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善待他人,因為大家都在世上努力地活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在香港,在全球,這些年頭,大家也活得好不容易。有多少難關被理解,有多少心聲被聽見,有多少需要被支援?我們也是如此艱難地活著。若路途上,有人理解、明瞭,甚至同行,再苦澀的旅程,大概可以走得更溫柔,走得更堅穩。
作家陳雪曾說:
「我期許自己可以柔軟地感受痛苦,能夠同理他人的痛苦,能夠對自己寬容,對他人仁愛。」
這是一間小學,全級四年級孩子教會我的事。
===
與聖公會置富始南小學合作,四天日子不上課,跟全級四年級學生進行以「同理為」為主題的敘事體驗活動。
活動的目標是希望帶出——每個人心中都有把鎖,只有找到合適的鑰匙才能開啟別人的心窗。而「同理心」正正就是那把能開啟別人心窗的鑰匙。因此,學生化身為「同理掌匙人」,身懷一枝名為「『同理』啱Key」的鑰匙,學習以「同理心」來換位思考、感同身受,並善待他人。

一、「同理心」有甚麼時代意義?

蘇詠思校長積極推動「同理心」教育
//在停課及網課不斷的「新常態」學習模式下,學校原本的課時已相當緊迫,但校方仍特地騰空四天時間,讓學生進行生命教育體驗活動。
蘇詠思校長表示,自疫症以來,學生、家長及老師也很需要被理解及包容,因此特地為學生舉辦以「同理心」為主題的活動:
「疫症令眾人的生活習慣、學習模式、家庭狀況有明顯的改變,這些改變、這些處境是很需要被諒解及體諒的。」
她認為要彼此諒解及體諒,關鍵就是對人要有「同理心」,
「在這個時代下,抓緊機會跟學生分享能促進人際互動、關懷他人的同理心教育,實在刻不容緩。」
學校輔導主任趙慧思姑娘說,
「當學生能夠同理他人,往往也能跟別人進行有效的溝通。疫症的緣故下,學生少了很多與人實體互動的機會,所以裝備孩子有同理他人的能力,形同促進他們的人際相處及溝通。」
活動口號是:「We Care, We Share」,因為願意以「同理心」去「Care」他人,他人也較容易打開心扉地「Share」。//
===

二、甚麼是「同理心」?

生命教育機構 (Why Not Education) 總監林秋霞老師帶領學生進行「同理心」活動
//生命教育機構 (Why Not Education) 總監林秋霞老師表示,
「四天後,學生能掌握同理心是:一起『同』行、『理』解對方、用『心』代入。能貼地的與人『同』行,少不了『先理解』、『後代入』對方的將心比心及設身處地。因此,『同理心』其實帶有濃厚的利他精神。」
林老師補充說,透過戲劇體驗,讓學生探索「同情」與「同理」的不同,他們能指出:「同情」與「同理」同樣重要,但程度上有所不同;先有「同情」,再有「同理」;有「同情」,不一定能「同理」;「同理」,不等於「同意」;「同理」是既理解,又能代入別人的處境及感受。//
===

三、逆向角度反思「同理心」

軟弱苦楚能讓人結連,分享同行能安慰受傷的心
//校方認為對小學生而言,可能未能立刻體會甚麼是「同理心」。所以,學校以從逆向角度,跟他們一起探索:
「當你傷心難過時,最不想聽到甚麼說話?」
學生的回應值得師長反思:關於責備、侮辱、輕看、否定、取笑、風涼、比較、粗俗、抹黑的話等。
若自己傷心難過時,不想聽到以上的話,若設身處地將心比己,其他人亦同樣如是,不喜歡聽到這些話。此時,在禮堂的學生,紛紛舉手回應:
  • 「原來同理心中的『理』真的很重要,因為如果我們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我們是無法理解別人真正的需要!」
  • 「我有時候不明白一些人為甚麼會有一些表現,因為我沒有從他的角度來去思考。」
  • 「如果一個人有同理心,他才能為有需要的人,提供真正的幫助,否則那些幫助也是很短暫的。」
  • 「我不是他,我無法完全理解及代入他的感受,但我想嘗試,因為我也想別人這樣對待我。」//
===

四、如何對別人有「同理心」?

「同理心」是一顆怎樣的心?看看孩子就知道
//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高曼 (Daniel Goleman) 指出,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是以「同理心」為基礎,可從三個原則為出發點,分別是「察覺他人需要」、「關心對方的看法」,以及「協助他人發展」。透過這些原則可有效了解他人的觀點,繼而認知別人情緒與回應對方的感受,也同步提高個人的同理心。
四天活動期間,學校從一套講述被欺凌的電影說起,跟學生探討「同理心」的重要,並以敘事體驗的方式,讓他們自主探索「同理心」的定義及意義。對小學生而言,把「同理心」由抽象概念,化作具體態度及行動,尤為重要。老師運用三個表情公仔 (Emoji) 及動作來教導學生「同理三部曲」,亦以身體六個部位來呈現「同理心」。學生在第四天,能靈活應用這些技巧於日常生活個案中。
「同理心在生活中俯拾皆是,被『同理』的對象可以是人、動物、大自然。以四個問題,啟發學生從平日發生的大小事情中,發現『同理心』。誰『同理』誰?理解對方甚麼?用心感受了甚麼?如何同行幫助對方?」
學生踴躍作答,並能從老師舉出的反面例子中,分辨哪些是「同理心」,哪些不是「同理心」,甚至哪些是「無情心」。//
===

五、學生:「我要拿個心出來!」

學生的回饋,反映他們的領受與成長
在活動最後一天,導師請學生思考「善待他人」與「同理心」的關係。

學生的回饋相當動人:

  • 4A班的李欣霏同學認為「同理心」是「想別人怎樣對自己,就要怎樣對待別人。」故此,她在活動後明白到不可取笑或歧視別人,要代入其處境加以理解。「我們也要善待身邊人,因為每個人都有善良的一面,大家都是想好好地活著。」她看見一位平日較少流露個人情感的同學流淚,「她當時一定是很感動,因為她之前是不會這樣的。」
  • 4D班的束滈洸同學指「同理心」中必不可缺的元素是「尊重」,「我會以同理心來對人好。」問及他為甚麼會這樣做,他說:「這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會開心,別人開心,我就開心。」
  • 4B班的楊竣嵐同學認為老師分享個人「不被同理」的經歷,讓他深有同感。他坦言自己寫字不夠美觀,會被同學取笑,亦不被家人理解,「我真的很努力,但我寫字真的不是天生很美觀那種。我希望大家都知道我已盡了很大的努力。」他表示自己會「拿個心出來」與人相處,好好感受別人的心情。
  • 4C班的黃樂諭同學欣賞同儕的勇氣:「我沒想過大家會這樣樂意站出來分享自己的心事。他們很勇敢,我很替他們高興。」她期望自己日後可以成為一個有「同理心」的人,原因是「未理解清楚別人的需要下去幫助別人,可能沒有太大的幫助,那些幫助的效果是短暫的。」
===

結語:先「同理」自己,再「同理」他人

致:所有努力地活著的人
「同理」別人前,讓我們先「同理」自己。
自己都不理解自己,自己都不接納自己,自己都不善待自己,我們實在沒有能量,沒有胸襟,沒有經驗去同理他人。
村上春樹說:
「人心和人心不只是因調和而結合的,反倒是以傷和傷而深深結合。以痛和痛,以脆弱和脆弱,互相連繫的。」
當我們願意分享表達自己的軟弱苦楚,當對方又願意不加評論地聆聽與陪伴,理解及代入,與人連結的力量,就會啟動。
我們的心,會流淚、會心酸,同時也會平靜,會暢快,甚至平安。

「同理」的心是柔軟的,是溫暖的,也是痛楚的。

理解別人,代入感受,

會與人同喜,也會與人同悲,

悲喜交錯,苦樂同行,

心懷仁義,不忘慈悲。

這是對自己的期許。

就像《奇蹟男孩》所說:
「善待他人,因為大家都在世上努力地活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閱讀:

【生命教育】善待他人是一種能力:四天體驗活動感受「同理」的力量

【同理心教育】「同理」啱Key,同你啱Key

【給小學生的「同理心教育」】

有興趣進一步了解「同理心教育」,歡迎留言及私訊我們,讓我們陪伴孩子,走得更遠,走得更暖。
原文見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甚麼是「感恩」? 似乎好像要「得到」一些東西,「達成」一些目標,「乎合」一些心意,才會覺得「感恩」。那麼如果「得不到」、「達不成」、「不乎合」時,是否就沒有「感恩」的餘地? 在這個艱難的世代,究竟應如何「不離地」地感恩, ——不是因為事事如意,一帆風順才值得「感恩」,而是即便遇上狂風驟雨,驚濤駭
上月尾跟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一連四天舉辦全港首個「挫節」節慶活動,為身心均傷痕累累的教育界「療傷」。 自2020年起,全港及全球世界發生巨變,各行各業人士飽嚐逆境,甚至失敗的滋味。而教育界更出現「新常態」的教學模式,中小學停課、網課不斷,教師、學生及家長都經歷很多挫折,學生心靈狀態令人憂慮、家庭衝
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在全港及全球世界發生巨變,各行各業人士飽嚐逆境之時,為了裝備學生在挫折中生出「復原力」,以應對及迎戰逆境時代的挑戰,因此一連四天舉辦全港首個「挫節」節慶活動,為身心均傷痕累累的教育界「療傷」。  活動過後,收集了小五班主任及參與活動的老師回饋,有以下十個在「挫節」期間的啟發:
隨著資訊科技的日新月異,「舊媒體」如印刷媒體、廣播、電視等影響力日減,與此同時,以網絡為主的「新媒體」逐漸興起。 疫症期間,網課成為本港學生的新常態。學生在新媒體時代下,究竟有沒有足夠的素養及能力,有效地駕馭新媒體,善用網絡的優點,並盡量減少網絡帶來的隱憂? 與中華基督教會全完第二小學合作,在農曆
把這個帖子,送給在網課中出現迷惘落寞、惘然若失的孩子、家長及老師們。 邀請你們看到最後,最後有彩蛋。 這個彩蛋是一份送給大家的抗逆禮物。 === A. 背景:逆境時代 一、持續網課帶來的挑戰 在一月中收到一位媽媽的分享。 疫症未息,網課持續,孩子在家努力適應網課,但由於這種新常態的學習模式,持續了
我們與「幸福」有多遠的距離? 根據聯合國公佈的「2020年全球幸福報告」,調查153個國家或地區的幸福程度,香港排名第78位。當世界急劇改變、疫症反覆未息、各行各業飽受重創、學校停課又再網課之時,要在當下感受幸福,似乎有點強人所難。 然而,正正因為感受幸福很艱難,感受幸福的能力顯得更形重要——幸福
甚麼是「感恩」? 似乎好像要「得到」一些東西,「達成」一些目標,「乎合」一些心意,才會覺得「感恩」。那麼如果「得不到」、「達不成」、「不乎合」時,是否就沒有「感恩」的餘地? 在這個艱難的世代,究竟應如何「不離地」地感恩, ——不是因為事事如意,一帆風順才值得「感恩」,而是即便遇上狂風驟雨,驚濤駭
上月尾跟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一連四天舉辦全港首個「挫節」節慶活動,為身心均傷痕累累的教育界「療傷」。 自2020年起,全港及全球世界發生巨變,各行各業人士飽嚐逆境,甚至失敗的滋味。而教育界更出現「新常態」的教學模式,中小學停課、網課不斷,教師、學生及家長都經歷很多挫折,學生心靈狀態令人憂慮、家庭衝
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在全港及全球世界發生巨變,各行各業人士飽嚐逆境之時,為了裝備學生在挫折中生出「復原力」,以應對及迎戰逆境時代的挑戰,因此一連四天舉辦全港首個「挫節」節慶活動,為身心均傷痕累累的教育界「療傷」。  活動過後,收集了小五班主任及參與活動的老師回饋,有以下十個在「挫節」期間的啟發:
隨著資訊科技的日新月異,「舊媒體」如印刷媒體、廣播、電視等影響力日減,與此同時,以網絡為主的「新媒體」逐漸興起。 疫症期間,網課成為本港學生的新常態。學生在新媒體時代下,究竟有沒有足夠的素養及能力,有效地駕馭新媒體,善用網絡的優點,並盡量減少網絡帶來的隱憂? 與中華基督教會全完第二小學合作,在農曆
把這個帖子,送給在網課中出現迷惘落寞、惘然若失的孩子、家長及老師們。 邀請你們看到最後,最後有彩蛋。 這個彩蛋是一份送給大家的抗逆禮物。 === A. 背景:逆境時代 一、持續網課帶來的挑戰 在一月中收到一位媽媽的分享。 疫症未息,網課持續,孩子在家努力適應網課,但由於這種新常態的學習模式,持續了
我們與「幸福」有多遠的距離? 根據聯合國公佈的「2020年全球幸福報告」,調查153個國家或地區的幸福程度,香港排名第78位。當世界急劇改變、疫症反覆未息、各行各業飽受重創、學校停課又再網課之時,要在當下感受幸福,似乎有點強人所難。 然而,正正因為感受幸福很艱難,感受幸福的能力顯得更形重要——幸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同理心是人際關係中十分重要的因子,也是可以從小與孩子一同思考的心理歷程。如何與孩子一起感受與他人的互動、進而引導孩子思考、咀嚼同理心的重要,是身為主要照顧者陪同孩子人格養成的歷程之一。
Thumbnail
職場中團隊建立及融洽的氛圍非常重要,先前有看到網友想了解同理心相關內容,以下就其定義、提出的學者、運用時機、運用策略、同理心相關的書籍清單整理如下:希望對大家的職場工作、人際相處有所幫助。 一、同理心的定義: 同理心(Empathy)是指理解和感受他人情感、處境的能力,並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看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同理與同情有著本質上的差異。同理是理解並感受他人的情感,而同情則是對他人的困境表示憐憫。簡單的安慰話語往往無法真正幫助對方脫離困境,反而需要用心站在對方的立場,感受並陪伴其情感,才能提供真正的支持。
Thumbnail
同理心是指能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緒、想法和經歷的一種能力。 在人際交往中若能展現同理心,可促進更深層次的理解和信任。 以下是一些展現同理心的方法: 展現同理心需要時間和練習,但它可以極大地改善人際關係,增強彼此間的理解和信任。 全神貫注:將注意力集中在對方的言語和非言語溝通上。 眼神接觸:保
同理是什麼?可以吃嗎? Why empathy?   本週迎來了最後一次練習生共學,我們討論的焦點也從過去經驗的困境中,轉化成實孩互動情形的彼此分享(詳情請閱讀夥伴漢娜的日誌-粉紅色的大象),我們談到『因為設定要先用同理孩子來開始對話,然後就卡住了的困境XD』,這也是我學習薩提爾一路來的困境,同
Thumbnail
正文開始前,我們先大致了解一下「同情心」跟「同理心 」。 我所理解的同情心是比較被動地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待別人的感受;而同理心是比較積極的、把自己放在別人的位置來理解當事人的感受。 較常見的同理分三種,認知層面、情感層面,還有身體感受層面。當然還有對同理更詳細的分類與解說,我們先用這三種
Thumbnail
昨天的小團體大家一起練習「同理心」非常好玩,從演戲之中體驗個案的立場、觀點、心境和邏輯,再轉換成輔導員的視角,依據不同的角色給予 「同理心」 ,剛開始看 「同理心」這三個字,大部分的人會覺得相對容易,但實際進入輔導歷程中,那些自身的價值觀、習性.、想法,難免會有和個案的三觀有衝突,例如說:面對一個家
Thumbnail
談同理心,透過化繁為簡的方式,分享對於進入「解決問題」模式的認識及實際運用方法。文章中以具體例子舉出在溝通過程中,如何運用同理心來幫助對方得到支持與認同。同時分享了在溝通中的「一個動作兩個反應」的操作心法,並提供了對話範例,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同理心的應用。
Thumbnail
最近常在課程中分享同理心,每個階段對於「同理心」這三個字,都會有不同的解釋與收穫。我就以化繁為簡的方式,來跟大家分享這階段對於「同理心」的認識吧!在與朋友對話,或是跟同事討論事情時,我們的習慣都是馬上進入「解決問題」。
Thumbnail
同理心是良善的往來,是一種提升社會生存的能力。沒有同理心,日子可以過得為所欲為,但有同理心,可以看見更多美好...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同理心是人際關係中十分重要的因子,也是可以從小與孩子一同思考的心理歷程。如何與孩子一起感受與他人的互動、進而引導孩子思考、咀嚼同理心的重要,是身為主要照顧者陪同孩子人格養成的歷程之一。
Thumbnail
職場中團隊建立及融洽的氛圍非常重要,先前有看到網友想了解同理心相關內容,以下就其定義、提出的學者、運用時機、運用策略、同理心相關的書籍清單整理如下:希望對大家的職場工作、人際相處有所幫助。 一、同理心的定義: 同理心(Empathy)是指理解和感受他人情感、處境的能力,並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看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同理與同情有著本質上的差異。同理是理解並感受他人的情感,而同情則是對他人的困境表示憐憫。簡單的安慰話語往往無法真正幫助對方脫離困境,反而需要用心站在對方的立場,感受並陪伴其情感,才能提供真正的支持。
Thumbnail
同理心是指能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緒、想法和經歷的一種能力。 在人際交往中若能展現同理心,可促進更深層次的理解和信任。 以下是一些展現同理心的方法: 展現同理心需要時間和練習,但它可以極大地改善人際關係,增強彼此間的理解和信任。 全神貫注:將注意力集中在對方的言語和非言語溝通上。 眼神接觸:保
同理是什麼?可以吃嗎? Why empathy?   本週迎來了最後一次練習生共學,我們討論的焦點也從過去經驗的困境中,轉化成實孩互動情形的彼此分享(詳情請閱讀夥伴漢娜的日誌-粉紅色的大象),我們談到『因為設定要先用同理孩子來開始對話,然後就卡住了的困境XD』,這也是我學習薩提爾一路來的困境,同
Thumbnail
正文開始前,我們先大致了解一下「同情心」跟「同理心 」。 我所理解的同情心是比較被動地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待別人的感受;而同理心是比較積極的、把自己放在別人的位置來理解當事人的感受。 較常見的同理分三種,認知層面、情感層面,還有身體感受層面。當然還有對同理更詳細的分類與解說,我們先用這三種
Thumbnail
昨天的小團體大家一起練習「同理心」非常好玩,從演戲之中體驗個案的立場、觀點、心境和邏輯,再轉換成輔導員的視角,依據不同的角色給予 「同理心」 ,剛開始看 「同理心」這三個字,大部分的人會覺得相對容易,但實際進入輔導歷程中,那些自身的價值觀、習性.、想法,難免會有和個案的三觀有衝突,例如說:面對一個家
Thumbnail
談同理心,透過化繁為簡的方式,分享對於進入「解決問題」模式的認識及實際運用方法。文章中以具體例子舉出在溝通過程中,如何運用同理心來幫助對方得到支持與認同。同時分享了在溝通中的「一個動作兩個反應」的操作心法,並提供了對話範例,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同理心的應用。
Thumbnail
最近常在課程中分享同理心,每個階段對於「同理心」這三個字,都會有不同的解釋與收穫。我就以化繁為簡的方式,來跟大家分享這階段對於「同理心」的認識吧!在與朋友對話,或是跟同事討論事情時,我們的習慣都是馬上進入「解決問題」。
Thumbnail
同理心是良善的往來,是一種提升社會生存的能力。沒有同理心,日子可以過得為所欲為,但有同理心,可以看見更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