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一個Podcast說每個人心中也有一個劇本,會喜歡些什麼人過什麼樣的生活也大至上會跟著心中那劇本去進行。那麼喜歡喝那一款咖啡有沒有一個劇本呢?應該是有的,但和心中的劇本不同,心中的那個劇本是自己不知不覺間替自己寫的,咖啡的劇本是別人協助寫的。
人不會從少就愛喝咖啡,或者有但一定很少數。自己摸索看書看youtube又好,朋友帶你入坑又好,一定會經過一個認識咖啡的過程,過程中就慢慢開始把劇本寫好,把不同產區有的風味,那個地區的味道應該是好些,那一些地區的咖啡普遍沒有那麼「美味」寫進自己的劇本中。然後在喝咖啡時對那咖啡味道的評價就在劇本中拿一部份出來參考。那劇本中的資料正確與否很取決於那些資料是誰人給你,和在那裡得來。聽說多年前在一個咖啡比賽前的Judge workshop中主辦單位拿一個很高質素的水洗Ethiopia扮作巴拿馬Geisha,在場參加workshop的人給了很高的分數,然後主辦方拿同一支Ethiopia豆說了正確的資料,怎知workshop中的人給予很低的分數,明明是同一支豆,為何發生這種情況。可能是多數人心中那本對咖啡的劇本有誤導成份,普遍認為Geisha一定是最好味的。沒有記錯的話上年沖煮比賽中七十位參賽者就有差不多六十多位用Geisha作賽。
每個人也未必知道心中的劇本寫成怎樣,但對咖啡的劇本或者可以與時並進,世界一直在變,可能過幾年後又出現另一個被追棒的品種,被告知比Geisha好味,那時你要做的不是把別人的話寫進自己的劇本,而是自己去品味,把自己的感受寫進自己的劇本中。雖然說做咖啡要和人Calibrate 尤其是去做Judge或去買生豆,但也不代表自己不能有一本屬於自己的咖啡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