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指差確認」破除習慣動作帶來的分心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習慣就是身體不斷重複後的自動化,這是人體一個避免過度使用腦力的保護機制,因為思考的過程會耗掉很多能量,為了節能,我們就將日常一些動作經過不斷的重複之後將其程式化。舉例來說,早上起床刷牙,你會用同樣的手去拿牙刷,擠牙膏,然後開始從某顆牙開始刷起,接下來是下一顆,直至將所有的牙齒刷完。在刷牙的過程之中,你不用去考慮現在刷那一顆,接下來要刷那一顆,你的動作就像是程式執行一般,完全不用去思考有關刷牙這件事情。這樣的好處是你可以不費勁的去做很多事情,壞處呢?你有沒有注意到你在刷牙的時候,你的心思飛到哪裡?你當時在想什麼?你想的絕對不是刷牙這件事情,有可能是今天要做什麼?或是昨天某個人跟你說的一句話。這就是習慣帶來的問題,分心,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手上做著這件事情,但心裡卻想著其他的事情。

日常生活的習慣動作,讓我們在程式化的習慣執行過程中,因為熟悉而分心,這也許不會造成什麼大的問題,但如果是工作呢?想像一下假如你是一位公車司機,每天都行駛同樣的路線,每天重複做著近似機械似的動作,讓乘客上下車,開車、停車,你會不會分心想別的事情?交通運輸的駕駛,如果分心,所帶來的後果會是非常嚴重,小則交通工具誤點,重則發生重大車禍造成人員傷亡。如何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呢?

《原子習慣》一書中,舉出一個案例:日本的鐵路系統被視為世界頂尖,不會誤點也很少事故,日本是如何做到這樣呢?當你在日本搭火車,就會發現司機員會執行一項儀式:他們會手指不同物體,嘴巴喊出指令。例如,當列車靠近號誌時,司機員會指著號誌,同時嘴巴說:「現在是綠燈。」當列車駛入或駛離車站時,司機員會指著儀表板喊出確切的時速:「現在是30公里。」離站前司機員會指著時鐘喊出時間:「現在時間10點20分。」月臺上的其他工作人員也會出做類似的動作,例如列車準備開動前,工作人員會指著月臺邊緣宣佈:「列車可以放行!」重點是,每個細節都被確認、被指著、被大聲喊出來。

這一套程序被稱為「指差確認」,主要被設計來減少錯誤,看起來很愚蠢,但效果卻十分卓越。據《原子習慣》一書指出:指差確認減少了85%的錯誤,並避免了30%的事故。紐約地鐵也採用修改過版本「只指不喊」,實行不到兩年,地鐵列車誤點率就下降了75%,我觀察目前台灣高鐵也使用類似的系統。

指差確認有效的原因,就是將無意識的習慣拉到有意識的層次,司機員必須要眼、手、口並用,這樣也會把心拉回來。當一個行為愈是自動化,我們愈不會有意識地想到它,此時我們會開始分心。我們在吃飯時會滑手機,我們在洗澡時心裡卻是想著別的事情,我發現,大多數時間我們都是在分心過生活,專注變成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因此很多人提倡靜坐冥想,透過靜坐來找回專注的心,但是真正有靜坐經驗的人就知道,靜坐最難的就是對抗思緒紛飛的心,越安靜的環境思緒越多,真正要讓思緒回到呼吸,需要不斷的練習。過去曾看到一個故事,有位小和尚問老和尚何時才算是開悟?老和尚回答:「砍柴的時候砍柴,挑水的時候挑水!」小和尚回,這還不簡單!老和尚答:「不,你錯了,現在的人是砍柴的時候想挑水,挑水的時候想砍柴!」

回顧自己的生活,你在刷牙時真的想「刷牙」這件事情嗎?你在洗澡時,真的想「洗澡」這件事情嗎?我決定拿今天來練習一下專注在當下做的事情,做什麼,心就在這裡,看看會有什麼感覺!

圖片來源: Dall.E生成

圖片來源: Dall.E生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oger學長的沙龍
25會員
442內容數
Roger學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Thumbnail
2025/04/21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Thumbnail
2025/04/08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Thumbnail
2025/04/08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Thumbnail
2025/04/02
在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數字資訊。從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電池續航力,到顧客評價的星等,數字無所不在。有趣的是,這些數字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阿拉伯數字(如「5」)或是用英文單字(如「five」或中文的「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際上可能對消費者的判斷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最近,田納西
Thumbnail
2025/04/02
在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數字資訊。從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電池續航力,到顧客評價的星等,數字無所不在。有趣的是,這些數字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阿拉伯數字(如「5」)或是用英文單字(如「five」或中文的「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際上可能對消費者的判斷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最近,田納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培養習慣只能依靠意志力?還是有其他撇步可以輕鬆做到? 一起看看《原子習慣》中有哪些好用的方法吧!
Thumbnail
培養習慣只能依靠意志力?還是有其他撇步可以輕鬆做到? 一起看看《原子習慣》中有哪些好用的方法吧!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版權為作者所有,內容僅個人心得與摘要 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利用四個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版權為作者所有,內容僅個人心得與摘要 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利用四個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
Thumbnail
習慣對我們的影響遠超我們的認知。 「習慣」意味著我們的「慣性思維」,我們常態性地認為怎麼做很合理、怎麼做很正常、怎麼做才是好,於是我們會不斷地沿用這個行為模式...
Thumbnail
習慣對我們的影響遠超我們的認知。 「習慣」意味著我們的「慣性思維」,我們常態性地認為怎麼做很合理、怎麼做很正常、怎麼做才是好,於是我們會不斷地沿用這個行為模式...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當我們建立習慣之後,我們的某些行為會自動化,自動化的好處,是我們會越來越熟悉這一個行為;但缺點則是隨著自動化程度越高,我們會落入無意識的行為。也就是當一個行為自動化之後,我們對於回饋會變得不敏感,我們不會注意到要如何讓這個習慣變得「更好」。James Clear在《原子習慣》一書中就提及:某些研究顯
Thumbnail
當我們建立習慣之後,我們的某些行為會自動化,自動化的好處,是我們會越來越熟悉這一個行為;但缺點則是隨著自動化程度越高,我們會落入無意識的行為。也就是當一個行為自動化之後,我們對於回饋會變得不敏感,我們不會注意到要如何讓這個習慣變得「更好」。James Clear在《原子習慣》一書中就提及:某些研究顯
Thumbnail
在《設計你的小習慣》一書中,作者BJ. Fogg提到影響行為的三要素:B(行為)=M(動機) * A(能力) * P(提示)。其中,「小習慣」的目的,主要是針對一些「能力」要求比較高的習慣,為了讓這些習慣更容易養成,所以作者建議由「小」著手。作者Fogg在書中所提出的例子即是,他每次吃東西後,會要求
Thumbnail
在《設計你的小習慣》一書中,作者BJ. Fogg提到影響行為的三要素:B(行為)=M(動機) * A(能力) * P(提示)。其中,「小習慣」的目的,主要是針對一些「能力」要求比較高的習慣,為了讓這些習慣更容易養成,所以作者建議由「小」著手。作者Fogg在書中所提出的例子即是,他每次吃東西後,會要求
Thumbnail
習慣就是身體不斷重複後的自動化,這是人體一個避免過度使用腦力的保護機制,因為思考的過程會耗掉很多能量,為了節能,我們就將日常一些動作經過不斷的重複之後將其程式化。舉例來說,早上起床刷牙,你會用同樣的手去拿牙刷,擠牙膏,然後開始從某顆牙開始刷起,接下來是下一顆,直至將所有的牙齒刷完。在刷牙的過程之中,
Thumbnail
習慣就是身體不斷重複後的自動化,這是人體一個避免過度使用腦力的保護機制,因為思考的過程會耗掉很多能量,為了節能,我們就將日常一些動作經過不斷的重複之後將其程式化。舉例來說,早上起床刷牙,你會用同樣的手去拿牙刷,擠牙膏,然後開始從某顆牙開始刷起,接下來是下一顆,直至將所有的牙齒刷完。在刷牙的過程之中,
Thumbnail
你有沒有思考過,習慣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根據《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James Clear的說法,習慣是「多次重複後的自動化行為」。當習慣還沒有養成時,我們的大腦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做決策。想像你剛搬到一個陌生城市要出門上班,一開始面對的就是如何從住家到辦公室,你也許會花費幾天的時間,嘗試不同的交通工具與
Thumbnail
你有沒有思考過,習慣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根據《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James Clear的說法,習慣是「多次重複後的自動化行為」。當習慣還沒有養成時,我們的大腦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做決策。想像你剛搬到一個陌生城市要出門上班,一開始面對的就是如何從住家到辦公室,你也許會花費幾天的時間,嘗試不同的交通工具與
Thumbnail
當我們已經選擇每天要養成的小習慣之後,接下來就是開始每天執行。而影響我們是否可以持續每天執行的關鍵,除了小習慣的行為是否容易執行之外,《設計你的小習慣》一書的作者BJ Fogg還提醒我們需要注意「提示」。提示是我們生活中的隱形驅動力,我們每天經歷數百個提示,例如看到紅燈我們會踩剎車,看到綠燈我們則會
Thumbnail
當我們已經選擇每天要養成的小習慣之後,接下來就是開始每天執行。而影響我們是否可以持續每天執行的關鍵,除了小習慣的行為是否容易執行之外,《設計你的小習慣》一書的作者BJ Fogg還提醒我們需要注意「提示」。提示是我們生活中的隱形驅動力,我們每天經歷數百個提示,例如看到紅燈我們會踩剎車,看到綠燈我們則會
Thumbnail
習慣追蹤法是衡量你是否養成了習慣的簡單方法,比如在日曆上打叉。可以清晰無誤地證明你取得的進步,從而讓你對自己培養習慣的程序感到滿意。 另要要記得不要中斷培養習慣的程序,。絕不錯過兩次。如果你錯過了一天,試著儘快恢復固有的做事節奏。
Thumbnail
習慣追蹤法是衡量你是否養成了習慣的簡單方法,比如在日曆上打叉。可以清晰無誤地證明你取得的進步,從而讓你對自己培養習慣的程序感到滿意。 另要要記得不要中斷培養習慣的程序,。絕不錯過兩次。如果你錯過了一天,試著儘快恢復固有的做事節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