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回應一直來要稱讚的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媽媽,你看,我畫的像不像?」

「媽媽,我的頭髮是我自己的綁哦,漂亮嗎?」

「媽媽,我把垃圾撿起來丟到垃圾筒喔!」

當孩子這樣問,

身為家長,怎麼可能不稱讚孩子!

對吧?!

給孩子肯定是需要的

但,課堂上有一個學員提問

「我稱讚孩子都有加具體事實,可是孩子變成會經常來找我要稱讚,好像她做了一件事,我沒稱讚,他反而會失落!那怎麼辦?還要繼續稱讚嗎?」

真好的問題!

在「正向教養」的年代

面對孩子來討稱讚

即使感覺到哪裡怪怪的

家長卻也變得騎虎難下

「媽媽,你看,我寫的字漂亮嗎?」

當然給正向回饋啊,不然難道要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媽媽我今天在學校有幫老師擦桌子!」

哇妳好棒哦!

「媽媽,我會寫我的名字了,是不是很勵害?」

這你寫的啊?很勵害餒!

你可能開始懷疑,一直稱讚孩子是對的嗎?

如果你家的孩子也有這樣的狀況

請記得,孩子一直來要,是因為…

他得到他要的稱讚了!

那怎麼辦?

到底還要稱讚嗎?

如果孩子做的事是真的值得嘉許的、

那就繼續讚美

你的看見,會鼓勵孩子更努力為之

但是記得,不要只說好棒

除了講出「具體行動」,也可點出「特質」

這是灌溉孩子自信自尊的好時機

例如:

孩子說「媽咪,我功課都寫完了哦!」

別只說『你怎麼那麼棒』

可以說「我也有看見你這1小時在寫功課時,都沒有起身、也沒有看手機,感覺很專注。看起來你越來越能夠為自己的事負責了。」

把「負責」這個特質點出來

因為你的看見,孩子也開始建立 #自我認同

後續孩子有機會繼續做更多「負責」的行為

但是,如果你覺察到

你的稱讚似乎正在養成孩子習得

「要有人稱讚,我才要做」的習性

那就要在孩子來討時:別稱讚他!

因為你給的回饋

正是他下次會繼續來討稱讚的原因。

如果繼續給予稱讚

除了會有這位提問的家長說的:

「得不到稱讚,孩子更失落」之外

長此以往

孩子若習慣做事後都要被讚美或得到獎勵

有朝一日孩子到了學校或其他團體

在其他大人那兒得不到這些外在回饋,

孩子可能會逐漸喪失做事或學習的動機

或是,孩子可能就會感受不到自我價值。

那怎麼辦?

試試改成用「好奇提問」的方式

例如:

「你怎麼會想幫忙洗碗?你是怎麼想的呢?」

「因為不喜歡看到水槽被髒碗塞滿嗎?」

「是想幫媽媽分擔嗎?」

「你喜歡洗碗嗎?覺得洗碗很好玩?」

「還是你覺得洗碗會被稱讚是乖孩子?」

如此,我們就不只是稱讚孩子「表面的行為」

而是可以看見行為「背後藏有的動機」

透過好奇、提問,帶孩子覺察:

當他這麼做,他的出發點是什麼?

他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跟你說,孩子通常也不知道,真的!)

可是因為你問了

孩子就有機會梳理自己、認識自己

你也再得到一個機會,教育孩子。

在孩子1~3歲年紀很小的時候

為了鼓勵他收玩具、坐好吃飯、遵守規矩

當孩子做到了微小的自理

我們通常會會給予大大的稱讚

但,隨著孩子逐漸長大,

這樣「大大的稱讚」則要開始視情況減少

避免孩子養成「有人稱讚我才要做事」的狀態

而如果孩子已經4、5歲以上

有基本能夠表達自己的能力

在透過好奇聽懂孩子,也與孩子有些互動後

你也可以鼓勵孩子:傾聽自己!

「如果這是你想要做的事,是你喜歡做的事,媽咪支持你!」

多數的學習團體或會透過:

成績、星星、獎賞…等方式,來鼓勵孩子

則,孩子學到的就是:向外索取認可

於是孩子開始追求 #外在成就

當整個社會和團體中的常規執行者

為了讓大團體運作順暢

經常以「道德」或「規定」來約束孩子

以此要求他去做「份內」和「應該完成」的事

在整個環境多數是這樣運作之下

將「內驅力」的種子,放進孩子的生命中

讓「自發性」,有機會由內而外地展開

這,是我能陪伴孩子培養與發展的

與世界正在教育他的,不同的面向。

不是因為「這樣才是好孩子」的道德價值而為之、

不是因為社會常規「這樣會被處罰」而不為

如果有機會…孩子能夠:

順隨自己的心,做自己想做的事、

(當然是在不干擾他人同時適合情境之下)

和做出當下情境需要他去做的事

這,是我更想要在孩子成長的這18年

努力帶進孩子生命中的價值觀

總結:

成長中的孩子,需要:稱讚、肯定、被看見

請一定要給他!

如果你擔心你的稱穳會慣壞了孩子

代表你有在落實正向鼓勵

那,你肯定是認真的家長!

請先肯定自己

說「好棒」並沒有不好

不夠好的是,只說了「好棒」而沒說別的。

除了「具體事件」,若再加點「特質」

會讓你的稱讚,更有建設性!

然後,鼓勵孩子前,也要記得:

鼓勵自己!

還有

鼓勵你的隊友!

#高小露高佳均

#高小露的阿薩母教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高小露學堂的沙龍
40會員
272內容數
2025/04/29
#放下對方有讀心術的幻想 妞每天都用小紙條向我表達愛 像是提醒我記得睡前要抱抱她 偷偷在我筆記本裡夾小卡片、小愛心 送我她珍藏的貼紙、親手設計的咕卡、作品… 我身邊,隨處可見妞的愛 前天睡前溫聲時光 妞問我:「媽咪,我問妳一個問題哦」 我:好呀。 妞:「為什麼我寫那麼多紙條給妳,妳
Thumbnail
2025/04/29
#放下對方有讀心術的幻想 妞每天都用小紙條向我表達愛 像是提醒我記得睡前要抱抱她 偷偷在我筆記本裡夾小卡片、小愛心 送我她珍藏的貼紙、親手設計的咕卡、作品… 我身邊,隨處可見妞的愛 前天睡前溫聲時光 妞問我:「媽咪,我問妳一個問題哦」 我:好呀。 妞:「為什麼我寫那麼多紙條給妳,妳
Thumbnail
2025/04/18
#談因材施教中的公平與責任 昨天晚餐後,燁吃完飯就跑去看漫畫了。 妞看見了,皺著眉問我: 「媽咪,為什麼燁可以看漫畫、我不行?」 一位母親提問:「Lulu老師,如果我給2個孩子不同的標準,孩子會感覺到困惑和不公平。但是很多時候又覺得他們適合不同的教養方式,該怎麼辦呢?」 這一題,你
Thumbnail
2025/04/18
#談因材施教中的公平與責任 昨天晚餐後,燁吃完飯就跑去看漫畫了。 妞看見了,皺著眉問我: 「媽咪,為什麼燁可以看漫畫、我不行?」 一位母親提問:「Lulu老師,如果我給2個孩子不同的標準,孩子會感覺到困惑和不公平。但是很多時候又覺得他們適合不同的教養方式,該怎麼辦呢?」 這一題,你
Thumbnail
2025/04/17
承上篇,孩子們完成了此生第一次自己去超市買東西的任務後,晚上我邀請他們坐下來,一起聊聊當天的過程。 #阿薩母教養七字訣  #停課同伴問鼓棒 實用版 #同 同理 我:燁,早上你看到妞折衣服很慢,你的感覺是什麼? 燁:「我覺得很煩很煩。」 我:所以你要她折快一點、還幫
Thumbnail
2025/04/17
承上篇,孩子們完成了此生第一次自己去超市買東西的任務後,晚上我邀請他們坐下來,一起聊聊當天的過程。 #阿薩母教養七字訣  #停課同伴問鼓棒 實用版 #同 同理 我:燁,早上你看到妞折衣服很慢,你的感覺是什麼? 燁:「我覺得很煩很煩。」 我:所以你要她折快一點、還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的努力,而非過度讚美孩子的聰明。過度讚美只會發生在上下關係中,而不是平等的關係。家長應該成為孩子的夥伴,幫助他們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並肯定他們的價值。
Thumbnail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的努力,而非過度讚美孩子的聰明。過度讚美只會發生在上下關係中,而不是平等的關係。家長應該成為孩子的夥伴,幫助他們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並肯定他們的價值。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Thumbnail
時常聽到許多家長都會抱怨小孩講一次兩次都無法改進缺點,甚至設定第三次講不聽就會直接打下去的規定,每次聽在我耳裡都為孩子感到心疼,忍不住告訴這些家長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不願意做,可能是沒有「能力」做到,或是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去持續執行,而身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做的並不是打罵,而是去找出孩子做不到的原因
Thumbnail
時常聽到許多家長都會抱怨小孩講一次兩次都無法改進缺點,甚至設定第三次講不聽就會直接打下去的規定,每次聽在我耳裡都為孩子感到心疼,忍不住告訴這些家長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不願意做,可能是沒有「能力」做到,或是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去持續執行,而身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做的並不是打罵,而是去找出孩子做不到的原因
Thumbnail
身為父母一定會對孩子有所期望,覺察到自己的期望時,我們可以再多問問自己,期望背後我們在渴望什麼?
Thumbnail
身為父母一定會對孩子有所期望,覺察到自己的期望時,我們可以再多問問自己,期望背後我們在渴望什麼?
Thumbnail
在寫下這些文字的當下,父母也會對自己有更多覺察,因為是鼓勵卡,父母也必須要刻意練習去看見孩子的亮點,當亮點被我們重視,孩子就會越來越發光!
Thumbnail
在寫下這些文字的當下,父母也會對自己有更多覺察,因為是鼓勵卡,父母也必須要刻意練習去看見孩子的亮點,當亮點被我們重視,孩子就會越來越發光!
Thumbnail
當孩子提出稱讚時,應該仔細思考怎麼回應,如何在稱讚中鼓勵孩子進步,而非僅僅讚美表面行為。透過提問,觀察孩子的內在動機,促使孩子自我梳理與認識,培養內驅力的種子,使孩子能順從內在驅力行動。
Thumbnail
當孩子提出稱讚時,應該仔細思考怎麼回應,如何在稱讚中鼓勵孩子進步,而非僅僅讚美表面行為。透過提問,觀察孩子的內在動機,促使孩子自我梳理與認識,培養內驅力的種子,使孩子能順從內在驅力行動。
Thumbnail
在此分享平時常對兒說的話及分享育兒經驗。當自己有能量時,我相信陪伴孩子學習時,會更有自信!
Thumbnail
在此分享平時常對兒說的話及分享育兒經驗。當自己有能量時,我相信陪伴孩子學習時,會更有自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