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語言中的旋轉跳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文章資訊

標題:Emotion and Emotion-Laden Words in the Bilingual Lexicon

作者:Pavlenko (天普大學,美國賓夕法尼亞費城)

出版年份:2008 年

期刊: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美國賓夕法尼亞費城

美國賓夕法尼亞費城



摘要

講述兩件事情:

  1. 情緒詞很特別!在 mental lexicon (心理詞典) 中是可以被單獨分出來的一類。
  2. 情緒概念因不同語言 (文化) 而異,且雙語者認知的情緒概念可能也與單語者不同。


mental lexicon (心理詞典):

把心當成一本詞典,在說話或是思考時,會從這本「心的詞典」提出一個個字詞,串聯成一段話。

不同語言的 mental lexicon 並不相同。表達「我想要...」的概念時,美國人的 mental lexicon 會告訴他們要說「I want...」或「I would like」;西班牙人則會在 mental lexicon 裡查到「Quiero...」或「Yo quiero...」。

每個人的 mental lexicon 也都不同。有人的 mental lexicon 裡沒有髒話、有人的 mental lexicon 查不到某些專業術語 (比如在我介紹「mental lexicon」之前,你的 mental lexicon 可能找不到這個詞)、長輩的 mental lexicon 裡可能沒有「科目三」、2005 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在他們的 mental lexicon 可能查不到 Windows XP。



情緒詞好特別

過去學者曾提出三種方法來定義情緒詞:

  1. 舉例法:比如「開心、快樂、難過、失望、心寒、生氣、驚訝、感動、滿足、害怕」這些算是情緒詞。  缺點:不清楚情緒詞的定義,只能「感覺」哪些詞屬於這類。
  2. 命題分析法:名詞或形容詞必須符合「He has a feeling of X」(他有種 X 的感覺) 和「He feels X」(他覺得 X),或更進一步符合「feeling X」 (感覺 X) 和「being X」 (處於 X 的狀態)。  缺點:有語言限制,這種結構不適用所有語言。
  3. 成分分析法:能區分好/壞、強/弱、激動程度等。  缺點:沒有明確定義情緒詞。


三種方法都有缺點,於是本篇作者想出第四種:功能分析法

  • Emotion words (情緒詞):直接指涉特定情緒,例如「快樂」、「擔憂」等。
  • Emotion-related words (情緒相關詞):不直接提及情緒的情況下,描寫與特定情緒相關的行為,例如「流淚」、「耍脾氣」、「尖叫」等。
  • Emotion-laden words (情緒負載詞):不直接提及情緒的情況下描述情緒,或引起他人的情緒,例如「幹」、「笨蛋」、「親愛的」、「死亡」、「噢!」等。


這邊要注意的是,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對情緒詞的定義,所以這些定義並不絕對。


定義歸定義,不能因為人類決定情緒詞特別,它就真的很特別吧?

所以學者用實驗來證明情緒詞是特別的。


比較情緒詞、抽象詞 (例如自由)、具體詞 (例如玩具) 不同面向的分數:

  • Concreteness (具體性,是否容易用感官體驗到):情緒 < 抽象 < 具體。情緒詞最抽象。
  • Context availability (語境取得性):情緒 < 抽象 < 具體。給定一個情緒詞,最難想出一個語境。例如「使用『生氣』想出可使用這個詞的情境」比「使用『玩具』想出可使用這個詞的情境」難。
  • Imagery (形象化,是否容易產生畫面):抽象 < 情緒 < 具體。抽象詞最難形象化。
  • Memorability (記憶度):情緒 > 中性 (包含抽象/具體詞)。情緒詞較容易被記住。


情緒詞的特別凸顯了出來!


除了從實驗上來看情緒詞與其他詞的不同,退後一步來看,從名字也可以發現這件事,因為人們甚至給了它「情緒詞」這個名字。


語言差異

情緒詞類

每個文化習慣的情緒詞類不一定相同。


波蘭文、俄文等語言的情緒詞通常為動詞,隱含了人類互動的過程。而英文、荷蘭語、中文等語言的情緒詞通常為形容詞或名詞,是一種自我標記,表達自己的內心狀態。


舉例來說,我們不會說「我開心你」(把「開心」當動詞用),我們只會說「我很開心」(「開心」是形容詞,標記我現在的內心情況)。


情緒概念

不同語言的情緒詞在許多方面有概念上的差異。


【Causal antecedents of emotions (情緒的導因)】

英文中,會產生 jealousy (嫉妒) 可能是因為男/女友跟別人打情罵俏、某個兄弟姐妹被偏愛、某人中獎可以去夏威夷玩。但在俄文中,第三個例子不能用 revnost (jealousy) 表達,必須用 zavist (envy,羨慕)。而在英文中,jealousy 跟 envy 常常可以交換著使用。


【Appraisals (情緒的衡量)】

在伊法利克 (西太平洋的環礁,菲律賓東方),表現出 metagu (fear,恐懼) 是值得表揚的;表現出積極、較有攻擊性是該被譴責的。與大多數西方國家的想法相反。

還有,像英文的 envy 常被認為是負面的詞,但與之對應的中文「羨慕」卻偏正面。


【Physiological reactions (生理反應)】

希臘文中的情緒詞 stenahoria,包含了不舒服、難過、窒息的感受,將情緒詞直接連結到了生理上的反應。

像這樣的詞無論在英文或中文裡,都無法以單一詞彙完整表達出概念。


【Consequences and means of emotion regulation and display (情緒表現)】

談到「憤怒」,在因紐特、日本、大溪地 (位於南太平洋中部,澳洲與南美洲的中間) 等文化中傾向抑制生氣的表達,強調情緒控制;但在希伯來語中喜歡明顯的道出這種情緒;而在伊朗革族 (分布於菲律賓中部) 跟薩摩亞人 (分布於太平洋中部) 文化中,憤怒的表達是年輕氣盛男子的象徵。

所以什麼是「憤怒」的正確表達法,會因文化而不同。


概念比一比

兩種不同語言間某個詞的概念相比後,可以得到三種結果:

  1. 兩個詞概念近乎相同 (例如中文-「女朋友」;英文-「girlfriend」。很容易找到對應詞,而且概念一樣)。
  2. 一個詞的概念無法在另一個語言中找到對應的詞來表達 (像中文的「孝順」在英文中沒辦法用一個詞表達概念)。
  3. 一個詞可能對應到另一個語言裡多個概念。這個現象包含三種不同的重疊法。


【Nesting (嵌套重疊)】

某語言的某個詞表達的概念只是另一個語言某個詞概念中的一部分。

Nesting 俄文的 revnost 雖然有 jealousy (嫉妒) 的意思,卻只能表達 jealousy 一部分的概念,另外的一些概念須以 zavist (envy) 表達 (前面的「情緒概念」有更詳細的敘述)

Nesting 俄文的 revnost 雖然有 jealousy (嫉妒) 的意思,卻只能表達 jealousy 一部分的概念,另外的一些概念須以 zavist (envy) 表達 (前面的「情緒概念」有更詳細的敘述)


【Split (分裂重疊)】

某語言的某個詞在其他語言中可以用很多不同的詞和概念來表達。

Split (文本中的圖我覺得不太容易理解,所以自製了這張圖)

Split (文本中的圖我覺得不太容易理解,所以自製了這張圖)


【Differentiation (差異重疊)】

類似於 Split,但不同語言的各個詞間既有相似處,又保留了概念差異。

Differentiation

Differentiation


【Core overlap (核心重疊)】

不同語言間類似意思的詞,核心概念相同,但牽涉到的周邊概念不同。例如同樣是「愛」,英文母語者傾向牽涉較不直接事物,像是玫瑰、心等。而西班牙母語者則聯想到更感官上的事物 (我猜是像擁抱、親吻等)。

Core overlap

Core overlap


語言轉換

會產生的情況:

  1. Co-existence (共存):雙語者說 L1 (母語) 時,如同該語言單語者一樣正確使用詞彙;同樣,雙語者說 L2 (第二語言) 時也能和該語言單語者一樣正確使用語詞。
  2. L1 conceptual transfer (母語轉換):通常發生在初、中級學習者身上,使用 L2 時依賴 L1 來轉換概念。這也是為什麼在學習語言時,我們經常說出目標語言文化中不常出現的用法。
  3. Internalization of new concepts (概念內化):發生在 L2 的某概念不存在於 L1 中時。比如「It is cold outside (外面很冷)」,「it」這個虛主詞的概念在中文不存在,所以只能透過學習時不斷接觸,內化虛主詞的概念,才能自然使用。
  4. Conceptual restructuring (概念重建):發生在 L2 某詞的概念只與 L1 的相似詞部分重疊,如同前面提過 jealousy 在英/俄文中的例子。學習者會重新建構 L1 詞的概念範圍和框架,好容納 L2 詞的概念。
  5. Conceptual convergence (概念結合):發生在兩個雙語文化交流的過程中,某個概念產生了單語者不會有的用法。也就是說,假設 L1 中有一詞的概念包含 a, b, c、L2 中類似詞的概念是 a, b, d,經過交流後,這個詞產生了 a, b, c, d 的概念。
  6. Conceptual shift (概念轉變):L1 的概念不再是學習者的核心概念,L2 的概念成為主宰。在國外住很久後就可能產生這種情況。此時 L1 的概念就經歷了 Conceptual attrition (概念削弱)


情緒性

是否帶有情緒性,直接一點看,能從是否引起皮膚導電反應知道,間接來看是觀察人類的語言、非語言反應和主觀感受。


學者們使用了四種方式來知道 L1 跟 L2 的情緒性差異:

  1. SCR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皮膚電導反應)
  2. 主觀感受
  3. 臨床個案研究
  4. 雙語者的自傳式記憶研究

發現 L1 中的情緒詞會引起較大的情緒,表現在較大的皮膚導電反應、受試者主觀認為較具情緒性、臨床治療個案較不願意使用 L1 進行治療 (因為可能引起傷痛) 等。


另外,學者針對不同程度的雙語者進行測試,發現 L2 習得時間越早 (也就是這個語言主宰你的程度跟 L1 差不多),在 L2 看到的情緒性也會越大。


禁忌語/愛之語

因為 L1 情緒詞帶有較強烈的情緒性,當非常生氣時,人們很可能自然而然轉換成 L1 謾罵,即使對方不懂那個語言。


但也不總是如此,有的人認為用 L2 可以更自由自在的罵,因為感受不到那種禁忌和骯髒的束縛。


另外,許多雙語者說,與另一半相處時他們經常使用對方的語言 (對說話者來說是 L2) 表達愛意。因為語境的浸染,說這些詞時總帶著愛,久而久之這些 L2 詞彙蘊含的情緒性豐富到甚至超越 L1 的相似詞。


相反,也有些人認為 L2 情緒詞無法完整表達自己的感受,因此仍傾向使用 L1 詞彙。


筑言筑語

情緒語言是特殊的,無論在生理或心理上都可以觀測到獨特性。而在不同語言間轉換這些詞彙時,由於種種因素 (語境、束縛性等),每個人對使用 L1 或 L2 的選擇都可能不同。


我們從這裡看到了語言奇妙的地方,它可以勾起很久以前的記憶,影響我們的行動,也看到人與人之間存在巨大的個體差異!


太酷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後面有懶人沙發
19會員
36內容數
語言學.旅遊.夢.一些突發奇想的東西
後面有懶人沙發的其他內容
2024/01/20
作者比較了四種閱讀呈現模式,包括眼動追蹤和三種自訂步調閱讀。自訂步調閱讀模式中的移動視窗方法能有效量測出與眼動追蹤類似的效果。這種方法不僅金錢成本更低,而且有助於提供清晰且相對簡單的數據。但是,移動視窗方法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增加的閱讀時間和可能導致受試者對內容理解的困難。
Thumbnail
2024/01/20
作者比較了四種閱讀呈現模式,包括眼動追蹤和三種自訂步調閱讀。自訂步調閱讀模式中的移動視窗方法能有效量測出與眼動追蹤類似的效果。這種方法不僅金錢成本更低,而且有助於提供清晰且相對簡單的數據。但是,移動視窗方法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增加的閱讀時間和可能導致受試者對內容理解的困難。
Thumbnail
2023/12/18
比起中性詞,人們會比較記得情緒詞跟禁忌詞。處理資訊時,我們會使用兩種技巧:深層或淺層處理。深層處理過的資訊較容易保留在記憶中。兩個實驗證明了上面的說法!這樣的結果也與腦神經研究的發現相符。
Thumbnail
2023/12/18
比起中性詞,人們會比較記得情緒詞跟禁忌詞。處理資訊時,我們會使用兩種技巧:深層或淺層處理。深層處理過的資訊較容易保留在記憶中。兩個實驗證明了上面的說法!這樣的結果也與腦神經研究的發現相符。
Thumbnail
2023/12/07
情緒詞 (尤其負面情緒詞) 究竟會不會增強我們的記憶?情緒中很重要的兩個因素:valence (情緒效價) 跟 arousal (情緒喚起) 哪一個更會提升我們的記憶。 作者精心策畫了 6 場實驗,以數據告訴我們答案。
Thumbnail
2023/12/07
情緒詞 (尤其負面情緒詞) 究竟會不會增強我們的記憶?情緒中很重要的兩個因素:valence (情緒效價) 跟 arousal (情緒喚起) 哪一個更會提升我們的記憶。 作者精心策畫了 6 場實驗,以數據告訴我們答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情緒對人際關係和溝通的重要性,並提出了對話時應注意的要點,以及在不同情境下應如何適當表達。作者提出了情緒導向的溝通新觀念,希望讀者可以在與他人的交流中更加注重情感的表達。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情緒對人際關係和溝通的重要性,並提出了對話時應注意的要點,以及在不同情境下應如何適當表達。作者提出了情緒導向的溝通新觀念,希望讀者可以在與他人的交流中更加注重情感的表達。
Thumbnail
人是一種隨心所欲的動物 有思想 情緒 百百種 讓你捉摸不定 總在某一種時刻 會有情感不定糾紛存在 事小化無 大事化小 最終不了了之 唯一不變就是 人的本性 由善變成惡 再由惡轉變成善 在之後呢? 或許 就在一個不知情的情況之下 還不斷的上演同樣
Thumbnail
人是一種隨心所欲的動物 有思想 情緒 百百種 讓你捉摸不定 總在某一種時刻 會有情感不定糾紛存在 事小化無 大事化小 最終不了了之 唯一不變就是 人的本性 由善變成惡 再由惡轉變成善 在之後呢? 或許 就在一個不知情的情況之下 還不斷的上演同樣
Thumbnail
心理韌性對於個人面對挑戰和壓力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瞭解心理韌性的組成要素,包括人際關係與社會資源、自我效能和自知之明,對於提升個人的心理韌性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探討了動態能力在心理韌性中的應用,並分析了心理韌性對個人的影響。
Thumbnail
心理韌性對於個人面對挑戰和壓力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瞭解心理韌性的組成要素,包括人際關係與社會資源、自我效能和自知之明,對於提升個人的心理韌性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探討了動態能力在心理韌性中的應用,並分析了心理韌性對個人的影響。
Thumbnail
你有聽過「情緒顆粒度」這個詞嗎? 你知道,「語言能力」會影響情緒管理能力嗎?
Thumbnail
你有聽過「情緒顆粒度」這個詞嗎? 你知道,「語言能力」會影響情緒管理能力嗎?
Thumbnail
★心理學證實,滔滔不絕令人反感,話少更能贏得人心。
Thumbnail
★心理學證實,滔滔不絕令人反感,話少更能贏得人心。
Thumbnail
★科學證實,臉部會「無意識」顯露內心真正的想法!
Thumbnail
★科學證實,臉部會「無意識」顯露內心真正的想法!
Thumbnail
情緒的展現不論好壞,都有其用意,你認清自己、他人的情緒嗎?
Thumbnail
情緒的展現不論好壞,都有其用意,你認清自己、他人的情緒嗎?
Thumbnail
在社交場合或職場中,我們會面對各種不同的情緒刺激,要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找出情緒發生的原因,進而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這對於個人心理健康和職場人際關係都十分重要。
Thumbnail
在社交場合或職場中,我們會面對各種不同的情緒刺激,要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找出情緒發生的原因,進而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這對於個人心理健康和職場人際關係都十分重要。
Thumbnail
適合近期在人生角色中,有點迷惘的你 《 感情這件事:五種角色,在愛的學習中遇見心理學家 》這是一本讀法很特別的書。它可以像是在閱讀一篇一篇的故事、也可以像是在追劇享受著每一個章節的樂趣。
Thumbnail
適合近期在人生角色中,有點迷惘的你 《 感情這件事:五種角色,在愛的學習中遇見心理學家 》這是一本讀法很特別的書。它可以像是在閱讀一篇一篇的故事、也可以像是在追劇享受著每一個章節的樂趣。
Thumbnail
講述兩件事情: 情緒詞很特別!在 mental lexicon (心理詞典) 中是可以被單獨分出來的一類。 情緒概念因不同語言 (文化) 而異,且雙語者認知的情緒概念可能也與單語者不同。
Thumbnail
講述兩件事情: 情緒詞很特別!在 mental lexicon (心理詞典) 中是可以被單獨分出來的一類。 情緒概念因不同語言 (文化) 而異,且雙語者認知的情緒概念可能也與單語者不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