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刷新世界紀錄分齡組的跑者

不斷刷新世界紀錄分齡組的跑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葡萄牙65歲長跑女將Rosa Mota在葡萄牙里斯本舉行San Silvestre de Amadora10公里路跑賽,以39分40秒刷新女子65歲年齡組世界紀錄


2023年10月在世界半馬錦標賽,跑出1小時26分01秒,同樣刷新女子65歲年齡組世界紀錄,事隔不到1個月,Mota又在瓦倫西亞的半程馬拉松賽跑出1小時25分52秒,再度改寫紀錄。


從22歲跑到65歲,Mota的速度還是快到歲月都追不上,她始終相信:「年齡的增長不能阻擋你/妳跑步,也不會阻礙你/妳變得更快,真正能阻止你/妳的,從來就只有你/妳自己。



每次看到這種類似新聞時,下意識的就會去找尋選手的背景,然後發現原本就是擅長領域時,好像一切就不是那麼意外?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在上了年齡後,心態上也保持積極向上呢?


跟年輕時比起來的成績,絕對是比較差的,要在上了年紀後還繼續突破個人最佳成績,那是幾乎不可能的事;那麼要如何去面對這樣的情況呢?


最基本的就是保有對該項事物的熱情跟投入,很多人會說自己做不來、自己沒時間、沒有錢等等,其實說到底是因為對項目沒有興趣,要一個人好好的投入不喜愛的事,那絕對是不可能做的好的,尤其是新的領域、陌生的領域。


再者是調整自己的心態,也就是去接納自己的現況,每多活一天就是變老了一天,無論是付出什麼樣的努力、使用了多少科技魔法;但是這些都不及坦然面對目前自己的模樣,只要可以接受身體的狀態,相信自己的靈魂就會盡力的把力量給展現出來。


不用羨慕別人,而是要告訴自己,拾起興趣、動起來吧!!!

avatar-img
布魯斯的心智訓練天地
22.1K會員
269內容數
相信運動是好的、相信閱讀是好的、相信開放心態是好的,在這邊會分享關於運動、教育跟心理的相關內容,歡迎一起來聊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追求夢想的路上,遇到心力交瘁、表現卡關等問題是常見的。本課程以運動心理為主軸,協助您提升表現、破除障礙、優化決定,讓您更有心理韌性應對挑戰。
疫情影響全球,許多人過世。運動員過世似乎已經不足為奇,但他們與一般大眾間的身體差異仍然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本文探討了運動員的天賦和身體狀況之間的關係,並以臺灣棒球選手張誌家先生的過世為例。
「你/妳到底在想甚麼?怎麼會這樣咧?跟你/妳講過多少次了都沒有在聽?」 生活中或職場裡,應該或多或少自己、還是朋友、同事有遇過這樣的情況吧?那麼你/妳選擇面對的方式是什麼呢?還記得曾經有聽過一個做法是跟我說「裝作沒聽到就好啦。」
運動心理教練,顧名思義處理的是「心理」因素,不夠強大的心理素質導致表現失常、不穩定、卡關、停滯甚至退後。那麼心理議題不就是心態問題?想太多、不開心,那就一直給選手加油打氣、正能量的鼓勵不就得了?真能如此簡單好辦,就不會有那麼多選手因為心理素質議題而導致表現不佳、甚至退賽。
關於運動場上、看起來跟心理素質培養很沒有關係;但卻很可能去影響到選手表現的因素之一,你/妳有想到是什麼嗎? 在生活的各個地方都能看到類似的情況,看在其他人的眼裡超級莫名其妙,自己的心裡卻踏實的不得了的行為,有想到是什麼了嗎?
先前聽過一個分享,內容大意是第一次聽到「運動心理」的時候,心裡想的是「運動就運動,跟心理有什麼關係?球來就打,表現不好就是練的不夠啊。」 不可否認的是,當身體素質覺得還有再提升的空間時,會讓人覺得作心理肌肉的鍛煉有什麼實質幫助嗎?
在追求夢想的路上,遇到心力交瘁、表現卡關等問題是常見的。本課程以運動心理為主軸,協助您提升表現、破除障礙、優化決定,讓您更有心理韌性應對挑戰。
疫情影響全球,許多人過世。運動員過世似乎已經不足為奇,但他們與一般大眾間的身體差異仍然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本文探討了運動員的天賦和身體狀況之間的關係,並以臺灣棒球選手張誌家先生的過世為例。
「你/妳到底在想甚麼?怎麼會這樣咧?跟你/妳講過多少次了都沒有在聽?」 生活中或職場裡,應該或多或少自己、還是朋友、同事有遇過這樣的情況吧?那麼你/妳選擇面對的方式是什麼呢?還記得曾經有聽過一個做法是跟我說「裝作沒聽到就好啦。」
運動心理教練,顧名思義處理的是「心理」因素,不夠強大的心理素質導致表現失常、不穩定、卡關、停滯甚至退後。那麼心理議題不就是心態問題?想太多、不開心,那就一直給選手加油打氣、正能量的鼓勵不就得了?真能如此簡單好辦,就不會有那麼多選手因為心理素質議題而導致表現不佳、甚至退賽。
關於運動場上、看起來跟心理素質培養很沒有關係;但卻很可能去影響到選手表現的因素之一,你/妳有想到是什麼嗎? 在生活的各個地方都能看到類似的情況,看在其他人的眼裡超級莫名其妙,自己的心裡卻踏實的不得了的行為,有想到是什麼了嗎?
先前聽過一個分享,內容大意是第一次聽到「運動心理」的時候,心裡想的是「運動就運動,跟心理有什麼關係?球來就打,表現不好就是練的不夠啊。」 不可否認的是,當身體素質覺得還有再提升的空間時,會讓人覺得作心理肌肉的鍛煉有什麼實質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