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不喜歡老師?3個聰明的親子處理策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孩子上學後,親師關係成為一大課題。放學時,要是看到孩子蹦蹦跳跳,還嘰嘰喳喳的分享老師如何如何,燦笑成一朵花,那媽媽就放心了。

在國小和幼兒園的學齡階段,老師在孩子中的分量可謂是一個重 (嗚嗚嗚~媽媽都被擠下去了~),特別是導師,負責絕大部分的課。媽媽交代的不見得放在心上,老師交代的事呢,不會忘,還不忘絮絮叨叨地提醒媽媽。可以這麼說,遇到喜歡的導師,學習的態度嚇嚇叫,媽也少操了成千上萬份心。

很幸運地,小孩大部分遇到的老師都是很有耐心,真誠對待孩子,感受的到孩子的喜歡,讓媽媽我得以感恩地躺平與老師們合作無間,就這樣過了數年。

可是有一年,開學過了一陣子,小孩就常常說自己不喜歡〇〇老師,就是班導師,甚至對去學校感到意興闌珊。

為什麼?這位老師我在之前學校活動照過面,雖說是一名新調任過來的老師,但言談間未曾感到有什麼問題。可是,和家長的互動,不代表與孩子的互動情況,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孩子說不喜歡老師」這可能是許多家長在與孩子討論學校時最不想聽到的一句話。當孩子表達出對老師的不喜歡或抗拒時,家長或許感到困惑和無助。但是,這種情況並不少見,而且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孩子處理這種情緒,改善他們和老師之間的關係。

當孩子說不喜歡老師,可以運用哪些處理策略,幫助孩子克服這個困難,進而建立積極的學習環境呢?

策略一、不預設立場,聆聽+觀察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表達對老師的不喜歡時,最要緊的是聆聽和表達理解他們的情緒。暫且按耐住想要打斷或試圖解決問題的心情,留給孩子充分的表達空間,讓他們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同時也有助了解問題的根源。

當媽以後,聆聽小孩技巧功力與時俱進,孩子表達的不喜歡,必須要釐清是發發牢騷,還是老師是否有必須特別關注的不當行為

要知道孩子的抱怨有時就是發牢騷,這和大人們念叨:「工作好多!」「時限這麼緊!」是一樣的。就是念叨,他們不見得真的認為不好或是需要改變。這時,千萬不要與孩子一起罵,因為家長的負面態度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對老師的觀感,這對於營造學習氛圍有不良影響。

所以順著小孩的話,「然後呢?」「他說什麼?」「那你呢?」(如果孩子是個肯聊的人,那麼「嗯嗯嗯」、「啊啊啊」也行,他自己就會全盤托出了。)

兒童心理學家范妮莎·詹森(Vanessa Jensen,PsyD)說,讓孩子把他們的想法和感受轉化為言語,可以幫助他們通過問題找到解決方法。

儘量引導小孩說出來具體不喜歡的事情,判斷是發牢騷、需與老師溝通的議題、還是惡劣的不當行為,再準備處理方式。只是更小的孩子,還無法用語言表達,就得特別花心思觀察

觀察孩子是否有不同以往的表現,如果發現孩子有以下這些現象,那就要特別留意了:

  • 學習態度改變:孩子突然對學校的學習失去興趣,或表現出不願意去上學的情緒。
  • 情緒變化:孩子可能出現情緒波動大、焦慮、恐懼、憤怒等情緒,而且無法解釋原因。
  • 言語或行為異常:孩子在家中提到與老師有關的負面言語或行為,甚至出現從未表現過的問題行為,也可能完全抗拒提及老師。
  • 身體上的症狀:孩子出現頭痛、胃痛、失眠等身體症狀,可能因為情緒壓力導致。
  • 社交問題:與同學、家人或朋友的關係出現變化,孤立、消極或不願與他人交流。

(如果確實有傷害身心的不當行為,請參考親子天下不適任教師怎麼處理?不適任教師檢舉、求助資源、處理流程一次看懂的處理方式,亦可參考法律百科對小朋友體罰、虐待、不當管教,幼兒園和老師會有什麼法律責任?)

排除了亟需處理的不當行為,喜不喜歡這件事,其實不一定要解決。(蛤?) 會這麼說是因為每個人都有個人好惡,無須強求,也就是投不投緣。每個孩子也有自己喜歡的教學方式,甚至頭髮長短、說話聲音、穿搭風格,這是很難強求的。

當然以下策略都還是可以進行,只是要謹記目的是為了提供孩子更好的學習和心態。


策略二、討論問題的原因和改善方式

接著不妨聊聊孩子不喜歡老師的原因。教學風格不合適?溝通問題?某件覺得不公平的事?開放式的對話,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可以幫助我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向。

這裡分享自己的常用句型:「為什麼?」(可以多問幾個)「如果老師怎麼處理,你覺得會比較好?」「怎麼做有幫助?」(不一定非得問出個答案,重點是一起思考)

例如,在交談中,我理解到小孩面臨的情況是,新學期的老師比前一位老師嚴格的多,對於課堂練習的要求也多很多,教學的風格相較沒有之前靈活彈性。(好加在,不是惡劣行為,孩子也分享班上有人很喜歡這位老師,因為那名同學之前的老師更加嚴格。這……沒聽過嚴師出高徒嘛?)

然後我們討論一輪,得出結論,無論老師風格如何,喜不喜歡,學習和心情還是在自己 (當然牢騷還是得發的,情緒總是要找到出口吧?!預期我又將施行聆聽策略「嗯嗯嗯」好一陣子)。但是,「如果老師有不當言語和行為,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媽媽。」

策略三、與老師溝通並建立學習合作關係

對於持續存在的困擾,可以聽聽老師的意見。

孩子和老師的溝通不可能完全無礙,也可能會有誤會的存在,出發點非惡意,但遭到惡意的解讀。

所以不妨詢問老師,「我的小孩對〇〇〇(某件事)感覺不太好,這件事困擾著他,老師是不是能幫我了解發生什麼事?」或許真的完全就是誤會一場,同時聽聽看老師有什麼樣的建議,可以幫助孩子和老師在學習這件事上面合作。

老師的回應也可以拿來判斷接下來要怎麼做的參考。

(當然不可能劈頭說小孩不喜歡你,小孩比較喜歡以前的老師,老師會桑心的,家長千萬別一時衝動做這種白目事喔!)

最重要的是透過積極的溝通,促進孩子和老師之間的理解和信任,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係。


結語(媽媽悄悄話)

遇到小孩說不喜歡老師的狀況,必須快速釐清,老師有沒有不當行為,因為那可能會對孩子的身心靈造成諾大的負面影響。

經歷全天候帶過小孩,了解與孩子相處非常勞心勞力,老師不是神,這麼多個孩子,不可能完全合乎每個孩子的需求。

自己的想法是,若是老師三觀正、能溝通,至於教學方法及執行細節,可討論但不強求,一方面則引導孩子去適應,畢竟未來出社會也不可能事事順遂。

調整和適應的過程中也是一種學習,特別新學期換老師,一定期間的磨合事正常的,說不定沒多久,孩子就認可新老師了

但是,但是,如果老師本身是很有問題的,例如有不當的言語或行為,例如明知故犯的性騷擾、惡意言語和行動(包含體罰) 傷害孩子的人格,那我會做出選擇,直接離開那個環境!

身為家長,可能無法決定孩子的老師,但比起誰是老師,喜不喜歡老師,更重要的是,在這個課題上培養孩子的積極心態、面對問題如何應對,如何嘗試解決問題



​親師關係、師生關係、親子關係對孩子的成長扮演重要的角色,和所有的關係一樣需要互相尊重,這篇也是一家之言,很歡迎格友來激盪。


我是那個媽媽,喜愛閱讀、寫作、思考。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別忘記在右下角按下愛心、追蹤,讓我知道您喜歡。 感謝您的鼓勵與支持: )





avatar-img
103會員
49內容數
Hi! 我是那個媽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氣泡水-avatar-img
2024/04/25
5
那個媽媽這篇分析得很好,尤其真的不能只聽孩子的片面之詞,就和孩子一起駡老師,要多方求證看問題點是什麼,再決定後續要如何處理。
5
那個媽媽-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25
1
氣泡水 謝謝鼓勵。事情還沒弄清楚前中立中立,師生矛盾常出於溝通問題,所以在其中儘量鋪橋樑而不是拆毀。
1
安立格-avatar-img
2024/04/25
4
喜歡這篇的分析和結語。這三角習題經“那個媽媽”三兩句話,邏輯關係立馬呈現。家長該扮演和出力的地方也一一涵蓋。高見👍
4
那個媽媽-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25
安立格 謝謝您的喜歡和鼓勵。理想上與老師的關係應也是一個團隊,為共同目標合作。
玄玄心-avatar-img
2024/04/24
3
孩子剛好遇到同樣的問題,看了心有戚戚焉。我每次都跟老師說:「O O最近很困擾,可以麻煩老師再了解一下嗎?」已經成為我套用的公式了🙌🙌🙌
3
那個媽媽-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25
玄玄心 只能這樣了。畢竟溝通風格有差異😉,這樣大人就適時出手。能跟媽媽談心真是太好了🥰。
CV教養生活-avatar-img
2024/04/25
2
感謝分享!「千萬不要與孩子一起罵,因為家長的負面態度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對老師的觀感,這對於營造學習氛圍有不良影響。」這是很棒的提醒👍👍👍校園生活是否順利,真的要運氣了,祝一切順利了!
2
那個媽媽-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26
1
CV教養生活 媽媽帶規矩真的累,幼兒園有老師跟別的小朋友的互動容易建立起來。我家也是約2歲去的。小朋友喜歡媽媽就放心了❤️
1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4/04/25
2
謝謝那個媽媽提供三個策略,每一招都好需要愛心、耐心,還有技巧。😄 陪孩子長大好像也在修練自己,也是人生做不完的功課,祝福那個媽媽喜樂在其中。❤️
2
那個媽媽-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25
1
陽台觀察者 是呀,真的是修練,練習修身養性😆感謝每一天我們都會遇到不同的人事物,讓我們有機會變得更好。謝謝您的祝福,也祝您天天喜樂哦❤️
1
那個媽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孩子教養過程中,非常容易陷入拿孩子和其他孩子做比較的陷阱。這篇文章探討了父母常常會陷入的「順口比較語」如何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並提出解決辦法。內容主要著重在對孩子的肯定、引導和激勵,並強調父母應該擁有健康的比較態度。
這篇文章觀察加拿大公立小學的教育制度,探討學校功課的少與多對孩子的影響,提出反思教育現象的觀點。
家長如何評估孩子使用手機的適當時機與方式是一個常見的困惑。這篇文章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和思考,提出了一些觀察和建議,同時呼籲建立明確的規範和準則。文章中還提到了一些技巧和方法,以及一些值得參考的觀點,幫助家長更好地應對孩子使用手機的相關問題。
這篇文章討論了孩子是否具備面對挑戰和困難的能力,提出了培養孩子心理韌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心理韌性的方法。文章分享了作者自身的經歷和感悟,並向讀者提出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問題。
大家怎麼看待孩子不想繼續學才藝或課外活動的情況?應該堅持還是及早退出?這篇文章分享了孩子學習過程,並提出瞭解孩子想法、鼓勵試錯、尋找喜歡的事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文章分享親身經歷,讓大家思考和分享自己的觀點。
一天,在台北車站的月台等捷運,聲嘶力竭的「不要」劃破天際,因為離我有一段距離,所以看得不是很清楚,但是依稀見到三、四歲大的孩子,坐在地上就是不願意走,身旁的大人也火了:「你這孩子就是不乖…」。大人的訓誡顯然沒發揮效果,孩子歇斯底里起來,伴隨哭聲的「不要」更大聲了。  這樣的場景,或許每個人都不陌生
在孩子教養過程中,非常容易陷入拿孩子和其他孩子做比較的陷阱。這篇文章探討了父母常常會陷入的「順口比較語」如何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並提出解決辦法。內容主要著重在對孩子的肯定、引導和激勵,並強調父母應該擁有健康的比較態度。
這篇文章觀察加拿大公立小學的教育制度,探討學校功課的少與多對孩子的影響,提出反思教育現象的觀點。
家長如何評估孩子使用手機的適當時機與方式是一個常見的困惑。這篇文章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和思考,提出了一些觀察和建議,同時呼籲建立明確的規範和準則。文章中還提到了一些技巧和方法,以及一些值得參考的觀點,幫助家長更好地應對孩子使用手機的相關問題。
這篇文章討論了孩子是否具備面對挑戰和困難的能力,提出了培養孩子心理韌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心理韌性的方法。文章分享了作者自身的經歷和感悟,並向讀者提出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問題。
大家怎麼看待孩子不想繼續學才藝或課外活動的情況?應該堅持還是及早退出?這篇文章分享了孩子學習過程,並提出瞭解孩子想法、鼓勵試錯、尋找喜歡的事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文章分享親身經歷,讓大家思考和分享自己的觀點。
一天,在台北車站的月台等捷運,聲嘶力竭的「不要」劃破天際,因為離我有一段距離,所以看得不是很清楚,但是依稀見到三、四歲大的孩子,坐在地上就是不願意走,身旁的大人也火了:「你這孩子就是不乖…」。大人的訓誡顯然沒發揮效果,孩子歇斯底里起來,伴隨哭聲的「不要」更大聲了。  這樣的場景,或許每個人都不陌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Thumbnail
導師是孩子們在校的父母, 至少敝校的校長常常這樣說! 所以難免要和孩子的親生父母,談到一些孩子的事、班級的事、學校的事……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與家長們交談的過程及內容, 有時候會令我有不同的"結論感受", 例如, ❦ 這是一場正常的親師溝通 ❦ 這是家長在想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你是否曾經好奇過,孩子在學校的一天到底過得怎麼樣?他們和老師的互動又是如何?在這個數位時代,我們被各式各樣的訊息轟炸,但對於最關心的孩子,我們的了解可能卻停留在表面。 該如何巧妙的從孩子那裡獲悉他們與老師之間的相處情況,同時又保持一個健康的溝通環境呢? 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揭開這層神秘的面紗,深
Thumbnail
時常聽到許多家長都會抱怨小孩講一次兩次都無法改進缺點,甚至設定第三次講不聽就會直接打下去的規定,每次聽在我耳裡都為孩子感到心疼,忍不住告訴這些家長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不願意做,可能是沒有「能力」做到,或是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去持續執行,而身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做的並不是打罵,而是去找出孩子做不到的原因
Thumbnail
當孩子們在作文班看到代課老師,他們心中不禁升起不安與疑惑。透過與孩子們的對話,讓他們更能理解老師的難處,並學會同理。下次面對類似情況,他們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其實這篇的標題也可以叫做: 如果家長抱怨學校時,該怎麼做比較好?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一個班級裡這麼多學生, 每個學生又的那麼多家長, 所以, 難免(遲早)會遇到「家長抱怨學校的不是」的時候! 該怎麼做比較好? ❦情境一:一起互相抱怨取暖 學校的暗黑面,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Thumbnail
導師是孩子們在校的父母, 至少敝校的校長常常這樣說! 所以難免要和孩子的親生父母,談到一些孩子的事、班級的事、學校的事……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與家長們交談的過程及內容, 有時候會令我有不同的"結論感受", 例如, ❦ 這是一場正常的親師溝通 ❦ 這是家長在想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你是否曾經好奇過,孩子在學校的一天到底過得怎麼樣?他們和老師的互動又是如何?在這個數位時代,我們被各式各樣的訊息轟炸,但對於最關心的孩子,我們的了解可能卻停留在表面。 該如何巧妙的從孩子那裡獲悉他們與老師之間的相處情況,同時又保持一個健康的溝通環境呢? 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揭開這層神秘的面紗,深
Thumbnail
時常聽到許多家長都會抱怨小孩講一次兩次都無法改進缺點,甚至設定第三次講不聽就會直接打下去的規定,每次聽在我耳裡都為孩子感到心疼,忍不住告訴這些家長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不願意做,可能是沒有「能力」做到,或是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去持續執行,而身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做的並不是打罵,而是去找出孩子做不到的原因
Thumbnail
當孩子們在作文班看到代課老師,他們心中不禁升起不安與疑惑。透過與孩子們的對話,讓他們更能理解老師的難處,並學會同理。下次面對類似情況,他們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其實這篇的標題也可以叫做: 如果家長抱怨學校時,該怎麼做比較好?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一個班級裡這麼多學生, 每個學生又的那麼多家長, 所以, 難免(遲早)會遇到「家長抱怨學校的不是」的時候! 該怎麼做比較好? ❦情境一:一起互相抱怨取暖 學校的暗黑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