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首創,我國製藥產業之光-台灣諾亞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台灣諾亞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褚顯仁董事長,因為2008年全球假肝素事件,深感我國自製自產肝素原料藥的必要性;過去臺灣僅能生產「肝素粗品」,「肝素原料」全需仰賴國外進口,而依賴進口的風險就是被動的接受品質堪慮的藥品,就如這次的假肝素事件。褚董身為從事肝素產業鍊的一員,帶著為國民健康福祉奮鬥的信念,挺身創立「台灣諾亞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為臺灣第一家肝素原料藥廠,以嚴謹態度把關,提供病患更安全的用藥品質。


創業始於「憂國憂民之誠」

肝素鈉(Heparin),又稱普通肝素,因為具良好抗凝血作用,是臨床常見的抗凝血藥物之一,在創立「諾亞生技」以前,褚董事長即是從事肝素製造產業的一員。在2008年爆發假肝素事件,全球上百人因為使用假肝素而導致死亡,褚董在臺灣許多的親友,也是此次風波的受害者!臺灣雖已生產肝素多年,但技術皆是在「粗製品」,而非肝素原料藥(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 , API)。這次的事件,讓褚董深深體會,臺灣需具備自製原料藥能力的必要性!於是創立「台灣諾亞生技股份有限公司」,選址於新竹科學園區,專門製造、生產符合 PIC/S GMP的肝素原料及小分子抗凝血藥物,是全臺首創專門製作肝素原料藥的藥廠。


開拓疆土、製藥產業的先端

肝素是臨床上重要的天然抗血劑及抗凝血藥物,主要用於開刀手術及洗腎;每個人一生當中,幾乎都有機會使用到肝素。台灣需要洗腎的人口高達十萬餘人,每年每人洗腎的次數加總就高達一千五百萬人次,國人對於肝素原料藥的需求就將近數百公斤。過去國內沒有自製肝素原料藥,全部仰賴進口。「台灣諾亞」秉著「拓荒者」的精神、救世濟人的理念,成立臺灣第一個肝素原料藥生產製造工廠,開拓以肝素產業鍊為主的生產基地,整合肝素上、中、下游產業,從上游豬隻的農業畜牧生產加工,到串連高端藥物生產及研究發展的中、下游產業,讓台灣不只有精緻化農業,也是世界製藥產業的先端,更是我國製藥產業裡的護國神山。


創辦人-褚顯仁董事長

創辦人-褚顯仁董事長

具「社會價值」「公共意義」的幸福企業

褚董表示,創業的前置三大作業:資金準備、從事這行業的經驗基礎和實質參與,身為臺灣第一家肝素原料藥的製造先驅,創業初期只能以「開天闢地」來形容。前期遭遇最大挑戰是克服資金困難。維持公司正常營運需要有穩定金流,額外預備金用來因緊急突發狀況;光是資金就讓褚董備受壓力。從研發到生產過程,褚董皆實際參與,親力親為雖然勞力又費神,但對於草創階段,唯有置身前線,才能隨時察覺問題癥結點,帶領公司修正、成長。創立事業不是易事,持續在國際間保有競爭更是一條考驗耐力與毅力的路途。支持褚董勇往直前的動力來源,是看見病患使用「諾亞」的藥品,進而獲得健康、延續生命。

「諾亞」並不單單只是一間製藥廠商,而是富有社會價值與公共意義的幸福企業,這樣的信念支持褚董堅持不懈,背負人民健康的責任,突破一路上的難關、無所畏懼。


追求新知的渴望、虛懷若谷的學習

對於「諾亞」的目標與展望,褚董表示,「諾亞」是臺灣第一家肝素原料藥廠,期許未來能整合肝素上、中、下游產業,齊心齊力提升實力與品質、在地深耕,為產業、社會創造經濟效益,更代表國家提升我國能見度及競爭力,成為臺灣製藥產業的「護國神山」。

創業建議與經營關鍵,對於褚董來說,「失敗」只有一種,就是半途而廢,創業可以有無數種理由放棄,但堅持只需要一個理由:「因為我想,所以堅持」,並且在過程保持“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危機,往往不是在「成功」以前,而是在往後的過程。唯有保持追求知識的渴望、 虛懷若谷的學習,才能持續帶領事業持續成長、茁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