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汰除工作,心理師的三大心法 !

2024/02/08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前面的文章曾提過「心理工作者如何汰除產品以提升個人品牌效應」(見連結),今天我們花一點時間來聊一聊汰除工作~


這篇先跟大家聊聊什麼工作被我汰除刪掉了,

再談談我的思考策略,

最後一部分則是透過汰除工作跟我生活的關係。


https://unsplash.com/s/photos/freelancer

https://unsplash.com/s/photos/freelancer


收入占比

第一個是我刪掉了個別治療。

就在去年年底,

為了要確定是否可以汰除這個工作

統計這幾年的心理治療收入比例,

近三年平均每個月非心理治療的收入比例超過95%以上。


不少人會想心理師的專業工作不就是心理治療? 這樣放棄了不就沒了專業了嗎?

這個問題可以用三方面去討論:


心理師的專業一定要是心理治療嗎?

的確,不少人總以為心理師的專業就是心理治療,

我以前也是這樣認為,離開了組織,

我發現,

除了心理治療以外,我還有其他的能力可以貢獻自己的地方,

也有其他更多的地方需要我,除了心理治療以外的能力,

而這些能力是多數心理從業人員所欠缺的能力,

市面上又有這方面的需求缺口,

便可以成為我的專長。


譬如: 長照人員的授課,這是一個目前非常夯的產業,

有人會認為很多不同職類的醫事人員在這個產業裡授課,

你進到這個市場,不是就是進到紅海跟其他人一群人廝殺嗎?

不是有違以前一直倡導說要找到自己的藍海?


有這樣看法的人,往往都只看到表面,

現在坊間經常都是舉辦xx核心20小時,

就像失智症核心20小時、身心障礙核心20小時、

精障核心20小時的課程等,

這些課程的確在市場上已經飽滿,

也有許多不同專業領域的醫事人員在此耕耘。


但是,會問這樣問題的人可能沒看到的是,

每個長照人員都有每六年的120點的積分。

當他們上完這幾個20小時,以後他們要從哪裡得來學分呢?

勢必要研發開新課程,甚至還要深究某些既有的課程,

這就不是普遍人所具備的能力,這就是藍海。


需要課程設計、需求調查,課間運課等能力,

所以這些開課單位,在之前協助上過的上述三種20小時的課程之外,

他們需要能夠提供新課程的研發、內容設定、授課等能力的人員,

便會知道要找誰了。


所以我比較在意的是,受課單位不是只有單次的授課,

而是需要長期合作的時候會想到我,

這就是需要具備相關的能力,

才能夠持續服務他們。


沉沒成本很可惜

可惜,這是許多不願意放棄的人會有的想法,

他會讓人裹足不前,讓人停滯不動,

當我們沒有選擇的時候,很容易進入這樣的思維裡面。

放棄了這個,就沒有下一個資源或是下一個不一定會更好一樣

的概念。

這個原因在於我們到底有沒有儲備足夠的能力往下一個方向走,

我想到去年跟某個計劃的老師討論「第二曲線」這個主題。


「第二曲線」有三種不同的轉換模式,

第一種是大部分人都知道的,也就是在順風順水的時候,

再往上換到另一份工作上,是一個向上的趨勢。

第二種則是前面一份工作景氣不好、狀況不好,往下走的時候,

換到下一個工作,是一個被迫選擇下一份工作的概念。

第三種則是,連第一份工作甚至還沒到很厲害,就開始換下一份工作,

而下一份工作也沒辦法讓自己很厲害,就又換到下一份工作,所以人生就是不斷地換工作。


不少人有沉沒成本的概念,比較可能是處在第二或第三種型態的曲線,

前一份工作自己做得不是很好(可能是薪資、壓力、同事上司等),

但下一份工作又不確定自己是不是能有更好的薪資、

較少的壓力或是更友善的同事上司,

那麼多不確定,

乾脆退回自己原本的工作,

讓自己不會後悔。


當你已經有了預備, 知道自己要甚麼、會甚麼,

能夠把甚麼事情做得更好,

這樣就知道這個轉換不會覺得可惜,

甚至還會慶幸也這樣的轉換機會。


斜槓轉職策略

這有點像過去大家所說的斜槓的概念一樣,

許多人想換工作的時候,

斜槓就是一個很好的跨越模式,

當你的斜槓收入高過於正職的收入,

就可以考慮換工作了。

而我這樣的收入比已經持續了兩年以上,

便可以比較無虞轉換不用太擔心收入過少。

相同的,如果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我們也就不太容易為著沉沒成本而心生可惜了。


把時間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第二個則是某個心理項目的鑽研。

大約在去年年初,

看到一個心理項目的市場缺口,

一方面很少心理師願意投入,

另一方面因為該項目不被主流所接受,

需要研究的內容很廣 (別問我這個項目是甚麼喔~)


經過半年的觀察,

考慮了那麼多好處,

更確定產品市場,

年中時就決定要啟動我的學習計畫,

也買了幾本書和課程。


有了那麼好的產品和市場,

後來怎麼在半年就汰除了呢?


先離題一下,我對於「行銷」這個主題,

只要可以應用在心理產業,就會很有興趣,

無論中間時隔多久,

後來只要看這個主題,

就很想要閱讀,很想學習。


回到前面汰除的這個項目,卻沒有這樣的想法,

雖然很努力地持續三個多月,

讀找相關資料,

都很有興趣,

中間休息了一陣子,這樣的動機卻逐漸的消失,

一點興趣都沒有了。


2024年時再回頭想想這是不是我的「三分鐘熱度?」

要看我到底如何下決心想學習這個心理項目的原因,

我想到當初有興趣的並不是這個心理項目,

而是當我具備這個心理項目後,所得到的好處,

因為可以協助各地的公司行號,

正符合我可以「去我想去的地方」,

如此一來當然不會有持續想要學習的念頭和態度。

只怪當初沒有仔細地想過,其實這個也讓我學到兩件事。


興趣比市場重要

首先興趣比市場重要,

個人品牌或是自由工作者,

很重要的就是產品是否能夠持續生產,

如此才有可能為自己佔據市場,

所以興趣是產品的基礎,

有了興趣才有可能持續的製作自己喜歡的產品。


該有興趣的是「工作內容」,而不是只有「完成工作的心理滿足」

當了心理師那麼多年,

有很多人問我,想成為心理師要如何做?

我反問他說:「為什麼想當心理師呢?」

他回答說: 「我很喜歡幫助別人,因為幫助別人很有意義,也讓自己很有成就感!」



我覺得對於有興趣報考心理研究所未來成為心理師的夥伴,

其實應該想想看到底是「喜歡心理師工作」,

還是喜歡「當心理師工作完成後得到的心理滿足」。


如果興趣在前者,

才比較容易支撐我們繼續走心理師這個行業,

倘若你想要的是後面的「當心理師工作完成後得到的心理滿足」,

就像「能夠幫助別人」、

「看到別人日子越過越好」、

「自己的成就感」等等間接的好處,

往往不容易讓你在不滿意心理師工作時候,

仍然繼續走下去。

因為想到的都是好的一面,但實際上卻無法讓你天天都這麼好。


判斷的核心在於「工作本身」,而非「附加的好處」,

因為「工作本身」是我們工作時會時時刻刻面臨到的處境,

然而如果是「附加的好處」常常是我們想出來的,

附加的好處不一定會實現,

甚至常常都不會實現;

但「工作本身」卻是天天都在經歷的事。


判斷喜好與否的核心在於「工作本身」,而非「附加的好處」


減少外務,才能專注本業

在過去組織裡,從來沒有想過汰除工作,

只有上級長官交付的工作一件一件的完成,

刪掉一個一個的已完成的代辦事項便是我的工作。


離開機構之後,

成為全職自由工作者,

需要為著自己的收入更努力,

沒有人督促,沒有人支付月薪的情況,

只有自己更加利用有限的時間,

產出最大的價值,

才有可能繼續好好的過日子。


那篇文章我有講到:「我的五年、十年以後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我的目標是:

「有更多的時間閱讀喜歡的書,

更多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去我想去的地方」,

以終為始」這是很多自由工作者的至理名言。

當你不知道你要去哪裡,想去甚麼地方的時候,

你就有可能盲目的做事情,

甚至是短線的炒作某些熱門的議題,

覺得只要有收入就好,有賺就好。

這樣不太容易累積自己的經歷和讓人知道的實力,

然而當你知道了你的目的是要去哪裡的時候,

便可以減少甚至不要那些有可能拖累你,

對你沒有長期效果的工作,

就可以聚焦在真正有價值的工作上。


自由工作者的個人品牌,往往需要不斷的探索

自己的工作決策與工作目標是否吻合?

否則真的會讓我們的成就事倍功半!



歡迎您在本文下面留言或是在電子報留言,讓我知道您的想法喔!

歡迎訂閱「​心理師的品牌研究所 免費電子報」,得到第一手品牌資訊,

帶您看見不一樣的世界思維!


嗨!你遇到了難搞的長輩?還是混亂的失智症病患嗎?又讓你火冒三丈、無法入眠嗎? 當我們知道他背後的原因,便有可能理解他甚至解決他,讓我們一起來發現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