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行為的背後,都是有潛在動機,我們想要吃零食,其真正的潛在動機應該是我們的身體需要食物跟水,只是我們使用零食來解決這一個問題。我們喜歡上社群網路、喜歡所張貼的照片被人點讚,其潛在動機則是我們希望被愛、被認同,而不是孤單的一個人。在原始人的時代,可能透過聊天、互相幫忙來獲取相同的感覺,但在現代,我們則是透過社群媒體。吸煙也是一樣,是我們為了解決焦慮這個潛在動機所選擇的解決方案,其實克服焦慮感有很多方式,有些人會去跑步、游泳,也可以得到所想要的結果。因此,我們目前使用來解決問題的手段,是我們長久以來所養成的習慣,但這是否是最佳的解決方式,值得探討。
每次當我們接受到環境中的提示時,我們的大腦會快速的將這一個提示進行分類,並且快速的與過往的習慣進行匹配,接著就執行習慣行為。我們認為我們的行為是回應提示,但是《原子習慣》的作者James Clear卻認為,我們的習慣其實執行的其實是「預測」,我們預測習慣的行為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所以,我們的預測會影響我們決定啟動那一個習慣的行為,這也說明,我們的習慣受到我們的大腦對於這個行為結果的「詮釋」,而非「客觀事實」。Clear舉例,兩個人看到一根香菸的詮釋可能不一樣:一個人可能感受到吸菸的衝動,另一個人則對煙味深惡痛絕。
因此,我們感受到特定渴望,以及我們所執行的習慣,其實是在處理基本潛在動機。當習慣成功處理了某個動機,我們就會產生再次去做的渴望,最後,我們從結果學會預測上社群媒體可以讓自己覺得被愛,或是吸煙後讓自己忘卻焦慮。當我們將行為與正面感受產生連結之後,習慣就有了吸引力。所以,我們只要能讓困難的習慣與正面感受產生連結,它們就會變得更有吸引力。Clear建議我們,只要一個小小的轉念,就會讓大腦對這件事情的「預期」不同,舉例來說,你必須早起上班,你必須為了生意打一通業務拜訪電話,你必須為家人準備晚餐,這些原本是你不想做,又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接著,把兩個字改掉:不是「必須」,而是「可以」。你可以早起上班,你可以為了生意打一通業務拜訪電話,你可以為家人準備晚餐。Clear表示:只是改變兩個字,就讓你用不同方式看待每件事;原本被你視為負擔的行為,如今成了機會。
轉念可以改變我們對事情的認知,進來許多談到情緒管理的書籍,也不斷強調轉念的重要性。當我們面對一項不想改變的行為時,先確認想要滿足的潛在動機是什麼,接下來透過轉念來改變自己對行為結果的預期,這樣就可以更輕易的改變習慣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