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1世紀的21堂課》談我工作故我在

2024/03/12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21世紀是網路演算法的時代,人們提供數據,AI(人工智慧)演算數據,在AI可連結、可更新的強大優勢下,人們部分的工作將被AI取代。但科技取代工作不是現在才有的問題,早在18世紀工業革命(1769瓦特改良蒸汽機),自動化、機械化的生產方式便逐漸取代看天吃飯、手工勞動的生產方式。雖然當時也有人擔憂自動化會造成大量失業,卻至今從未發生,因為工業化生產雖然搶走一項舊工作,卻同時也創造了一項新工作。本書作者哈拉瑞(Y. N.Harari,1976-)則認為這次AI革命的情況將有所不同,AI將真的取代人們的工作。


  哈拉瑞認為人類有兩種能力:身體能力和認知能力,過去機器取代人力生產(身體能力),而人類則在認知能力上依然享有優勢。因此,在自動化的農業和工業發展下,出現了新的服務業;這些服務業需要人類獨有的認知技能:學習、分析、溝通,特別是必須理解人們的種種情緒。然而,AI已經在愈來愈多認知技能上超越人類,包括理解人類的情緒。AI不只讓電腦運算更快、更聰明,AI更搭配生命科學和社會科學;瞭解是哪些生化機制在支撐人類的情感、慾望和選擇,從而分析人類行為、預測人類決策,最終取代人類的司機、銀行經理和律師。


  哈拉瑞認為人類沒有自由意志,一切不過是演算法的結果,我卻認為,人類能發明AI、發明演算法恰好證明人類擁有自由意志。另外哈拉瑞認為AI將取代人類的工作,但我認為不是哪些工作會被AI取代、培養那些能力才不會被取代的問題,而是更根本的問題─我們為什麼要發明技術?工作之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我們能不需要工作嗎?


  以前在學校時,大一學CAD、大二學SketchUp、大三學FormZ、大四學Rhino 、大五學Grasshopper等軟體,一樣是3D建模的技術,學一套跟學5套真的有比較省力嗎?(當然各個軟體表達的訴求與功能不盡相同,如Grasshopper便是主打參數式設計) 技術確實使我們省卻某些力氣,但取而代之的,難道不是要不斷努力去適應(新)技術嗎?發明技術難道不是將多出來的時間,拿去從事更有意義的活動或增加更多的休閒時間嗎?為什麼技術不斷進步,我們卻反而感覺時間越不夠用、工作時間越來越長?


  首先,什麼是技術?人類以自由意志來征服自然的方式,便成了技術;技術是人類將其意志挹注到自然秩序的方式,於是笛卡兒(R.Descartes,1596-1650)說:「人類是自然的主宰與擁有者。」但人類發明的技術真的有可能改變自然法則嗎?還是只是讓我們更遠離自然而已?工業革命的自動化、機械化生產方式,工作並沒有消失,只是被移轉到一個遠離自然的面向;而AI的時代,如AI背後的工程師,負責管理、維修AI系統的工程師則又更遠離自然,他的工作甚至能夠完全在家而不與人接觸。


  我們為什麼會想遠離自然?我們之所以發明技術、使用技術,是為了更有效率的解決問題,以獲得更方便自由的生活,而技術讓我們有能力創造、成就屬於自己的目的、意義。但現在越來越多的技術發明,是否還依著技術的本質或求知的意志被發明,還是變成一切以經濟利益為導向的發明?例如不斷推陳出新的手機,為了滿足更多使用者的使用、更「智慧」的使用,於是介面變得更複雜、功能更包山包海,但真正用到新功能的次數又有多少?臉部辨識的解鎖功能在同樣的目的(解鎖)下,真的有更安全、更快速、更便捷嗎?在資本主義,一切以效益、經濟利益為考量的價值觀下,我們逐漸遠離技術的本質及缺乏工作的意義。


  據新聞報導,台積電年薪200萬(報導是寫資歷3年),換算成時薪為200萬/365天/24小時=228元/時。為什麼除以24小時呢?因為進台積電是把命、把身體賣給公司,工時長、責任制、手機隨時開機待命,似乎還不如一位高考月薪4萬6的公務員,4萬6/22天/8小時=261元/時,有周休二日、不用強制加班(加班還有加班費)、下班後手機也不用隨時待命(除非有突發事件)、要排假休假只要不影響工作,主管也不會擋。這不是要貶低台積電或酸葡萄沒能進台積電,而是要藉此反思─什麼是工作的意義?我們為什麼要工作?


  關於工作,如果只帶給我們恢復勞動力的東西;必要的金錢,好讓我們再繼續工作。或消耗大量的精力,並奪走我們對於反思、考慮、夢想、憂慮、愛、恨的精力,那不過是剝削、不過是一種奴隸制度;我們將喪失工作的意義,甚至喪失人生的意義。當我們不再有工作以外的時間,我們便沒有了自由、沒有了空閒。真正的工作、人生的「工作」應該是建立家庭、培養興趣、自我實現等經濟以外的事情。


  馬克思(K. Marx,1818-1883)認為,理想狀態下,勞動(labour)是一種將自己的能力以及想法「外在化」實現出來的過程。如果一個想法只存在心裡,通常是一種模糊、含混、而且隨時在變動的狀態,唯有當想法透過物質東西(勞動)實現之後,我們才更能掌握它。而透過勞動實現的過程,讓我們真正的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想法和能力。但若勞動實現的目標不是自己想要的或是由他人指派的,此時勞動便僅是為了獲得薪水(wage),而不再是為了自我實現。


  21世紀的今天,越來越多非全職、雇傭的工作,且工作越來越講求專業分工,導致無法理解或看見工作最後的結果(目的)及全貌。這樣的工作到底帶給我們什麼?工作的樂趣(動力)又是什麼?我們如何在無法改變社會體制結構上,從個人選擇、行動達到理想工作的可能?


  第一,對工作要有理想(目標):當我們熟悉某一項專業分工的技術時,便開始一陳不變、無意識的工作,關鍵在於我們必須對自己的工作有理想(目標),並且持續學習,思考如何將本質學能作最有效益的發揮(例如跨領域、跨界、將人民納稅錢做最有價值的利用)。而很多事情單靠一個人是很難完成的,需要靠團體的力量才能夠實現;公司有資源、有各種不同領域的專家,都是值得我們使用與學習的。


  第二,用更長的眼光看待工作: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1909-2005)說:「許多工作看起來成果輝煌,但與工作中尚未被發掘的貢獻相比,仍是微不足道。」工作的效果,看得不是一時、而是宛如蝴蝶效應般的可能影響。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影響力,在專業化分工下,理解自己影響力可能所及的範圍,從而看見自我的價值。


  第三,重視工作經濟效益之外的部分:工作的「成就」與否,是主管及社會對我工作的看法,但工作的「成就感」與否,則是我對自己工作的看法。而那通常與公司用效益數字的眼光看我有所不同,工作當然不是只有交辦事項,更多是與同事間的社交、分享、學習。而這些看似工作之外的部分,卻更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工作的效益,當每個人對工作都有成就感,工作自然就有所成就。


  我們能夠沒有工作嗎?如同問我們能夠沒有勞動而實踐理想嗎?我工作故我在,退休不是停止工作,而是換個目標工作。AI或許會取代人的工作,但卻無法取代人們工作過程中的意義、無法取代自然對於人的意義、無法取代工作後空閒的意義。

參考資料:

〈馬克思如何分析勞動?〉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685/1669934

〈台積電擁2百萬年薪算高?離職員工曝真相是…〉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009000012-260410?chdtv

2018/10/18

3會員
520內容數
哲學博士生/建築系畢/證照:高考公務員、工地主任、古蹟工地負責人/前地方文資薦任公務員(建築工程職系)/研究領域:建築哲學、文化資產哲學。由「哲學性」、「反思性」角度,評論文學、建築、哲學、時事、影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音樂藝術、文化資產、公職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