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1世紀的21堂課》談我工作故我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21世紀是網路演算法的時代,人們提供數據,AI(人工智慧)演算數據,在AI可連結、可更新的強大優勢下,人們部分的工作將被AI取代。但科技取代工作不是現在才有的問題,早在18世紀工業革命(1769瓦特改良蒸汽機),自動化、機械化的生產方式便逐漸取代看天吃飯、手工勞動的生產方式。雖然當時也有人擔憂自動化會造成大量失業,卻至今從未發生,因為工業化生產雖然搶走一項舊工作,卻同時也創造了一項新工作。本書作者哈拉瑞(Y. N.Harari,1976-)則認為這次AI革命的情況將有所不同,AI將真的取代人們的工作。


  哈拉瑞認為人類有兩種能力:身體能力和認知能力,過去機器取代人力生產(身體能力),而人類則在認知能力上依然享有優勢。因此,在自動化的農業和工業發展下,出現了新的服務業;這些服務業需要人類獨有的認知技能:學習、分析、溝通,特別是必須理解人們的種種情緒。然而,AI已經在愈來愈多認知技能上超越人類,包括理解人類的情緒。AI不只讓電腦運算更快、更聰明,AI更搭配生命科學和社會科學;瞭解是哪些生化機制在支撐人類的情感、慾望和選擇,從而分析人類行為、預測人類決策,最終取代人類的司機、銀行經理和律師。


  哈拉瑞認為人類沒有自由意志,一切不過是演算法的結果,我卻認為,人類能發明AI、發明演算法恰好證明人類擁有自由意志。另外哈拉瑞認為AI將取代人類的工作,但我認為不是哪些工作會被AI取代、培養那些能力才不會被取代的問題,而是更根本的問題─我們為什麼要發明技術?工作之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我們能不需要工作嗎?


  以前在學校時,大一學CAD、大二學SketchUp、大三學FormZ、大四學Rhino 、大五學Grasshopper等軟體,一樣是3D建模的技術,學一套跟學5套真的有比較省力嗎?(當然各個軟體表達的訴求與功能不盡相同,如Grasshopper便是主打參數式設計) 技術確實使我們省卻某些力氣,但取而代之的,難道不是要不斷努力去適應(新)技術嗎?發明技術難道不是將多出來的時間,拿去從事更有意義的活動或增加更多的休閒時間嗎?為什麼技術不斷進步,我們卻反而感覺時間越不夠用、工作時間越來越長?


  首先,什麼是技術?人類以自由意志來征服自然的方式,便成了技術;技術是人類將其意志挹注到自然秩序的方式,於是笛卡兒(R.Descartes,1596-1650)說:「人類是自然的主宰與擁有者。」但人類發明的技術真的有可能改變自然法則嗎?還是只是讓我們更遠離自然而已?工業革命的自動化、機械化生產方式,工作並沒有消失,只是被移轉到一個遠離自然的面向;而AI的時代,如AI背後的工程師,負責管理、維修AI系統的工程師則又更遠離自然,他的工作甚至能夠完全在家而不與人接觸。


  我們為什麼會想遠離自然?我們之所以發明技術、使用技術,是為了更有效率的解決問題,以獲得更方便自由的生活,而技術讓我們有能力創造、成就屬於自己的目的、意義。但現在越來越多的技術發明,是否還依著技術的本質或求知的意志被發明,還是變成一切以經濟利益為導向的發明?例如不斷推陳出新的手機,為了滿足更多使用者的使用、更「智慧」的使用,於是介面變得更複雜、功能更包山包海,但真正用到新功能的次數又有多少?臉部辨識的解鎖功能在同樣的目的(解鎖)下,真的有更安全、更快速、更便捷嗎?在資本主義,一切以效益、經濟利益為考量的價值觀下,我們逐漸遠離技術的本質及缺乏工作的意義。


  據新聞報導,台積電年薪200萬(報導是寫資歷3年),換算成時薪為200萬/365天/24小時=228元/時。為什麼除以24小時呢?因為進台積電是把命、把身體賣給公司,工時長、責任制、手機隨時開機待命,似乎還不如一位高考月薪4萬6的公務員,4萬6/22天/8小時=261元/時,有周休二日、不用強制加班(加班還有加班費)、下班後手機也不用隨時待命(除非有突發事件)、要排假休假只要不影響工作,主管也不會擋。這不是要貶低台積電或酸葡萄沒能進台積電,而是要藉此反思─什麼是工作的意義?我們為什麼要工作?


  關於工作,如果只帶給我們恢復勞動力的東西;必要的金錢,好讓我們再繼續工作。或消耗大量的精力,並奪走我們對於反思、考慮、夢想、憂慮、愛、恨的精力,那不過是剝削、不過是一種奴隸制度;我們將喪失工作的意義,甚至喪失人生的意義。當我們不再有工作以外的時間,我們便沒有了自由、沒有了空閒。真正的工作、人生的「工作」應該是建立家庭、培養興趣、自我實現等經濟以外的事情。


  馬克思(K. Marx,1818-1883)認為,理想狀態下,勞動(labour)是一種將自己的能力以及想法「外在化」實現出來的過程。如果一個想法只存在心裡,通常是一種模糊、含混、而且隨時在變動的狀態,唯有當想法透過物質東西(勞動)實現之後,我們才更能掌握它。而透過勞動實現的過程,讓我們真正的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想法和能力。但若勞動實現的目標不是自己想要的或是由他人指派的,此時勞動便僅是為了獲得薪水(wage),而不再是為了自我實現。


  21世紀的今天,越來越多非全職、雇傭的工作,且工作越來越講求專業分工,導致無法理解或看見工作最後的結果(目的)及全貌。這樣的工作到底帶給我們什麼?工作的樂趣(動力)又是什麼?我們如何在無法改變社會體制結構上,從個人選擇、行動達到理想工作的可能?


  第一,對工作要有理想(目標):當我們熟悉某一項專業分工的技術時,便開始一陳不變、無意識的工作,關鍵在於我們必須對自己的工作有理想(目標),並且持續學習,思考如何將本質學能作最有效益的發揮(例如跨領域、跨界、將人民納稅錢做最有價值的利用)。而很多事情單靠一個人是很難完成的,需要靠團體的力量才能夠實現;公司有資源、有各種不同領域的專家,都是值得我們使用與學習的。


  第二,用更長的眼光看待工作: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1909-2005)說:「許多工作看起來成果輝煌,但與工作中尚未被發掘的貢獻相比,仍是微不足道。」工作的效果,看得不是一時、而是宛如蝴蝶效應般的可能影響。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影響力,在專業化分工下,理解自己影響力可能所及的範圍,從而看見自我的價值。


  第三,重視工作經濟效益之外的部分:工作的「成就」與否,是主管及社會對我工作的看法,但工作的「成就感」與否,則是我對自己工作的看法。而那通常與公司用效益數字的眼光看我有所不同,工作當然不是只有交辦事項,更多是與同事間的社交、分享、學習。而這些看似工作之外的部分,卻更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工作的效益,當每個人對工作都有成就感,工作自然就有所成就。


  我們能夠沒有工作嗎?如同問我們能夠沒有勞動而實踐理想嗎?我工作故我在,退休不是停止工作,而是換個目標工作。AI或許會取代人的工作,但卻無法取代人們工作過程中的意義、無法取代自然對於人的意義、無法取代工作後空閒的意義。

參考資料:

〈馬克思如何分析勞動?〉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685/1669934

〈台積電擁2百萬年薪算高?離職員工曝真相是…〉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009000012-260410?chdtv

2018/10/18

avatar-img
49會員
577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攤開人類發展的歷史,從狩獵採集時期的泛靈論、農業社會的一神論到科學革命的神人(人文主義),就是一步步追求不凡的過程。本書作者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認為人類過去的三大問題:1.飢荒、2.瘟疫、3.戰爭,未來皆將隨著食物科技、醫學研究、人道主義的發展獲得弭平,那麼何謂人類面
什麼是人類學?為何需要人類學?人類學如何實踐?古典人類學研究一直想用過去來解釋現在,其預設了有一整體的結構(文化),使其能夠在不同的世紀、相隔遙遠的地方,以同一種聲音呼應對話。而人類學家能夠藉由研究人類的文化,找到與自己特殊思考方式之間的一種結構上的共通之處。 「人類學研究的是不同人群
本書透過263個日常實驗,探討消費、理財和借貸行為背後的心理學和行為科學。俗話說:「錢不是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我們信任金錢,完全是一種在「想像」中賦予價值的信任。金錢作為一種物質的存在物,既不能吃、也不能喝,不同於一般存有物的關鍵在於,它是行為的「媒介、工具」,而非消費的「目的」本身。
大人與小人的差別為何?法律上,民法12條規定:「滿20歲為成年」;刑法18條則規定:「未滿14歲人之行為,不罰。14歲以上未滿18歲人之行為,得減輕其刑。滿80歲人之行為,得減輕其刑。」傳統上,稱男性成年為弱冠之年(20歲),稱女性成年為及笄之年(15歲)。法律以年齡作為行為能力與負完全責任
本書從田野調查的四位一體談起;技法、基本議題、認識論、存在論。四位之間在討論時可以區分,但在實作上則是一體的。四位一體皆因探究社會生活而起,也反映了研究者的立場(一體)。研究者試著用四位一體的田野工作方法,來達到對社會生活中的基本認識與從中找尋突破性的理解。在進入田野之前,研究者必然帶著問題
隨著電腦的普及,大大改變了我們的日常行為,食物上桌前要先拍照、打卡、上傳;路見不平報警前先錄影、直播;資料下載後先存檔、備份,至於資料有沒有被閱讀則完全不重要了。而這些紀錄甚或記憶我某段過去的資料,皆反射了我的一部分,因為那些資料保存了我過去部分的時間,保存了我成為現在的我的部分痕跡。但是如
攤開人類發展的歷史,從狩獵採集時期的泛靈論、農業社會的一神論到科學革命的神人(人文主義),就是一步步追求不凡的過程。本書作者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認為人類過去的三大問題:1.飢荒、2.瘟疫、3.戰爭,未來皆將隨著食物科技、醫學研究、人道主義的發展獲得弭平,那麼何謂人類面
什麼是人類學?為何需要人類學?人類學如何實踐?古典人類學研究一直想用過去來解釋現在,其預設了有一整體的結構(文化),使其能夠在不同的世紀、相隔遙遠的地方,以同一種聲音呼應對話。而人類學家能夠藉由研究人類的文化,找到與自己特殊思考方式之間的一種結構上的共通之處。 「人類學研究的是不同人群
本書透過263個日常實驗,探討消費、理財和借貸行為背後的心理學和行為科學。俗話說:「錢不是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我們信任金錢,完全是一種在「想像」中賦予價值的信任。金錢作為一種物質的存在物,既不能吃、也不能喝,不同於一般存有物的關鍵在於,它是行為的「媒介、工具」,而非消費的「目的」本身。
大人與小人的差別為何?法律上,民法12條規定:「滿20歲為成年」;刑法18條則規定:「未滿14歲人之行為,不罰。14歲以上未滿18歲人之行為,得減輕其刑。滿80歲人之行為,得減輕其刑。」傳統上,稱男性成年為弱冠之年(20歲),稱女性成年為及笄之年(15歲)。法律以年齡作為行為能力與負完全責任
本書從田野調查的四位一體談起;技法、基本議題、認識論、存在論。四位之間在討論時可以區分,但在實作上則是一體的。四位一體皆因探究社會生活而起,也反映了研究者的立場(一體)。研究者試著用四位一體的田野工作方法,來達到對社會生活中的基本認識與從中找尋突破性的理解。在進入田野之前,研究者必然帶著問題
隨著電腦的普及,大大改變了我們的日常行為,食物上桌前要先拍照、打卡、上傳;路見不平報警前先錄影、直播;資料下載後先存檔、備份,至於資料有沒有被閱讀則完全不重要了。而這些紀錄甚或記憶我某段過去的資料,皆反射了我的一部分,因為那些資料保存了我過去部分的時間,保存了我成為現在的我的部分痕跡。但是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有網際網路以後,的確任何的資訊都可以在網路上搜尋到, 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資訊是破碎的」。 這也就造成有些人的工作, 就是專門收集網路上的訊息,整理出系統,制訂框架, 寫出一篇篇充滿資源連結的文章, 作為導覽讀者遨遊網路的領路人。 而現在AI 出現,這些領路人,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AI 的快速發展,顛覆了各個產業的發展,ChatGPT 的出現,加快了作家寫作的速度,加快了工程師寫程式的速度,世界正在快速的改變。許多人開始探究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 AI 取代,身為資料領域的工作者,我也開始在思考,當 AI 的能力不斷進化且遠遠超過人類時,在我的工作中有哪些任務交給 AI 會更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波士,今天我們來聊聊人工智慧對職場的影響。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因為 AI 技術正迅速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並帶來許多機遇與挑戰。那麼,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這個議題,看看我們可以從中學到什麼。
AI與虛擬帳號的盛行,帶來了機會與風險,需要保持警覺與理性,避免被迷惑與控制,以及辨別訊息真假,是每個網路使用者該思考與學習的。
Thumbnail
隨著AI技術的日益進步,我們即將步入一個新時代,這個時代將徹底顛覆傳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21世紀的21堂課》中提醒我們面對這些變化,我們需要重新考慮工作的意義。全民基本收入和服務可能是應對職業變革的一部分解決方案,但根本的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思考如何在這個被AI塑形的新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及應對策略。隨著AI技術的進步,許多傳統職業面臨被自動化的風險,同時也創造了新的職業機會。文章強調了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以培養未來勞動市場所需的技能。必須積極擁抱變化,通過教育和政策創新,為未來的工作環境做好準備。
Thumbnail
引言: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的應用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然而,這種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問題:AI是否將取代人類的工作?這不僅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也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探討AI取代人類工作的挑戰和機遇,並討論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一趨勢。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有網際網路以後,的確任何的資訊都可以在網路上搜尋到, 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資訊是破碎的」。 這也就造成有些人的工作, 就是專門收集網路上的訊息,整理出系統,制訂框架, 寫出一篇篇充滿資源連結的文章, 作為導覽讀者遨遊網路的領路人。 而現在AI 出現,這些領路人,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AI 的快速發展,顛覆了各個產業的發展,ChatGPT 的出現,加快了作家寫作的速度,加快了工程師寫程式的速度,世界正在快速的改變。許多人開始探究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 AI 取代,身為資料領域的工作者,我也開始在思考,當 AI 的能力不斷進化且遠遠超過人類時,在我的工作中有哪些任務交給 AI 會更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波士,今天我們來聊聊人工智慧對職場的影響。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因為 AI 技術正迅速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並帶來許多機遇與挑戰。那麼,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這個議題,看看我們可以從中學到什麼。
AI與虛擬帳號的盛行,帶來了機會與風險,需要保持警覺與理性,避免被迷惑與控制,以及辨別訊息真假,是每個網路使用者該思考與學習的。
Thumbnail
隨著AI技術的日益進步,我們即將步入一個新時代,這個時代將徹底顛覆傳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21世紀的21堂課》中提醒我們面對這些變化,我們需要重新考慮工作的意義。全民基本收入和服務可能是應對職業變革的一部分解決方案,但根本的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思考如何在這個被AI塑形的新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及應對策略。隨著AI技術的進步,許多傳統職業面臨被自動化的風險,同時也創造了新的職業機會。文章強調了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以培養未來勞動市場所需的技能。必須積極擁抱變化,通過教育和政策創新,為未來的工作環境做好準備。
Thumbnail
引言: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的應用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然而,這種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問題:AI是否將取代人類的工作?這不僅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也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探討AI取代人類工作的挑戰和機遇,並討論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一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