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乎常理的款待,超乎預期的好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超乎常理的款待 #書僮小露推薦

這些年隨著許多教育家、講師、老師們的努力推廣

鼓勵、與正向眼光的概念已是多數人能接受的觀點

「羅沙達比例」Losada Ratio指出:

在一團隊中,當當正向情緒與負向情緒比

大約是3:1時(正確數字是2.9:1)

團隊的整體表現,會是向上的。

當正向的比例越低,整體表現也會越低落消極

有趣的是,正向並非越多越好!

當正向比例高於12…也就是過於正向或樂觀,

整個團體也會瓦解。

心思細膩的我對很多物其實是有picky的眼光的

這些年因學了正向肯定及鼓勵

時常會在看見對方或事情的不足之後

暗自在心中躊躇與拿捏著…

該如何給予建議與評價?

才能給出:即能幫助對方成長、又不會傷害到對方自尊心及價值感的回饋?

這一題對我來說並不容易

這些年我也一直都在著磨與練習著…

而最近,我在《超乎常理的款待》一書中

找到答案了!

以下是書中關於「批評」的重點摘要,分享之:

「你如何稱讚、及如何批評,很重要。

稱讚比批評更重要,

但沒有批評就不能建立卓越的標準。

以謹慎周到的方式來糾正,必須成為文化的一部分。

管理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單一原則!

你必須了解和你一起工作的人。

一、 有些人用 #務實的角度 看待批評。

面對這一類人,當你私下、不帶情緒的糾正,他們就會理智的接受,並為自己的錯誤道歉,並記取教訓,幾分鐘後就能再與你談笑風生。

二、 有些人 #對批評很敏感

這意味著 #他們想把事情做好

無論多委婉,只要受到沒把工作做好的暗示,他就會感覺非常受傷。

面對這一類的人,聰明的做法是:在事情發生後,你得空出時間陪伴他們,坐下來,跟他們好好談,並且表達你的關心。

三、 有些人就是聽不進去、或是不想聽你的評價───除非你帶著怒氣表達,否則他不會相信你是認真的。

面對這樣的人,你必須態度嚴肅,即使這不符合你的管理風格。」

這個概念用在家庭端也非常有幫助

#教養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單一原則

#你必須了解你的孩子

正向教養不鼓勵責罵孩子

然而我也不認為責罵孩子的家長就是不好的家庭

如同書上說的,你必需了解你的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是敏感的孩子

那麼你在表達時,就得多照顧孩子的感受

並留意你表達時的用詞,減少苛責的語氣。

如果你的孩子像驢一樣,需要大一點的力道來與他相處

你會發現,當你使用正向教養宣導的「溫和堅定的語氣」

會經常為你在經營家庭運作的過程中帶來困惑及困擾

因為孩子無法了解事情的嚴重性、及你看重的程度

那麼:以不帶情緒的方式,大聲地向孩子表達

這正是這一類孩子需要的。

最近我也與燁分享這的學習,並與燁討論

「面對批評,你想當三種人之中的哪一種人?」

以在日常中陪孩子長出 #以中立的態度面對批評的能力

不少家長曾向我表達:

「佳均老師,我在家庭端,對孩子的肯定和鼓勵很多,也有指出具體事實,我自認做得很到位了,可是當孩子一去到外面,親戚之間、同學之間,還是會有很多不好聽的言語和指責、甚至學校老師也是以傳統的方式在評價孩子、更多看見孩子犯錯、及沒做好的黑點,而不會看重孩子有做到的白底部份,這讓我覺得在教養上…時常感到孤立無援…。」

我的孩子也在體制內就學

明白孩子們所處的是什麼樣的環境

更是能夠理解…

我們這些認真執行正向欣賞的家長們的心境

然而我從書上學到的這個觀點好重要:

批評是免不掉的

並且,它也是邁向卓越所必需的。

我們能為孩子找一處「趨於理想」的環境

讓孩子盡可能在關鍵時期能享有健康良好的成長氛圍

即便如此,在此一社會環境下

我們同時也一直都處於「體制內」

傳統的眼光與規條,依舊持續在生活中帶來衝擊

可是啊,原來!

重要的不是這些負面聲音本身

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如何看待批評?

當這個眼光進來

某一欠在家庭端

當我一不小心忘了對孩子正向聚焦並開始碎念時

我發現自己也更能夠以更豐富的目光和接納的心意

看待自己對孩子發出的批評指教了!

真的是醬啊!

無論是對孩子的正向看見、或是指導評價

我們的出發點,都是愛!

(註:請注意「指導」跟「羞辱」不同)

最後,在家庭端,

正向情緒:負向情緒的最佳比例,不是3:1

3:1是在職場

在家庭端,是5:1哦

5:1

5:1

5:1

所以你在家中每批評孩子一句

就要記得用5句肯定及欣賞來補足

#多看見正向並使用鼓勵的語言

#同時學習以健康的心態面對批評

#高小露高佳均

#書僮小露推薦

#超乎常理的款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高小露學堂的沙龍
41會員
284內容數
2025/05/02
前陣子回母校,教授提汲:「現在的大學生因為 AI 的關係,對未來充滿迷茫和焦慮。」 我聽著,感受到老師們想幫忙,卻不知可以怎麼幫助這群困惑的年輕人。 回家路上,我反覆想著這件事。 腦海裡浮現出十幾年前,當時面臨即將畢業的我們,不也是一樣焦慮嗎? 那時沒有 AI,但對未來的迷惘與不確定感,一點
Thumbnail
2025/05/02
前陣子回母校,教授提汲:「現在的大學生因為 AI 的關係,對未來充滿迷茫和焦慮。」 我聽著,感受到老師們想幫忙,卻不知可以怎麼幫助這群困惑的年輕人。 回家路上,我反覆想著這件事。 腦海裡浮現出十幾年前,當時面臨即將畢業的我們,不也是一樣焦慮嗎? 那時沒有 AI,但對未來的迷惘與不確定感,一點
Thumbnail
2025/05/01
當孩子哭鬧、生氣、退縮、尖叫、崩潰 我們常常心想: 「現在要怎麼讓他停止?」 「我要怎麼讓他改正?」 當父母的心思在「處理問題」, 而不是靠近孩子的經驗 當我們想解決問題,我們的心是緊的、急的 眼裡就變得只看得見『結果』:孩子正在哭 而看不到孩子此刻的感受與需要。 然後我們會忙著處
Thumbnail
2025/05/01
當孩子哭鬧、生氣、退縮、尖叫、崩潰 我們常常心想: 「現在要怎麼讓他停止?」 「我要怎麼讓他改正?」 當父母的心思在「處理問題」, 而不是靠近孩子的經驗 當我們想解決問題,我們的心是緊的、急的 眼裡就變得只看得見『結果』:孩子正在哭 而看不到孩子此刻的感受與需要。 然後我們會忙著處
Thumbnail
2025/04/30
很多人以為,生了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是個好父母。 曾經我也是這樣以為的:愛孩子,不就夠了嗎? 有時候,他們也會說:「以前我們爸媽也沒學過,不是也把我們帶大了?」 是的,帶大了。 但你仔細看,真的沒有留下傷嗎? 真的懂得好好愛自己、接納自己嗎? 還是我們從小就學會了:討好、壓抑、害怕衝突
Thumbnail
2025/04/30
很多人以為,生了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是個好父母。 曾經我也是這樣以為的:愛孩子,不就夠了嗎? 有時候,他們也會說:「以前我們爸媽也沒學過,不是也把我們帶大了?」 是的,帶大了。 但你仔細看,真的沒有留下傷嗎? 真的懂得好好愛自己、接納自己嗎? 還是我們從小就學會了:討好、壓抑、害怕衝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隨著孩子長大 聖誕老公公真是越來越難當了! 平安夜的睡前,妞視線突然往上望 遮住禮物的紙袋…不知何時已飛落 妞竟然看到了高櫃上有著聖誕包裝的禮物 妞驚喜地跑去小小聲跟燁說:『燁!!你看那裡!!!』 兩個孩子七七粗粗地指著禮物摀嘴低語竊笑 看到這一幕我在一旁直冒冷汗… 一直給宏爸眼神、
Thumbnail
隨著孩子長大 聖誕老公公真是越來越難當了! 平安夜的睡前,妞視線突然往上望 遮住禮物的紙袋…不知何時已飛落 妞竟然看到了高櫃上有著聖誕包裝的禮物 妞驚喜地跑去小小聲跟燁說:『燁!!你看那裡!!!』 兩個孩子七七粗粗地指著禮物摀嘴低語竊笑 看到這一幕我在一旁直冒冷汗… 一直給宏爸眼神、
Thumbnail
我自知是一個不懂得如何回應他人稱讚的弱咖,哪怕是簡單說一句「謝謝」,都像要了老命一樣困難。所以,我特別留意讚美對方的藝術,自以為技高一籌。  但是,被我讚美的人,不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就是懷疑我言過其實、別有居心。
Thumbnail
我自知是一個不懂得如何回應他人稱讚的弱咖,哪怕是簡單說一句「謝謝」,都像要了老命一樣困難。所以,我特別留意讚美對方的藝術,自以為技高一籌。  但是,被我讚美的人,不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就是懷疑我言過其實、別有居心。
Thumbnail
你最近有接收過來自主管或同事的回饋嗎?你覺得他們給你的回饋內容是否與事實相符?而你的感受如何呢?是感謝他們對於你的針砭與建議,還是覺得非常困惑而不能接受呢?若你現在是主管的身分,你是不是對於如何給予下屬回饋常常傷透腦筋,怕說了事實大家傷感情、不明說又無法得以改善問題,這樣的情況到底該怎麼辦呢?
Thumbnail
你最近有接收過來自主管或同事的回饋嗎?你覺得他們給你的回饋內容是否與事實相符?而你的感受如何呢?是感謝他們對於你的針砭與建議,還是覺得非常困惑而不能接受呢?若你現在是主管的身分,你是不是對於如何給予下屬回饋常常傷透腦筋,怕說了事實大家傷感情、不明說又無法得以改善問題,這樣的情況到底該怎麼辦呢?
Thumbnail
這是一本非常平易近人的書,這次我只想聊聊書本的第二部:表達賞識的最佳方法與時機 簡單說,就是『如何有效地撒糖』或表達賞識、肯定或感謝。在華人的世界裡,給予讚美是一件相當難為情的行為:一方面是我們太不習慣給予讚美; 二方面是我們骨子裡認定這種表現是應該的。所以,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練習如個有效撒糖吧!
Thumbnail
這是一本非常平易近人的書,這次我只想聊聊書本的第二部:表達賞識的最佳方法與時機 簡單說,就是『如何有效地撒糖』或表達賞識、肯定或感謝。在華人的世界裡,給予讚美是一件相當難為情的行為:一方面是我們太不習慣給予讚美; 二方面是我們骨子裡認定這種表現是應該的。所以,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練習如個有效撒糖吧!
Thumbnail
透露【讚美技巧】的特輯 稱讚也是有方法的? 沒錯 ★公式在此 【我覺得+人事物+描述細節+正向形容詞】 舉例: V 我覺得+你+今天主動做家事+很乖巧很貼心   X 你今天很棒 到這邊好像都很抽象 那我加入一點情境~
Thumbnail
透露【讚美技巧】的特輯 稱讚也是有方法的? 沒錯 ★公式在此 【我覺得+人事物+描述細節+正向形容詞】 舉例: V 我覺得+你+今天主動做家事+很乖巧很貼心   X 你今天很棒 到這邊好像都很抽象 那我加入一點情境~
Thumbnail
我知道打罵教育不對,我知道。 不過好聲好氣講過了,理性溝通過了,真的就完全沒用! 講他幾句好的,他還嫌奇怪? 那個猴死囝仔就是不聽話,你要我怎麼辦?
Thumbnail
我知道打罵教育不對,我知道。 不過好聲好氣講過了,理性溝通過了,真的就完全沒用! 講他幾句好的,他還嫌奇怪? 那個猴死囝仔就是不聽話,你要我怎麼辦?
Thumbnail
日期:7/3 閱讀時間:7:05 - 7:30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回饋分成三種模式 當別人給予我們回饋,可能是正向回饋或是負面回饋,通常我們聽到會有什麼樣的心情呢?開心、震驚、沮喪或是難以理解呢? 但事實上,我們往往很容易搞混別人真正想表達的意思,陷入雞同鴨講的回饋狀態之下
Thumbnail
日期:7/3 閱讀時間:7:05 - 7:30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回饋分成三種模式 當別人給予我們回饋,可能是正向回饋或是負面回饋,通常我們聽到會有什麼樣的心情呢?開心、震驚、沮喪或是難以理解呢? 但事實上,我們往往很容易搞混別人真正想表達的意思,陷入雞同鴨講的回饋狀態之下
Thumbnail
日期:7/3 閱讀時間:7:05 - 7:30 寫作時間:7:35 - 8:05 製圖時間:8:05 - 8:10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回饋分成三種模式 當別人給予我們回饋,可能是正向回饋或是負面回饋,通常我們聽到會有什麼樣的心情呢?開心、震驚、沮喪或是難以理解呢
Thumbnail
日期:7/3 閱讀時間:7:05 - 7:30 寫作時間:7:35 - 8:05 製圖時間:8:05 - 8:10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回饋分成三種模式 當別人給予我們回饋,可能是正向回饋或是負面回饋,通常我們聽到會有什麼樣的心情呢?開心、震驚、沮喪或是難以理解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