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天主的牧羊犬─為什麼我會去讀天主教神學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這是一篇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的假業配文,因為沒有分潤,就是校友會叫我寫來鼓勵大家去讀書的XD

就讀神學院的契機與召叫

常常有人好奇問我:「妳那麼年輕,怎麼會去讀神學院?」我是2013時入學,當年只有19歲,據說是神學院有史以來年紀最小的學生。在進入神學院以前,我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的學生,在大一暑假去申請了放棄學籍,來報考神學院,還因為入學考的智力測驗分數太低,差點被拒絕入學。(這件事大概會變成時任院長的詹德隆神父和我可以講一輩子的笑話)

我是第三代的天主教徒,信仰種籽很幸運落在一塊好地裡,在通化街玫瑰堂的主日學和老本堂神父王振華蒙席的澆灌下成長茁壯。國中時期加入了光明之子青年福傳團體,除了跟著團體一起長出不少辦活動的能力外,也看見不少非教友青少年在參加教會辦的福傳活動有更進一步認識的渴望,卻在進入慕道班時遇上各種年齡隔閡和教理講授方式的不適應而放棄。對當時的我們來說,這是一件蠻令人沮喪的事,因為我們能做很多很棒的福傳活動,被吸引來的羊兒們卻不得羊棧之門而入。

大一的暑假,正是同學們玩瘋的時刻,但我心裡卻莫名對未來產生一些不安和抗拒,好像這條路不是我要走的路。當時正如火如荼籌備著暑期的福傳營隊,在忙碌之中天主的記號在此時出現:連續三週,當我隨意翻開「天主教周報」,都停留在神學院招生廣告那一頁,第一眼看下去就是那個小小篇幅。我很困惑,問天主:「上面寫說要25歲才能報名耶?給我看這個做什麼?」但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天主的召叫絕對會叫到連摀耳朵的人都可以受不了,於是我在進去營隊前和祂妥協:「好啦我寫一封信問問,如果神學院說我年紀太小不能去,就不要吵我了喔!」Email寄出去不到五分鐘馬上有回信,讓我去談談,當時甚至還沒來得及從電腦前起來的我,還深刻懷疑神學院是有多缺人去讀,派了專人等著收信嗎?!後來才知道,老師平常也是很忙碌,就那麼剛好一坐下,就收到我的信。

說是選擇讀福傳組,其實沒有選擇,因為當年神學院的廣告只有一個Email,就是福傳組的Email!我常開玩笑說我是被天主拐進去的吧?召叫是很有趣的一件事,天主往往就指了個洞口而已,要傻傻跟著祂走進去,且得走好長一段路,回首才會意識到整條路都是祂萬全的準備,只等我們的自由意志答覆,將手放到祂手心。

神學院的裝備與後來的戰場

由於神學院是正式的大學,等於我們得在三年時間完成一般大學生四年的學分,所以時間上十分緊湊,我同齡的同學常常覺得我的課表和早起生活跟高中差不多。由於我家較遠,每天四點多就得起床,五點半不到出門搭第一班車下山、轉車、再轉車,三年下來每天平均花4-5小時在通勤,現在回頭看看,好佩服天主到底給我餵了什麼,怎麼讓我一直覺得甘之如飴?

神學院的課程很有趣,當我們聽到老師說「回家反省一下」代表有作業:作業叫做「反省題」,得將上課學到的神學理論知識與自己的生命經驗一起咀嚼,在祈禱中悟出原來這些道理早已在我生命中讓我體嘗過;當聽到老師說「發禮物了」,代表要發考試題庫,老師笑得越親切表示題目越需要回家好好「反省」。這其實對我的幫助非常大,養成「反省」的習慣之後,許多生活中的事件都與上課所學融會貫通,也幫助我在準備慕道班的課程時能夠選擇適合的例子去講給不同的目標族群聽,例如青少年、初步入職場的青壯年、成人、長者、家庭主婦等。

我應該算是個蠻瘋的人,第一個慕道班就在畢業典禮隔週早上開課,同時還接了一個青年教理小組的服事。這意味著當大家在為畢業前的總考煩惱時,我一邊準備著總考,一邊準備著慕道班的招生廣告和教材。(而且我還不幸在總考題目抽到禮儀,從可敬的潘神父面前考完試出來,衣服都緊張到濕了)

真正踏入第一線戰場就會知道,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很多來慕道班的都是來踢館的,會問各種刁鑽古怪問題,試圖挑戰慕道班老師或神父有沒有「亂講」。有一年,我的慕道者在領洗後一歲多時跟我說:「妳知道嗎?妳當年講課我都有在錄音,我還去神學院旁聽修課,看妳有沒有亂講,想說如果妳亂講我就直接跟妳的老師說,神學院的老師跟同學問我是誰,我都說我是慕道者,慕道班老師是陳思穎,他們都認識妳欸!結果妳都沒有亂講欸,真可惜哈哈哈」但必須說,這樣的孩子就像多年前的聖保祿宗徒,當我們能夠運用在神學院時獲得的裝備,正確傳講福音,後來這些慕道者也會越來越活出真正基督徒的樣子,甚至常常跟非教友朋友分享信仰,成為福音的見證人。


raw-image


神學院畢業後的工作與服事

和一般福傳組的畢業生不同,我並未加入華人福傳基金會成為基金會的福傳師,而是選擇和一般的平信徒一樣,白天做一份普通的工作,平日晚上和假日的時間則視教會需要和邀請,四處服務。這樣的選擇當然首先是我覺得自己還年輕,能靠自己工作養活自己,不必增加艾神父的募款負擔,另一方面則是期待自己能與社會保持連結,讓慕道者知道他們遇到的職場困難、家庭困難、人際困難,老師也會遇到,他們就會覺得好安心:原來我們真的是在人生道路上同行,一起往天主的方向去。

我特別喜歡有兩年的時間,與監獄服務社的兄姊們一起在土城少年觀護所服務的時光。猶記得有一次早上出門才想到我忘記準備課程,站在監所裡的白板前,天主建議我介紹和好聖事五步驟。我半信半疑地開始介紹,沒想到小平頭們紛紛點頭如搗蒜,覺得很有用,舉手問:「為什麼這個反省五步驟這麼好,以前都沒人教我們啊?」課程結束,我點了前一週說要練習不衝動,生氣就跟老婆說換他餵奶培養耐心的16歲小爸爸上來做總結。他有點緊張地上來,結結巴巴做著簡單整理,還搭配我的板書,給大家複習一遍。本來以為大家會笑他,結果大家安安靜靜,講完,由「老大」帶頭響起的掌聲不絕,很真誠的那種。小爸爸不知所措,轉頭看我,抓頭笑笑說:「我第一次聽懂老師上課講什麼,也記得欸。」來個give me five:「我相信你會一直記得。」

我也好喜歡在台北總教區的光仁社福服務的兩年半時光,14個據點,每天我都在不同的地方,和智能障礙合併多重障礙的大朋友和早療中心的小朋友們一起唱歌跳舞、吃飯睡覺和祈禱。在他們身上看見天主的肖像美得毫不保留,與他們一起祈禱的時光更是如同在天堂。

看見教會單位的行銷和募款有其限度和需要,後來花三年時間到非教會的社福單位─忠義基金會做募款工作,期待能將外界的所見所學,未來帶回教會內做分享與貢獻。那裏服務的多是受原生家庭嚴重疏忽照顧、不當對待或經濟困難無力扶養而受政府轉介安置的弱勢兒少,除了日常的募款工作,我更喜歡早上提早到公司陪孩子走一小段上學路、放學時等在門口大喊「歡迎回來」送上大大的擁抱;或在假日或過年時光以志工身分進入孩子的家園,陪孩子們玩耍、寫功課,甚至在聖誕節帶孩子到附近聖堂參觀馬槽、認識小耶穌。在這些孩子身上,看見當年在上生命倫理課時,艾神父和甯老師大聲疾呼的生命價值和極高尊嚴,而這些經驗也幫助我,不管是在慕道班的課程當中,或是在一些教友或種籽教師的培訓當中,能夠提供真正的生命故事來鼓勵人們做出尊重生命的選擇以及宣講。

後來的旅程,天主給了我一個機會再到教會體系,半年時間以全職的方式做福傳事工,半年後再回到一般社福基金會的募款崗位,依然是下班後、休假時,都是福傳工作時光。未來的服務過程,期許自己帶著聖神分享的禮物,繼續做身為牧羊犬該做的事:將羊引到牧羊人那裡去。

raw-image
 

福傳的困難與挑戰

福傳工作,特別是慕道班工作,最大的挑戰往往是我們自己的信德。前兩年,我完全沒有開慕道班,不是不願意,是沒得開。心裏會有很多焦慮和質疑,是我做錯了什麼、或做得不夠好嗎?但很神奇的是,在那段時間,剛好台中教區有培育青年、主日學老師和教理講授師資的需求,特別是倫理主題,帶著在神學院課堂中艾神父和甯老師的教導,一次次地往來奔波,感受著宣講和傳承使命的重量。回頭看這段時光,其實有很多的養分、很多的自由,剛好可以帶之前慕道班的大孩子們四處朝聖、深化信仰。

膝下無子的亞巴郎努力幾十年仍無法生育,天主指著夜空繁星點點向祂應許:「你的後裔也要這樣多」。雖這應許茫茫,不知要等到何時,總之他信了,後來也成了真。不斷提醒自己:在福傳這條道路上,努力或許短期看不到成果,但不努力的話一定完全沒有成果。將愛傳遞千萬人,若有一人因此感受到被愛滋味,所有努力的淚水、汗水都值得代價。

raw-image

今日教會的需要

常有人問我,教會的問題這麼多、也不是妳能解決的,為什麼還願意投入教會這麼多?但今日的教會和明日的教會,不是同一個嗎?若我們現在不起身做點什麼,要什麼時候做呢?就算現在覺得麻煩不做,二十年後,還不是我們要負起這同一個軛?

當有人批評教會的政策、作為、現況時,我們是一起批判指責,還是坐下來思考我可以從貢獻什麼部份開始,起身行動?很多時候因著參與了教會事務,會知道更多事、看見更多需要改變的狀態。但是改變需要溝通,溝通的前提是真誠坦誠:我們坐下來一起討論看看這件事可以怎麼做,會讓結果比現在更好?需要哪些改變和協助?今日的教會不需要更多「意見指教」,需要更多「建議」,以及願意投身執行的「同行者」。

我很幸運,曾參與兩屆全國傳協會(現已改組為:台灣地區主教團福傳委員會)的小小服務,也因此認識了許多善會團體和各教區站在福傳前線奮鬥了許多年的前輩們。這兩年欣逢全國傳協和台北傳協五十金慶,有機會做一點歷史軌跡的整理工作,其中光是以年份事件記事整理活動紀要,裡面就承載著至少幾千位教會先進的付出。為之深深感動,為之深深汗顏。更幸運的是,我在讀神學院期間,在一次做報告的過程中意外發現自己未曾謀面的爺爺竟是早年跟著瑪利諾會在中部地區為福音四處奔走的傳道先生。原來,在我的血液和基因裡,就是要福傳的呀。

「我還沒有在母腹內形成你以前,我已認識了你;在你還沒有出離母胎以前,我已祝聖了你。上主對我說:『你別說:我太年輕,因為我派你到那裏去,你就應到那裏去;我命你說什麼,你就應說什麼。你不要害怕他們,因為有我與你同在,保護你』」
(耶一5、7-8) 

若您也聽見天主的召請,不要害怕,將手伸向祂。福傳這條路雖然有許多挑戰和痛苦,但平安喜樂定會大大超越我們所求所想,因為指著前方路的是天主、賜我們力量的也是同一個祂;今日教會的中心是祂,未來教會的中心依然是祂。

raw-image
推薦走走:台中教區曲冰法蒂瑪聖母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atechmiao的沙龍
19會員
58內容數
在一般人的視角中,社福團體和監獄都是「電視新聞上的事」,在這裡想記下一些我在台北少年觀護所,和服務身心障礙者、身障兒的家庭照顧者、失依兒少的社福團體中遇見的人事物,其實他們也和我們生活在同一個時空、同一片土地,只是可能未曾留意、理解。期待創造更多的接納與可能。
catechmia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5
本文探討天主教慕道過程中的常見疑問,例如慕道期長短、是否能參考基督新教模式、堂區缺乏慕道者等問題。文章強調天主教信仰的完整性,不能如同自助餐般任意取捨,並呼籲教會應重視牧靈陪伴,而非僅追求效率。
Thumbnail
2025/04/05
本文探討天主教慕道過程中的常見疑問,例如慕道期長短、是否能參考基督新教模式、堂區缺乏慕道者等問題。文章強調天主教信仰的完整性,不能如同自助餐般任意取捨,並呼籲教會應重視牧靈陪伴,而非僅追求效率。
Thumbnail
2024/10/21
MARCH for LIFE 為生命而走是一個全球性的遊行活動,自1974年起呼籲尊重胎兒的生命權。臺灣自2019年開始參與此活動,並逐年擴大規模。2024年的活動吸引了300多位參與者,希望提升社會對生命尊嚴的重視,並呼籲尊重所有生命的權利。
Thumbnail
2024/10/21
MARCH for LIFE 為生命而走是一個全球性的遊行活動,自1974年起呼籲尊重胎兒的生命權。臺灣自2019年開始參與此活動,並逐年擴大規模。2024年的活動吸引了300多位參與者,希望提升社會對生命尊嚴的重視,並呼籲尊重所有生命的權利。
Thumbnail
2024/10/19
天主教臺北總教區於2024年10月19日舉辦「MARCH for LIFE為生命而走」遊行,吸引逾300名教友和社會團體參與,強調生命尊嚴。此次活動推動對生命權的關注,並回顧其五十年的歷史背景。教區期望提升社會對生命人權的尊重與討論,也表達對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庭的關懷,展現天主教信仰中的愛與支持。
Thumbnail
2024/10/19
天主教臺北總教區於2024年10月19日舉辦「MARCH for LIFE為生命而走」遊行,吸引逾300名教友和社會團體參與,強調生命尊嚴。此次活動推動對生命權的關注,並回顧其五十年的歷史背景。教區期望提升社會對生命人權的尊重與討論,也表達對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庭的關懷,展現天主教信仰中的愛與支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常常有人好奇問我:「妳那麼年輕,怎麼會去讀神學院?」我是2013時入學,當年只有19歲,據說是神學院有史以來年紀最小的學生......
Thumbnail
常常有人好奇問我:「妳那麼年輕,怎麼會去讀神學院?」我是2013時入學,當年只有19歲,據說是神學院有史以來年紀最小的學生......
Thumbnail
2020/10/17 講於竹南召會福音聚會 # 禱告 主耶穌阿,感謝祢揀選我並引導我進入新約福分的享受裡。 感謝祢將你自己作為生命的律法,賜在我的心思裡,寫在我的心上,並得以自動運行規律我整個人。祢是我的神,是我的產業,我是祢的子民,我願意做你忠信的見證人。 求你賜給我合適的話語,為
Thumbnail
2020/10/17 講於竹南召會福音聚會 # 禱告 主耶穌阿,感謝祢揀選我並引導我進入新約福分的享受裡。 感謝祢將你自己作為生命的律法,賜在我的心思裡,寫在我的心上,並得以自動運行規律我整個人。祢是我的神,是我的產業,我是祢的子民,我願意做你忠信的見證人。 求你賜給我合適的話語,為
Thumbnail
大概在我8、9歲的時候開始吧! 我對於人生就會有所思考。 後來長大點的時候吧!我對這件事情還是沒有什麼一定的答案。 直到我12歲,從那時候開始,我對於自己的人生,或者是說,對於自己從一開始出生的理由感到了無比的不解困惑與悲傷,直到我找到了....信仰、愛與真正的人生意義。
Thumbnail
大概在我8、9歲的時候開始吧! 我對於人生就會有所思考。 後來長大點的時候吧!我對這件事情還是沒有什麼一定的答案。 直到我12歲,從那時候開始,我對於自己的人生,或者是說,對於自己從一開始出生的理由感到了無比的不解困惑與悲傷,直到我找到了....信仰、愛與真正的人生意義。
Thumbnail
信仰變得可有可無:當年輕人離開教會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發覺教會不少哥哥姐姐們上了高中、大學就會自然從教會「引退」。尤其是外地求學的學子,一有機會離開家庭與教會,就彷彿呼吸到自由的空氣。焦慮的父母認為孩子離開了信仰,但對孩子而言,教會似乎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面對這樣的困境,有些人認為教會就是不夠「新
Thumbnail
信仰變得可有可無:當年輕人離開教會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發覺教會不少哥哥姐姐們上了高中、大學就會自然從教會「引退」。尤其是外地求學的學子,一有機會離開家庭與教會,就彷彿呼吸到自由的空氣。焦慮的父母認為孩子離開了信仰,但對孩子而言,教會似乎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面對這樣的困境,有些人認為教會就是不夠「新
Thumbnail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Thumbnail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Thumbnail
很久沒有參加母校南神的禮拜了。這次託小恩的福,回校參與了她的畢業講道。雖然因為教堂整修的關係,無法在巴西利卡式的禮拜堂禮拜,但過程中,讓我深刻的懷念起以往在南神參與的畢業講道。
Thumbnail
很久沒有參加母校南神的禮拜了。這次託小恩的福,回校參與了她的畢業講道。雖然因為教堂整修的關係,無法在巴西利卡式的禮拜堂禮拜,但過程中,讓我深刻的懷念起以往在南神參與的畢業講道。
Thumbnail
關於宗教這件事,我必須說句公道話:「真的好的宗教引導人向善這件事是真的。 本滿心抱著想見到法師,即便是遠遠的看著也能心滿意足的我,被安排在遠離禮堂之外。只能夠透過投影布幕跟廣播,看著影像上面的「師公」,我很失望也很生氣。「我們坐了好幾個小時的車、一路顛簸來的,結果叫我來看大電視?」我氣壞了⋯⋯⋯
Thumbnail
關於宗教這件事,我必須說句公道話:「真的好的宗教引導人向善這件事是真的。 本滿心抱著想見到法師,即便是遠遠的看著也能心滿意足的我,被安排在遠離禮堂之外。只能夠透過投影布幕跟廣播,看著影像上面的「師公」,我很失望也很生氣。「我們坐了好幾個小時的車、一路顛簸來的,結果叫我來看大電視?」我氣壞了⋯⋯⋯
Thumbnail
好吧,我其實也不意外會變這樣,最近她終於開始跟我講起教會裡一堆馬大的問題,我已經講很多年了,或者說,這根本是我進教會裡第一個看見的組織觀察訊號,不然我團體動力學是學假的喔! 還好打從一開始我就只想當個快樂的瑪利亞,要知道,這代表當馬大找我去做其他事情的時候,我會拒絕。 但你要如何才能親近神?
Thumbnail
好吧,我其實也不意外會變這樣,最近她終於開始跟我講起教會裡一堆馬大的問題,我已經講很多年了,或者說,這根本是我進教會裡第一個看見的組織觀察訊號,不然我團體動力學是學假的喔! 還好打從一開始我就只想當個快樂的瑪利亞,要知道,這代表當馬大找我去做其他事情的時候,我會拒絕。 但你要如何才能親近神?
Thumbnail
       主用很特別的方式使用了昌孔晨光學校,有一些短宣隊或訪宣隊會來到當中做短期的服事,相信都從其中得著了一些特別的看見與教導,也使的這個地方成為一個國際化的禾場,雖然昌孔屬於泰北較鄉村的地區。        晨光學校結合了語言學校事工及教會和宿舍事工,有扎實地屬靈
Thumbnail
       主用很特別的方式使用了昌孔晨光學校,有一些短宣隊或訪宣隊會來到當中做短期的服事,相信都從其中得著了一些特別的看見與教導,也使的這個地方成為一個國際化的禾場,雖然昌孔屬於泰北較鄉村的地區。        晨光學校結合了語言學校事工及教會和宿舍事工,有扎實地屬靈
Thumbnail
上帝為每一個人,都精心量身打造了一個非常客製化的成長旅程,當我們在討論聖經管理學的時候,必須要注意並尊重上帝對於每一個人客製化的帶領。以下的故事,是發生在我生命中2014-2015之間的真實故事。
Thumbnail
上帝為每一個人,都精心量身打造了一個非常客製化的成長旅程,當我們在討論聖經管理學的時候,必須要注意並尊重上帝對於每一個人客製化的帶領。以下的故事,是發生在我生命中2014-2015之間的真實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