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談價值的創造性,就是在似曾相似之中創造與眾不同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我們閱讀尼采,不是為了追隨他,而是要追隨自己」


德國哲學家─尼采(1844-1900),原計畫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分為6部分出版,最後只出版了4部分,未寫的最後兩部為描寫查拉圖斯特拉的布道工作以及最後的死亡。其不同部分完成於不同的年代,出版的日期為1883年至1885年。尼采以查拉圖斯特拉的身份剖析,認為人在經歷道德、基督教信仰幻滅的虛無主義後,應該將心境轉向一種「積極的(或正面的)虛無主義」,使自己得以面對心中的價值意義,並且依此意義創建人生。


我認為這本書最有價值、最與眾不同與值得思考的地方是,尼采提出了一個假設,假設「上帝已死」。那麼人們要以什麼為信仰呢?或者說人們能夠沒有信仰嗎?能夠由自我生產屬於自己的信仰嗎?沒有了信仰的我們,對一切事物感到懷疑時,所依靠的是什麼呢?是否必須依靠自我找到一切事物的本質或原理呢?無神論是否也是一種信仰?信仰的條件是什麼呢?除了自我「相信」之外,信仰需要被驗證嗎?需要能夠說服他人嗎?我認為信仰多多少少需要一點「理性」作為基礎,並且能夠對生老病死、道德倫理、是非善惡等人生的課題有一套解釋。


而《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就是一本尼采版的「超人聖經」。認為徹底戰勝虛無主義的方法,即「超人」。「我教你們什麼是超人。人類是應當被超越的。你們曾作怎樣的努力去超越他呢?」尼采認為,生命的本質是在於不斷地自我超越,人也是「一種應該被超越的東西。」「超人」即是人類的超越者。事實上,超人是不存在的,它是一種生存的「目標」與「意義」。上帝的死亡使人類的信仰出現了空白,尼采便要用「超人」來填補這份空白。


沒有了神的存在,人們的心靈於是獲得了自我的自主性與創造性,原本依靠的一套價值,需要轉為另一套「自我」的價值去解釋。「精神是怎麼變成駱駝,駱駝再怎樣變成獅子,最後獅子怎樣變成孩子。」尼采提出經由精神的三段變化來獲得自我意志:駱駝能夠負重,象徵能夠承受世俗的一切價值;獅子能夠攫取,象徵能夠攫取自由,發展獨立、自由的精神;孩子擁有思考,象徵精神擁有自我的意志,喪失世界者會獲得他自己的世界。


獲得自主性與創造性的過程,猶如教育與人格養成的過程。小時候我們在學校學習、認識世間的普遍價值(道德、是非)與約定俗成(傳統、文化)。當學習了一定的知識背景之後,經歷事件產生價值與自我的矛盾,於是從事件中一步步地經由自我的自由來探詢與建立屬於自我的價值。「精神就是殺進自己生命中的生命;它通過自己的痛苦增加自己的知曉。」在不斷探詢自我進而創建自我價值、自我信仰的過程中,達到超人的目標與人生的意義。


「倫理思想,自古以來,它的根本就是厭世主義和觀念的理想主義。」是非善惡與道德倫理都是相對的,並沒有什麼價值是恆久不變的真理,因為事物的活動是偶然的,非合理的,所謂合理的道德的宇宙秩序是不存在的。「合理」所謂的理性,不過是事物中的部分存在,並非統一世界的原理,禁得起合理判斷的,只是世界的事物現象的一部份。


當世間的價值都是相對的,那麼還有客觀價值的存在嗎?在當前虛無主義價值瀰漫之際,學校教育與社會傳播著一種,鼓勵人人獨立思考與勇敢表達自我意見時,卻忘了「創造」自我意志的前提是─先了解這個社會、掌握社會的傳統價值(客觀價值);自我價值必須在掌握社會的傳統價值之中才能夠有改變與取代的可能。當人們想要用有限的人生經歷與知識去回應龐大的社會價值與體制時,虛無主義使人們不再相信客觀的理性、客觀的是非對錯與客觀的道德倫理。當一切皆是虛無,人生也就喪失了目標與意義。


「客觀」價值還是存在的,並非一切皆以「自我」作為價值判斷的標準,自我價值永遠脫離不了客觀價值的原因在於,自我價值是建立在客觀價值之上的,沒有了客觀性的存在,自我也就喪失了價值的「根」。自我價值的創見是一種「取代」的關係,而不是「破壞」的關係;以一個更好的價值取代舊有的價值,然後在舊有的價值之中看見原有價值的不足與超越的可能。價值的創造性,就是在似曾相似之中,創造與眾不同;只有在傳統中、普遍價值中所創造的自我價值,才能夠生生不息並且影響社會的客觀價值。


人人都應該以「超越」為目標,不斷地「取代」自我過去的價值,並創建自我新的價值。其過程是痛苦的,但卻能夠在痛苦之中感受到人生深刻的踏實感與樂趣。這和我接觸哲學的過程的感覺很相似。哲學之於我就是不斷的「取代」舊有的成見與價值,在似曾相似的感覺之中,感受到「我怎麼沒想到!」的與眾不同的感覺。價值是拿來取代的,亦如理論與標準也是拿來取代的。在不斷建立與取代的過程中達到自我價值可能的最大範圍,而痛苦最終都將成為快樂的養分,成就自我最大的善與惡。

2016/7/27

    5會員
    527內容數
    哲學博士生/建築系畢/證照:高考公務員、工地主任、古蹟工地負責人/前地方文資薦任公務員(建築工程職系)/研究領域:建築哲學、文化資產哲學。由「哲學性」、「反思性」角度,評論文學、建築、哲學、時事、影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音樂藝術、文化資產、公職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