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人間觀察|安靜翻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很流行「安靜離職」和「安靜辭職」,指的是人際互動看起來風平浪靜、實則內裡正在默默脫離或斬斷職場關係。今天來聊聊跟職場關係無關但概念相同的人際手段:「安靜翻臉」。

有一句網路流行語跟「安靜翻臉」的意思差不多:成年人的世界,只篩選,不教育。

安靜翻臉的定義是該做的仍照做,表面上的互動禮儀如常,但私下斷絕往來。「安靜翻臉」代表你已經決定把對方送出你的世界,你會盡到「義務」,但沒有多做什麼的必要與意願。

如果我判斷某些關係繼續下去,已經無法維持健康平衡的狀態,那我會選擇安靜翻臉。

安靜翻臉的條件

每個人會想斷絕關係的條件不同。如果以我來說,最大的地雷點應該是「有沒有相互尊重邊界」「能不能再度信任」。這些如以實際行為來看,就會是:

  1. 情緒勒索超過3次以上
  2. 欺騙或背叛超過3次以上
  3. 溝通過也答應以後不再犯卻食言超過三次以上

在到達以上條件前,所有人際關係的摩擦我都會盡力溝通,尋找出雙方最好的互動模式。不過一旦達到以上的條件,這段關係就要準備落幕。

為何選擇安靜翻臉

大聲翻臉對自己的後座力比較小,因為可以把想發洩的怒氣都發散乾淨。相比之下安靜翻臉就壓抑多了。但我不選擇大聲翻臉,除了「生氣」對我來說是個很累的狀態,而且彼此攻擊的感覺總會讓我不舒服很久。

選擇給予對方3次的空間,則是因為「事不過三」。

第一次被騙,可以算是無心之過。
第二次被騙,就要開始注意對方,一定有哪些是你們之間根深蒂固無法弭平的差異。
超過第三次被騙那就只能怪自己,因為等同你也允許對方繼續騙我。

等到對方真的意識到這次不會再被原諒,有些人會開始異常積極的想挽回。不過一來上面三個條件各給三次空間已經足夠寬容,再者誰也無法確信這次會跟以前不一樣。

人的柔軟與體貼都不是無限的,就算是,這些特質也得留一些給自己。
少動點氣,少操些心,然後走得快一點。

有人會問:安靜翻臉跟冷暴力有何不同?

冷暴力是逼人就範的手段,重點是要對方就範。一但達成目標就會停止。

安靜翻臉則是完全的關係結束。其中不僅蘊含著再也不想與當事人有任何情感交流,不想要(甚至拒絕)對方多做些什麼,兩者是非常不一樣的。重點在於,你已經完全不信任對方了。

對許多人來說選擇安靜翻臉並不容易,因為這代表著你得自己一個人學著放下許多情感和記憶,而對方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他對你造成多少傷害。但我總覺得,大聲翻臉對方也未必能懂你的傷痛於萬一,而且很有可能你會聽到「你為什麼要那麼計較」「你心胸也太小了吧」這種宛若「何不食肉糜」的風涼話。連一丁點時間都不願意浪費在對方身上,這是一種對自己的保護。

不過不論選擇安靜或大聲翻臉,重點都在尊重自己的底線。「踩底線」跟劈腿一樣,只有零次和無數次。

無論是面對情緒勒索、欺騙背叛還是溝通問題,當我們不斷給予對方機會卻不見改變時,就應該考慮讓這段關係告一段落,對自己的感受負責。

你很溫柔,你很體貼,你很努力。

這些都應該留給值得的人。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雙方一起建立的。當一方無法尊重對方時,真正的愛就不復存在。當他人嚷讓著為何你不願意再給他第二次機會,而你也因為這種要求感到為難時,請記得:

始終尊重自己的感受。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263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找情感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從文化分享到社會觀察,商業觀點接軌到行銷策略,我寫那些繽紛燦爛的,也寫那些緊湊燒腦的。歡迎閱讀我的文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幸去觀賞冉茂芹大師個展,畫展中的小幅畫作以細緻的畫作細節展現油畫的獨特魅力。本次展覽對於對油畫藝術不熟悉的人非常具有啟發性。展覽時間為2024.03.02~2024.04.06,在阿波羅畫廊舉行。
當我們遇到痛苦,免不了尋求人事物作為短暫的浮木。但當選擇「人」作為浮木,或是自己成為別人的浮木,則可能需要面對道德性問題和情感壓力。聊聊「浮木」吧。
前兩天去嘉義小散心,接著換台南出差。從嘉義驅車前往工作地點的時候,我一直看著窗外風景。一望無際地田、池塘,開著不知什麼種類花朵的樹木從車窗外飛逝而過,鄉間景色對我來說總是十分新鮮。可惜路上我唯一認得出來的樹木是洋風鈴木,之前曾看台南朋友貼過洋風鈴木粉紅花朵盛開的浪漫美景,雖然眼前閃過的洋風鈴木也不過
看到一個熱門討論:「要不要請師傅喝飲料」,讓我想起童年父母與客戶往來的回憶。
我為自己規劃了連續發文30日的挑戰賽,本篇記錄一下中場心得。
人可以靠自我意志來抵抗不適合環境帶來的傷害嗎?這是P的故事。
有幸去觀賞冉茂芹大師個展,畫展中的小幅畫作以細緻的畫作細節展現油畫的獨特魅力。本次展覽對於對油畫藝術不熟悉的人非常具有啟發性。展覽時間為2024.03.02~2024.04.06,在阿波羅畫廊舉行。
當我們遇到痛苦,免不了尋求人事物作為短暫的浮木。但當選擇「人」作為浮木,或是自己成為別人的浮木,則可能需要面對道德性問題和情感壓力。聊聊「浮木」吧。
前兩天去嘉義小散心,接著換台南出差。從嘉義驅車前往工作地點的時候,我一直看著窗外風景。一望無際地田、池塘,開著不知什麼種類花朵的樹木從車窗外飛逝而過,鄉間景色對我來說總是十分新鮮。可惜路上我唯一認得出來的樹木是洋風鈴木,之前曾看台南朋友貼過洋風鈴木粉紅花朵盛開的浪漫美景,雖然眼前閃過的洋風鈴木也不過
看到一個熱門討論:「要不要請師傅喝飲料」,讓我想起童年父母與客戶往來的回憶。
我為自己規劃了連續發文30日的挑戰賽,本篇記錄一下中場心得。
人可以靠自我意志來抵抗不適合環境帶來的傷害嗎?這是P的故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安靜離職」,指工作上「只完成工作最低需求」的態度。時代變遷,對生命、生活的看法,以及「獲取收入」的管道,都淡化著「工作」的必要性。「安靜離職」更像一種選擇看待「工作」的態度。人一天的精力有限,主管同仁客戶,包裝得理所當然的期待、情緒反應、和完美成品,及份外事宜,其實並不全是「合理」。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安靜離職是指員工只完成基本職責,不再投入額外努力。這個現象因疫情期間的抖音用戶推廣而流行。政治、經濟、社會和技術四個維度共同促成了這一現象的興起。企業應提高工作滿意度、加強溝通、提供彈性安排和職業發展規劃來應對。
Thumbnail
別只想著解決「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千禧世代正在「安靜度假」Quiet vacationing!根據哈里斯民調公司(Harris Poll’s)《2024 Out of Office Culture Report》對 1,170 名 18 歲及以上的美國成年人進行了調查
經常會有一群人說「既來之,則安之」
Thumbnail
「謝謝你的文章與分享,我決定要離職了,謝謝你給我勇氣脫離舒適圈。」⁣⁣⁣⁣某天晚上我準備要睡覺前,收到一則訊息,又一個人想帶自己離開公職,跳脫不適合自己的環境。
Thumbnail
不拆穿,但是會遠離 不動聲色的淘汰身邊的爛人爛事 成年人的世界,不做教育,只做選擇 你有你的立場,我有我的底氣
Thumbnail
“在職埸,不要把同事當朋友”,我沒有那麼悲觀。 緣起緣滅終究會有有散場的一天,與其與眾人逢埸做戲不如與知心朋友珍重道別,享受孤獨的自在。 孤獨是自由,是寧靜;是面對職場紛擾最佳的修練。
Thumbnail
"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是近年非常流行的一個詞彙 有別於傳統意義上,人們對於工作與職涯追求"努力工作,賺錢升遷"的定義 "安靜離職"指的是不繼續在工作上努力,並且僅完成份內工作,不再追求工作上面的成長與升遷 這個詞彙與過去追求"工作至上"的社會氛圍大相逕庭 而這個詞彙的興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安靜離職」,指工作上「只完成工作最低需求」的態度。時代變遷,對生命、生活的看法,以及「獲取收入」的管道,都淡化著「工作」的必要性。「安靜離職」更像一種選擇看待「工作」的態度。人一天的精力有限,主管同仁客戶,包裝得理所當然的期待、情緒反應、和完美成品,及份外事宜,其實並不全是「合理」。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安靜離職是指員工只完成基本職責,不再投入額外努力。這個現象因疫情期間的抖音用戶推廣而流行。政治、經濟、社會和技術四個維度共同促成了這一現象的興起。企業應提高工作滿意度、加強溝通、提供彈性安排和職業發展規劃來應對。
Thumbnail
別只想著解決「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千禧世代正在「安靜度假」Quiet vacationing!根據哈里斯民調公司(Harris Poll’s)《2024 Out of Office Culture Report》對 1,170 名 18 歲及以上的美國成年人進行了調查
經常會有一群人說「既來之,則安之」
Thumbnail
「謝謝你的文章與分享,我決定要離職了,謝謝你給我勇氣脫離舒適圈。」⁣⁣⁣⁣某天晚上我準備要睡覺前,收到一則訊息,又一個人想帶自己離開公職,跳脫不適合自己的環境。
Thumbnail
不拆穿,但是會遠離 不動聲色的淘汰身邊的爛人爛事 成年人的世界,不做教育,只做選擇 你有你的立場,我有我的底氣
Thumbnail
“在職埸,不要把同事當朋友”,我沒有那麼悲觀。 緣起緣滅終究會有有散場的一天,與其與眾人逢埸做戲不如與知心朋友珍重道別,享受孤獨的自在。 孤獨是自由,是寧靜;是面對職場紛擾最佳的修練。
Thumbnail
"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是近年非常流行的一個詞彙 有別於傳統意義上,人們對於工作與職涯追求"努力工作,賺錢升遷"的定義 "安靜離職"指的是不繼續在工作上努力,並且僅完成份內工作,不再追求工作上面的成長與升遷 這個詞彙與過去追求"工作至上"的社會氛圍大相逕庭 而這個詞彙的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