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聆聽恐懼行事

2023/12/0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通常最低級的建議就是:「你一定要聽我的,我說的準沒錯。」再高階是:「你不用相信我,自己決定、自己去經驗,聽從你的心還有更高層精神的導引。」然後最高級的是:「勿照著心中的恐懼行事。」

為什麼那是最高級的呢?不管是聽外界的聲音,或是按照自己內心的聲音,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根據經驗、記憶在行事,而當經驗跟記憶向你展演出未來可能的樣貌時,它們的基礎,通常就是恐懼,想避免某些你不要的、害怕的事情跟感受再度發生。當然你的心智也有可能是根據美好的經驗跟記憶來延展,但基本上那也可能是一種受限,不希望有這種經驗跟記憶以外的事情在未來發生,而極力要阻止其他經驗到來,同樣長久下來不是健康的。

至於聽從更高層精神的指引,在現今身心靈療癒暢行的時代,我們開始勇敢接受自己真正的想法、聲音以及感受,這是朝真正身心健康的初步開展,你開始抒發、開始了解,如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但前方還有很多險區是尚未被探索到的。

通常開始聆聽內心的聲音後,會有一段初始的甜蜜期,有些人會覺得充滿活力、充滿雀躍,覺得「真實的你」在帶領你前行,過往那些框架跟窠臼,好像可以瞬間不適用,順利的話,有可能某些人就這樣步步高升往上拓展,但對於靈魂暗夜尚未結束的人,過了一段日子,破除一些舊習、展開不同的生活之後,會開始產生矛盾心情,不懂為何明明抱著嶄新的自信跟突破的精神,卻仍有一部分的自己在阻礙自己前進,或是好像「發功」發不出來的挫敗感,這時一個不小心,很容易就會落入往日的舊習裡,或是受到外界、家人、社會的影響,而開始懷疑自己的步伐並退縮,但請一定要保持信心,不斷探問自己的內心,真正誠實面對自己的所有思維跟感受。

說起來一句話,但做起來真實不容易,因為從兒時起,我們就被教導哪些事「可以被接受」,哪些事「不可以被接受」,而這些無形的教條(撇除會傷天害理、造成社會重大破壞、增加個人不好業力的行為),其實已限縮了我們的想像,當想像被限制,可能性就被限制了。不敢想,哪敢做。

每個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靈魂載體(或能量體)能力、業力、屬性、身體條件都不同,可以將別人的大方向作為學習的對象,例如對方常行善事、常說好話,你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發展屬於你的善行善念,但不要把別人當範本,逐一模仿行徑跟作為,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沒有人該以誰作為人生拷貝範本,那都是不健康、不長久的。

說了這麼多,究竟「勿聆聽恐懼」該如何做到?我想延續本文第一段的精神,不直接提供任何來自於我生命經驗的答案,因為訴諸文字,往往真正的精神很難被如實表達,容易遭到扭曲,所以在此想引用《徬徨少年時》中馬克斯‧德密安(使用遠流出版社中德直譯版的名稱)跟主角的一段對話所提到的「被允許的」以及「被禁止的」的討論,作為類比回答(108-109頁):

……他(馬克斯‧德密安)委婉地說:「看得出來,你內心想的比你願意說的還多。真是如此的話,你應該知道你的生活跟你的想法並不一致,這不好,思想只有在付諸於生活中實行,才有價值。你已經知道你的『被允許的世界』只不過是世界的一半,你也嘗試著隱瞞另一半的世界,正如牧師和老師們的作法一樣。你瞞不了多久的!人一但開始這麼思考,就無法對此避而不談。」
「可是,」我幾乎尖叫了起來:「世界上的確存在醜惡和禁忌的事物,這點你不能否認吧!因為它們不被世人允許,所以我們一定要棄絕它們。我知道世上有謀殺和各種不道德的行為,但只因為它們存在,我就應該效法,成為罪犯嗎?」
……馬克思勸慰地說:「你當然不能去謀殺或強姦女孩,我的意思不是如此。但是,你還未到達能夠理解『被允許的』和『被禁止的』真正意義的境地,你才開始感受到一點點真理而已,其他的還在後面……因此,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找出被允許的和被禁止的事物——找出對他而言是禁止的事物。從來沒有人會因為做了一些被禁止的事,就因此成為大惡棍。反之亦然。說穿了,不過是個懶惰的問題罷了!有些人疏於思考,懶得為自己的行為把關,只求不違反別人規定的禁令就行了,因為這樣他可以過得很輕鬆。還有些人心目中自有一套法則,有些事,雖然正經體面的人天天都在做,但對他們來說卻是禁止的。另外一些事,對他們來說是允許的,卻常常為一般人所厭惡。每個人都必須獨立思考,為自己所為負責。」


6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