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活泉|作光作鹽,是光是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馬太福音》 5:13 )
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 5:16 )

圖片中是《馬太福音》比較有名的經文,就算不是基督徒也聽過,但我們要如何去領會其涵義呢?且讓我細説分明。

第一段第一句最重要, 是個比喻。如果要說明這個比喻, 必須先了解猶太人食用鹽巴的習慣。猶太人吃的是礦鹽,是從死海岸邊及死海西南方的鹽山開採而來,含有鹽的成分的岩石。食用方式是以繩綁住岩塊調味,或直接食用塊狀岩鹽;鹽味用盡,變成一塊岩塊,就把這這個岩塊丟棄。

這正是經文所說的:「鹽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馬太福音》5:13),經文平易,並不難理解。

 聖經《歷代志》下13:5曾記錄耶和華和子民立過「鹽約」(象徵不廢壞),祂要把以色列國永遠賜給大衛和他的子孫。可知「鹽」也象徵永恆不變的承諾。至於猶太人獻燔祭時用到鹽、製作聖香時,要加上鹽(《出埃及記》30:35);嬰兒出生,用水清洗後,也要撒上鹽(《以西結書》16:4)。可知「鹽」在猶太人的生活中用途很廣泛。

解經家對鹽的「屬靈意義」有不少闡發。例如他們認為:「製造和睦,防止敗壞」、「不同流合污,防阻道德淪喪」都是鹽的屬靈教訓,最重要的意藴。基督徒的定位也必須在此。「鹽若失了味」,好比基督徒失去應有的楷模形象,變得與一般人無異,如此會被人抛棄,當然也會被神抛棄。

如果「鹽」強調基督徒的「人格性質」,那麼「光」便重在督徒的「行為性質」。光具有「不能隱藏」的特性,「光照」的目的是「讓人看見」,引導方向。耶穌在《馬太福音》5:15說得很清楚:「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點燈,本來就是用來照明,不是嗎?

身為一個基督徒,若想為主興起發光、照亮四周,就必須勝過生活的憂慮(太6:24~34)。而基督徒的光照,不祇要引導一般人,也要引導屬神兒女;基督徒的好行為意在彰顯「生命之光」,其動機與目的並非炫耀自我,沽名釣譽,以博得世人稱讚;相反的,基督徒是以好行為顯明神的質性,彰顯神的榮耀。這是一個偉大的目標、坦白說並不易實踐,却是所有基督徒必須努力以赴的方向。總之,我們是先學著「作光作鹽」,最終勢必要質變為「是光是鹽」。

raw-image





avatar-img
7.0K會員
739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安立格-avatar-img
2024/03/03
2
鹽的化學式是NaCl,氯化鈉,失了味的鹽,可能是氯和鈉分離,不再鹹,更可能有毒素。引伸到人生哲學,西方人說的“正直”(Integrity), 說的是整體性,也就是人格的完整性。若人格有缺陷,不完整了,就失了人味,就會為人世間所唾棄,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
2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04
感謝立格兄留言。很認同您所作的引申,正直的人格,是立身處世的金科玉律
禾氣好財-avatar-img
2024/03/03
2
古人智慧還是很實用的,鹽在製作泡菜的過程中可以做為抑制壞菌的效果,幫助食物不容易腐爛。 ^^
2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04
正直不屈,也是遠離罪惡的防腐劑~💐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智慧型手機還不是那麼普遍的時候 ,我的汽車就曾備有一大册〔全台319個鄉鎮地圖集〕,要去陌生的地方,這本地圖馬上派上用場。GPS定位系統、Google導航、各式各樣的手機導航系統出現之後,導航App取代了地圖的功能 ,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馬太福音》第六章裡記錄很多耶穌親自的教導,比如說9節到13節耶穌教導我們怎麼禱告?19到31節論及財寶、眼目、財利、以及有關憂慮的教訓。大致是要門徒將注意力聚焦在恒久的事物,別為世間瞬息萬變的事情而憂慮。眼目、財利、以及有關憂慮的教訓。大致是要門徒將注意力聚焦在恒久的事物,別為世間瞬息萬變的事
我們這一生大半沉溺在世俗生活中,所奔忙的都無非和世間的享樂相關。如何賺到更多的金錢?如何使生活所需的財富取得更多?如何使自己及家人更有安全感?佔據了我們所有的心思。我們討厭被各階層的權柄掌管,也不想被神管教。
你有沒有經歷失敗的經驗?失敗之後怎樣舒散你的悲哀?是否就此耽溺在一蹶不振的情緒中,覺得永遠沒指望?或者用盡一切人為力量,東山再起?無論古今中外,都不缺乏勵志的金言,或者鼓舞失敗者的雋語。問題在於這些話語能否產生作用,促使你從失敗的地方重新站立,並且,快速重返成功。
內人的琴房使用日久,我們越覺得應該有個「家庭祭壇」,這個琴房的書櫃裝著各式聖經及屬靈書籍,非常適合。內人試著彈靈歌,我在旁「靈語」禱告(方言),一小時之間,神同在的感覺特別強。
日前和妻子去探望一對年邁的主內夫婦。 老弟兄兩年受冼之後就因帕金森症,不良於行,無法常態聚會。但對於我們夫妻的性情和言行,素懷好感,也相當信賴我們。於是就這樣,相約定期赴他們府上探訪、聊天,我們四人也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聚會。
當智慧型手機還不是那麼普遍的時候 ,我的汽車就曾備有一大册〔全台319個鄉鎮地圖集〕,要去陌生的地方,這本地圖馬上派上用場。GPS定位系統、Google導航、各式各樣的手機導航系統出現之後,導航App取代了地圖的功能 ,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馬太福音》第六章裡記錄很多耶穌親自的教導,比如說9節到13節耶穌教導我們怎麼禱告?19到31節論及財寶、眼目、財利、以及有關憂慮的教訓。大致是要門徒將注意力聚焦在恒久的事物,別為世間瞬息萬變的事情而憂慮。眼目、財利、以及有關憂慮的教訓。大致是要門徒將注意力聚焦在恒久的事物,別為世間瞬息萬變的事
我們這一生大半沉溺在世俗生活中,所奔忙的都無非和世間的享樂相關。如何賺到更多的金錢?如何使生活所需的財富取得更多?如何使自己及家人更有安全感?佔據了我們所有的心思。我們討厭被各階層的權柄掌管,也不想被神管教。
你有沒有經歷失敗的經驗?失敗之後怎樣舒散你的悲哀?是否就此耽溺在一蹶不振的情緒中,覺得永遠沒指望?或者用盡一切人為力量,東山再起?無論古今中外,都不缺乏勵志的金言,或者鼓舞失敗者的雋語。問題在於這些話語能否產生作用,促使你從失敗的地方重新站立,並且,快速重返成功。
內人的琴房使用日久,我們越覺得應該有個「家庭祭壇」,這個琴房的書櫃裝著各式聖經及屬靈書籍,非常適合。內人試著彈靈歌,我在旁「靈語」禱告(方言),一小時之間,神同在的感覺特別強。
日前和妻子去探望一對年邁的主內夫婦。 老弟兄兩年受冼之後就因帕金森症,不良於行,無法常態聚會。但對於我們夫妻的性情和言行,素懷好感,也相當信賴我們。於是就這樣,相約定期赴他們府上探訪、聊天,我們四人也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聚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新約聖經全面啟示了基督的身份與使命,祂是神的兒子,是人類唯一的救主,掌管萬有,賜下生命與永恆的盼望。在每一卷書卷中,祂都向我們顯現,邀請我們進入祂的救贖計畫。
Thumbnail
回想大概在2016-2017年間,我在前教會接受裝備課程,承受香港611靈糧堂牧師何傑博士之教導,他發給同學們一份講義,上面是聖經各書卷中,啟示給我們的耶穌形象,他當時為學房神學生們宣講的題目是「耶穌是....」,當時的印象非常深刻。
Thumbnail
《馬太福音》24:45-51中,耶穌以忠心和惡僕的比喻,向信徒傳達了極為重要的屬靈信息。這段經文令人印象深刻,不僅揭示信徒應有的忠誠與責任,也警戒人們要警醒等待主的再來,因為審判將臨到那些不忠與虛偽之人。
Thumbnail
吃飯在聖經中常常有屬靈的意義。律法教導以色列人在吃的時候要分別為聖,要吃潔淨的,不潔淨的不可碰。這不只為了健康,更是代表他們是被神從世界中分別出來的。
Thumbnail
阿根廷諺語:「說者撒種,聽者收割。」(《歐洲演講比賽冠軍的德國式邏輯陳述法:使你的發言溫暖、有說服力又受歡迎》,賈誠柯(Wladislaw Jachtchenko),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上帝啊,你的慈愛何其寶貴! 世人投靠在你翅膀的蔭下。 他們必因你殿裏的肥甘得以飽足; 你也必叫他們喝你樂河的水。 因為,在你那裏有生命的源頭; 在你的光中,我們必得見光。 ‭‭詩篇‬ ‭36‬:‭7‬-‭9‬ ‭
Thumbnail
究竟是什麼力量促使保羅明知有危險,仍不改變奔赴耶路撒冷的計劃?是因為他相信是神的旨意,是聖靈的提醒, 聖靈的催促,因而他非堅持不可。説到順服神,人人都說自己可以很順服,一旦必須付出生命作代價的時候, 很多人很快就打退堂鼓,使徒保羅則不然,實在不容易。
Thumbnail
台北商周、城邦文化在2001年出版的小說:《僕人: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是由詹姆士.杭特(James C. Hunter)原著,張沛文翻譯的小說。向讀者展示:什麼才是真正的領導,一個領導者如何在領導中展現「僕人心態」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新約聖經全面啟示了基督的身份與使命,祂是神的兒子,是人類唯一的救主,掌管萬有,賜下生命與永恆的盼望。在每一卷書卷中,祂都向我們顯現,邀請我們進入祂的救贖計畫。
Thumbnail
回想大概在2016-2017年間,我在前教會接受裝備課程,承受香港611靈糧堂牧師何傑博士之教導,他發給同學們一份講義,上面是聖經各書卷中,啟示給我們的耶穌形象,他當時為學房神學生們宣講的題目是「耶穌是....」,當時的印象非常深刻。
Thumbnail
《馬太福音》24:45-51中,耶穌以忠心和惡僕的比喻,向信徒傳達了極為重要的屬靈信息。這段經文令人印象深刻,不僅揭示信徒應有的忠誠與責任,也警戒人們要警醒等待主的再來,因為審判將臨到那些不忠與虛偽之人。
Thumbnail
吃飯在聖經中常常有屬靈的意義。律法教導以色列人在吃的時候要分別為聖,要吃潔淨的,不潔淨的不可碰。這不只為了健康,更是代表他們是被神從世界中分別出來的。
Thumbnail
阿根廷諺語:「說者撒種,聽者收割。」(《歐洲演講比賽冠軍的德國式邏輯陳述法:使你的發言溫暖、有說服力又受歡迎》,賈誠柯(Wladislaw Jachtchenko),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上帝啊,你的慈愛何其寶貴! 世人投靠在你翅膀的蔭下。 他們必因你殿裏的肥甘得以飽足; 你也必叫他們喝你樂河的水。 因為,在你那裏有生命的源頭; 在你的光中,我們必得見光。 ‭‭詩篇‬ ‭36‬:‭7‬-‭9‬ ‭
Thumbnail
究竟是什麼力量促使保羅明知有危險,仍不改變奔赴耶路撒冷的計劃?是因為他相信是神的旨意,是聖靈的提醒, 聖靈的催促,因而他非堅持不可。説到順服神,人人都說自己可以很順服,一旦必須付出生命作代價的時候, 很多人很快就打退堂鼓,使徒保羅則不然,實在不容易。
Thumbnail
台北商周、城邦文化在2001年出版的小說:《僕人: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是由詹姆士.杭特(James C. Hunter)原著,張沛文翻譯的小說。向讀者展示:什麼才是真正的領導,一個領導者如何在領導中展現「僕人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