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你的生命品質取決於你的思想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謹以此文陪伴讀者告別2023,迎接2024)

 

人生不盡如人意,甚至爛到讓人發慌,但關鍵仍在於你究竟會「怎麼想」?

 

2023年對你來說,是怎樣的一年呢?

 

對我來說,是走到五十知天命的重要一年!

 

正確來說,那像人生多出二十年時間的感覺,有種不可思議,有種我竟然能走到這個歲數,實在太神奇了!

 

從我很小時候,我就立定目標,人生不要活超過三十歲。因為我從小、非常小,大約開始懂事、聽得懂人話時,我就覺得人生實在好苦⋯

 

raw-image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877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療癒時光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4.2K會員
203內容數
這塊文字園地中的文章,將是我從心理諮商專業出發,讓已經接觸心理相關的知識,以及在自我探索方面有相當經驗的讀者,能夠獲得更深入探討內在心理的文章,陪伴或協助自己更進一步自學,提升更多思考與情感、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平衡和自我整合。希望透多定期的文字餵養,我們能以文字養心,把內在養茁壯。</p>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的其他內容
 愛情的開始,都要來自「被吸引」。但「被吸引」是怎麼發生的呢? 如果「被吸引」的是自己拒絕與壓抑的負面特質或性情,那麼,你會很討厭這個人,不構成愛情,構成的是對這個人的成見或是歧視。 愛情的發生,是你「被吸引」的,是對方的「優異」和「美好」之處,也就是你放大及美化的部份....
一個人若無法認識到他的心智,是如何因為過往的創傷經歷和早年被怪罪與被否定的遭遇所制約及塑造,他勢必也無法覺知後來形塑的自我譴責與自我歸咎會如何的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不停反覆出現與循環....   這就像是一個人出生在空氣和水源已受汙染的環境,長期生長其中,又如何能知道何謂乾淨空氣、清澈水源?就他的
即使到了現今,仍有許多人不知道、不清楚,無從覺察「人」是如何形塑而成的。除了先天基因,出生時頭幾年的主要照顧者和環境,還有成長各階段中的社會環境(人際間的互動),特別是家庭環境的教養對待,都在不間斷的形塑和影響一個人的長成。 即使人會忘記過往的記憶,卻不表示不受過往影響....
 文化上,我們長期被教導要「為別人」存在、要掏空自己、竭盡所能的為別人付出,因此,我們成為內在匱乏、情感飢餓的人,空洞的內在、乏味無趣的人生,感受不到生命活著的意義和美好。 就因為「為別人」而活,自己成了空虛、空洞的人,於是更加不滿和埋怨為什麼沒有另一個人來「為我而活」?
親密關係是具有靈性的人類,因為有情感的能力,包括感受的能力、關懷的能力、付出的能力,以及心靈互動的能力,才漸漸隨著文明的發展所建構而成的。 因此,親密關係不是只著重性行為與生殖本能,而是在生理方面的安全、可信任、可坦承親近的接觸與靠近,還包括心理層面彼此的契合、交流與心意相通。
非理性認知判斷和解讀是我們情緒消耗(無論是內耗或是被他人的情緒消耗)很常見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因為非理性認知判斷和解讀往往代表著與客觀事實差異很大,又因為它是來自於主觀經驗以及個人內在的資訊處理系統,因此當一個個體慣用非理性認知判斷和解讀時,就容易產生自我中心的偏執,與無法適度彈性調整的思維。
 愛情的開始,都要來自「被吸引」。但「被吸引」是怎麼發生的呢? 如果「被吸引」的是自己拒絕與壓抑的負面特質或性情,那麼,你會很討厭這個人,不構成愛情,構成的是對這個人的成見或是歧視。 愛情的發生,是你「被吸引」的,是對方的「優異」和「美好」之處,也就是你放大及美化的部份....
一個人若無法認識到他的心智,是如何因為過往的創傷經歷和早年被怪罪與被否定的遭遇所制約及塑造,他勢必也無法覺知後來形塑的自我譴責與自我歸咎會如何的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不停反覆出現與循環....   這就像是一個人出生在空氣和水源已受汙染的環境,長期生長其中,又如何能知道何謂乾淨空氣、清澈水源?就他的
即使到了現今,仍有許多人不知道、不清楚,無從覺察「人」是如何形塑而成的。除了先天基因,出生時頭幾年的主要照顧者和環境,還有成長各階段中的社會環境(人際間的互動),特別是家庭環境的教養對待,都在不間斷的形塑和影響一個人的長成。 即使人會忘記過往的記憶,卻不表示不受過往影響....
 文化上,我們長期被教導要「為別人」存在、要掏空自己、竭盡所能的為別人付出,因此,我們成為內在匱乏、情感飢餓的人,空洞的內在、乏味無趣的人生,感受不到生命活著的意義和美好。 就因為「為別人」而活,自己成了空虛、空洞的人,於是更加不滿和埋怨為什麼沒有另一個人來「為我而活」?
親密關係是具有靈性的人類,因為有情感的能力,包括感受的能力、關懷的能力、付出的能力,以及心靈互動的能力,才漸漸隨著文明的發展所建構而成的。 因此,親密關係不是只著重性行為與生殖本能,而是在生理方面的安全、可信任、可坦承親近的接觸與靠近,還包括心理層面彼此的契合、交流與心意相通。
非理性認知判斷和解讀是我們情緒消耗(無論是內耗或是被他人的情緒消耗)很常見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因為非理性認知判斷和解讀往往代表著與客觀事實差異很大,又因為它是來自於主觀經驗以及個人內在的資訊處理系統,因此當一個個體慣用非理性認知判斷和解讀時,就容易產生自我中心的偏執,與無法適度彈性調整的思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親愛的孩子 是神用祂的氣息創造了你 注入生命的氣息 使你成了有靈的活人 你的生命中有神所蘊藏的寶藏 構成生命的四要素 馬可福音12:30「最大的誡命」,似乎教導我們從四個面向來看人:心(heart)、魂(soul)、思想(mind)和力量。人的生命不是被分割成四個部分,這四個面向是構成人的生命
Thumbnail
去年大約4月是新冠肺炎開始快速漫延,小茹全家都感染,長輩、小孩,加上自已本身,當時小茹的症狀蠻嚴重,特別跟醫師掛視訊看診,拿了10天份的清冠1號,後來終於漸漸的好轉,那段時間關在家裡,身體很痛苦,心理更是很煩悶,擔心家中4小孩是否可以承受,怕死、怕失去親人的恐懼,每天都很煎熬,人只有經歷大難才會想起
Thumbnail
自從了解人生是「一場體驗」後,現在所有的選擇標準則是,我想不想體驗這件事。
Thumbnail
無論我有多少覺知,都無法改變實際發生的事情;已經發生的事情就是發生了。所有這些想要開悟的人,但開悟就是接受生活是個「婊子」。它就是這樣,我們都知道。在這個世面上,即使你有特權,做一個生物體也不容易。這就是作為一個生物形式。
Thumbnail
「The literal meaning of life is whatever you're doing that prevents you from killing yourself. 我們用一輩子去尋找生命的意義,但或許『生命』就是你正在做的小事,是這些小事讓你有了『想活著』的動力。」    
Thumbnail
魔法存在你我身上,差別只在於你有沒有發現即使用,從小我們都被灌輸洗腦,要被製成一模一樣的機器人,當機器人能擁有便利的工具,所以你越來越少使用魔法,就這樣一天一天的消失,封印在你的內心深處 https://j.17qq.com/article/ggfdopijz.html 面對恐懼惡魔你只能使用那些傷
Thumbnail
看到現在義大利和英國的新聞,真心不樂觀。特別是醫護面對資源不足必須選擇誰先救誰棄療的慘況,這實在太殘酷沉重。然後,忽然想起多年前寫過的小劇場劇本……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親愛的孩子 是神用祂的氣息創造了你 注入生命的氣息 使你成了有靈的活人 你的生命中有神所蘊藏的寶藏 構成生命的四要素 馬可福音12:30「最大的誡命」,似乎教導我們從四個面向來看人:心(heart)、魂(soul)、思想(mind)和力量。人的生命不是被分割成四個部分,這四個面向是構成人的生命
Thumbnail
去年大約4月是新冠肺炎開始快速漫延,小茹全家都感染,長輩、小孩,加上自已本身,當時小茹的症狀蠻嚴重,特別跟醫師掛視訊看診,拿了10天份的清冠1號,後來終於漸漸的好轉,那段時間關在家裡,身體很痛苦,心理更是很煩悶,擔心家中4小孩是否可以承受,怕死、怕失去親人的恐懼,每天都很煎熬,人只有經歷大難才會想起
Thumbnail
自從了解人生是「一場體驗」後,現在所有的選擇標準則是,我想不想體驗這件事。
Thumbnail
無論我有多少覺知,都無法改變實際發生的事情;已經發生的事情就是發生了。所有這些想要開悟的人,但開悟就是接受生活是個「婊子」。它就是這樣,我們都知道。在這個世面上,即使你有特權,做一個生物體也不容易。這就是作為一個生物形式。
Thumbnail
「The literal meaning of life is whatever you're doing that prevents you from killing yourself. 我們用一輩子去尋找生命的意義,但或許『生命』就是你正在做的小事,是這些小事讓你有了『想活著』的動力。」    
Thumbnail
魔法存在你我身上,差別只在於你有沒有發現即使用,從小我們都被灌輸洗腦,要被製成一模一樣的機器人,當機器人能擁有便利的工具,所以你越來越少使用魔法,就這樣一天一天的消失,封印在你的內心深處 https://j.17qq.com/article/ggfdopijz.html 面對恐懼惡魔你只能使用那些傷
Thumbnail
看到現在義大利和英國的新聞,真心不樂觀。特別是醫護面對資源不足必須選擇誰先救誰棄療的慘況,這實在太殘酷沉重。然後,忽然想起多年前寫過的小劇場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