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翻譯原文文章的著作權風險:標明出處就夠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曾有網友問我:「Emma~如果我的文章內容是翻譯其他人的文章,是標明出處就可以呢?還是我還需要先跟原作者聯繫呢?」

首先我要說,提出這樣的問題本身就是一件超棒的事,代表有意識到這可能牽涉著作權的疑慮。有了風險意識,下一步就能思考如何規避風險啦!

翻譯=重製+改作

「翻譯」在著作權法上對應了兩種利用行為,第一是「重製」,第二是「改作」,所以當你想翻譯某篇原文文章,就需要取得重製權、改作權的授權為宜

如果你翻譯後的文章會上傳到網路上,就還牽涉「公開傳輸」;如果是出版為實體書,則牽涉到「散布」。以上都是視你的利用方式,而需要取得相應的授權。

翻譯則不只是引用 標明出處也難以主張合理使用

至於網友問說能不能藉由標明出處,作為其翻譯屬於合理使用的基礎,取代向原作者取得授權呢?

我的答案是:恐怕很困難,建議還是要取得授權再翻譯哦!

推測網友認為他可以經由標明出處主張合理使用的依據,是著作權法第52條

著作權法第52條:為報導、評論、教學、研究或其他正當目的之必要,在合理範圍內,得引用已公開發表之著作。

但這條規定的「引用」是什麼意思呢?直接翻譯原文文章算是「引用」嗎?

其實「引用」的定義是相對限縮的,你引用的內容必須只是你著作的「附屬、輔助」部分,而不能是通篇,尤其,如果你是對原文文章進行了翻譯,則已經牽涉到前面提到的「改作」利用行為,可不只是「引用」原文文章而已,自然就難以適用著作權法第52條作為合理使用的基礎。換句話說,不是標明出處就ok,而是必須取得著作財產權的授權才能翻譯哦!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解釋-1:「第五十二條所謂『引用』係指利用他人著作,供自己創作的參證、註釋或評註等,亦即,必須係被引用的他人著作內容僅係自己著作的附屬部分而已(此外,讀者客觀上也可以判斷哪些是作者自己的著作,哪些是被『引用』的他人著作)。因此,如無自己著作的情形,即不符合本條所定『引用』的要件。」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解釋-2:「引用須在合理範圍內,基本上必須以自己著作為主,被利用的他人著作為輔,並得與自己創作部分加以區辨,以作為支持佐證、強化論述或輔助說明之用,才有主張本條合理使用之空間。」

別再只搬運了!原創文章是避免著作權侵權的最佳方法

現在是一個內容創作者百家爭鳴的時代,許多創作者為了拼產量,選擇採取「搬運」原文文章的方式,而非產出更多經過其消化、甚至原創的文章。

先不論這麼做對於增加產出、帶來流量的效果,在著作權方面的潛在風險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我想最好避免侵權風險的作法,就是持續生產原創的優質好文,不僅不用擔心有侵害他人著作權的問題,你原創的文章也一樣可以受到著作權的保護,一旦遇到有人抄襲模仿你的文章,你也可以對他主張侵權。

以上希望有解決網友的問題,也希望艾瑪我的文章可以持續陪伴你繼續創作。

我們下篇見囉:)

-

如果你認為這篇文章很有幫助,歡迎留言告訴我,並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

如果你想轉載這篇文章,或有預約法律諮詢/服務的需求,歡迎透過Line或email聯繫我,也歡迎追蹤我的IG:emma_thelawyer聯繫方式點這裡👈)

Hello!我是Emma,一位執業6年的智慧財產權&性別律師,也是多間企業的法律顧問。目前全台執業中。 致力於協助客戶打造理想的事業與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近來越來越多人在家做起烘焙,甚至從興趣走向販售,在IG上也時常可見個人烘焙工作室發布其作品。 但身為著作權律師,偶爾看到有店家販售的蛋糕、餅乾,是取材自迪士尼、三麗鷗、任天堂的IP角色,還是會內心為經營者抖一下——這會有侵害著作權、商標權的問題的啊啊啊(吶喊)。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談到「風格」,但到底什麼是風格呢? 相較於生活、美學、設計領域所定義的「風格」,今天這篇想從法律的角度切入聊聊風格是什麼,又該怎麼保護。 著作權法有個大原則叫「觀念表達二分法」,只保護「表達」,也就是真正呈現出來有形的作品,並不保護比較上位、抽象的「觀念/概念」。
設計人、內容創作者最怕的大魔王,應該就是被他人抄襲,或自己被指控抄襲,尤其發想設計時,難免可能會瀏覽、參考他人的作品,但怎樣的程度是安全,怎樣又算是「抄襲」呢? 今天這篇文將帶你了解著作權法實務對於抄襲的判斷方式,進而找到避開抄襲麻煩的解答。
我最近發現了一個叫「platform A」的藝術電商平台,宗旨是居中媒合藝術家與收藏家。藝術家可以把已完成的作品在平台上展覽、出售;收藏家也可以在平台上尋覓適合的藝術家,進而委託客製化的創作。 瀏覽過官網介紹與網站條款後,如果你是希望推廣自己作品的藝術家或創作者,我認為有三大重點可以和你分享。
隨著藝術創作、設計作品的規模變大,加入團隊的人隨之變多,那創作的著作財產權又該歸誰擁有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往往涉及團隊中誰的貢獻比較多,甚至是誰掌握了更大的話語權,才能決定出創作的著作財產權由誰所有。有其他的可能性嗎?這一篇我們就來聊聊「共有」著作財產權的可能性,以及可以怎麼樣避免潛在風險。
前陣子聽一個插畫家分享如何提高創作的能見度,她提及可以把插畫授權給文創商品廠商,由廠商印製成T恤等商品銷售,創作者本身並不需要投入製作、銷售商品的額外成本,但隨著商品的銷售量,可以多少取得一定權利金的收入,也能讓更多消費者認識自己的創作。 我後來有到這位插畫家提及的文創商品廠商網站晃晃⋯⋯
近來越來越多人在家做起烘焙,甚至從興趣走向販售,在IG上也時常可見個人烘焙工作室發布其作品。 但身為著作權律師,偶爾看到有店家販售的蛋糕、餅乾,是取材自迪士尼、三麗鷗、任天堂的IP角色,還是會內心為經營者抖一下——這會有侵害著作權、商標權的問題的啊啊啊(吶喊)。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談到「風格」,但到底什麼是風格呢? 相較於生活、美學、設計領域所定義的「風格」,今天這篇想從法律的角度切入聊聊風格是什麼,又該怎麼保護。 著作權法有個大原則叫「觀念表達二分法」,只保護「表達」,也就是真正呈現出來有形的作品,並不保護比較上位、抽象的「觀念/概念」。
設計人、內容創作者最怕的大魔王,應該就是被他人抄襲,或自己被指控抄襲,尤其發想設計時,難免可能會瀏覽、參考他人的作品,但怎樣的程度是安全,怎樣又算是「抄襲」呢? 今天這篇文將帶你了解著作權法實務對於抄襲的判斷方式,進而找到避開抄襲麻煩的解答。
我最近發現了一個叫「platform A」的藝術電商平台,宗旨是居中媒合藝術家與收藏家。藝術家可以把已完成的作品在平台上展覽、出售;收藏家也可以在平台上尋覓適合的藝術家,進而委託客製化的創作。 瀏覽過官網介紹與網站條款後,如果你是希望推廣自己作品的藝術家或創作者,我認為有三大重點可以和你分享。
隨著藝術創作、設計作品的規模變大,加入團隊的人隨之變多,那創作的著作財產權又該歸誰擁有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往往涉及團隊中誰的貢獻比較多,甚至是誰掌握了更大的話語權,才能決定出創作的著作財產權由誰所有。有其他的可能性嗎?這一篇我們就來聊聊「共有」著作財產權的可能性,以及可以怎麼樣避免潛在風險。
前陣子聽一個插畫家分享如何提高創作的能見度,她提及可以把插畫授權給文創商品廠商,由廠商印製成T恤等商品銷售,創作者本身並不需要投入製作、銷售商品的額外成本,但隨著商品的銷售量,可以多少取得一定權利金的收入,也能讓更多消費者認識自己的創作。 我後來有到這位插畫家提及的文創商品廠商網站晃晃⋯⋯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自從之前發現被對岸網站盜文,就決定在文章中間或末端加上一些文字聲明。由於我連載的平台有好幾個,所以花了一些時間,把每一個平台的每一篇文全都加上聲明,想藉此查看盜文都是從哪個連載平台盜的﹙雖然本來我心裡就有底了,但總要有證據嘛﹚。   而且,因為怕盜文時設有自動屏蔽、替換功能,我還特地將文字聲明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針對非特定作者,以編輯角度出發而寫的文章,所以每篇文章都會針對最普遍與最重要的概念提出說明與練習。我相信,這些文章一定無法照顧到所有創作者的需求。但如果只有某篇文章某句話能帶給你啟發或安慰,對我來說,那就值得了。
關於免費公開、預覽的故事圖片,也請不要進行二創、不帶有原址轉發.分享.或任何誤導他人之行為散佈本人的創作。 這邊的內容全數由我一個人獨自完成,絕對沒有合作創作者等第二個人,因為我對於著作權非常重視!如果花仙子們有看到惡意外傳、盜用、甚至是假借創作為自己的違法帳號甚至平台用戶,歡迎第一時間告訴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作者遭到著作權侵害的經歷,包括法律流程、提出刑事告訴、移付調解等步驟,以及最終的和解過程。作者透過分享自身的經驗,呼籲大家對侵權行為不要視而不見。調解委員也覺得對方的行為太荒謬。
Thumbnail
作者的話: 突然明白偶爾會有朋友說我應該是S的原因。
Thumbnail
作者的話: 這個朋友不能要了。
Thumbnail
心裡感到不爽快 當你發現自己的文章被盜用時,第一件事情一定是心裡感到不爽快。為什麼我的文章被別人拿去用了,居然還比自己的流量點閱率還高?這真是讓人苦惱到不行。其實這是正常的心態,但重點是你要怎麼樣回應這件事情。回應的方法會影響到你後續寫作的心態。 盜版盛行 一篇文章被盜其實並不容易被查獲。我上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自從之前發現被對岸網站盜文,就決定在文章中間或末端加上一些文字聲明。由於我連載的平台有好幾個,所以花了一些時間,把每一個平台的每一篇文全都加上聲明,想藉此查看盜文都是從哪個連載平台盜的﹙雖然本來我心裡就有底了,但總要有證據嘛﹚。   而且,因為怕盜文時設有自動屏蔽、替換功能,我還特地將文字聲明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針對非特定作者,以編輯角度出發而寫的文章,所以每篇文章都會針對最普遍與最重要的概念提出說明與練習。我相信,這些文章一定無法照顧到所有創作者的需求。但如果只有某篇文章某句話能帶給你啟發或安慰,對我來說,那就值得了。
關於免費公開、預覽的故事圖片,也請不要進行二創、不帶有原址轉發.分享.或任何誤導他人之行為散佈本人的創作。 這邊的內容全數由我一個人獨自完成,絕對沒有合作創作者等第二個人,因為我對於著作權非常重視!如果花仙子們有看到惡意外傳、盜用、甚至是假借創作為自己的違法帳號甚至平台用戶,歡迎第一時間告訴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作者遭到著作權侵害的經歷,包括法律流程、提出刑事告訴、移付調解等步驟,以及最終的和解過程。作者透過分享自身的經驗,呼籲大家對侵權行為不要視而不見。調解委員也覺得對方的行為太荒謬。
Thumbnail
作者的話: 突然明白偶爾會有朋友說我應該是S的原因。
Thumbnail
作者的話: 這個朋友不能要了。
Thumbnail
心裡感到不爽快 當你發現自己的文章被盜用時,第一件事情一定是心裡感到不爽快。為什麼我的文章被別人拿去用了,居然還比自己的流量點閱率還高?這真是讓人苦惱到不行。其實這是正常的心態,但重點是你要怎麼樣回應這件事情。回應的方法會影響到你後續寫作的心態。 盜版盛行 一篇文章被盜其實並不容易被查獲。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