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如何挑選:重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重量在自行車產業內一直是個很重要的KPI,為兵家必爭之地。筆者曾經詢問過業界人士,其比較的基準單位是以10公克為一個差異標準;當然公斤(Kg)仍是個很重要的指標,會帶來強烈的心理感受差異,如3.1公斤跟2.9公斤在銷售時的落差感受,就是一道明顯的門檻對比。

然而轉換到電動系統時,這種目標的追求就很尷尬了,會產生十分激烈的衝突。電動自行車的續航力主要是跟電池的容量有直接關係,也就代表了電池的重量與續航力是成正比的,越重才能跑得越遠。而馬力的大小其實也跟馬達的體積大小成正比關係,也就是馬力越大的電動自行車,所需搭載的馬達就越大越重。當我們想要購買一台長續航力且馬力大的電動自行車時,就跟輕扯不上一點關係了;當然沒有花錢做不到的事,續航力長、馬力大又重量輕,肯定價格飛漲了。但有趣的是,卡在目前技術的瓶頸,或是廠商不願意花較多的成本選購較優異的動力系統,因此續航力強、馬力大、重量輕這三點為空集合,市面上並無這樣的產品。

諸多現實面的要素,因此筆者一開始就覺得,電動自行車反正都是馬達在跑,車子無論多重也不影響騎乘者的感受,為何要在乎車體重量?同理,大部分的電動自行車在競爭時的比較KPI也就轉變為續航力及馬力大小的比拚,重量反而不再是重點。然而傳統的自行車產業仍然希望能將重量這項業內習知的KPI重新活化,藉此能提高自行車的售價差異,因此馬達業也就同意了輕量化的發展方向。

目前電動自行車業內所使用的主流馬達為輪轂馬達及中置馬達這兩種,其差異可參考之前的介紹。參考國內穩正企業的中置馬達來進行分析,中置馬達的起初的發展是為了解決自行車的重心配置問題,早期中置馬達整體重量為4.7公斤,經過長久的研發降至3.8公斤,而SHIMANO則是將內部的齒輪改為塑膠材質,將重量壓在3公斤以內,目前查到最輕的為德國的TQ為1.85公斤;但市場上可購買的中置馬達電動自行車,其馬達重量大多就是落在3公斤左右。

穩正中置馬達

穩正中置馬達

有趣的是中置馬達的輕量化發展到達3公斤的關卡之後,就進入了停滯期,只剩很少數的廠商持續專研,大廠則紛紛停留在3公斤的產品;其實是因為中置馬達的對手,輪轂馬達的重量就是3公斤左右。當初中置馬達一開始的研發目標是改善自行車的重心配置,但使用的重量逼近5公斤比輪轂馬達3公斤還要重,反而有種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感覺,容易被客戶反駁,因此往輕量化發展是面子之爭。此外,輕量化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需要增加費用,而消費者不見得會買單;因此到達一定程度後,就停止發展。

第一代輪轂馬達

第一代輪轂馬達

筆者一開始做的第一代輪轂馬達重量為2.8公斤左右,因此對於中置馬達3公斤確實覺得差異不大,因此對於中置馬達的重心配置較佳一事,只能心服。然而被廠商說服,同意重量是重要的KPI後,就略為嘗試的降低重量。在達到降低成本及重量的雙重條件下,第二代的輪轂馬達重量可以壓到2公斤。

第二代輪轂馬達

第二代輪轂馬達

但若願意增加成本,使用更輕且強度足夠的材料,則重量還可以進一步下降,進入1.6公斤的水準。然而筆者對於這樣的商品,其實存有很大的疑慮,願意多花錢買比較輕的電動自行車,這樣的使用者應該不是大多數,而且電池的重量仍然存在,僅僅是馬達少了1.4公斤,就要多花幾千塊買一台電動自行車,這種生意真的可行?因此筆者也就停止了再次輕量化的研究,而依筆者的經驗,預計此顆馬達還有輕量化的可能性,應可達到1.2~1.3公斤的範圍。

輕量化嘗試

輕量化嘗試

在筆者的個人經驗當中,除非真的有要經常搬車的使用情境,如公寓住宅僅有樓梯,自行車又要擺放於家中,不然重量其實真的沒那麼重要,畢竟人的體重都遠高於此。除此之外,車重對於有電時的騎乘影響真的不大,但若考慮到沒電時確實會變成了額外的負擔,但這對筆者而言,這又是特殊情境,就像買了Tesla電動車但又顧慮沒電時要怎麼處理;其實沒電的電動自行車,基本上沒願意騎了,畢竟原本就是想偷懶才買電動的。

重點整理:

除非要經常搬運,不然重量真的只是滿足優越感。

#可擔任業界顧問、講師

#個人經營歡迎贊助

馬達製造的專家-路昌工業

電動生活體驗-哿暢機電

電機產業的專業代工生產廠-富竹企業社

馬達技術傳承計畫

想要馬達的技術嗎?想要的話可以全部給你,去找吧!

我把所有的知識都放在那裡了。

avatar-img
261會員
222內容數
歡迎贊助或是多點廣告,謝謝 可擔任業界顧問、講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馬達技術傳承計畫 的其他內容
本文主要針對電動自行車的動力源擺放位置,以及前輪驅動或後輪驅動時的優缺點進行分析比較,方便大家自行選擇理想的電動自行車。 目前市面上電動自行車的動力配置如上圖所示,可分為前輪驅動的前置前驅(FF),後輪驅動的後置後驅(RR)以及中置後驅(MR)共計三種型式,以下將依序各別介紹說明之。 ===
承襲上篇介紹的內容,這次與大家分享自行車輪胎規格的更多細節,除了再一次描述自行車輪胎規格的標示,也順道從這個輪胎尺寸介紹網站中揭露更多歷史與行銷層面對輪胎規格制定的影響,本文會擷取其中一些資訊作為分享,有興趣的讀者們可自行瀏覽其網站內容。 在正式進行討論前,先提一個造成現代這麼多種輪胎規格及標示法的
本次藉由參與2022時代騎輪節活動,測試電助力自行車的表現。 先附上完賽證明書,賽程距離為103公里,筆者共耗時6小時又13分鐘才完賽,遠遜於主辦單位預估的三個半小時至四小時之間。主要是筆者並無騎乘自行車的習慣,也並為進行練習,在個人腳力上會遠不如其他參賽人員;基本上筆者就是單純想靠馬達參與賽事的心
介紹各類電動載具的輪胎影響及相關計算方式。 隨著近日電動載具的蓬勃發展,除了馬達之相關特性如:效率、續航力、加速度以外,另一個影響甚大的關鍵部件就是輪胎,不同的輪胎規格會直接影響到載具的適用時速、騎乘感受及應用場合等等。下式為計算電動載具加速時間t(sec)的數學式,其中S為時速(km/hr),Wd
由於筆者的親戚有購入一台中華eMoving Shine,有了騎乘經驗後,對這台電動自行車進行一些介紹。下圖為官網的Shine外觀造型,詳細資訊可至官網下載車主手冊,本文內容也都以車主手冊內容為主。 下圖為eMoving Shine的官方規格,當中並未直接標示輸出轉矩值,因此需要先求得馬達的轉矩,以判
本文要討論馬達轉矩對電動自行車加減速能力的影響。 由於在挑選電動自行車時,廠商往往會標示功率及轉矩等資訊,讓客戶方便挑選;此類數據雖然能作為產品比對的差異,但這些數據並無法輕鬆的讓一般民眾體會其差異性。我們無法了解350W是否真的符合使用需求? 30Nm的轉矩的大小到底影響了什麼? 首先來看一段往返
本文主要針對電動自行車的動力源擺放位置,以及前輪驅動或後輪驅動時的優缺點進行分析比較,方便大家自行選擇理想的電動自行車。 目前市面上電動自行車的動力配置如上圖所示,可分為前輪驅動的前置前驅(FF),後輪驅動的後置後驅(RR)以及中置後驅(MR)共計三種型式,以下將依序各別介紹說明之。 ===
承襲上篇介紹的內容,這次與大家分享自行車輪胎規格的更多細節,除了再一次描述自行車輪胎規格的標示,也順道從這個輪胎尺寸介紹網站中揭露更多歷史與行銷層面對輪胎規格制定的影響,本文會擷取其中一些資訊作為分享,有興趣的讀者們可自行瀏覽其網站內容。 在正式進行討論前,先提一個造成現代這麼多種輪胎規格及標示法的
本次藉由參與2022時代騎輪節活動,測試電助力自行車的表現。 先附上完賽證明書,賽程距離為103公里,筆者共耗時6小時又13分鐘才完賽,遠遜於主辦單位預估的三個半小時至四小時之間。主要是筆者並無騎乘自行車的習慣,也並為進行練習,在個人腳力上會遠不如其他參賽人員;基本上筆者就是單純想靠馬達參與賽事的心
介紹各類電動載具的輪胎影響及相關計算方式。 隨著近日電動載具的蓬勃發展,除了馬達之相關特性如:效率、續航力、加速度以外,另一個影響甚大的關鍵部件就是輪胎,不同的輪胎規格會直接影響到載具的適用時速、騎乘感受及應用場合等等。下式為計算電動載具加速時間t(sec)的數學式,其中S為時速(km/hr),Wd
由於筆者的親戚有購入一台中華eMoving Shine,有了騎乘經驗後,對這台電動自行車進行一些介紹。下圖為官網的Shine外觀造型,詳細資訊可至官網下載車主手冊,本文內容也都以車主手冊內容為主。 下圖為eMoving Shine的官方規格,當中並未直接標示輸出轉矩值,因此需要先求得馬達的轉矩,以判
本文要討論馬達轉矩對電動自行車加減速能力的影響。 由於在挑選電動自行車時,廠商往往會標示功率及轉矩等資訊,讓客戶方便挑選;此類數據雖然能作為產品比對的差異,但這些數據並無法輕鬆的讓一般民眾體會其差異性。我們無法了解350W是否真的符合使用需求? 30Nm的轉矩的大小到底影響了什麼? 首先來看一段往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隨著全球對於環保議題的重視與對氣候變遷的關注日益增加,電動車(Electric Vehicles, EVs)成為了未來交通工具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其中,EV動力傳動系統(EV Powertrains)中的電動機技術扮演著關鍵角色,對於EV的效能與性能有著重大影響。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Tern Quick Haul D8電動輔助貨運自行車的規格亮點、助力模式、騎乘體感、系統續航力、裝載能力等測試與使用心得。此外,也提供了建議購買的消費族群,以及入手前需要作的心理建設和還有停放空間的考量。
Thumbnail
該文章探討了疫情後自行車產業的變化,尤其是電動輔助自行車的成本結構和價格差異。藉由深入的角度探討了品牌管理能力、品牌價值和成本結構對產品定價的影響。
我一直以為我與能源的距離,就是開車用油、電器品用電。 過年期間,親朋好友聊天時,很多人都在問:要不要換電動車? 我相信,你對購買電動車最大的顧慮,是來自里程焦慮。 目前主流電動車的續航里程能保證在500~700公里,基本夠用了。 我對特斯拉電動車乘坐體驗會暈車,加速模式:0-100公
Thumbnail
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許多國家對於綠色能源及綠色交通提供了更多補助與支持。除了環保議題受到重視之外,隨著大家生活方式改變,健康生活也是關心的議題之一。 因此,具有健康、省力、輕便、免駕照等優勢的電動自行車,成為現今綠色交通與健康生活中的新趨勢之一。
Thumbnail
加百裕 (3323-TW) 在電動載具方面深耕電動自行車 (E-Bike) 電池市場,已與北美第二大自行車品牌廠 SPECIALIZED 合作,預計第二季起出貨量逐步拉升。加百裕看好,隨著全球節能減碳議題發酵,電動輔助自行車成為市場新潮流,根據 Precedence Research 數據,至 20
Thumbnail
兩個題目思考一下: 10平方公尺的太陽能電池板可以讓電動車每年行駛多遠? 太陽能源會枯竭嗎? 關於1 可以行駛9000公里!怎麼算出來的?算式如下: 但我知道大家沒有耐心看,總之1,000kWh的電力能量相當於3,600MJ(1kWh=3.6MJ)。另外,電動車的燃費(10・15模式)為0.
為什麼 ev 比傳統汽油車不值錢? 快速總結: 電池衰退,電動車現在都是新科技高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消費者寧願等多一會,新世代 ev 又出來了。而且,充電設施還沒有完善,都是令人卻步原因之一。 為什麼 ev 在歐洲沒有中國的銷量? 大家買車的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各種稅務優惠,打折津貼。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隨著全球對於環保議題的重視與對氣候變遷的關注日益增加,電動車(Electric Vehicles, EVs)成為了未來交通工具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其中,EV動力傳動系統(EV Powertrains)中的電動機技術扮演著關鍵角色,對於EV的效能與性能有著重大影響。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Tern Quick Haul D8電動輔助貨運自行車的規格亮點、助力模式、騎乘體感、系統續航力、裝載能力等測試與使用心得。此外,也提供了建議購買的消費族群,以及入手前需要作的心理建設和還有停放空間的考量。
Thumbnail
該文章探討了疫情後自行車產業的變化,尤其是電動輔助自行車的成本結構和價格差異。藉由深入的角度探討了品牌管理能力、品牌價值和成本結構對產品定價的影響。
我一直以為我與能源的距離,就是開車用油、電器品用電。 過年期間,親朋好友聊天時,很多人都在問:要不要換電動車? 我相信,你對購買電動車最大的顧慮,是來自里程焦慮。 目前主流電動車的續航里程能保證在500~700公里,基本夠用了。 我對特斯拉電動車乘坐體驗會暈車,加速模式:0-100公
Thumbnail
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許多國家對於綠色能源及綠色交通提供了更多補助與支持。除了環保議題受到重視之外,隨著大家生活方式改變,健康生活也是關心的議題之一。 因此,具有健康、省力、輕便、免駕照等優勢的電動自行車,成為現今綠色交通與健康生活中的新趨勢之一。
Thumbnail
加百裕 (3323-TW) 在電動載具方面深耕電動自行車 (E-Bike) 電池市場,已與北美第二大自行車品牌廠 SPECIALIZED 合作,預計第二季起出貨量逐步拉升。加百裕看好,隨著全球節能減碳議題發酵,電動輔助自行車成為市場新潮流,根據 Precedence Research 數據,至 20
Thumbnail
兩個題目思考一下: 10平方公尺的太陽能電池板可以讓電動車每年行駛多遠? 太陽能源會枯竭嗎? 關於1 可以行駛9000公里!怎麼算出來的?算式如下: 但我知道大家沒有耐心看,總之1,000kWh的電力能量相當於3,600MJ(1kWh=3.6MJ)。另外,電動車的燃費(10・15模式)為0.
為什麼 ev 比傳統汽油車不值錢? 快速總結: 電池衰退,電動車現在都是新科技高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消費者寧願等多一會,新世代 ev 又出來了。而且,充電設施還沒有完善,都是令人卻步原因之一。 為什麼 ev 在歐洲沒有中國的銷量? 大家買車的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各種稅務優惠,打折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