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失業日記-挫折耐受力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人過了一個年紀,就容易不自覺地仗著自己某些經驗、主觀意識,數落晚輩們,挫折感耐受力差,例如:責怪晚輩是「動不動就辭職,禁不起壓力的草莓族」之類的或張貼各種非正向標籤。


這個症頭,其實不只是“長輩”,平輩之間也會有意無意,半開玩笑地說「年輕人終究是年輕人」、「認真你就輸了,你就是太認真」。


我的中年失業嚴格來說,還在進行。

中途先去做了自己想做事情,先去解決了一些突發狀況。

最近,回到了「找工作」的這個環節。

raw-image


新聞報導台灣嚴重缺工,所以大家都不會中年失業嗎?


我們都知道台灣產業缺工,因為少子化,所以很多產業都缺工,但沒有寫出來的是,很多企業也遊走在勞基法邊緣,逼退很多中高齡員工。

為什麼網路上這樣的文章與案例不多呢?

因為自尊心,誰想要把自己不堪的經歷攤在陽光下?轉身有轉身的態度。不是嗎?

好在有滴卡這種社群,滴卡裡面的年輕人逐漸長大了,他們的爸媽也漸漸老了,於是,還是可以看到一些文章是「我媽52歲,最近因為xxxx,失業了,大家有沒有建議的工作」或「我爸xx歲,之前怎樣怎樣,所以要重新找工作,但是.....」。比較有危機意識的,也會討論如何避免中年失業。

所以中年不會失業嗎?

我就問,如果你是雇主、你是老闆,我要開缺出來找人,就算薪水都只需要給3萬、條件也相當,你想要雇用30歲的年輕人?還是50歲的中年人?


殘酷的職場供需問題,薪資職位,限年齡、限量,大風吹沒有你的椅子

在還沒有正式「中年重新找工作」之前,我是沒有意識到,工作這麼難找。因為我人生沒有遇過這樣的狀況(廢話,變老無法預習)。

40歲之前,只有找不到好工作,或無法判斷是不是好工作、好公司,並沒有找不到工作的問題。

如果你想要延續之前的工作資歷,再去找一份相仿的工作,這是有難度的,因為薪資、職位“有限”,就算勞基法不能年齡歧視,但業主可以面試你,但選擇不雇用你。

你認真以為,需要那麼多資深主管嗎?
你認真以為,需要那麼的顧問職?

就算不用新鮮人,也要用30歲左右的半新鮮肝、有點經驗但不用太有經驗到可以忤逆幹掉主管。

這個遊戲規則,其時大家都很清楚的。


如果大風吹,吹什麼?你沒有搶到椅子。


一次搶不到椅子,二次搶不到椅子、三次搶不到椅子,過去幾十年,辛辛苦苦累積的戰機、瞬間無法延續,也不再被認同,這會是挫折?還是了然於心?

三+N次搶不到椅子,會因為現實,修正椅子的種類?還是持續的參加大風吹活動?

心理素質的強度,這時,才是考驗。


如果說,中年失業,最大的考驗是什麼?是挫折的耐受性。

因為這個挫折裡,不僅僅只是失敗,是必須向過去揮手的失落。


raw-image


(後附說明:為了如實的紀錄當時的心情,只重新調整排版與增加圖片,文字就是當時的日記)


---我是I人C,我用自己的故事,讓你覺察職場惱人的問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人Celia 生涯相談所
6會員
12內容數
我是誰?我在哪裡?進入AI的時代,已經不再有數位典藏的概念,社群裡充滿了圖片與照片,限動稍縱即逝,那我們在那裡好好說話呢? 有一天你可能會懷念,可以跟人類好好說話的時光,這裡是『I人C生涯相談所』,我們來安安靜靜地好好說話,只有我說。如果願意讓我聽你說,剛好也可以!
2025/02/01
『 頭都洗下去了!』不繼續嗎? 以下三個問題想想看: 1. 先問自己:「如果今天是 0 起點,我還會選這條路嗎?」 2. 再問:「未來 3 年,繼續這條路 vs. 換條路,哪個回報更高?」 3. 最後問:「現在放棄,我會失去什麼?如果繼續,我會錯過什麼?」
Thumbnail
2025/02/01
『 頭都洗下去了!』不繼續嗎? 以下三個問題想想看: 1. 先問自己:「如果今天是 0 起點,我還會選這條路嗎?」 2. 再問:「未來 3 年,繼續這條路 vs. 換條路,哪個回報更高?」 3. 最後問:「現在放棄,我會失去什麼?如果繼續,我會錯過什麼?」
Thumbnail
2024/12/20
數位時代《Y世代悲歌:鞠躬盡瘁,卻被無情裁員!2025將迎主管崩潰潮,Z世代為何不愛升遷?》這篇文章多家媒體轉發,但回過頭仔細閱讀,標題談到兩個世代,這的確是非常適合討論的一篇文章:兩個族群、兩個世代的工作觀念、已然不同的職場環境。 我們先來定義一下什麼是Y世代,就維基百科上的定義是(1981—1
Thumbnail
2024/12/20
數位時代《Y世代悲歌:鞠躬盡瘁,卻被無情裁員!2025將迎主管崩潰潮,Z世代為何不愛升遷?》這篇文章多家媒體轉發,但回過頭仔細閱讀,標題談到兩個世代,這的確是非常適合討論的一篇文章:兩個族群、兩個世代的工作觀念、已然不同的職場環境。 我們先來定義一下什麼是Y世代,就維基百科上的定義是(1981—1
Thumbnail
2024/10/07
在職場中,朋友的定義和真誠的付出可能面臨挑戰。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探討了四種職場上的小人以及如何在工作環境中保持自我保護,以避免被有毒同事消耗。通過識別可能的潛在威脅,讀者可以學會在職場上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並尋求適度的真誠互動。
Thumbnail
2024/10/07
在職場中,朋友的定義和真誠的付出可能面臨挑戰。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探討了四種職場上的小人以及如何在工作環境中保持自我保護,以避免被有毒同事消耗。通過識別可能的潛在威脅,讀者可以學會在職場上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並尋求適度的真誠互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前言:中年危機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不是你沒做到什麼,而是人生和自己期待不同。 人愈到中年,愈不快樂?愈有危機感? 哲學教授基藍有答案:是的!確實如此。 如果你現在40-50歲左右(曲線最低區間),覺得日復一日壓力巨大、事情愈做愈沒意義、覺得自己不上不下,不知道在幹嘛、覺得自
Thumbnail
前言:中年危機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不是你沒做到什麼,而是人生和自己期待不同。 人愈到中年,愈不快樂?愈有危機感? 哲學教授基藍有答案:是的!確實如此。 如果你現在40-50歲左右(曲線最低區間),覺得日復一日壓力巨大、事情愈做愈沒意義、覺得自己不上不下,不知道在幹嘛、覺得自
Thumbnail
逐步完成目標總是能帶來成就感,但進入中年後,達成與未達成目標都帶來問題。面對失敗與調整自我評價的過程令人心煩,但卻是生活的真正樣貌。
Thumbnail
逐步完成目標總是能帶來成就感,但進入中年後,達成與未達成目標都帶來問題。面對失敗與調整自我評價的過程令人心煩,但卻是生活的真正樣貌。
Thumbnail
我已經接到超過五個人跟我分享中年危機的心情。 就在今年,我也正式邁向中年。 一個中年人聽著其他中年人訴說著焦慮,心情其實很複雜。 我聽到的焦慮大部分來以下:
Thumbnail
我已經接到超過五個人跟我分享中年危機的心情。 就在今年,我也正式邁向中年。 一個中年人聽著其他中年人訴說著焦慮,心情其實很複雜。 我聽到的焦慮大部分來以下:
Thumbnail
國中時的愛好,四十年後的傷悲
Thumbnail
國中時的愛好,四十年後的傷悲
Thumbnail
看不到未來,無法活在當下, 回頭看向過去,貌似一事無成? 那... 你認為什麼才是成就? 想必每個人答案都不同吧?
Thumbnail
看不到未來,無法活在當下, 回頭看向過去,貌似一事無成? 那... 你認為什麼才是成就? 想必每個人答案都不同吧?
Thumbnail
當人越長越大,不斷不斷向前方跑,沿途實在失去得太多了。 今年我剛滿18歲,剛成年,得到的卻不是過去嚮往的自由自在的成人生活。只有一疊又一疊,疊起比我還高的試卷。每天不是低頭做著試卷就是在被窩裏靜靜哭着過。 這樣的生活維持了大半年,最後一看到試卷就想嘔吐,一聽到考試就會哭。身邊所有人都很關
Thumbnail
當人越長越大,不斷不斷向前方跑,沿途實在失去得太多了。 今年我剛滿18歲,剛成年,得到的卻不是過去嚮往的自由自在的成人生活。只有一疊又一疊,疊起比我還高的試卷。每天不是低頭做著試卷就是在被窩裏靜靜哭着過。 這樣的生活維持了大半年,最後一看到試卷就想嘔吐,一聽到考試就會哭。身邊所有人都很關
Thumbnail
都說長大後的自己看能力應該是大得很,是什麼時候又演變成各種無能為力,問問自己吧。
Thumbnail
都說長大後的自己看能力應該是大得很,是什麼時候又演變成各種無能為力,問問自己吧。
Thumbnail
與年輕的一代相處總能帶給我許多感觸,眼眸取下塵封的舊書,看見許多章節,原本以為那些回憶字句都是不變的,但卻驚覺感觸落差極大,更多神采奕奕的眼神中的反射能再次檢視自己與許多人的過往。
Thumbnail
與年輕的一代相處總能帶給我許多感觸,眼眸取下塵封的舊書,看見許多章節,原本以為那些回憶字句都是不變的,但卻驚覺感觸落差極大,更多神采奕奕的眼神中的反射能再次檢視自己與許多人的過往。
Thumbnail
隨著年齡增長,人們檢視自己時至今日的種種成就,拿起心中成功的人選,開始比較孰優孰劣,內心一番激戰後,無力感油然而生,發現自己彷彿無所成就,即使是不需擔心捉襟見肘的人,仍會感到相當挫折,此時不免想到,人生所為何事?人生的旅途是要走向何處?往世與來生會是怎樣的景況?
Thumbnail
隨著年齡增長,人們檢視自己時至今日的種種成就,拿起心中成功的人選,開始比較孰優孰劣,內心一番激戰後,無力感油然而生,發現自己彷彿無所成就,即使是不需擔心捉襟見肘的人,仍會感到相當挫折,此時不免想到,人生所為何事?人生的旅途是要走向何處?往世與來生會是怎樣的景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