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怎麼樣才能有同理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要有同理心啊!」「要多想想別人的感覺啊!」「你怎麼都只想到自己呢?」「要站在別人的角度想一想才對」我們都知道同理心很重要,也常提醒自己、小孩要有同理心,社會才會更美好,但是可不可能有更明確的方法,幫助自己長出同理心呢?

這個問題困擾我很久。尤其我們資源班學生,「欠缺同理心」顯得相當普遍,我們總是在社會技巧課程絞盡腦汁、使出渾身解數教導他們學會用不同的觀點看待事件。


社會技巧課程

之前常用的方法有:各自提供生活事件後,大家練習用不同的角度解釋每一位成員的想法;或者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重演不同成員,去想像不同角色在不同情境中會有的反應。就像昨天,我和我的自閉症學生們談到,當老師發現學生明顯有狀況,希望家長可以幫忙的時候,電話中應該怎麼表達?

這群自閉症學生反應真是驚人。自閉症學生甲:「某某媽媽您好,您的小孩在學校怪怪的不對勁,希望您可以幫忙。」自閉症學生乙:「某某媽媽好,我是學校的老師,我很有經驗,您的小孩生病了,他不去看醫生的話對他來說是個很大的損失,希望您能聽進去我的話。」小孩說的都沒錯,但這兩通電話應該都會惹怒對方家長吧!

透過這幾通白目的電話後,也讓他們知道,原來老師跟家長之間溝通的眉角其實超多的!老師跟家長之間,更需要充分的同理心,才有辦法一起合作。

同樣的招式用久了,社會技巧課的小孩就會反應:怎麼又要角色扮演。我最近從《超級思維》學到的一些方法,剛好可以用在同理心的課程上。


三個好方法試試看

第三個故事

這個方法的核心重點應該在於,拉開自己與事件的距離。適用於比較會描述事情的小孩。當我們在生活中與他人發生衝突時,我們可以以第三者、客觀的角度,描述一下這整個事件。可以想像成,我們在看一部影片,你會怎麼描述那部影片?

不過我的亞斯小孩們反應,這有點困難,因為在描述的時候還是會想要把討厭的人行為描述糟糕一點。這剛好就是他們該學習的地方:講事實!不講自己的感覺!不講自己的立場跟觀點!練習就對了!


最尊重的解釋

這個方法,書中說,顯得有點天真。這個方法給了我們一個思考的框架:就是在解釋別人行為時,盡可以給予最尊重的解釋,不要立刻批判。

我傳訊息給你,你竟然不回!這時候我們通常會開始小劇場:「真沒禮貌,竟然不回。假裝沒讀到就不用回嗎?誰不知道你其實只是沒點開訊息,根本就有看到!」但其實我們可以使用更尊重的方法想同一個情境:「他大概是想著,如果點開了訊息,又不馬上回的話,這樣更不禮貌。所以等到想好答案後再回覆。這樣的話,我也可以收到比較完整的答案啊!」

亞斯小孩又來了:「老師,這樣比較像濫好人吧」好有道理!但是,這個方法不是要犧牲自己權利,只是要延宕一下,不要立刻!馬上!就粗暴決定別人是惡意的。先以尊重的方法解釋,再進一步探究真正的原因。


漢隆剃刀理論

這個理論則是告訴我們:如果可以用「不小心」來解釋他人行為,就不要用「故意的」來解釋。書中也提到,人們的行為,很多時候都是選擇最簡單的路徑走,因此也容易出錯。我們不需要如此嚴苛看待別人的錯誤

這個理論就很適合我們家學生使用:同學走路時撞到我了,我可以如何用漢隆剃刀理論去解讀這件事情呢?你可以這麼想:「他不是會故意撞人的同學耶!應該是急著去某個地方,才會不小心撞到我的吧?」

要想像別人是不小心的,其實對社會技巧課的小孩來說不簡單,因為他們時常會看人辦事,一旦那位同學被認為是個不友善的人類,有些風吹草動,這群小孩就會一口咬定絕對!百分之百是故意的!完全沒有灰色空間。

不過也就是這樣,才需要多練習。

raw-image

後記

這三個理論對我自己的幫助很大,遇到比較負面的人事物時,都要提醒自己,不要依照可怕的直覺辦事,不要被自己長年的負面敘事拉著走,多踩踏同理心的路徑,減少過度自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惠涵
53會員
72內容數
愛閱讀的特教老師-提醒自己,對生活要更有感。
張惠涵的其他內容
2024/03/11
過動小孩經常出現不專注的經典表現,或因不集中的注意力而引起笑料。這篇文章描述了老師與學生間在課堂上的互動,展現了過動小孩的特點。
2024/03/11
過動小孩經常出現不專注的經典表現,或因不集中的注意力而引起笑料。這篇文章描述了老師與學生間在課堂上的互動,展現了過動小孩的特點。
2024/03/01
談論孩子在學校的問題時,需要注意家長的感受,並且提出解決方法。溝通是複雜的,開會目標要清楚,並且以友善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2024/03/01
談論孩子在學校的問題時,需要注意家長的感受,並且提出解決方法。溝通是複雜的,開會目標要清楚,並且以友善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2024/02/15
禮拜一早自修的課,我們都會一起討論週末做了些什麼事情?有沒有出遊?有沒有出去外面吃飯?這位小孩很特別,他說他會用google搜尋,然後只去評價高的景點。
Thumbnail
2024/02/15
禮拜一早自修的課,我們都會一起討論週末做了些什麼事情?有沒有出遊?有沒有出去外面吃飯?這位小孩很特別,他說他會用google搜尋,然後只去評價高的景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你要有同理心啊!」「要多想想別人的感覺啊!」「你怎麼都只想到自己呢?」「要站在別人的角度想一想才對」我們都知道同理心很重要,也常提醒自己、提醒小孩要有同理心,社會更美好,但是可不可能有更明確的方法,幫助自己長出同理心呢?
Thumbnail
「你要有同理心啊!」「要多想想別人的感覺啊!」「你怎麼都只想到自己呢?」「要站在別人的角度想一想才對」我們都知道同理心很重要,也常提醒自己、提醒小孩要有同理心,社會更美好,但是可不可能有更明確的方法,幫助自己長出同理心呢?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對他人的困境展現出漠不關心的態度時,我們可能會說這個人很沒有「同理心」,然而「同理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必要的嗎?其實除非我們離群索居,否則只要處於需要人際互動的環境,在願意理解他人的前提下去傾聽並且展現出關懷,這便是同理心的表現,也能替自己與他人帶來幸福感。 舉例來說,當我們出門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對他人的困境展現出漠不關心的態度時,我們可能會說這個人很沒有「同理心」,然而「同理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必要的嗎?其實除非我們離群索居,否則只要處於需要人際互動的環境,在願意理解他人的前提下去傾聽並且展現出關懷,這便是同理心的表現,也能替自己與他人帶來幸福感。 舉例來說,當我們出門
Thumbnail
同理心是了解他人但不等於接受他人所有。 同理心是讓自己釋懷,但不是用來欺騙自己,自我安慰的手法! 同理心是幫助他人,但不是情勒別人和自己的方式。 當同理心用對了在做人處事上,將會如魚得水。 當用錯了,只會讓自己山窮水盡罷了。 家人對與自己的小孩的行為可是又愛又恨! 而小孩對於家人的行為卻
Thumbnail
同理心是了解他人但不等於接受他人所有。 同理心是讓自己釋懷,但不是用來欺騙自己,自我安慰的手法! 同理心是幫助他人,但不是情勒別人和自己的方式。 當同理心用對了在做人處事上,將會如魚得水。 當用錯了,只會讓自己山窮水盡罷了。 家人對與自己的小孩的行為可是又愛又恨! 而小孩對於家人的行為卻
Thumbnail
這些年有在關注教養書的家長們,絕對不會陌生的一個概念,就是「同理心」。絕大多數的專家建議當孩子在”發作”的時候,先同理他,讓孩子明白我們是理解他的,可以有效讓孩子安定下來。 加上看過有關心理學研究的資料,也顯示先連結孩子的右腦,可以有效讓他情緒穩定,之後再用左腦來說明。而我當然也是有盡量按照這樣的
Thumbnail
這些年有在關注教養書的家長們,絕對不會陌生的一個概念,就是「同理心」。絕大多數的專家建議當孩子在”發作”的時候,先同理他,讓孩子明白我們是理解他的,可以有效讓孩子安定下來。 加上看過有關心理學研究的資料,也顯示先連結孩子的右腦,可以有效讓他情緒穩定,之後再用左腦來說明。而我當然也是有盡量按照這樣的
Thumbnail
作者 賴佩霞 看書名而借閱,在其中可以看到作者心路的歷程:因為家庭關係、婚姻開始對於“非暴力溝通”有興趣,也開啟工作坊、分享回饋的道路。 關於非暴力溝通,書中指出四個重點:觀察、感受、需要、請求。觀察自己看到什麼,說出自己的感受,找出內心真正重視的需求,提出可行的正向請求。聽起來似乎不難,執行上
Thumbnail
作者 賴佩霞 看書名而借閱,在其中可以看到作者心路的歷程:因為家庭關係、婚姻開始對於“非暴力溝通”有興趣,也開啟工作坊、分享回饋的道路。 關於非暴力溝通,書中指出四個重點:觀察、感受、需要、請求。觀察自己看到什麼,說出自己的感受,找出內心真正重視的需求,提出可行的正向請求。聽起來似乎不難,執行上
Thumbnail
在香港,在全球,這些年頭,大家也活得好不容易。有多少難關被理解,有多少心聲被聽見,有多少需要被支援?我們也是如此艱難地活著。若路途上,有人理解、明瞭,甚至同行,再苦澀的旅程,大概可以走得更溫柔,走得更堅穩。 作家陳雪曾說: 「我期許自己可以柔軟地感受痛苦,能夠同理他人的痛苦,能夠對自己寬容,對他人
Thumbnail
在香港,在全球,這些年頭,大家也活得好不容易。有多少難關被理解,有多少心聲被聽見,有多少需要被支援?我們也是如此艱難地活著。若路途上,有人理解、明瞭,甚至同行,再苦澀的旅程,大概可以走得更溫柔,走得更堅穩。 作家陳雪曾說: 「我期許自己可以柔軟地感受痛苦,能夠同理他人的痛苦,能夠對自己寬容,對他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