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豆子一顆一顆挑到另一鍋:一種無聊的《Pokemon Home》遊玩方式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從作品出發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把豆子一顆一顆挑到另一鍋:一種無聊的《Pokemon Home》遊玩方式〉2024-03-19


  嚴格來說,《Pokemon Home》並不是一款遊戲。而只是一個用以存放寶可夢、將寶可夢從舊遊戲傳到新遊戲、或透過與他人交換來更好地蒐集圖鑑的App。然而,在所有的寶可夢遊戲裡面,它卻是我花了最多時間「遊玩」的一款。


  作為「寶可夢銀行」在新世代主機上的替代品,根據官方網站上的描述,「Pokémon HOME」是「所有寶可夢聚集的地方」。他們說:在這裡你可以看到與自己一同冒險的那些夥伴,以及即將相遇的寶可夢--「寶可夢的雲端服務,將你跟寶可夢的『過去』跟『未來』連結起來。」



  我很難說清楚自己為什麼會喜歡這麼做,但我從這款軟體推出之後,有事沒事就會將《Pokemon Go》中捕捉到的寶可夢傳到《Pokemon Home》裡,然後用裡面的「奇蹟盒子」功能,將那些寶可夢與無法預期的十個陌生人隨機交換寶可夢。


  通常,換到的會是其他人用《Pokemon Go》捕捉到的隨機寶可夢,尤其在社群日或活動日,會有很多活動中的寶可夢;或者當世代主系列遊戲中的強勢寶可夢,那意味著是一些人為了追求高個體值進行了大量孵蛋,將派不上用場的「蛋餘」發送出來。但有時,也會收到一些特殊的、帶有獎章或色違的寶可夢。


  那些特殊的寶可夢,其中也包含一些一眼就能看出是透過作弊方式得來的「改獸」,它們不只是色違、滿個體值、身上帶一些亂七八糟獎章,訓練家名稱還通常會是一串網址。這或許是它們的某種廣告手段,告訴你「嘿,與其在這裡隨機交換,不如直接上這個網站,付一點小錢,你想要什麼我們就做給你」。


  這類行為對我來說特別沒意思。如果說考試作弊是為了拿到好成績,來獲得獎勵或避免被懲罰。那玩遊戲作弊是為了什麼?用作弊的方式蒐集到的寶可夢如何給予人們成就感?我不知道。不過反過來說,這種完全沒有道理的「奇蹟交換」所追求的又是什麼?不也是某種「非正規的」、「意外之財式的」蒐集嗎?



  因為送出去的那些本來就是在《Pokemon Go》裡隨意捕捉的,換到什麼,都不會覺得損失。反過來說,由於《Pokemon Home》裡有豐富完整的圖鑑系統,每一隻寶可夢(除了那些批量生產的改獸之外)又都是基本上獨一無二的。


  當你獲得來自不同語言的寶可夢時,圖鑑上相應語言的位置會由暗變亮。在某次更新之後,App裡又新增了「軟體圖鑑」,可以分別去蒐集來自不同遊戲軟體的相同寶可夢。在這些無意義的、潑水式的交換之中,我們能夠一次比一次多地將圖鑑多填滿一點點。加之不同的球種、不同的獎章、體型大小等要素。


  就如同幾乎每場球賽都會有球星破了某個堪稱量身訂做的紀錄,譬如幾天前,Lebron James以39歲又78天的年齡,成為NBA史上「單場至少拿到40分且真實命中率達75%的球員」中最老的球員。這當然是件厲害的事情,但作為無數「歷史第一紀錄」中的其中一項,它充滿了任意與無聊。而我們也幾乎可以無止盡地去在最為細節的地方進行寶可夢蒐集,以此去將每一次充滿任意性的交換結果賦予幽微的意義。



  《Pokemon Home》中能夠儲存寶可夢的數量上限是6000隻。在非常久之前我儲存的寶可夢就超過這個數量了。於是另外一個工程就是每隔一段時間將寶可夢分門別類地傳到能夠對應的遊戲裡。一段時間之後,遊戲中的盒子也滿了。然後開一個新的NS帳號以便開一個新的遊戲紀錄,再將寶可夢移進去,以此往復……


  卡謬的《瘟疫》中有一個角色,他平常就是一個普通的職員,夜晚則在自己的房間中構思自己一行都沒完成的文學作品;另一位角色是一名脾氣不好的西班牙老人,他的床上擺著兩個鍋子,其中一個盛滿了鷹嘴豆,每天一顆一顆地將豆子挑到另一鍋。


  可能在一些日子裡,我像前面那個職員;另一些日子裡,我是後面那個老人。「每十五鍋就得吃飯了,這很簡單。」很難說這些事情有什麼樂趣或成就感,但有時候日子就是這樣在過的。




到粉絲專頁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PreBluePaper/posts/pfbid05iEws2xaUk1vr5XLWE94PBfGewdf4u4fM4jwK5QNYXUxb2LCxrvtnqd4bi6GBHrFl

avatar-img
97會員
824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關於「憤世嫉俗」--超譯一下韓愈〉
〈電影、電影化敘事和被動娛樂〉
〈往一個不玩「殺人遊戲」的多元宇宙跳躍出去〉
〈網路世代高中生的奇幻旅程:蘇裔非的音樂與惡搞〉
〈傳承與再造:鳥山明、文化英雄,以及《DQB》〉
〈關於「憤世嫉俗」--超譯一下韓愈〉
〈電影、電影化敘事和被動娛樂〉
〈往一個不玩「殺人遊戲」的多元宇宙跳躍出去〉
〈網路世代高中生的奇幻旅程:蘇裔非的音樂與惡搞〉
〈傳承與再造:鳥山明、文化英雄,以及《DQB》〉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此篇文章提供寶可夢集換式卡牌遊戲最新擴充包的資訊,包含上線日期、特色卡牌、活動內容、新周邊以及收集建議等,幫助玩家做好準備迎接新卡包。
這套寶可夢牌組以瑪沙耶、恰雷姆、利歐路和路卡利歐為核心,搭配瑪夏多和樹才怪,透過巧妙的組合和運氣,能在短時間內打出高傷害。本文詳細介紹牌組配置、核心戰術、優缺點分析和戰術提示,適合喜歡高風險高回報玩法的玩家。
寶可夢中心(Pokémon Center)是由寶可夢公司負責直營的寶可夢專賣店,目前在日本共有16間分店,新加坡1家。而日前確定開店的「寶可夢中心台北(Pokémon Center TAIPEI)」,終於在2023年12月8日對外營運,地點為台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 A11 三樓。
傳說的寶可夢帝牙盧卡和帕路奇亞已經在太晶團體戰當中降臨啦,即日起到12月22號的7點59分為止,《寶可夢朱版》的玩家可以挑戰五星太晶的帝牙盧卡;《寶可夢紫版》的玩家則可以挑戰五星太晶的帕路奇亞。
不禁佩服寶可夢與任天堂,無論是以「怪獸向前走」、「神奇寶貝」、還是「寶可夢」之名印在受眾記憶底層,不甘只以舊回憶去消費舊受眾,寶可夢在名作曾出不窮的世代交替下,仍能以各種媒介抓住各年齡層粉絲的喜好、勾起懶散許久的冒險心、感受得到寶可夢願意與受眾共同創造新回憶
《名偵探皮卡丘 閃電回歸》是接續2016年在任天堂掌上型遊樂器3DS上面推出的《名偵探皮卡丘》系列續作。講述少年提姆為了找尋下落不明的爸爸,與爸爸的寶可夢夥伴名偵探皮卡丘,展開一系列的冒險。接續前作的風格,名偵探皮卡丘與提姆這次又會捲入怎樣的寶可夢與人類之間的事件之中,並且從中發現失蹤父親的身影呢。
此篇文章提供寶可夢集換式卡牌遊戲最新擴充包的資訊,包含上線日期、特色卡牌、活動內容、新周邊以及收集建議等,幫助玩家做好準備迎接新卡包。
這套寶可夢牌組以瑪沙耶、恰雷姆、利歐路和路卡利歐為核心,搭配瑪夏多和樹才怪,透過巧妙的組合和運氣,能在短時間內打出高傷害。本文詳細介紹牌組配置、核心戰術、優缺點分析和戰術提示,適合喜歡高風險高回報玩法的玩家。
寶可夢中心(Pokémon Center)是由寶可夢公司負責直營的寶可夢專賣店,目前在日本共有16間分店,新加坡1家。而日前確定開店的「寶可夢中心台北(Pokémon Center TAIPEI)」,終於在2023年12月8日對外營運,地點為台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 A11 三樓。
傳說的寶可夢帝牙盧卡和帕路奇亞已經在太晶團體戰當中降臨啦,即日起到12月22號的7點59分為止,《寶可夢朱版》的玩家可以挑戰五星太晶的帝牙盧卡;《寶可夢紫版》的玩家則可以挑戰五星太晶的帕路奇亞。
不禁佩服寶可夢與任天堂,無論是以「怪獸向前走」、「神奇寶貝」、還是「寶可夢」之名印在受眾記憶底層,不甘只以舊回憶去消費舊受眾,寶可夢在名作曾出不窮的世代交替下,仍能以各種媒介抓住各年齡層粉絲的喜好、勾起懶散許久的冒險心、感受得到寶可夢願意與受眾共同創造新回憶
《名偵探皮卡丘 閃電回歸》是接續2016年在任天堂掌上型遊樂器3DS上面推出的《名偵探皮卡丘》系列續作。講述少年提姆為了找尋下落不明的爸爸,與爸爸的寶可夢夥伴名偵探皮卡丘,展開一系列的冒險。接續前作的風格,名偵探皮卡丘與提姆這次又會捲入怎樣的寶可夢與人類之間的事件之中,並且從中發現失蹤父親的身影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街頭速寫:基隆八斗子漁港一街油庫 位於基隆的八斗子漁港,是一個融合了歷史與現代氣息的小漁村,而在其中最深處的一街油庫,更是一個既特殊又充滿韻味的地方。這裡彷彿是一個微型的縮影,濃縮了漁港的文化、生活與繁忙的作業景象。 油庫與造船廠的壯麗 當你走進八斗子漁港的最深處,迎面而來的是大片寬敞的船塢與
Thumbnail
原本以為「闔家歡樂」會一檔輕鬆開圖的活動,想不到卻又是一次的人品大考驗。
Thumbnail
每日挑戰模式,可以簡單理解成,每天系統會隨機配置3隻、初始點數共等於10點的寶可夢,最高挑戰層數就到50層,每天首次完成可以拿到一張高級抽獎券。 過程大致上就和經典相似,會遇到訓練家,每10層也會遇到Boss寶可夢或道館館主~ 對於經典尚未通關、圖鑑還不齊全的玩家來說,每日挑戰提供了一個新的調劑
Thumbnail
PokeRoGue寶可夢中,無盡模式是一個適合快速開圖鑑、開稀有寶可夢和拿扭蛋券的好選擇。這裡簡單分享了無盡模式玩到550層的心得及建議,包括神獸帶隊開局、寶可病毒提升成長經驗值、閃光寶可夢提升幸運值、撿拾特性和靠「掏金潮」斂財,新手玩家則也可以從寶可夢的物特攻見長和速度值開始了解。
Thumbnail
改作本傳孵蛋系統,在寶可夢肉鴿裡面簡化了「配種->飼育屋等待->跑圖步數孵化」的過程,改以扭蛋機的方式批量產出,步數則改用爬塔關卡數計算。孵蛋的隨機性已經高到很難刻意想經由生蛋達成什麼目標(開圖鑑、開神獸、開閃光、開蛋招等等),在爬塔通關途中突然抽到一些尚未取得的寶可夢,或甚至神獸閃光等等稀有收藏。
Thumbnail
「家有寶可夢系列」是由中國創作團隊根據「日食記」製作的,共3話的真人×CG影片作品。內容就是一個真人和寶可夢共同生活的居家畫面和外出小旅行,中間會穿插認真的食譜教學,有甜點有食物,最後又是寶可夢與人溫馨相處的畫面收尾。
Thumbnail
嚴格來說,我不是八斗子人,我七歲才搬到八斗子的,父親是雲林人,母親是台北人,他們結婚初期在和平島租房子住,後來在海大附近巷子內買了小小的房子,因為漁業興盛、八斗子建港,老爸決定從油漆工轉職去跑船,才到八斗子買了房子定居下來。 小學一年級的我只有每天上學放學的印象,從來沒有去“八斗子”的什麼
Thumbnail
故事會從我們家從海大附近搬到八斗子說起,但整條時間之河的源頭,從我出生開始有點不夠,覺得應該往前延伸到我媽的出生的年代。但眼前的博物館、鐵道等建築與設施作為熱門景點的前身,則拉遠到日治時期。 今年是海科館十週年,北火從1937年興建開始算的話,是87年前的事,已經做過百年校慶的八斗國小從190
Thumbnail
對這個點只有買冰棒吃的記憶,以及去綠色隧道拍美美的照片,老實說,容軒步道的存在,是這兩週才知道的事。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街頭速寫:基隆八斗子漁港一街油庫 位於基隆的八斗子漁港,是一個融合了歷史與現代氣息的小漁村,而在其中最深處的一街油庫,更是一個既特殊又充滿韻味的地方。這裡彷彿是一個微型的縮影,濃縮了漁港的文化、生活與繁忙的作業景象。 油庫與造船廠的壯麗 當你走進八斗子漁港的最深處,迎面而來的是大片寬敞的船塢與
Thumbnail
原本以為「闔家歡樂」會一檔輕鬆開圖的活動,想不到卻又是一次的人品大考驗。
Thumbnail
每日挑戰模式,可以簡單理解成,每天系統會隨機配置3隻、初始點數共等於10點的寶可夢,最高挑戰層數就到50層,每天首次完成可以拿到一張高級抽獎券。 過程大致上就和經典相似,會遇到訓練家,每10層也會遇到Boss寶可夢或道館館主~ 對於經典尚未通關、圖鑑還不齊全的玩家來說,每日挑戰提供了一個新的調劑
Thumbnail
PokeRoGue寶可夢中,無盡模式是一個適合快速開圖鑑、開稀有寶可夢和拿扭蛋券的好選擇。這裡簡單分享了無盡模式玩到550層的心得及建議,包括神獸帶隊開局、寶可病毒提升成長經驗值、閃光寶可夢提升幸運值、撿拾特性和靠「掏金潮」斂財,新手玩家則也可以從寶可夢的物特攻見長和速度值開始了解。
Thumbnail
改作本傳孵蛋系統,在寶可夢肉鴿裡面簡化了「配種->飼育屋等待->跑圖步數孵化」的過程,改以扭蛋機的方式批量產出,步數則改用爬塔關卡數計算。孵蛋的隨機性已經高到很難刻意想經由生蛋達成什麼目標(開圖鑑、開神獸、開閃光、開蛋招等等),在爬塔通關途中突然抽到一些尚未取得的寶可夢,或甚至神獸閃光等等稀有收藏。
Thumbnail
「家有寶可夢系列」是由中國創作團隊根據「日食記」製作的,共3話的真人×CG影片作品。內容就是一個真人和寶可夢共同生活的居家畫面和外出小旅行,中間會穿插認真的食譜教學,有甜點有食物,最後又是寶可夢與人溫馨相處的畫面收尾。
Thumbnail
嚴格來說,我不是八斗子人,我七歲才搬到八斗子的,父親是雲林人,母親是台北人,他們結婚初期在和平島租房子住,後來在海大附近巷子內買了小小的房子,因為漁業興盛、八斗子建港,老爸決定從油漆工轉職去跑船,才到八斗子買了房子定居下來。 小學一年級的我只有每天上學放學的印象,從來沒有去“八斗子”的什麼
Thumbnail
故事會從我們家從海大附近搬到八斗子說起,但整條時間之河的源頭,從我出生開始有點不夠,覺得應該往前延伸到我媽的出生的年代。但眼前的博物館、鐵道等建築與設施作為熱門景點的前身,則拉遠到日治時期。 今年是海科館十週年,北火從1937年興建開始算的話,是87年前的事,已經做過百年校慶的八斗國小從190
Thumbnail
對這個點只有買冰棒吃的記憶,以及去綠色隧道拍美美的照片,老實說,容軒步道的存在,是這兩週才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