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論真實》談為何在乎真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本書作者Harry G. Frankfurt於 2005年寫了《放屁:名利雙收的詭話》;預設人們不想要且會指責「不在乎真實」的對象,因此會避免講屁話並加以譴責,然而,真實為何那麼重要?或為什麼非得在乎真實?遂有了本書作為《放屁》的續作。


  在主打去中心化的後現代主義時代,後現代主義者「叛逆且自以為是地否定任何客觀現實中存在著真實。」認為真實與否僅是個人觀點、感受或態度,此真實是一種規範性(評價性)的真實;即個人只是在眾多規範中,選擇一個自己認為真的規範,而此選擇亦受到過去選擇的經驗或事實陳述的影響。然而,真實只是主觀認為真嗎?是否有客觀的真呢?


  Frankfurt並未區分真理(truth)、現實(actual)與真實(real)三者的不同。書名《On Truth》似乎要談的是真理,然而細看內容則較偏向真實,即如何在假新聞、假訊息充斥的時代中區分真假的真實。真理通常是統一的、整體的、無限的,如上帝般的存在。現實是有限的、具體的、直接的感知經驗,只關注當下。真實則是包含一切現實事物之外,即事物的感知經驗之外,亦包含事物不可感知經驗的潛能、潛在、潛力。故相較於現實,真實不僅考慮當下,更考慮事物的過去與未來,更接近「真」。Frankfurt認為:「事實性,為真的本質。」由此可知,其所討論的真實不包含看不見、摸不著的上帝、自由或意志的真理的真,而僅是建立在對事物的感官經驗上,透過感官經驗與事物一致性的真實的真。此真實的真既有主觀性亦有客觀性,客觀性在於,人具有相同感官為基礎的經驗,此經驗讓我與他者有感同身受、或同理的可能。然而,感官經驗與事物始終是一致的嗎?


  Frankfurt認為:「若得不到真實,人會很難存活,甚至會無法替自己設定適當的目標。」即人難以如其所是的活下去。然而,當感官經驗與事物不一致時,真的會難以存活、沒有意義嗎?傅柯在《詞與物》中區分在語言與事物分開時,即語言不再依據同一與差異的理性時,有兩種人是同一與差異的理性之外的極端,一端是「瘋子」,即將事物都看作是同一的,無差異的,如:唐吉訶德將風車誤認為是巨人。另一端則是「詩人」,即將事物看作是差異的,無同一的,如:將花賦予各種不同的詩意。但能說瘋子與詩人鄙視或忽視自己的生命嗎?瘋子與詩人對社會發展就沒有意義嗎?


  真實為何重要?其有何好處?Frankfurt認為:「我們沒辦法不靠真實而活,不只要了解如何活得好,還要知道如何活下去。」先撇開無感知經驗或有缺陷者不論,完整的感知經驗讓我們得以認識、感受世界並朝向更美好的未來。真實並非都是美好的,生活中總有許多有虛假的經驗與壞的經驗。雖然不好的經驗亦是建立在感官經驗上,但唯有好的經驗、具有正面積極價值的經驗,才能提供我們活下去更大的力量,更感受到真實活者的美好。相反的,不好的、虛假的與壞的經驗,則無法提供活下去的動力與正面積極價值。


  Frankfurt提出:「大部分情況下我們之所以會選擇我們想要、所愛的目標,並投身於該目標,是出於我們對它們的信念。」、「說謊者拒絕讓自己被人所知。」、「說謊者背叛了他,他也被自己的感受所背叛。」然而,說謊者真的知道自己在說謊嗎?瘋子與詩人知道他們所說的話不符合同一與差異的理性嗎?且信念因人而異,不同年齡、文化、種族、性別、語言者有不同的信念,若說信念自然會將我們帶往真實、讓生命更美好的活下去,那麼,應該說是信念讓生命活下,而非真實。信念預設了因為是真所以相信、去做,於是Frankfurt最後說:「不要求明確無誤地區分真假,要求我們在乎真假。」如同傅佩榮老師認為的人性向善,人會在乎善,人性的善與惡並非二元對立,而是相輔相成,正是透過惡,讓我們更認識善;正是透過假,讓我們更認識真、更具有掌握正面積極價值的可能。

2023/4/2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辯證人生
64會員
656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辯證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5/02/09
  隨著「世界末日時鐘」在2025年逼近史上最危險的89秒,國際局勢動盪加劇,各國軍備競賽不斷。在此關鍵時刻,我們必須重新思考,真正的永久和平究竟應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   近日,美國新任國防部長赫塞斯矢言推動「以實力謀和平」的政策,凸顯出大國仍未擺脫以武力維持和平的思維。然而,德國哲學家
Thumbnail
2025/02/09
  隨著「世界末日時鐘」在2025年逼近史上最危險的89秒,國際局勢動盪加劇,各國軍備競賽不斷。在此關鍵時刻,我們必須重新思考,真正的永久和平究竟應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   近日,美國新任國防部長赫塞斯矢言推動「以實力謀和平」的政策,凸顯出大國仍未擺脫以武力維持和平的思維。然而,德國哲學家
Thumbnail
2024/12/20
  什麼是無限?《無限旅程》(A TRIP TO INFINITY)為Netflix於2022年上檔的紀錄片,內容訪問物理、數學、哲學等領域專家,對於「無限」的看法。   首先,如何想像無限?先試著在心中想像一個最大、最大、最大的數,然而,該數相較於無限,如同想像一個最小、最小、最小的數一
Thumbnail
2024/12/20
  什麼是無限?《無限旅程》(A TRIP TO INFINITY)為Netflix於2022年上檔的紀錄片,內容訪問物理、數學、哲學等領域專家,對於「無限」的看法。   首先,如何想像無限?先試著在心中想像一個最大、最大、最大的數,然而,該數相較於無限,如同想像一個最小、最小、最小的數一
Thumbnail
2024/12/09
  感謝實踐建築系分享郭孟芙的演講,演講中點到許多建築設計根深蒂固的問題,本文的批評並非針對孟芙(雖然同為淡江畢業但我也不認識),而是藉由演講點出建築設計東西方理論與實務的普遍問題——沒有時間。   在理解何謂真正的時間之前,我們必須先釐清何謂建築設計的時間?以演講中提到設計手法為例,至少
Thumbnail
2024/12/09
  感謝實踐建築系分享郭孟芙的演講,演講中點到許多建築設計根深蒂固的問題,本文的批評並非針對孟芙(雖然同為淡江畢業但我也不認識),而是藉由演講點出建築設計東西方理論與實務的普遍問題——沒有時間。   在理解何謂真正的時間之前,我們必須先釐清何謂建築設計的時間?以演講中提到設計手法為例,至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真情、真愛和真實世界的觀念,並將這些觀念與人生經驗相連接。文章中包含了對於人生的體悟和感悟,對於友誼、愛情和世俗的深刻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真情、真愛和真實世界的觀念,並將這些觀念與人生經驗相連接。文章中包含了對於人生的體悟和感悟,對於友誼、愛情和世俗的深刻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今社會人們對真相的態度,提到在這個速食、極短片充斥的時代,一切似乎只要被視為有趣,就能夠被原諒、接受為事實。文章文體偏向沉思,有些許負面情緒,但通過批判和自我反省。作者建議人們應該多向不同角度看問題,接受可能不同的真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今社會人們對真相的態度,提到在這個速食、極短片充斥的時代,一切似乎只要被視為有趣,就能夠被原諒、接受為事實。文章文體偏向沉思,有些許負面情緒,但通過批判和自我反省。作者建議人們應該多向不同角度看問題,接受可能不同的真相。
Thumbnail
在生命的長河中,有沒有某一個時刻,你希望有一個人能相信你口中說出的話,不論那句話是事實與否。
Thumbnail
在生命的長河中,有沒有某一個時刻,你希望有一個人能相信你口中說出的話,不論那句話是事實與否。
Thumbnail
作者 Hans Rosling 發現,許多人對世界的認識停留在過去,沒有跟上現實世界的真實數據,因此決心撰寫本書,讓更多人看見真實世界面貌。 作者常被稱為樂觀主義者,但他自創新詞,認為自己是「可能性主義者」,因為真實看見世界變好,而不是盲目樂觀。
Thumbnail
作者 Hans Rosling 發現,許多人對世界的認識停留在過去,沒有跟上現實世界的真實數據,因此決心撰寫本書,讓更多人看見真實世界面貌。 作者常被稱為樂觀主義者,但他自創新詞,認為自己是「可能性主義者」,因為真實看見世界變好,而不是盲目樂觀。
Thumbnail
  本書作者Harry G. Frankfurt於 2005年寫了《放屁:名利雙收的詭話》;預設人們不想要且會指責「不在乎真實」的對象,因此會避免講屁話並加以譴責,然而,真實為何那麼重要?或為什麼非得在乎真實?遂有了本書作為《放屁》的續作。   在主打去中心化的後現代主義時代,後現代主
Thumbnail
  本書作者Harry G. Frankfurt於 2005年寫了《放屁:名利雙收的詭話》;預設人們不想要且會指責「不在乎真實」的對象,因此會避免講屁話並加以譴責,然而,真實為何那麼重要?或為什麼非得在乎真實?遂有了本書作為《放屁》的續作。   在主打去中心化的後現代主義時代,後現代主
Thumbnail
很多人喜歡講論「絶對是非」,認為「對就對,錯就錯,沒有灰色地帶。」這種話語,固然在道德理性、個人修養上,都站得住脚。但是現代社會,已不再是凡事「講求二分」,多半認同「多元價值」,認為:堅守是非理念固然值得尊敬,若能夠通達情理,恐怕更加搏得讚賞。
Thumbnail
很多人喜歡講論「絶對是非」,認為「對就對,錯就錯,沒有灰色地帶。」這種話語,固然在道德理性、個人修養上,都站得住脚。但是現代社會,已不再是凡事「講求二分」,多半認同「多元價值」,認為:堅守是非理念固然值得尊敬,若能夠通達情理,恐怕更加搏得讚賞。
Thumbnail
面對無物,人無法忍受空白。然而,尋求填補真理的慾望,反而使人感到空虛,唯有從內心懷疑,才能走近真理。
Thumbnail
面對無物,人無法忍受空白。然而,尋求填補真理的慾望,反而使人感到空虛,唯有從內心懷疑,才能走近真理。
Thumbnail
誠拜讀於「底層邏輯」這本書,篇中有一句要和朋友們一起來分享探討。 「兩個人發生爭執的時候,一定是因為他們之間有更多的相同之處,而不是不同之處。完全不同的兩個人是吵不起來的。」—事物間的共同點,就是底層邏輯。只有不同之中的相同之處、變化背後不變的東西,才是底層邏輯。先記住!底層邏輯+環境變數=方法論
Thumbnail
誠拜讀於「底層邏輯」這本書,篇中有一句要和朋友們一起來分享探討。 「兩個人發生爭執的時候,一定是因為他們之間有更多的相同之處,而不是不同之處。完全不同的兩個人是吵不起來的。」—事物間的共同點,就是底層邏輯。只有不同之中的相同之處、變化背後不變的東西,才是底層邏輯。先記住!底層邏輯+環境變數=方法論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資訊充斥,我們真的能更清楚何謂真實嗎?本文提出如何思考真實的問題,並探討兩種思維模式:理性與非理性。也提供一些方法如假笑來面對問題,以及扛起責任來找到生活方式。本文以哲學與心理學角度探討真實,並提供實用建議。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資訊充斥,我們真的能更清楚何謂真實嗎?本文提出如何思考真實的問題,並探討兩種思維模式:理性與非理性。也提供一些方法如假笑來面對問題,以及扛起責任來找到生活方式。本文以哲學與心理學角度探討真實,並提供實用建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