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性」溝通:袒露真誠的挑戰與豐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Photo credit/徐鈞信


美國著名的心理治療師薩提爾(Virginia Satir)強調,人與人之間溝通時,具有「一致性」的應對姿態是促進關係的關鍵。「一致性」溝通是指內心所想、外在表達相符的溝通模式

大家常常期待,有效的溝通技巧能立竿見影,且最好過程中零摩擦。晤談室內常見的擔憂是:「我回去用一致性的方式溝通了一次,結果對方的反應不理想,怎麼辦?」。「一致性」誠然是一種充滿愛、真摯、減少誤會的表達方式,但需要耐心嘗試與逐步調整。究竟是什麼阻礙了「一致性」溝通?「一致性」溝通除了收獲外,是否也可能遇到挑戰?我們又如何面對展現真誠自我後的挫折呢?

 

「一致性」溝通

不一致的溝通相當常見,人們有時為了避免讓自己、對方受傷,會將話語調整一番,無意間造成心口不一的情形。例如希望獲得家人理解時,真心話可能是:「我怕你發現我真實的想法,會感到受傷、難以忍受,接著便會拋棄我。」,脫口而出的卻是「哎,反正你又不會懂!」。或者希望伴侶愛自己,卻怕得不到期待中的愛,或認為終有一天會失去這份愛,所以說出「你不用擔心我,我自己會想辦法。」。久而久之,雙方對彼此的誤解增加、關係變得疏離,沒有意識到已經產生誤解,並解讀為真正的心意

而所謂「一致性」溝通是指將自己內在的所思所感如實、誠懇、溫和地表達於外在,於是達到內外一致。當對方接收到清晰的訊息、溫暖的對待,雙方便有機會展開良性循環,越來越理解彼此的心意,關係便能更緊密,也對自己的溝通能力更感到信心。

 

先培養足夠的自我價值感

人們常期待學會某種溝通技巧後,人際困擾就能迎刃而解,且對方會立刻如自己所想要地那樣回應;或說得直白點,有些人以為「只要我使用技巧A,對方就會聽我的」,把重點擺在對方的改變。然而,這常常成為「一致性」溝通的第一個阻礙

和直覺相反地,在進行「一致性」溝通之前,我們得先回頭瞅瞅對自己的感覺:自我價值感。當人們能如實認識自己的各種特質(包含優/缺點),並且接納這樣的自己,會更能彈性調整溝通方式、有更多信心為自己發聲。有著足夠自我價值感的人,能更沈穩溫和的溝通,也更能接受彼此之間表達不同情緒與需求

 

探索自我需求:我想向對方表達什麼?

當我們對自己想表達的內容不清楚時,容易失焦、增加誤會,也可能使雙方備感挫敗,這常常成為「一致性」溝通的第二個阻礙。既然要做到「一致性」表達,那麼你想表達什麼呢?在開口前,我們可以先給自己一點時間沈澱,想想自己內心真實的心情、需求(反正對方此刻還沒聽到,你可以盡情發想)。

此外,「一致性」溝通適合以溫暖、柔和方式傳遞訊息,所以可以問問自己,「我希望怎麼說,好讓對方真能理解我?」,事先考量對方的認知、性格、情緒,能夠增加溝通順利的機會

 

一致性、真誠:可能的挑戰

做好事前準備,終於要展開溝通了。即便我們清晰、溫柔地表達自我,對方起初仍可能抗拒或以負面方式回應

首先,對方可能對新的溝通方式感到陌生、困惑,因不確定你的動機,下意識地防備。再者,當對方得知你真實的心聲時,因為感到這和過去所認識的你有差距、一時之間不知如何消化。有時,對方可能只是還沒準備好回應你,而以舊的方式回話。當對方起初的回應不如預期中美好時,別太快感到失望,我們已經踏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有時經過許多努力後,我們仍得不到某些對象的一致與真誠回應。或許對方有屬於他自己的困難與未解議題,並非此刻能夠紓解的,而那不代表我們的溝通不夠努力或不夠好。無論對方最終對於一致性、真誠表達的反應如何,我們都已經在前述過程中更認識自己、也更有底氣為自己發聲了,而這份能力將陪伴我們締造各種美好的人際關係。

 

溝通是用愛與理解,一次次的堆疊

人們常太渴望看見成效,所以期待快速看見對方的改變,當不如預期就感到挫敗、懷疑自己/對方、想要放棄。

「渴望改變」是非常珍貴的事,也是溝通的重要燃料。然而,溝通的過程像是旅程。有時是橫渡小溪(輕鬆抵達彼岸),有時卻是翻山越嶺(艱鉅的挑戰);可能是水到渠成(天時地利人和,順順利利),也可能是漫漫長流(經過長時間的化解);溝通所需的時間與心力,和彼此的性格、過去累積的互動、曾經受過的傷…等許許多多的因素有關。再者,我們都只是再平凡不過的人,都需要試著學習與逐步調整,需要時間。「一致性」溝通往往不是一朝一夕,而是經過培養自我價值感、自我探索、嘗試表達與調整後,與對方對話的長期、動態過程。

最後,無論使用多好的溝通技巧,最重要的仍是在生活中持續感受、思考,並為自己與所愛的人持續展開行動。溝通是去愛、去理解自己與對方,而非說服、逼迫任一方。「一致性」溝通需要的不只是技巧或定義,更需要的是釋出關愛與理解,並給雙方多一點耐心,在一次次堆疊中進步

 

*本文同時刊載於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心衛中心:https://reurl.cc/A0K08Q 



謝遙臨床心理師目前於初色心理治療所執業,若需預約心理諮商請至此:https://reurl.cc/pv4GRl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謝遙臨床心理師
14會員
21內容數
臨床心理師aka毛線球梳理師,電影/書/劇/動漫的心理學分析熱忱者。NTU臨床心理學碩士,專長為兒青、成人及神經心理學;醫院與大學專任工作之後,進入社區服務民眾。 心理困擾像糾結的毛線球,牽牽絆絆、難分難捨。當看見絲絮/思緒裡頭的感受、需求、渴望、思考、意義,更加了解自己時,便有力量編織新的生活。
謝遙臨床心理師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2025/5/12更新)現在點擊「心理師的深夜Playlist」,即可收聽為深夜難眠的你所摘選的音樂☺️ 第一次接觸John Coltrane的音樂,是受到日本爵士樂動畫電影《Blue Giant》影響。比起令男主角宮本大醉心的“Impressions”,我更傾心John Coltrane的...
Thumbnail
2025/04/28
(2025/5/12更新)現在點擊「心理師的深夜Playlist」,即可收聽為深夜難眠的你所摘選的音樂☺️ 第一次接觸John Coltrane的音樂,是受到日本爵士樂動畫電影《Blue Giant》影響。比起令男主角宮本大醉心的“Impressions”,我更傾心John Coltrane的...
Thumbnail
2024/10/31
OMG又是颱風假,無語問蒼天。 原先和個案約了視訊(想讓大家舒服地在家會談,也免去改期、延後的麻煩),但捷運停駛的消息替我決定了今天的行程:妳給我待在家。 寫信向個案說明、致歉後,懷著對踢公北感到委屈無奈的心情(多希望可以依照原定計劃...)慢慢拾起小日子,做些能讓心情整齊乾淨的事。
Thumbnail
2024/10/31
OMG又是颱風假,無語問蒼天。 原先和個案約了視訊(想讓大家舒服地在家會談,也免去改期、延後的麻煩),但捷運停駛的消息替我決定了今天的行程:妳給我待在家。 寫信向個案說明、致歉後,懷著對踢公北感到委屈無奈的心情(多希望可以依照原定計劃...)慢慢拾起小日子,做些能讓心情整齊乾淨的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以真心換真心,解決人與自己、與他人間相處問題的萬用工具。
Thumbnail
以真心換真心,解決人與自己、與他人間相處問題的萬用工具。
Thumbnail
★從會議室到臥室,「共鳴式說話術」對各種人際關係都管用!
Thumbnail
★從會議室到臥室,「共鳴式說話術」對各種人際關係都管用!
Thumbnail
這本書的作者在書中將自身的職涯經驗結合薩提爾提出的冰山理論,整合出一套可以依循的對話路徑,幫助我們改變溝通慣性,進而改善溝通帶來的正向影響。強調我們必須先將自己的內在調整成一致、協調的狀態,才能更好地運用溝通技巧、優化對話的面貌。
Thumbnail
這本書的作者在書中將自身的職涯經驗結合薩提爾提出的冰山理論,整合出一套可以依循的對話路徑,幫助我們改變溝通慣性,進而改善溝通帶來的正向影響。強調我們必須先將自己的內在調整成一致、協調的狀態,才能更好地運用溝通技巧、優化對話的面貌。
Thumbnail
更新日期:2022.07.07 作者:FAHAHA|翁順法 我對於「溝通」很有興趣,樂於思考,也常在社群分享一些關於「說話」的文章,因此朋友有時會跟我分享他們生活中遇到的相關困擾,想聽聽看我的想法。 這篇文章有三個重點: 1. 為什麼我們要溝通? 2. 什麼才是有品質的溝通? 3. 如何成為一個好
Thumbnail
更新日期:2022.07.07 作者:FAHAHA|翁順法 我對於「溝通」很有興趣,樂於思考,也常在社群分享一些關於「說話」的文章,因此朋友有時會跟我分享他們生活中遇到的相關困擾,想聽聽看我的想法。 這篇文章有三個重點: 1. 為什麼我們要溝通? 2. 什麼才是有品質的溝通? 3. 如何成為一個好
Thumbnail
作者 賴佩霞 看書名而借閱,在其中可以看到作者心路的歷程:因為家庭關係、婚姻開始對於“非暴力溝通”有興趣,也開啟工作坊、分享回饋的道路。 關於非暴力溝通,書中指出四個重點:觀察、感受、需要、請求。觀察自己看到什麼,說出自己的感受,找出內心真正重視的需求,提出可行的正向請求。聽起來似乎不難,執行上
Thumbnail
作者 賴佩霞 看書名而借閱,在其中可以看到作者心路的歷程:因為家庭關係、婚姻開始對於“非暴力溝通”有興趣,也開啟工作坊、分享回饋的道路。 關於非暴力溝通,書中指出四個重點:觀察、感受、需要、請求。觀察自己看到什麼,說出自己的感受,找出內心真正重視的需求,提出可行的正向請求。聽起來似乎不難,執行上
Thumbnail
我們都希望能理解家人、朋友、伴侶,但我們可曾想過了解自己呢?我看得到我內在的冰山嗎?我知道自己與別人應對時的姿態了嗎?
Thumbnail
我們都希望能理解家人、朋友、伴侶,但我們可曾想過了解自己呢?我看得到我內在的冰山嗎?我知道自己與別人應對時的姿態了嗎?
Thumbnail
一致性溝通的三要素:自我、他人、情境,看似相當簡單,但是,它可以有相當深入的理解和運用。 許多朋友知道一致性的重要,但是常常會對於如何進行一致性的表達,感覺到困惑及不知所措。現在我會先說明進行一致性表達的原則,提供學習的朋友有更清楚的概念上的理解,在進行自我練習時,也比較有一個方向可以依循。
Thumbnail
一致性溝通的三要素:自我、他人、情境,看似相當簡單,但是,它可以有相當深入的理解和運用。 許多朋友知道一致性的重要,但是常常會對於如何進行一致性的表達,感覺到困惑及不知所措。現在我會先說明進行一致性表達的原則,提供學習的朋友有更清楚的概念上的理解,在進行自我練習時,也比較有一個方向可以依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