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murmur的大概就是平常的各種有感而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之前私下跟朋友聊過,自己總是在大家提出一個被社會認可的理論、人們出書整理出一些方法論之前,就在自己的人生中,靠著自己思考摸索,得出可行作法(比如在知道表達性藝術治療*之前,就藉由創作讓自己沒有被死掉、比如在知道外控內控*之前,就將自己從外控調到內控...etc.)(所以當閱讀到宮崎駿爺爺最新電影蒼鷺與少年的原作: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時,才會對於當主角向舅舅發表出他對世界的觀察與理論然後他舅舅告訴他世界上已經有人整理出這個理論然後給了他大家理解的如何形容他所觀察到的現象的名詞這段有共鳴)


因為不擅表達,每次都等到別人出書自己看到了,才在那邊:『對對!我的想法就是那樣或我就是這樣做的!』


也不確定是整合的能力比較低(無法將複雜的想法整合成容易閱讀的內容)還是表達的能力比較低(從學生身份畢業後就沒在語文上用功)或單純執行力低落...或原生環境造就的低自尊:『像我這樣的人說的話根本沒人要聽...』的關係......或都是,因此


如果能比過去低自尊的自己勇敢,把自己擁有的想法說出來就好了!(跟畫圖一樣,剛開始文字寫的不好也沒關係,秉著沒有踏出去就沒有進步的可能)


如果有人有相同的想法,有聽到自然會產生共鳴,有共鳴的人如果也發聲 echo,就不會只是是有幾個很大的人有很大的聲音填滿世界,而是集合起來,世界上也會反映出許多人的各種聲音


如此,就算原本身為小人物,話語權在社會中不存在,只要發出聲音,自己就是存在


是不是像我這樣的人如果也都勇敢起來說說話,慢慢在表達上練習直到成熟,同時,這個社會的大家能夠去關注每一個人(不是只關注什麼網紅、名人、高學歷者、大老闆)而是每一個小人物的人生(寫出尼采老師的原作者,當初因為社交恐懼在便利商店打工,社群上發的短文,將生活中的是做為題材書寫著生書寫著書寫著,意外被發掘),就不需要總是只要quote紅人、名人的東西給別人看”才能讓人信服“?


每個人在人生中真正經歷的事情,難道就不是真實?

Image by 耳をすませば © 1995 Aoi Hiiragi, Shueisha/Hayao Miyazaki/Studio Ghibli, NH

Image by 耳をすませば © 1995 Aoi Hiiragi, Shueisha/Hayao Miyazaki/Studio Ghibli, NH


表達性藝術治療*

表達性藝術治療是使用創造性、想像力以及自我表達為治療核心的治療取向。


外控內控*

有內在自我價值觀,於是能由內而外行動,認同命運自主性較強者,為「內控者(Internal Control)」;評斷價值都來自外部因素,相信自己沒有能力改變環境,受控於外在因素的,為「外控者(External Control)」。

『想像大家一起坐在沙發旁有火爐批哩巴拉,冬日窩在一起聊天的樣子,大概就是這間沙龍的印象...』 ☾ ⋆ • ⋆✦ ⋆ • ☁️ ☾ ⋆ • ⋆ ✦ • ⋆ ☁️ • ⋆.:*✦ 目前房間有 插畫品牌:不知名 製物品牌:一十一 充滿動物與怪物的“慢來宇宙”moonlight &創作者本人的心裡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盤點身邊的各種例子,也盤點公眾人物他們自己願意揭露的能夠看到的部分,的確就是有好的了的人跟好不了的人,那他們的差別在哪裡呢? ” 是不是自己真的想要好起來 “ 『如果好不起來,就能一直被當寶寶被大家包容、保母』 也許,就是那些永遠好不了的人的底層原因
這篇要說的是,的確需要末法 不知道願意讀到這裡的人,你是有篤信一個宗教的人?還是跟本篇作者一樣,持開放態度不信單一宗教,但尊重並崇敬世上有看不到不代表不存在的存在,又或者是自信自己的無神論者?
發文當下背景 同輩份親戚陷於他遇到的困難與我分享,說他的問題不能解決是因為結構問題沒那麼簡單,但聊到後面卻跟我說不能都怪原生家庭,要怪個人主義興盛起來大家變自私(??? 在臉書上看到同齡友人發表各年代遇到的困難一代比一代難生存的數據表(當中有所得比、房價比、經濟成長率、薪資成長比),卻被留言:每
盤點身邊的各種例子,也盤點公眾人物他們自己願意揭露的能夠看到的部分,的確就是有好的了的人跟好不了的人,那他們的差別在哪裡呢? ” 是不是自己真的想要好起來 “ 『如果好不起來,就能一直被當寶寶被大家包容、保母』 也許,就是那些永遠好不了的人的底層原因
這篇要說的是,的確需要末法 不知道願意讀到這裡的人,你是有篤信一個宗教的人?還是跟本篇作者一樣,持開放態度不信單一宗教,但尊重並崇敬世上有看不到不代表不存在的存在,又或者是自信自己的無神論者?
發文當下背景 同輩份親戚陷於他遇到的困難與我分享,說他的問題不能解決是因為結構問題沒那麼簡單,但聊到後面卻跟我說不能都怪原生家庭,要怪個人主義興盛起來大家變自私(??? 在臉書上看到同齡友人發表各年代遇到的困難一代比一代難生存的數據表(當中有所得比、房價比、經濟成長率、薪資成長比),卻被留言: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好長的一段時間懶得打文章,還記得以前的自己很喜歡看一些心靈成長的文章,透過別人的成長與反思似乎在我的生命當中也可以找到一些些共鳴,因此每當看到相關的影視作品,總會透過文章的形式來抒發自己心中的情緒,彷彿要告訴別人:喔喔這個東西我懂 或者 哎呀阿呀~這個大概就是長大的過程吧 然而有一段時間不知
有時候不需要等到有觀點、概念、理論
Thumbnail
當看完宮崎駿帥哥為它改編的動畫-「蒼鷺與少年」後,我非常地好奇到底是怎樣的書可以讓退休的他為此復出,想讓大家都能獲得不一樣的啟發,在這個每天都在顛覆過去的時代,希望我們都要活得像個人一樣,不為什麼,只為活出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藉由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當我們對待一件真正的藝術品、一件傑作時,我們對待的是一件自在之物,對待的是一幅和生活本身一樣令人費解的影像。”
談重寫對話: 敘事治療,是人們在一個特定的時間空間中,透過彼此的對話,產生對生命的轉化與影響的活動。 我不確定大家會不會有一種經驗,有的時候當我們看了一部自己深感共鳴的電影,走出電影院以後,會有一種,看待這個世界的目光或者心情,已經有一點不太一樣的感覺。 那是因為故事為我們提供了一
Thumbnail
活到這個年紀,我們總有些故事 但有些故事 即使有人問,也不知從何說起 只能自己無聲無息的消化 別輕易的對人掏心又掏肺。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好長的一段時間懶得打文章,還記得以前的自己很喜歡看一些心靈成長的文章,透過別人的成長與反思似乎在我的生命當中也可以找到一些些共鳴,因此每當看到相關的影視作品,總會透過文章的形式來抒發自己心中的情緒,彷彿要告訴別人:喔喔這個東西我懂 或者 哎呀阿呀~這個大概就是長大的過程吧 然而有一段時間不知
有時候不需要等到有觀點、概念、理論
Thumbnail
當看完宮崎駿帥哥為它改編的動畫-「蒼鷺與少年」後,我非常地好奇到底是怎樣的書可以讓退休的他為此復出,想讓大家都能獲得不一樣的啟發,在這個每天都在顛覆過去的時代,希望我們都要活得像個人一樣,不為什麼,只為活出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藉由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當我們對待一件真正的藝術品、一件傑作時,我們對待的是一件自在之物,對待的是一幅和生活本身一樣令人費解的影像。”
談重寫對話: 敘事治療,是人們在一個特定的時間空間中,透過彼此的對話,產生對生命的轉化與影響的活動。 我不確定大家會不會有一種經驗,有的時候當我們看了一部自己深感共鳴的電影,走出電影院以後,會有一種,看待這個世界的目光或者心情,已經有一點不太一樣的感覺。 那是因為故事為我們提供了一
Thumbnail
活到這個年紀,我們總有些故事 但有些故事 即使有人問,也不知從何說起 只能自己無聲無息的消化 別輕易的對人掏心又掏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