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覺察可以是先用心感受再事後分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剛剛在洗澡時,突然聽到很大的關門聲,雖然在理智上我知道這很可能是我的鄰居又一次暴力關上他們自己單位的鐵閘,可是只有這次我突然害怕是自己單位的鐵閘被陌生人關上。由於我在最近數天都暫時是自己一個人居住,而事發時是在晚上,加上我最近2年有關燈閉眼洗澡的習慣(為了訓練內在視覺和讓眼睛休息),這突如其來的巨響讓身處近乎一片漆黑的家(我洗澡前差不多把所有其他的燈也都關掉了)的我感到異常害怕。

  這時的我忍不住睜開眼睛,緊接着內心分別有理性和感性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理性的聲音告訴我,真是有陌生人入侵我的家的話,又怎麼會如此暴力關上我自己單位的鐵閘?弄得這麼大聲是害怕沒人知道他/她正在犯罪嗎?這怎麼聽都只是那些鄰居又一次暴力關上他們自己單位的鐵閘吧;感性的聲音告訴我,我感到很害怕、很脆弱,真是有人打算入室爆竊的話怎麼辦?現在我可是在洗澡,他/她在廁所門口外埋伏的話,我真的能保護自己嗎?

 

  如果是10年前的我,我會毫不猶豫只聽理性的聲音,並把感性的聲音轉為靜音,那樣的話我最多只會稍為害怕數秒後,便會好奇自己甚麼會有這種想法,然後很快便會當作甚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可是,在那個當下我想直面這份焦慮不安,不想再透過成為鴕鳥來假裝自己很有安全感,所以這次我選擇了先在當下仔細聆聽感性的聲音(但同時也讓理性的聲音存在),希望能藉此進一步瞭解自己的內心深處的深層恐懼。

  雖然在接下來的數分鐘,我愈聽愈感到害怕,乃至我根本不敢再閉眼(平常情況下我閉眼洗澡可是很安心的),可是我也同時感到,在那個陷入頗為驚慌的當下(但遠遠不至於失控),我希望有一個我能無條件信任的人能馬上溫柔地擁抱和安慰我。我希望我聽到的不是叫我不要害怕或是我很安全之類(因為這和我理性的聲音一樣都在否定我的恐懼),而是真是有甚麼事的話對方會好好的保護我,這樣我便能在這份溫暖中感到安心。

  或許是因為我的潛意識想利用這次機會告訴我這點,我在數秒後便再次感到安全,只是我的內心在接下來的數分鐘依然感到有點難受,所以我選擇先不再繼續用心感受這份恐懼。這時我嘗試理智地分析剛才我這份情感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很快便想到了很重要的1點,那就是假如我那時不是在洗澡,而是在自己房間裡吃飯的話,哪怕真的有人打算入室爆竊,我大概也是不會如此害怕的。這很可能是因為在這種沒那麼脆弱的狀態下,我有較大的把握能保護自己並擊退入侵者,畢竟我有接近13年的健身經驗,我至少不會那麼容易被對方弄得連反抗的餘地都沒有。


  當我想到這點後,我意識到如果我不是在相對脆弱的狀態下,即使面對不懷好意的陌生人,我也不會太過焦慮不安,但一旦自己感到脆弱,在難以信任的人面對我很容易便會恐懼得不知所措。也就是說,我其實非常害怕在自己還沒能高度信任的人面前暴露出自己的脆弱,這種讓自己感到無能和不堪一擊的處境對我的潛意識來說就像是小時候的家一樣危險和無助、一樣難以保護自己,畢竟我實在看不到自己到底有甚麼力量。我之所以在絕大多數時候都感到相當安全,只是因為我把自己保護得太好了,雖然這讓我避開很多不必要的危險,卻也讓我愈來愈沒有在真正的危險中泰然自若地應變的能力,說到底我仍然只是一個把自己騙得很徹底的鴕鳥而已。

  更進一步的是,由於當時感到恐懼的我出現的感性的聲音希望有個我能無條件信任的人能馬上保護我,這暴露了自己其實極其希望能一直無條件依賴1個十分強大的人,但因為我還是難以相信任何其他人,所以才試圖讓自己變得那麼強大,如此一來我便能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這意味着我愈是努力增廣見聞、鍛鍊自己,乃至規劃未來、做好準備,愈是恰好說明我根本既不相信自己又不信任外界(也許是因為習得性無助),所有這些付出都只是為了假裝自己很安全而作出的自我欺騙而已。當然,要是我能一直藉此邊發揮自己的價值和對界作出貢獻邊自我提昇,我這種持久地利己利人的言行還是可以很有建設性的,所以我沒有必要阻止自己這樣做。可是當我知道我這一切背後的真正動機的話,便能更進一步的認識自己,這些哪怕是很正面的外在言行也就沒那麼具強逼性,這樣的話我便不會那麼容易為了提高短期產量而對長期產能作出不可逆的損害而不自知。

  有點可惜和遺憾的是,我這種無力感源於我其中1個最核心的恐懼,而現在的我還遠遠沒有能力獨自處理這種源於童年的創傷,要是不自量力的話恐怕反而會導致二次傷害。不過,這不代表我打算甚麼都不做,因為我也可以就着這個新的自我覺察循序漸進地作出愈來愈深入和持久的自我對話,當我的內在小孩總於鼓起勇氣時,再看看我能否一步一腳印地治療這些心理上的傷口,始終真實的自我成長無法透過拔苗助長來實現。


  回顧整個過程,假如我像10年前那樣只理性分析而不用心感受那份恐懼,我很可能要在很多年後才能有現在這個自我覺察,這樣我便會錯失一個更加瞭解自己的黃金機會;假如我因此走向相反的極端,即是只用心感受而不理性分析的話,我嚴重懷疑我會被那份焦慮不安淹沒至接近失控的地步,因而真的對自己造成不容忽視的危險。所以我很慶幸自己有了數年的自我覺察的經驗,因此這次才能做到在當下用心感受,再在事後理性分析這個較好的中庸之道,這樣既能同時得到兩邊的好處,又能避開任何一邊的問題。

  當然,我也不會說自我覺察必須得這樣做,因為自我覺察是相當個人化的,不同的人自然會有不同的做法,我還沒有自以為是到妄想我這種做法必定總是適用於每一個人。因此,本文旨在分享我在自我覺察的又一次經歷,同時向讀者展示一種自我覺察的方式,至於這個方法是否適用於各位讀者,便要由讀者們根據自身當下的情況作具體判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L2的沙龍
5會員
27內容數
KL2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我一直嘗試練習的無條件傾聽,假如我有天變得不太用心也能輕易「聽見」對方的深層恐懼和真實需要,我會否反而變得不那麼用心傾聽對方?是否真的清楚「聽見」對方的內心固然重要,但有多用心去傾聽往往更為重要,我愈是因為不用心也能清楚「聽見」這一切便不用心去聽,我反而愈是和真正的無條件傾聽背道而馳。
2025/04/28
我一直嘗試練習的無條件傾聽,假如我有天變得不太用心也能輕易「聽見」對方的深層恐懼和真實需要,我會否反而變得不那麼用心傾聽對方?是否真的清楚「聽見」對方的內心固然重要,但有多用心去傾聽往往更為重要,我愈是因為不用心也能清楚「聽見」這一切便不用心去聽,我反而愈是和真正的無條件傾聽背道而馳。
2025/01/02
為人設想可以從舉手之勞開始循序漸進,並且不一定是為對方做甚麼,因為不輕易介入別人的事也可算是為人設想的一種方式。不過,為人設想這種用心並非總會利人利己,而且有些為人設想的行為還是要付出一些微小的代價。可是我在付出時不太想強調自己在施恩,畢竟這種程度的為人設想對我來說比較像是自然的條件反射。
2025/01/02
為人設想可以從舉手之勞開始循序漸進,並且不一定是為對方做甚麼,因為不輕易介入別人的事也可算是為人設想的一種方式。不過,為人設想這種用心並非總會利人利己,而且有些為人設想的行為還是要付出一些微小的代價。可是我在付出時不太想強調自己在施恩,畢竟這種程度的為人設想對我來說比較像是自然的條件反射。
2024/08/06
雖然「假如人人都這樣做,便會怎樣怎樣」這種話有多適用,恐怕並非只看絕大部分相關人士的能力和意願,可是單是這兩個維度已經足以說明這種話並非放諸四海而皆准的黃金定律,反而是需要針對個別情況作出具體分析後才能決定這種話到底有多適用。
2024/08/06
雖然「假如人人都這樣做,便會怎樣怎樣」這種話有多適用,恐怕並非只看絕大部分相關人士的能力和意願,可是單是這兩個維度已經足以說明這種話並非放諸四海而皆准的黃金定律,反而是需要針對個別情況作出具體分析後才能決定這種話到底有多適用。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恐懼是什麼呢?我該怎麼面對我的恐懼、利用我的恐懼?今天這篇貼文,帶你一步一步揭曉恐懼的面紗,讓他成為你生活中的力量💪
Thumbnail
恐懼是什麼呢?我該怎麼面對我的恐懼、利用我的恐懼?今天這篇貼文,帶你一步一步揭曉恐懼的面紗,讓他成為你生活中的力量💪
Thumbnail
又來分享幾則生活的心得隨筆: 前陣子因為一時興起點開《今際之國》,結果一發不可收拾徹夜追劇。一邊說服自己反正也完全沒心思工作不如好好欣賞,但一邊又隱隱不安憂心自己太任性,接著天亮了,全劇終了,一邊覺得爽快舒心了,一邊發現自己還好好的、很安全,天也沒塌下來,也沒有任何人責備我、唾棄我、懲罰我、追我進度
Thumbnail
又來分享幾則生活的心得隨筆: 前陣子因為一時興起點開《今際之國》,結果一發不可收拾徹夜追劇。一邊說服自己反正也完全沒心思工作不如好好欣賞,但一邊又隱隱不安憂心自己太任性,接著天亮了,全劇終了,一邊覺得爽快舒心了,一邊發現自己還好好的、很安全,天也沒塌下來,也沒有任何人責備我、唾棄我、懲罰我、追我進度
Thumbnail
可能有人會想,覺察是什麼?就是發現自己「正在焦慮」,自己正在「為了什麼」焦慮,同樣的,也可以用在其他困擾自己的情緒上。閉上眼睛想像你內在有一雙眼睛注視著「焦慮」的情緒,就是單純注視著,不帶有其他的評價、見解、定論⋯
Thumbnail
可能有人會想,覺察是什麼?就是發現自己「正在焦慮」,自己正在「為了什麼」焦慮,同樣的,也可以用在其他困擾自己的情緒上。閉上眼睛想像你內在有一雙眼睛注視著「焦慮」的情緒,就是單純注視著,不帶有其他的評價、見解、定論⋯
Thumbnail
連載自己的人生故事3 不知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只要臨近父母回來的時間,我就要做好心理準備,將自己切換成相處模式。最安全的方式就是佯裝自己在睡覺,不然全人無所適從。我以為關起房間的大門,就會沒事,但我仍會豎起耳朵聽著外面的動靜,我會想著他們的需求,有吃飯嗎?對話裡有一言不合嗎?他們的心情如何? 如果在沒
Thumbnail
連載自己的人生故事3 不知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只要臨近父母回來的時間,我就要做好心理準備,將自己切換成相處模式。最安全的方式就是佯裝自己在睡覺,不然全人無所適從。我以為關起房間的大門,就會沒事,但我仍會豎起耳朵聽著外面的動靜,我會想著他們的需求,有吃飯嗎?對話裡有一言不合嗎?他們的心情如何? 如果在沒
Thumbnail
恐懼原是一種很有用的警示系統,在可能發生危險的情境下是健康的象徵。但”虛構的恐懼”卻是更常見的,Fear(恐懼)往往是False Emotions Appearing Real.(乍看真實的虛假情緒)
Thumbnail
恐懼原是一種很有用的警示系統,在可能發生危險的情境下是健康的象徵。但”虛構的恐懼”卻是更常見的,Fear(恐懼)往往是False Emotions Appearing Real.(乍看真實的虛假情緒)
Thumbnail
我總是習慣性去討好,努力追求別人對我的肯定和重視。在覺察自己的過程,我發現自己其實一直都渴望安全感。對安全感有過於美好的想像,讓我以為安全感就在外面,來自權威大人,來自自己的擁有,或者來自他人的感受和想法。可是,這些安全感似乎容易被動搖。當接收到負評或質疑,當別人有情緒、不回應,甚至選擇離開時,我的
Thumbnail
我總是習慣性去討好,努力追求別人對我的肯定和重視。在覺察自己的過程,我發現自己其實一直都渴望安全感。對安全感有過於美好的想像,讓我以為安全感就在外面,來自權威大人,來自自己的擁有,或者來自他人的感受和想法。可是,這些安全感似乎容易被動搖。當接收到負評或質疑,當別人有情緒、不回應,甚至選擇離開時,我的
Thumbnail
▓說明 ■脾氣溫和,不願社交,通常是孤立的; ■防衛心重,尤其對陌生人; ■一旦信任,就完全信任,慷慨地分享自己所有。  
Thumbnail
▓說明 ■脾氣溫和,不願社交,通常是孤立的; ■防衛心重,尤其對陌生人; ■一旦信任,就完全信任,慷慨地分享自己所有。  
Thumbnail
如果,你住的空間,不會任意讓人闖入侵佔,那麼,你的心理空間,更是要如此。 沒有人有權力可以侵入你的心理,威脅你、侵佔你,自顧自的在你的心理丟洩廢棄物,或是隨意製造破壞和髒亂。 不要習慣讓自己的心理空間暴露,不要懶得為自己建立完善的防護。
Thumbnail
如果,你住的空間,不會任意讓人闖入侵佔,那麼,你的心理空間,更是要如此。 沒有人有權力可以侵入你的心理,威脅你、侵佔你,自顧自的在你的心理丟洩廢棄物,或是隨意製造破壞和髒亂。 不要習慣讓自己的心理空間暴露,不要懶得為自己建立完善的防護。
Thumbnail
回想一下,你有多少次事情還沒發生時,你會假設很多最遭狀況,然後真的解決後,發現其實沒有你想的那樣嚴重,而且想的可怕事情都沒發生。 有沒有經驗在半夜睡迷糊時,突然感覺身體癢癢,看到黑黑觸鬚,以為是蟑螂爬上身,驚恐大叫後,才發現是你自己的頭髮拉! 仔細聽聽看看想想,你身邊的家人,朋友,電視新聞,等等,
Thumbnail
回想一下,你有多少次事情還沒發生時,你會假設很多最遭狀況,然後真的解決後,發現其實沒有你想的那樣嚴重,而且想的可怕事情都沒發生。 有沒有經驗在半夜睡迷糊時,突然感覺身體癢癢,看到黑黑觸鬚,以為是蟑螂爬上身,驚恐大叫後,才發現是你自己的頭髮拉! 仔細聽聽看看想想,你身邊的家人,朋友,電視新聞,等等,
Thumbnail
我在馬桶上思考了非常久:為什麼我從沒想過把門簾移開呢? 我發現我的心態類似是:「這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忍一忍就過去了。」以及「這好像不是我個人的東西,我可能無權決定。要就得跟大家討論一下。」然後一走出廁所,就忘記了。除了代表他沒有嚴重到讓我感受到強烈受干擾,也意味著我繞回「忍一忍就過去了」的思路。
Thumbnail
我在馬桶上思考了非常久:為什麼我從沒想過把門簾移開呢? 我發現我的心態類似是:「這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忍一忍就過去了。」以及「這好像不是我個人的東西,我可能無權決定。要就得跟大家討論一下。」然後一走出廁所,就忘記了。除了代表他沒有嚴重到讓我感受到強烈受干擾,也意味著我繞回「忍一忍就過去了」的思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