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的,日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孩子放學後會在公園玩耍,四歲的孩子已有自己的交友模式,我通常選擇在一旁觀看,即使有爭執也不會第一時間介入。

有一次四個孩子玩耍,我的孩子發出了指令,A同學不服,指著他說:「為什麼我要聽你的?」B同學也加入:「對啊對啊,為什麼為什麼?」兩個人一唱一和,當時孩子也無從反駁,的確!為什麼同學要聽他的?

他在這些疑問句中漸漸從一個人,縮成一顆球,我在想,我再不過去,他可能就要變成空氣了。我緩緩靠近他們,詢問發生什麼事情?同學嘰哩呱啦的告狀,我先回應完同學,看著眼眶有淚的孩子,張開雙手,問他過來嗎?


他奔向我嚎啕大哭,激動哭了好久,孩子情緒比較安定後,我問他是生氣嗎?還是害怕?傷心?「因為我跟某某這樣玩都可以,為什麼跟他們就不行?」我感覺他或許不是生氣,而是有一點挫敗,還有啞口無言的著急,於是共同討論下一次該如何面對會更好。同時我也思考,若父母不在場,該怎麼教導孩子面對,或者孩子遇到不一樣的聲音,該如何溫柔堅定但不要過於侵略性的回應。

感性上,確實有很多私人情感上的捨不得,但也知道,媽媽並不能永遠保護孩子,他需要因為一次一次的受傷換得成長,但感性上,還是不捨,放手是永遠的課題,他在我眼裡是那麼的小,但在同儕的眼裡並不然,你知道孩子是出於善意的邀請,那是因為你是母親,母親看見的孩子,肯定都是善良的,但別人不一定看得見。

啊,當媽媽好難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地球旅行日記
8會員
32內容數
地球旅行中,好玩的一切正在發生。
地球旅行日記的其他內容
2025/02/13
「在外地試著度過四季的生活,日常的生活、拋卻由於習慣而生出陳舊之氣的生活習慣,走到另一地去過日子,重新找回生活在世間的新鮮感受。」 「生活這件事呢,不是社交應酬的那種形式,是吃飯、穿衣、走路、睡覺,如同度過家常日子那樣的,我想要更加深入本島人的生活。」 《臺灣漫遊錄》譯本獲得美國國家
Thumbnail
2025/02/13
「在外地試著度過四季的生活,日常的生活、拋卻由於習慣而生出陳舊之氣的生活習慣,走到另一地去過日子,重新找回生活在世間的新鮮感受。」 「生活這件事呢,不是社交應酬的那種形式,是吃飯、穿衣、走路、睡覺,如同度過家常日子那樣的,我想要更加深入本島人的生活。」 《臺灣漫遊錄》譯本獲得美國國家
Thumbnail
2024/12/29
2024下半年書單總結 延續上半年,今年總計讀了45本書,一樣分三類別,推薦程度以星星數區分。 小說類別,相較上半年讀不進長篇的心情,下半年反而讀了很多長篇,柳原漢雅、韓江、努涅茲的作品都非常值得一讀。 身心靈類別大推《當下的力量》,身心靈書籍讀過滿多,《當下的力量》仍然讓我讀完有一種遼闊之感,
Thumbnail
2024/12/29
2024下半年書單總結 延續上半年,今年總計讀了45本書,一樣分三類別,推薦程度以星星數區分。 小說類別,相較上半年讀不進長篇的心情,下半年反而讀了很多長篇,柳原漢雅、韓江、努涅茲的作品都非常值得一讀。 身心靈類別大推《當下的力量》,身心靈書籍讀過滿多,《當下的力量》仍然讓我讀完有一種遼闊之感,
Thumbnail
2024/12/18
英文書名是 What are you going through? 書開頭寫,愛鄰居的表現就是能夠跟對方說:「你受了什麼苦?」 書中主角某次對著鏡子說:I will get through this。 英文的through,經歷、走過、遭遇、面臨.... 小說好似扣緊這個意念,帶我從旁窺視主角的生命
Thumbnail
2024/12/18
英文書名是 What are you going through? 書開頭寫,愛鄰居的表現就是能夠跟對方說:「你受了什麼苦?」 書中主角某次對著鏡子說:I will get through this。 英文的through,經歷、走過、遭遇、面臨.... 小說好似扣緊這個意念,帶我從旁窺視主角的生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Thumbnail
有天帶著兩個孩子外出吃飯時,隔壁桌的孩子因為不好好吃飯在哭鬧著,孩子的媽媽後來爆發,孩子的哭聲也更大了 這一幕讓我回憶起孩子小時候,跟所有的孩子一樣,他們也都有曾經在餐桌上哭鬧的情況 那時的我總是狠下心地對他們說:「不要哭!不然你就自己出去哭完再進來!」
Thumbnail
有天帶著兩個孩子外出吃飯時,隔壁桌的孩子因為不好好吃飯在哭鬧著,孩子的媽媽後來爆發,孩子的哭聲也更大了 這一幕讓我回憶起孩子小時候,跟所有的孩子一樣,他們也都有曾經在餐桌上哭鬧的情況 那時的我總是狠下心地對他們說:「不要哭!不然你就自己出去哭完再進來!」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媽媽在公園受傷時,自己的孩子表現出的體貼和關心,並強調了給孩子學習關懷的機會,不應拒絕孩子,而應該鼓勵並幫助孩子好好把握這些機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媽媽在公園受傷時,自己的孩子表現出的體貼和關心,並強調了給孩子學習關懷的機會,不應拒絕孩子,而應該鼓勵並幫助孩子好好把握這些機會。
Thumbnail
7歲大小兒,那天回家,抱著媽媽大哭,說再也不要去籃球隊練習了。 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霸總才把事情説清楚: 小兒習慣與好友甲一起玩,但是好友甲執意要和某群男同學玩在一起,這群男孩裏,有2個馬丁,不知爲何,不願意小兒跟他們一起玩,於是開始各種“抗拒”行爲,從威脅,偷打,推人害小兒跌倒,從休息時間,到籃
Thumbnail
7歲大小兒,那天回家,抱著媽媽大哭,說再也不要去籃球隊練習了。 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霸總才把事情説清楚: 小兒習慣與好友甲一起玩,但是好友甲執意要和某群男同學玩在一起,這群男孩裏,有2個馬丁,不知爲何,不願意小兒跟他們一起玩,於是開始各種“抗拒”行爲,從威脅,偷打,推人害小兒跌倒,從休息時間,到籃
Thumbnail
 「媽媽,我明天不想上學。」小一的兒子在睡前跟我說。 「不行。是因為明天要考期中考嗎?」我回答,兒子開始哭。 「因為我沒有同學想要的恐龍卡,同學會打我。媽媽我可以轉班嗎?」
Thumbnail
 「媽媽,我明天不想上學。」小一的兒子在睡前跟我說。 「不行。是因為明天要考期中考嗎?」我回答,兒子開始哭。 「因為我沒有同學想要的恐龍卡,同學會打我。媽媽我可以轉班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