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如何在團體面試中脫穎而出? 歷經四次團體面試的小小心得

2024/01/1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知不覺竟然在一年內累積了四次的團體面試經驗。

都說「三折肱成良醫」,雖然「過度自我袒露」和「講話太直接」一直是我在面試過程中的罩門,但在幾次的經歷和負盤中,也逐漸累積了心得。

Impact Hub Taipei全球倡議實習面試復盤(上):團體面試

一、在中前段回答

1. 參考一些人說法擇優學習

如果對於自己的答案並不是特別有把握的話,不妨聽聽看別人的說法。

但凡有些經驗的人,都可以評判出在場的人哪裡表現得好,哪裡又表現不好。針對別人好的地方,可以學起來,轉換一下表達方式,變成自己的回覆。

2. 有餘裕聆聽其餘人的回答

若是你在回覆之前會一再反覆確認自己的答案,聽不見別人回答的話,那麼你最好早一點回答,因為在團體面試中,一定要聽到其他人的答案。

二、看著對方

過去曾看過一本人際關係的書,《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書中提及眼神接觸的重要性,眼神注視除了可以表示自己的興趣,更是自信的展現。

1.「他有在聽我說話」

在自我推薦環節中,我聽到了至少兩次推薦理由是「我覺得他有在聽我說話」。

儘管這個理由乍聽之下有些薄弱,但仔細想想,會需要團體面試的單位基本上很重視「團隊工作」,而「聆聽」是團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這個推薦理由可以說還是有一定說服力的。

當然,也不是全神貫注盯到對方全身發毛。我認為適時轉頭看一下發言者即可。若是坐成一直線,還要大費周章地喬角度那確實有點超過了,可以偶爾看向兩側的人就好。如果是圍著一圈討論,認真看著發言者,並且適時地點頭表達認同,就可以讓對方覺得「他有在聽我說話」了。

三、互相推薦

團體面試大概都會有這個環節。

推薦原因不僅能看出你是如何看待這個機會,又認為什麼樣的人適合這次的機會。我認為最重要的可能是「其他人會不會想和你合作」。

在場每一個人都是潛在錄取者,若是有許多人推進你,那表示將來團隊的人可能都會想和你合作;相反地,若是沒有人推薦你,那你大概不是個理想的合作對象。

所以「該怎麼讓人想和你合作」,是團體面試中的一大重點。

提前到場

提前到場讓自己有機會先熟悉一下環境,讓自己在面試的時候比較沒那麼緊張。 通常我還會將雙手叉腰,擺出「超人姿態」,並且在心裡不斷複述「我一定可以通過這次的面試」。 這是之前看到的一則心理學,放大自己的身體空間,可以增加自信。 提前到場才有機會觀察,或是與其他面試者攀談。

初始效應

另外一種降低緊張的方式,是和其他面試者聊天。

我在impact hub的團體面試是第一個到的,後面到的兩位面試者都相當自然地和我聊天。面試官進來的時候還以為我們三個彼此認識。

心理學中有個理論是「峰終效應」,人們會對「最......」的事物特別有印象,甚至以此做為對整件事的評價和整體感受,如最好最壞最初最終等等,而最初的印象又成為初始效應。那兩個熱情招呼的女生就讓我印象深刻。

我有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也說,他在推薦環節會刻意選擇「面試前」的觀察,來表現自己的遊刃有餘。

我在第三次的團體面試中,剛好遇到認識的朋友。雖然我們也不是特別熟,但是在現場聊起天,也讓減緩了我的緊張。

面試結束後,我們都還沒離開面試現場,她就說:「幸好有遇到你,不然我一定會更緊張。」

四、統整說法

1. 峰終效應

合作環結的尾聲或結束後通常會需要做小節。

方才也跟你介紹了峰終效應,作結的人會給人留下印象,推薦環節也就有機會因此被推薦。

2. 「他有在聽我說話」

統整環節中,整理每個人的言論,讓每一個都感受到自己在面試過程和討論過程中,都被你用心傾聽。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讚、收藏、留言和贊助,讓我更有更新的動力!

這些小撇步可能是一些微小的改變,但它們在團體面試中可能會成為關鍵,讓你在眾多面試者中脫穎而出。記住,不僅要表現自己,還要展現出你是一位有價值的團隊成員。

有感於自己跨出舒適圈的懵懂和不安,希望有個地方可以互相交流資訊和鼓勵。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