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今社會強調快速,任何事情如果突然變慢,就好像不正常一樣讓人心煩。比如怎麼今天,網頁載了那麼久還沒跑出來,但也不過才等不到十秒鐘。
2.大部分豐碩的成果並非一蹴而就,必須能夠理解持續努力的重要性。
3.與其追求快速成長,以一個適合自己的速度往前走,更能完成自己的目標,並且在過程當中就能獲得踏實感與臨在感。
科技的創新,帶來人類進步的驕傲,也不斷在增進刺激的強度。可怕的是,我們也在逐漸適應這個速度,拿這個速度去要求科技本身沒有問題,但如果拿這個速度去期待,我們在做一件事情多快可以拿到結果,那就有很大的問題。
太急促完成一件事情,只會對於結果的不滿意一再失望,更有可能會誤導你,把原因歸咎在錯誤的地方(這次會失敗一定是我偷懶,別人都可以我怎麼辦不到...),然後下一次你會再做出更不合理的要求,想以此來彌補上次的失敗,可想而知,下次得到的結果會比這次更糟。
上一個章節提到臨在,臨在強調把握當下,看起來跟耐心是有衝突的。但是如果你把當下,想成是棒球比賽的第一局上半,對於眼前的事務就比較不會急於求成。再進一步看棒球這項運動,你會發現,打擊者大部分不會隨意揮棒,更多的是觀察、等待與試探。這驗證了有時候除了「別只是站著,趕快行動」,我們也應該要有「別只是行動,站著就好」的思考方式。
我看完這一章的想法是:有些道理,可能大家都懂,但是能做到的人很少。原因我覺得,主要是因為,自己的期待與現實落差太大,沒有馬上看到想像的成果,而造成的自我懷疑,與過早放棄。
比如說減重,公認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規律飲食搭配頻繁運動,但有可能受到社群推播的影響,覺得減重的過程,跟IG的Reels一樣短暫快速(你可以在社群上看到非常多,一個胖子在運動之後,變成了一個健壯猛男,只花了影片15秒的時間),但實際執行之後,才發現,連堅持一個禮拜都有障礙,就算咬牙撐了一個月,站上體重計的瞬間,可能還比原來胖了兩公斤。
所以我自己的經驗是,在決定要完成一件事情之前,不是先去想可以得到甚麼,而是要去想,我會需要犧牲甚麼?
以養成運動的好習慣當成例子,要犧牲的東西可能如下:
1.睡眠 : 平日要上班,只好早起運動,算一下時間至少要早起兩個小時才不會影響工作。
2.食物 : 平日只能吃又貴又不好吃的健康餐,要放棄好好吃的蛋糕跟甜點。
3.錢: 需要去健身房,只好把其他衣服的預算轉移到每季要繳的會費上。
列出要犧牲的項目好處是,你對目標的理解會更接近現實,起碼你能意會到這件事無法在短期之類成功,而一旦你下定決心,可以接受犧牲這些東西時,你能夠堅持行動得比較久,甚至會發現「我其實沒有我預期想的,犧牲那麼大」。我也經常利用這個策略,來拉長,我對於要做一件事情,其時間維度的認知。包括像是每天爬樓梯到10樓辦公室、一周去健身房運動五次以上等,目前都成功維持了一年以上,還在進行中。
當然,我也有失敗的案例,比如每天閱讀我就沒有成功維持,因為我把閱讀的目標設定的太難(一年要讀100本書,最後只讀了不到30本,應證了前面說的,期待與現實落差太大),今年我重新調整了目標數量,改成一年50本書,搭配每天記錄各種心得到平台上,期待自己能夠達成,也期待在這個平台發表文章的大家,也能堅持更新自己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