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官網三更再到方格子的兩更,關於殯葬的議題還真的略有江郎才盡之感。這種工作焦慮雖不至於影響情緒,但苦無靈感的狀態還是滿心累的。所以這周小小偷懶一下,回到自己專長的衛教領域。
既然提到工作焦慮,就順勢來談談與殯葬相關的死亡焦慮吧!
死亡焦慮症/恐懼症屬於一種身心疾患,係指個體對自身的死亡帶有強烈焦慮感。你可能會好奇每個人應該都會怕死吧,難道人人都有病嗎?當然不是,要確診為死亡焦慮症,首要的條件就是對死亡的恐懼或焦慮感已經影響到人體健康和日常生活品質。
雖然死亡焦慮症尚未被收錄於美國精神醫學協會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之中,意即此症目前還不被歸類為疾病。但確實有不少病例可循,可使用的診斷標準包括以下幾點。
個體對死亡的恐懼和焦慮情緒:
1.持續超過6個月
2.已對日常生活和人際關係構成干擾
3.每當談及死亡話題時焦慮症就會發作,症狀包括不安、呼吸困難、噁心和心跳加快等
4.患者盡全力避免涉及死亡或瀕死的狀況
國外醫學網站克里夫蘭診所提到幾個恐懼症的高風險族群,這包括了:
1.健康狀況不佳甚至瀕死
2.沒有宗教信仰
3.對生活現況感到不滿
4.患有其他身心症
5.家中有年老、瀕死或生重病的親人
6.社交障礙,缺乏親密友人或家人
7.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潛在風險者,包括見過瀕死狀況、重病、暴力事件等。
8.研究發現年長者害怕的是死亡的過程,而年輕人害怕的則是死亡這件事。
資料來源:Thanatophobia (Fear of Death): Symptoms & Treatments (clevelandclinic.org)
Speece & Brent在其研究中提到的五項死亡概念大致可窺知一二。
1.死亡之不可逆性:了解生物一旦死亡,便無法復活。
2.死亡之無機能性:一旦進入死亡狀態,所有器官功能便會停擺,肉體則會進入靜止並持續腐敗。
3.死亡之普遍性:任何生物都會死亡。
4.死亡之原因性:了解生物致死之因素,包括疾病與意外等。
5.死亡的非肉體延續性:這部分比較類似宗教觀點,指死後以其他形式存在。
前四點的概念皆有值得恐懼的要素,例如對死亡後一切終止的恐懼、對死亡後未知的恐懼、對死亡後人體腐敗的恐懼等。再加上死亡會與喪失、絕望、分離等詞彙連結,也讓死亡的恐懼感變得更加強烈。
死亡焦慮症是可以改善的,當你或你的親友意識到你對死亡的恐懼感已經影響到工作或課業表現,甚至體現在健康狀況時,就應該尋求身心科醫師的診治。治療方式包括:
曾經我也對死亡感到畏懼,畢竟離開人世象徵著自我的消失,那自我消失後會去哪裡呢?這個問題始終困擾著我,但在看到愛因斯坦對死亡的詮釋後,那種恐懼感也降低不少。
愛因斯坦提到由於能量守恆,人死後會被微生物分解進入大自然的物質循環。人的大腦就是靈魂,而靈魂是一連串的量子信號,死亡後肉身腐敗。但這些量子信號和腦電波會游離在空氣中,最後轉化為記憶電波飄盪到大氣層外。
這些記憶電波會在150後回歸地球並發展為新生命。150這個數字除了是人類壽命的天花板外,一旦活超過150歲就可能發生基因重疊,也就是同個時空中出現一樣的兩個人,這與量子力學是背道而馳的。也正因為他用循環的思維來闡述死亡,讓我對死後的世界產生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