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曲線》讀後心得: 不想被時代淘汰? 請開創人生的第二曲線~

閱讀時間約 19 分鐘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件事,比如說今天學一樣新東西,像是學語言好了,一開始學得很慢,好像都沒什麼進步,不管你怎麼努力就是學不會,搞到你都想放棄了,可是突然有一天,抓到訣竅了,你會突飛猛進般的進步,直到某個程度,想要再進步就越來越難,如果不繼續練習,甚至是還會退步,這個就叫做學習曲線,又叫做S曲線。


為什麼會跟大家提這個曲線,是因為這個曲線可以套用到任何組織的成長,不論是個人、企業、國家,都是按照這個曲線去跑,就有點像是人有生老病死的感覺,不論你何時到達高峰,遲早都要衰退。



什麼是第二曲線?

今天想跟大家介紹的書是英國管理哲學大師「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的著作第二曲線

如果說彼得・杜拉克是「現代管理學之父」,那麼查爾斯・韓第就是當之無愧的「管理哲學之父」。會想要介紹這本第二曲線這本書是因為韓第大師在書中提到一個故事,令我感觸良多。


他說某次聚會時遇到一名高齡93歲的老人,老人說他19歲戰爭爆發,原本想要從軍,結果被派到一間工廠工作,他在工廠工作一做四十年,大師心想做了四十年,應該有很多故事可以講吧,於是問到老人,有沒有什麼故事可以分享。


每天就是上班下班,哪有什麼好說的」老人搖搖頭說道。

這就是我最有感觸的部分,這不就是我們大部分人的寫照嗎?

我們所有人都如此被社會期望,學生時代好好讀書,找個大公司好好工作,然後直到退休?



許多人安於舒適圈緊抓著過往不放,面朝著過去,倒退著走入未來結果只能過著緬懷往事的日子。





所以網路才有一句名言是這樣講...


不要跟我講理想,我的理想就是不上班 !」


好像上班就是洪水猛獸,似乎都是為了餬口飯吃才去上班,但是不管上不上班,每天都過著一樣的日子,從此停滯不前,韓第大師將這個創框用一條曲線表示。


如果把工作的時間當作橫軸,收入當作縱軸,就可以畫出一條橫躺的S曲線,

這條曲線,不論個人、組織、國家都是由三個部分所組成的。


● 初始期

— 在我們學生時期,努力讀書就是希望有個好學歷,未來能找到一份好工作,這個時候不但沒有收入,還可能要扛一筆學貸。


● 高速成長期

— 在我們出社會之後,只要你好好努力工作,每個人都有可能在職場上發光發熱,隨著經驗、歷練的提升,收入也有機會隨時間跟著提升。


● 衰落期

— 工作一段時間之後,收入就會達到高峰,不出意外的話,就是工作到你退休,問題在退休之後就開始沒了收入,只能依靠退休金或是過往的投資,收入可能會隨時間慢慢遞減。


raw-image


仔細想想這個「S曲線發展過程不就是倉鼠人生嗎?


而且不只是個人如此,就連組織、企業、國家也是遵循這條S曲線在跑,到達高點之後就是衰退,雖然衰退可以用錢去延緩,但不可避免還是要衰退。想要打破僵局的方式就是開創第二條S曲線,在達到高峰之前,就提前準備新的事業,打造新的第二曲線。


只不過我們往往會被當下的成功所蒙蔽,例如,


— 柯達公司長期漠視數位攝影技術創造的新機會,然後數位相機風行之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 百視達忽略了netflix的訂閱制與推薦演算法,在線上串流爆發之時,變成時代的眼淚。


最可怕的是,當你在收入、成長下滑時才想到要創新,根本就沒心情,救火都來不及了,怎麼可能還去儲水。所以說打造第二曲線看似很簡單,實則做起來很難,因為難就難在,我怎麼知道何時是高點,要去打造第二曲線?




何時開啟第二曲線

一般來說,我們想到去打造第二曲線,往往都是等到出現危機,才想到要去創新或改變,比如營收下滑、經營不善、裁員、退休等等。 只不過等到危機發生時,你哪來的心情? 救火都來不及了,最好是有時間去想創新或改變。


所以我們不妨看看當代的第二曲線大師,史蒂夫・賈伯斯是怎麼做的

賈伯斯的傳奇自然是不必多說,但是他一手打造蘋果生態圈,其實就是一系列的曲線所組合而成。請你回想看看,當年在麥金塔電腦尚未成功之時,賈伯斯已經在計劃靠ipod打入音樂市場;等到ipod開始主導市場時,賈伯斯已經開始設計iphone;當iphone開始成功,蘋果隨即推出ipad。


每一條曲線都在上一條曲線尚未攀上頂峰,就開始醞釀,每一條曲線都站在前一條曲線之上,只不過又跨足不同領域的市場,最後形成蘋果龐大的生態圈,彼此環環相扣,消費者一旦使用的蘋果產品,就很難再跳去使用別家公司的產品了。


從賈伯斯的案例,我們可以學習何時開啟第二曲線?

以投資股票當作例子,如果說你想要穩定的現金流,可能會投資像是一些金融股、價值股,每年可以配一些股息給你,如果你想要超額報酬的話,那你就必須要去投資一些科技股、成長股之類的股票,他們可能波動很大,也許隨時股價會腰斬,但是充滿了各種機會,一旦出現爆發,帶給你的報酬可能是2倍甚至是10倍以上的成長。


— 第一曲線就像是金融股,成長有限但有穩定現金流。

— 第二曲線就像是科技股,成長無限但是波動極大,想要超額報酬,就必須去忍受必要的風險。


從蘋果的案例來說「他們是何時打造第二曲線的」,是在第一曲線開始成長之後,將部分資源開始投資在第二曲線上,第二曲線也穩定之後,就開始投資第三曲線,依此類推……


這個概念也很像「所謂的資產配置」,我將穩定的現金流,部分轉投資到有風險的資產上,因為我不知道第一曲線何時到高點,所以就定期定額投資到第二曲線上,萬一第二曲線成功了,我就多一條保命的籌碼。


如果是用個人職涯來看好了,很多人都說要脫離舒適圈,只具體來說要怎麼個脫離法?


第一曲線就像是你現在的工作,提供你穩定的現金流,你想要打造第二曲線,就像是利用閒暇時間去學新技能、培養新興趣、斜槓副業、學習新語言、寫文章拍影片、打造自媒體,哪怕是去跑foodpanda,都比你裹足不前來得更好。


與其說何時開啟第二曲線?不如說狡兔有三窟,當你第一曲線穩定之後,就可以開始考慮打造第二曲線,甚至是第三曲線了。





與第二人生的關連性

原子時間」這本書告訴我一件事,你必須好好利用下班的黃金四小時,打造理想的第二人生。

其實我原本是一直很排斥所謂的倉鼠人生的,整天上班下班幫人打工,就像一隻整天瞎忙的倉鼠,也有的人把倉鼠人生叫做是社畜人生,反正再怎麼努力也無法翻身,只能一輩子幫人打工。直到我接觸到第二人生這個概念,我才發現「現在的生活也許無法翻身,但至少三餐溫飽不成問題」,也許不該這麼排斥現有的生活? 我應該要做的就是,善用下班時間去思考我到底想要怎樣的人生?


在看了第二曲線這本書,腦中就有個想法不吐不快。




如果比喻第二人生是爬山,第二曲線就像是打造上山的階梯。




今天想要去爬一座大山,你可能無法一鼓作氣就到達山頂,所以必須分段或是尋求不同的方法去登山。

例如說去爬玉山好了,你想像一下單憑走路從台北火車站走到玉山山頂,這會是多麼困難的事,假設你沒錢也不知道怎麼走,前進的道路充滿了未知數,你只能一邊學習一邊摸索,但你很清楚最終的目標就是到達山頂,一開始也許你是用走的,隨著探索的過程,你發現用走的也許根本到不了,這就像你發現第一曲線也許即將到達瓶頸,於是你開始研究其它的方法,也許是搭車先到嘉義火車站,在轉搭公車到塔塔加登山口,然後才是開始爬山到排雲山莊休息,最後攻頂上玉山山頂。



這過程就是探索第二曲線、第三曲線甚至是第四曲線,一步一腳印朝著目標前進。

想通這一點,我注意到一件事,也許重點不是在第二曲線,而是在未來你想要成為什麼樣子? 或你人生最後的目標是什麼? 或者說你希望能別人記得你什麼?




你希望別人記得什麼?

在你打造第二人生的過程中,你可以想像一下自己在人生的盡頭,許多親朋好友來參加喪禮,你會希望別人怎麼描述你? 又或是你希望別人記得什麼?你可以現在拿紙筆,或是寫在日記上,只要寫下臨終之際,你想要別人怎麼形容你的三件事。


(1) 你希望別人記得什麼?

例如你希望別人形容你是一個幽默的人,你在世的時候,總會帶給大家歡笑,有你在的場合,笑聲就源源不斷。又或是希望別人形容你是個樂於付出的人,不論親朋好友,子孫兒女,人人都很感念你的付出。


(2) 什麼是你人生最重要的貢獻?

這個貢獻也許是你對社會的貢獻,又或是你對工作上的貢獻,人生短短數十載,有沒有什麼是你覺得能給大家帶來價值的事。


(3) 你身後留下什麼?

也許是留下故事、金錢,又或是名聲,你可以思考一下,你想成為怎樣的一個人,在人生最後什麼也帶不走,那你會想留下什麼事情給後人呢?

我認為這個練習很有趣,目的是幫助你思考目前的工作與生活,在爬山之前是不是先想想最終的目標是要去哪呢?

也許你現在沒有目標,就不妨試著寫看看,或許你當下沒有想法,這個練習隨時也都可以做,我認為就把這個終極的問題擺在心中,隨時拿出來問問自己,我到底想要去哪裡? 想做什麼事?


這絕對沒有標準答案,唯有你才能回答你自己。




假設有目標該做?

著名的馬斯洛需求理論告訴我們,一個人在滿足基本的生理與心理需求時,才準備進入所謂的「自我實現」層次。當你已經認識自我、了解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你會很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這時候必須要先投資自己。


如果你不先開發自己的潛能,那你的貢獻就不會有太大的價值。


簡單來說就是,剛出社會,追逐金錢與社會地位是很正常的事,所以你必須要提升自身的能力,能力越大除了更能滿足自身需求,也能幫助更多的人。

當你不必再為生存和養家的需求煩惱時,才有心力去想自我實現。我們大多數人在發揮真正的潛能之前,都必須先設法滿足自己的經濟與社會需求。所以適當的自私是為了先滿足自身的需求,行有餘力再幫助別人。



只不過你要記得一件事,蜘蛛人班叔曾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剛出社會,你的確需要金錢,但千萬不要一直停留在這個層次。唯有當你知道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才能決定人生究竟要追求什麼。

在這個資本主義的時代,許多人會無奈把金錢當作答案,不斷追求更多的金錢,企業的說詞是利潤,國家則是經濟成長,金錢雖然開放了更多選項,卻只是延後解決問題的時間,因為金錢只是中程目標,不是達到最終目標的手段,錢這種東西,到一定金額就會變成數字,再多你也不會更快樂。

問題是,無論你有多少錢,你永遠不會覺得夠了,即使你所有需求和慾望都得到滿足了,仍然會禁不起「范伯倫商品」的誘惑,所謂「范伯倫商品」指的是花在限量商品的炫耀性支出,例如擁有VVIP、豪宅、富比士排名。



金錢是幫助我們滿足基本需求的工具,但絕不是最終目標或目的;如果把金錢當成目的或驅動力,反而容易失去自由。


當你擺脫基礎需求的層次,代表你能力已經足夠了,這時候可以發揮你的影響力,用你的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

所以我們可以怎樣發揮影響力呢?

韓第有一個「黃金種子」的概念深深啟發我,那就是每個人都有潛力,這個潛力就像一個種子,投資自己或是開啟第二曲線,就像是種下這顆黃金種子,有些人很幸運,能夠偶然發現自身的黃金種子,又或是遇到伯樂,一個貴人啟發出他的潛力。


許多成功人士生命中都有一個共同點,在他們人生的早期有一個值得尊敬的人介入,給了他們對自己的信心,使他們能獨自出航。原來是黃金種子可以是一句話、一個行動或是任何形式。


就像你永遠不知道一個簡單鼓勵可以帶給別人多大的力量,也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展現影響力的時候


我受到啟發的部分在於,藉由做自媒體、分享書評、觀點或任何我覺得能夠幫助到人的事物,搞不好就有人因為我的一句話,或是一篇文章,就這樣找到自己的黃金種子,隨著我的能力提升,影響力越來越大,我能幫助到的人就更多。




未來工作型態

目前我選擇自媒體作為第二曲線的嘗試,我漸漸體會到一件事,

covid-19打開了遠距上班的可能性,工作不見得需要辦公室才能上班,根據路透社的統計,每天都有一成左右的上班族在家上班,另外還有一成左右的上班族在家上班的時間超過一天。

我試想未來工作的型態可能會跟現在不一樣。

許多斜槓、數位游牧者、一人公司、自由工作者、自媒體工作者,在未來可能會是常態,固定去公司上班的人反而會變成少數。



這話怎麼說呢?

韓第提出了一個「騎在大象上的跳蚤的概念,在網路時代開啟時,有上千家的公司存在,經過了.com泡沫、2008金融海嘯、中美貿易戰、Covid-19這些大事件之後,大公司逐漸掌控了網路流量,最初網路上傳輸的內容來自於數千家公司,如今美國一半的網路流量控制在三十大公司手裡,而且家數還在日益減少。


raw-image


當然,我們沒有因次停止使用網路,但卻發現自己越來越受到這些公司提供的娛樂性服務所吸引,比如netflix、youtube、google、facebook等公司的服務。


這些公司就有如大象,他們會將許多工作下放給所謂的「跳蚤」,就是具有專業才幹的個人或者是小型合作夥伴,他們出售專業技能和知識給企業,卻沒有直接受僱於任何企業。可以預見,未來會有一群群專家,甚至整個研究中心或專才彼此結盟,組成獨立團體,以外包方式為組織工作,放棄工作保障,以換取獨立自主及更高的報酬和掌控權。

就有點像是復仇者聯盟一樣,

而且你一定會覺得為何這種跳蚤型工作會越來越多?

我是這樣認為,現在企業為了節省成本,聘僱了許多派遣工、臨時工,不要說企業了,政府都帶頭找了一堆約聘的公務員。問題是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大缺工潮,在機器人可以降低成本取代人力之前,缺工就是現在進行式,所以很有可能工作會回歸到市場機制,外送平台就是最好的案例。

外送平台媒合了許多「跳蚤」去接單,當了跳蚤才發現時間自由、工作彈性,肯拼的話,賺的錢甚至比死薪水好得多。


這股浪潮遲早也會衝擊到白領階級,當AI越來越進步的時候,許多公司一定也會發現文書作業,我幹嘛要養人去做,除了公司核心、機密文件還是需要仰賴公司自己培育員工去做,重覆性高、不具機密性的文書作業完全可以外包給人做。


這邊舉一個案例,就是在2010年創立的微型接案平台「Fiverr」,這個網站匯集了全世界許許多多人的工作需求,你可以在網站上徵求工作,相反的也可以提供工作外包給別人,這個網站很有趣的是,是由接案者刊登自己的服務,讓買家主動去找你買服務。

從最初主打5美元外包,到現在開放可以提供最多10000美元的服務。


目前外包的類別有

「圖形與設計」「數位行銷」「影片與動畫」「音樂」「程式」「商業」,有興趣的人、有一技之長的人可以上外包網站試試看,說不定有意外驚喜。

也許現在大家還是習慣找工作是找一間公司去上班,只不過當出現像是ubereat、foodpanda這樣殺手級的平台,也許未來找工作的模式會改變。

如果你現在準備打造第二曲線的話,在外包模式尚未普及之前,真的可以考慮看看現在嘗試打造自己的品牌,如果當外包模式普及之後,就像是你現在要做youtuber一樣,競爭一定是非常激烈,難度也比早期做要難上不少。

如果你有一技之長,現在就可以打造個人品牌,如果沒有一技之長,趁現在去學也還來得及,然後邊學邊打造個人品牌。



打造自己的生態圈

賈伯斯一手打造蘋果帝國的故事,提醒我一件事。

就是我們也可以依樣畫葫蘆打造自己的生態圈。

前面用爬山來形容第二曲線、第三曲線,就有點像是在爬樓梯,一步一腳印地爬上山頂。

實際上人生哪有這麼順遂,失敗才是常態,就算我目前正在做自媒體,我也做好隨時會失敗的準備。

所以我才覺得用生態圈這個比喻會更好。

如果賈伯斯希望大家以無線、順暢絲滑的流程切換各種蘋果的產品,有著最佳的使用者體驗,以這個願景打造蘋果生態圈。

以個人來說,就有點像是,金錢方面我希望追求財富自由,讓我盡早滿足基本的需求,這樣才用更多時間去開發其他曲線。

也許同一時間,我也會追求身體自由,賺再多錢沒有健康的身體,我根本無法好好去體驗人生。

又或是財富自由、身體也自由,我可以去追尋自身的快樂,幫助其他人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如果套用先問,為什麼》作者賽門.西奈克的黃金圈理論

「WHY」「HOW」「WHAT」去仔細思考問題。

你可以嘗試問問自己:


● 我為什麼要打造第二人生?

● 我想要的第二人生是什麼?

● 我的目標或願景是什麼?



黃金生態圈的概念

黃金生態圈的概念


第二曲線就像是「要如何去完成這個目標,有什麼具體計畫或方法?


比如說我為了打造理想的第二人生,我要看完一百本書,從中擷取有用的知識。

或是我想要財富自由,規劃未來十年有五千萬的資產,所以我現在要學習投資,具體要怎麼投資到達這個目標。

最後你想要的成就是什麼? 而且一定不只有一個結果,因為開發的曲線同時可能會有好幾個,可能你會財富自由、身體自由、時間自由,這許許多多的成就共同形成你自己的生態圈。

就如同現在蘋果也是由許多的產品所形成的生態圈,這生態圈是怎麼來的,就是由第二曲線大師賈伯斯所一手打造出來的。




結語 : 隨時代調整思維

其實這本書有許多章節在探討各種社會議題,以及預測未來可能的改變,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兩個概念,一個是「大象上的跳蚤」另一個是「賈伯斯打造蘋果生態圈」,我想今後不管是自由工作者或說是一人公司又或叫做跳蚤,以後可能會是未來工作的潮流。

因為現有職場的薪資幅度很明顯追不上物價與房價,一定會有越來越多人發現這件事,領死薪水發現只能求的溫飽,我們真的還要用舊思維去面對多變的時代嗎? 套句九品芝麻官的台詞,這就像拿明朝的斬清朝的官,一定會跟不上時代。


就拿工作來說好了,過去舊思維是什麼?

就是好好讀書,未來找個好工作,過去好工作是指你肯打肯拚,有很大的機會拿到超額報酬,像是科技業過去的分紅配股。我是認為每個時代都有相對應的機運,過去台灣經濟奇蹟的時代,只要你一卡皮箱,買設備人人都有機會當老闆,後來就是科技業分紅配股,再來到近期是網路時代,有超額報酬的機會幾乎都跟網路有關。

未來也許是AI、機器人、元宇宙或是其他的改變,這我不知道,要是知道我就是神了。


不過我們能做的事是什麼? 就是順著時代潮流去調整自己。

書中對於未來的預測也不泛指工作與生活,像是「資本主義」「未來的學校「社會的發展」等數種社會議題也有很精闢的見解,這些書中的預測,都很有可能是未來的潮流,趁現在建立第二曲線,就是提早準備,順應潮流,不要被時代所拋棄。


只不過在順應潮流的當下,你還是必須先確立自己的目標與方向,之後再順著潮流加速前進。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本第二曲線的讀後心得,我現在就是順著自媒體這個浪潮前進,逐步打造我自己的生態圈。


我認為如果你是個不甘於體制內當小螺絲釘的人,真的是蠻推薦看看韓第的書,嚴格來說,這本書其實囊括了韓第之前的著作與觀點,還蠻推薦先看看這本書,再去閱讀他之前的著作,例如《大象與跳蚤》《你拿什麼定義自己?》,我想對於你的人生規劃一定會產生啟發。


👇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訂閱「 倉鼠人生實驗室 」免費電子報,和2000+的鼠友一起分享。

每週收到兩則書評與一個改變生活的實驗。

就讓我們一起玩實驗,讓生活變得更好。


▮ 電子報傳送門

https://hamr-lab.com/

▮ 龍年回顧模板

https://subscribepage.io/Rgcgnz


每個人都會有許多難題,「閱讀」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你的答案也許已經被某人寫在書裡了,唯有閱讀能解決你的問題,擴展個人的視野,希望遇到瓶頸的你,在這裡能聽到你需要的一本好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賽門西奈克告訴我們,人類歷史上具感召力的領導人,都先以一個問「為什麼」的黃金圈開始,人生缺少為什麼,你就只剩做什麼!每個人都會遇到瓶頸,最大的問題在於知道要「做什麼」或「怎麼做」,就是不知道「為什麼」而做,也許你可以先從凡事「先問為什麼」開始。
在美國有位神人叫做麥可·塞勒 (Michael Saylor),他是美國上市公司微策略的創辦人。2024年2月比特幣大漲,3月甚至創下新高,他接受彭博社記者採訪,問到是否考慮獲利了結,他表示自己曾說過「將永遠在高點進場」,而「持續買進比特幣就是微策略的不敗策略。」
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兩億人患有嚴重憂鬱症,至少有六億人一生中會經歷憂鬱。如果再考慮輕度憂鬱,這數字更加驚人。難道這麼多人都生病了嗎?瑞典國民醫生安德斯・韓森告訴我們,憂鬱可能是大腦的一種保護機制,學會接受它,才能用更正面的角度去看待它。
現在人們已經漸漸習慣軟體「訂閱制」,特別是SaaS(軟體及服務)等雲端平台興起,這些平台大多採用訂閱服務,如我自己常用的Notion、Canva、ChatGPT等等服務。訂閱制一股不可忽視的新商機,萬物皆可訂閱制,就讓這本《訂閱經濟》告訴我們這股新浪潮吧。
你會不會覺得每天都被事情追的跑呢?《生時間》一書告訴我們時間管理其實很簡單, 就是專注在我們覺得有價值的事物上。方法很簡單,只要三個步驟: 「精華」「雷射」「反省」,人人都可以上手,讓你可以「每天生時間做一件有價值的事」。
人人都知道要養成好習慣,問題就在養成習慣太難了,所謂的好習慣就比如說, 為了健康每天去跑步5公里、早睡早起有良好的作息、想要財富自由,開始去記帳等等。 問題是養成習慣太難了,三不五時就半途而廢! 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不需要意志力,無腦能輕鬆持之以恆呢?
賽門西奈克告訴我們,人類歷史上具感召力的領導人,都先以一個問「為什麼」的黃金圈開始,人生缺少為什麼,你就只剩做什麼!每個人都會遇到瓶頸,最大的問題在於知道要「做什麼」或「怎麼做」,就是不知道「為什麼」而做,也許你可以先從凡事「先問為什麼」開始。
在美國有位神人叫做麥可·塞勒 (Michael Saylor),他是美國上市公司微策略的創辦人。2024年2月比特幣大漲,3月甚至創下新高,他接受彭博社記者採訪,問到是否考慮獲利了結,他表示自己曾說過「將永遠在高點進場」,而「持續買進比特幣就是微策略的不敗策略。」
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兩億人患有嚴重憂鬱症,至少有六億人一生中會經歷憂鬱。如果再考慮輕度憂鬱,這數字更加驚人。難道這麼多人都生病了嗎?瑞典國民醫生安德斯・韓森告訴我們,憂鬱可能是大腦的一種保護機制,學會接受它,才能用更正面的角度去看待它。
現在人們已經漸漸習慣軟體「訂閱制」,特別是SaaS(軟體及服務)等雲端平台興起,這些平台大多採用訂閱服務,如我自己常用的Notion、Canva、ChatGPT等等服務。訂閱制一股不可忽視的新商機,萬物皆可訂閱制,就讓這本《訂閱經濟》告訴我們這股新浪潮吧。
你會不會覺得每天都被事情追的跑呢?《生時間》一書告訴我們時間管理其實很簡單, 就是專注在我們覺得有價值的事物上。方法很簡單,只要三個步驟: 「精華」「雷射」「反省」,人人都可以上手,讓你可以「每天生時間做一件有價值的事」。
人人都知道要養成好習慣,問題就在養成習慣太難了,所謂的好習慣就比如說, 為了健康每天去跑步5公里、早睡早起有良好的作息、想要財富自由,開始去記帳等等。 問題是養成習慣太難了,三不五時就半途而廢! 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不需要意志力,無腦能輕鬆持之以恆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別因「貧窮限制了你的想像力」,如果你想要礁溪工作生活,或想買入休閒第二屋,務必嚴格遵守下列條件: ♤泡沫不破裂前只看絕對不進場 ♡按照本蛙教學嚴格篩選,最蠢的就是違法使用,或是以次充好 ◇渡假時多去礁溪,不能只憑旅遊印象,要成為在地達人 ♧你要真心喜歡宜蘭,因人文環境與自然地段都是綜合買點缺一不可
Thumbnail
你是不是在現在的生活中,總覺得茫茫然然不知所措?工作了好幾年,每天上班超過八小時,坐在辦公室裡望著窗外的天空,還是不確定自己是否找到了人生的目標和意義?每天上下班除了工作賺錢養小孩,你的生命還有其它不一樣的選擇嗎?《重啟人生》這本書讓你看到自己可以開始規畫你的第二人生。
Thumbnail
你可能是感到職涯正在往下走的勝利組,或是你準備要退休尋找人生第二春,你也可能還年輕,卻對目前的生活、工作不滿意,想轉換跑道。轉型期讓我們暫時逃離慾望跑步機,重新定位自己的生命。 作者從自身經驗出發,佐以豐富的實徵證據,提出了重啟人生的可能性:藉由生命轉型,追求新意義,我們在人生下半場依舊能活出精彩。
Thumbnail
同上期一樣,這是不懂廣東歌和其背景,不會粵語,只紀錄印象深刻部分的非專業感想。
頁137–147 以小說《三國演義》來講,諸葛亮、周瑜、郭嘉、荀彧、魯肅等人都算是管理者;而劉備、孫權、曹操、關羽、張飛都算是領導者。也許劉備前期一直缺乏可以固守的地盤,就是缺乏管理者的緣故。或許可以說,領導者懂得帶人做事,比方:桃園結義;而管理者能讓事情做得有效果,例如:隆中對。
Thumbnail
第一次聽見這首作品,大概是2010年前後,那時因為人生遭逢巨變,身心靈都起了相當大的變化,為了尋求慰藉,瘋狂迷上馬勒。
Thumbnail
他為了演出最真實的馬勒 ,四十歲才真正拜師學習指揮,當年就以一曲《復活》走天下,但是他被公認為第二號交響曲《復活》的最佳詮釋者和代言人之一。
Thumbnail
根據內政部2021年8月發布,臺灣人平均壽命為81.3 歲,其中男性78.1 歲、女性84.7 歲,都達到歷年新高。百歲人生,已經是必然發生在你我身上的變化,但我們有意識到嗎? 對於百歲人生時代的來臨,熟齡人士可以用「第二次機會」來看待,人生的第二曲線會有另一段高峰,甚至有機會超越第一曲線的高點。
Thumbnail
近期看過也覺得很不錯的書推薦給大家參考: 1.《人生第二曲線》 相當汗顏的是,初認識這本書以為是偏商業管理學創新方面的書籍,所以並沒有太多的興趣,上個月在書店,緣分使然拿起來翻閱品嘗之後,發
Thumbnail
<p>有文革十年的人性大實驗,大陸人應該很難相信人有啥偉大的理想,人不過都是隨著時代擺弄,即使存了點啥私心,卻往往還是一切成空。醒醒吧,這世上沒有啥無私的理想。沒有俠,只有名利和色欲,而且是求不到的。</p>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別因「貧窮限制了你的想像力」,如果你想要礁溪工作生活,或想買入休閒第二屋,務必嚴格遵守下列條件: ♤泡沫不破裂前只看絕對不進場 ♡按照本蛙教學嚴格篩選,最蠢的就是違法使用,或是以次充好 ◇渡假時多去礁溪,不能只憑旅遊印象,要成為在地達人 ♧你要真心喜歡宜蘭,因人文環境與自然地段都是綜合買點缺一不可
Thumbnail
你是不是在現在的生活中,總覺得茫茫然然不知所措?工作了好幾年,每天上班超過八小時,坐在辦公室裡望著窗外的天空,還是不確定自己是否找到了人生的目標和意義?每天上下班除了工作賺錢養小孩,你的生命還有其它不一樣的選擇嗎?《重啟人生》這本書讓你看到自己可以開始規畫你的第二人生。
Thumbnail
你可能是感到職涯正在往下走的勝利組,或是你準備要退休尋找人生第二春,你也可能還年輕,卻對目前的生活、工作不滿意,想轉換跑道。轉型期讓我們暫時逃離慾望跑步機,重新定位自己的生命。 作者從自身經驗出發,佐以豐富的實徵證據,提出了重啟人生的可能性:藉由生命轉型,追求新意義,我們在人生下半場依舊能活出精彩。
Thumbnail
同上期一樣,這是不懂廣東歌和其背景,不會粵語,只紀錄印象深刻部分的非專業感想。
頁137–147 以小說《三國演義》來講,諸葛亮、周瑜、郭嘉、荀彧、魯肅等人都算是管理者;而劉備、孫權、曹操、關羽、張飛都算是領導者。也許劉備前期一直缺乏可以固守的地盤,就是缺乏管理者的緣故。或許可以說,領導者懂得帶人做事,比方:桃園結義;而管理者能讓事情做得有效果,例如:隆中對。
Thumbnail
第一次聽見這首作品,大概是2010年前後,那時因為人生遭逢巨變,身心靈都起了相當大的變化,為了尋求慰藉,瘋狂迷上馬勒。
Thumbnail
他為了演出最真實的馬勒 ,四十歲才真正拜師學習指揮,當年就以一曲《復活》走天下,但是他被公認為第二號交響曲《復活》的最佳詮釋者和代言人之一。
Thumbnail
根據內政部2021年8月發布,臺灣人平均壽命為81.3 歲,其中男性78.1 歲、女性84.7 歲,都達到歷年新高。百歲人生,已經是必然發生在你我身上的變化,但我們有意識到嗎? 對於百歲人生時代的來臨,熟齡人士可以用「第二次機會」來看待,人生的第二曲線會有另一段高峰,甚至有機會超越第一曲線的高點。
Thumbnail
近期看過也覺得很不錯的書推薦給大家參考: 1.《人生第二曲線》 相當汗顏的是,初認識這本書以為是偏商業管理學創新方面的書籍,所以並沒有太多的興趣,上個月在書店,緣分使然拿起來翻閱品嘗之後,發
Thumbnail
<p>有文革十年的人性大實驗,大陸人應該很難相信人有啥偉大的理想,人不過都是隨著時代擺弄,即使存了點啥私心,卻往往還是一切成空。醒醒吧,這世上沒有啥無私的理想。沒有俠,只有名利和色欲,而且是求不到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