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餐芳與文化—食用花工作坊」

2024/02/0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辦工作坊多年,第一次回到我的故鄉高雄,同時也是餐飲學校的最高殿堂——高雄餐旅大學來做分享,整個活動將近八個小時,是我們辦過時間最長的一次工作坊,也對「餐芳」的文化與內涵進行了一次深入的探討,意義實在不凡!

raw-image

八月中旬接到高雄餐旅大學廚藝學院曾院長的盛情邀約,非常榮幸地來到「飲食文化暨餐飲創新研究所」的「療癒飲食」與「綠色飲食」課堂作分享。

老早就聽聞高餐是孕育餐旅精英的搖籃,既是台灣唯一的國立餐旅大專院校,也是餐旅學校的最高學府,對於學中文出身、沒有任何餐飲背景的我們來說,來到這樣一個廚藝殿堂,我們的心情無疑是忐忑的。

來一杯佛手飲,乾杯!佛手杯(靈感來自《山家清供》的香櫞杯)

來一杯佛手飲,乾杯!佛手杯(靈感來自《山家清供》的香櫞杯)

但或許有一些思維與實踐經驗是可以相互交流與學習的吧!就是帶著這樣的心情,眼下花況也不是太好的情況下,前來做關於食用花的講習與分享,從「吃花的流行風尚」開始談起,介紹到「時下的花料理型態」,再述及「餐芳譜的餐芳特點與理念」,最後談到最核心的「為什麼要吃花?」,當然也有大家最喜歡的當季花食的食作體驗與品嘗。

(下圖) 帶著自己種的無毒鮮花辦活動,是餐芳譜工作坊的特色。(上圖) 芳菲主人示範搗玫瑰糖

(下圖) 帶著自己種的無毒鮮花辦活動,是餐芳譜工作坊的特色。(上圖) 芳菲主人示範搗玫瑰糖

食作與品嘗的項目有:玫瑰純露、玫瑰搗糖與玫瑰小酥餅、茉莉竹笙湯、紫藤花餃、木槿花餛飩、碧筩杯、睡蓮沆瀣漿、月桃花蜜餞與小酥餅,韭花醬佐羊肉、野薑花臭豆腐等。

帶著自家園子種的荷葉,讓大家體驗碧筩杯。

帶著自家園子種的荷葉,讓大家體驗碧筩杯。

學員實作,(上圖)搗韭花醬,(左下)韭花醬佐各種肉品試吃 (右下)包紫藤花餛飩

學員實作,(上圖)搗韭花醬,(左下)韭花醬佐各種肉品試吃 (右下)包紫藤花餛飩

花食實作指導

花食實作指導

各種琳瑯滿目現做的花食:(左上)木槿花餛飩 (右上)酥炸紫藤花餛飩  (左下)玫瑰小酥餅 (右下)野薑花臭豆腐

各種琳瑯滿目現做的花食:(左上)木槿花餛飩 (右上)酥炸紫藤花餛飩 (左下)玫瑰小酥餅 (右下)野薑花臭豆腐

一直到做完這個工作坊,我們才更清楚自己的定位,我們的餐芳,其實真正想做的是餐芳文化的傳播。很多人看到我們在粉專上的分享,常不明所以地問:你們是在開餐廳嗎?也真的有人要找我們開餐廳,我們還經常接到要來吃花料理的詢問電話,不然就是要買東西的。是啊,大家不都這樣想?不然餐芳譜到底要幹嘛?

但無論是開餐廳、還是研發商品,一旦牽涉商業化,都需要非常專注於食材的來源、廚藝、食安、管理等各項標準流程的作業程序,但我們是這麼熱愛研發、熱愛那隱藏在事物底下的文化底蘊、又不喜歡受到拘束,姑且不說園子裡種的那些花草怎麼提供商業化的需求,如果我們真的去開餐廳或賣商品,研發的能量大概也會非常受限吧!

raw-image

最後還是非常感謝高餐廚藝學院曾院長的知遇、賞識與邀約,讓我們有這樣的機會分享我們在餐芳這一塊多年來的實踐心得,同時也對糾纏很久的開餐廳、研發商品、精進廚藝這些東西做了一番深刻的釐清,並真誠地叩問:甚麼是我們可為、持續為、並可找到熱情的事業?

花,作為非典型的食材,的確有其特殊性。她既不同於果與菜等日常食材,作為植物的生殖器官,植物開花的目的是為了結果,所以為了自我保護,會分泌生物鹼、丹寧等難以下嚥的物質,甚至乾脆分泌毒素,悍然拒絕入侵者。

但同時,花也是一株植物能量最飽滿的狀態,人很自然就會被那活色生香的美與蓬勃的生機給吸引,甚至忍不住想要拈取咀嚼……人為什麼要吃花?答案當然很多,但似乎也都難以究竟,不同人就算吃同一朵花,心境也是截然不同的。我們也將持續探索下去。

花饌在中國至少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不同階層與身分地位的人們對吃花有不同的追求與心境。

花饌在中國至少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不同階層與身分地位的人們對吃花有不同的追求與心境。

我們是傳統花饌、現代花食與文人飲食的研發實踐者。夢想再現古代文人宴與群芳宴的風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