愈來愈重? 你,還好嗎? 如果你想向我訴說,如你想聽我的想法: • 請加入我的沙龍會員 • 我會不定時在討論區開放約每星期一封的「會員來信」限額 【 請開啟討論區通知 】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我跟你的痛】 今天實人老師們開會,討論關於班上有位孩子比較不理會人的問題,許多夥伴都有遭遇類似的問題,因為並非單一事件,我初步推測可能是一個較大的影響因素,例如:基因、成長環境。   亮師分享到,這個孩子的原生家庭是很大的影響因素,冷漠的夫妻關係、在三角關係中當傳話筒的孩子、沒有共識的親子關
Thumbnail
【我跟你的痛】 今天實人老師們開會,討論關於班上有位孩子比較不理會人的問題,許多夥伴都有遭遇類似的問題,因為並非單一事件,我初步推測可能是一個較大的影響因素,例如:基因、成長環境。   亮師分享到,這個孩子的原生家庭是很大的影響因素,冷漠的夫妻關係、在三角關係中當傳話筒的孩子、沒有共識的親子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