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貫線交會點:臺中驛鐵道文化園區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臺鐵臺中市區鐵路高架化在2016年通車後,建於大正年間的第二代臺中車站站房與周邊鐵道文化資產卸下了鐵道運輸的任務。過去身為旅客與貨物的集散地,同時是面向縱貫線路況險峻路段的關口,車站、倉庫和機關車庫都是這個百年車站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今年鐵路節,舊臺中車站以「臺中驛鐵道文化園區」的身分重生,不但成為臺中市區的一大亮點,更留下得以述說縱貫線與臺中故事的文化資產。

raw-image



舊臺中車站:重現縱貫線經典風景

臺中驛鐵道文化園區是臺鐵在2018年藉由政府促參的方式,委託德昌營造子公司經典國際協助經營新站商場與站區文化資產的活化利用。充滿古典氣息的第二代臺中車站站房是園區的主要建築,不但以高聳的尖塔和磚石合造的辰野式風格聞名,典雅又氣派的外觀也是臺中這座城市的門面。自從高架化鐵路通車後經過了六年的時間,如同時光膠囊般凍結的車站終於隨著園區成立而對公眾開放。

紅白相間的臺中車站是典型的辰野式風格(2019.11.30.)

紅白相間的臺中車站是典型的辰野式風格(2019.11.30.)


旅客資訊設備都還凍結在2016年的感覺

旅客資訊設備都還凍結在2016年的感覺

為了豐富舊車站的展示資源,園方特地向臺鐵購入了曾擔任光華號的DR2700型柴聯車DR2720與2715號、縱貫線電氣化後首款自強號電車EMU100型的EP111與EM107號,以及因應莒光號上路而增備的R100型柴電機車R111號,讓僅存的兩股保存鐵道重現縱貫線的繁忙景象,搭配上有著日本時代的鑄鐵棚架的紅磚月台,更能感受到車站的歲月軌跡。車輛外觀方面也費盡心思地向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請教,讓EMU100自強號與R111號機車恢復到接近剛登場時的顏色;兩輛光華號則維持一輛端面去漆、一輛維持黃色端面的外觀,正好保存登場時與退役前的樣貌。

兩股保存鐵道變得熱鬧許多

兩股保存鐵道變得熱鬧許多

縱貫線特急與臺中站再相會!

縱貫線特急與臺中站再相會!

依據考證後塗上的三種黃色

依據考證後塗上的三種黃色


R111號陸送在5月11日送抵臺中站

R111號陸送在5月11日送抵臺中站

白鐵仔在5月9日晚間終於回娘家

白鐵仔在5月9日晚間終於回娘家


DR2700型柴聯車在1966年以光華號的名號登場,以北高行駛時間4小45分創下當時臺灣陸上最快速的紀錄,成為臺鐵優等列車柴油動力化的代表車型。不過隨著臺鐵優等列車逐步空調化與電氣化,DR2700型的運用範圍不斷被壓縮,退役前只剩下臺東線普快車的定期運用。由於光華號時期該型車是以臺中機務段為基地進行運用,和臺中的場域連結關係非常深厚,這次能夠在臺中靜態保存兩輛車非常適合。園方也整理了DR2720號車的內部讓民眾參觀,自從他退出定期運用之後我就再也沒搭過,能夠在臺中體驗到車內氛圍、重新與老朋友見面,真的令人格外珍惜這個緣份。

DR2720號維持去漆後的不鏽鋼原色端面

DR2720號維持去漆後的不鏽鋼原色端面

熟悉的綠皮椅與可開窗,大學時的回憶都回來了

熟悉的綠皮椅與可開窗,大學時的回憶都回來了

除了為園區增色不少的保存車輛,園方特別依照日本時代攝影家李火增的照片,復刻了臺中車站的木構造售票窗口。偌大的候車室以及高架鐵路切換前的售票空間則配合園區開放舉辦為期一個半月的「臺中‧驛難忘」活動,除了邀請《鐵道情報》古庭維總編輯舉辦個人攝影展,更有由樂田活版工房展示大量鉛字活版印刷用的模具,還可以親自體驗印製名片式車票的過程呢!

頗有大正氛圍的售票窗口

頗有大正氛圍的售票窗口


活動邀請在地的樂田活版工房來展示活版印刷技術,並提供民眾印刷體驗

活動邀請在地的樂田活版工房來展示活版印刷技術,並提供民眾印刷體驗




縱貫線運轉中心的見證:臺中機關車庫

逛完臺中舊站房的展區之後,場長再度來到臺中機關車庫遺跡關心一下。機關車庫是過去供蒸汽機車保養與補給的鐵道設施,就好比今日的調車場一樣,設有機關車庫通常也代表車站具有列車始發機能。不過臺中機關車庫在縱貫線鐵道的位置之所以重要,不僅僅是因為臺中的位置大致在縱貫線中間,又是座大城市而已。

蒸汽機車的能量來源就是水和煤炭,縱貫線通車初期的機車幾乎都是以兩動軸的小型機車為主,在續航力有限之下就得根據水和煤炭的消耗量安排停靠站。水可以在月台上透過水塔與水鶴來補充,但煤炭補給與機械養護就得進入機關車庫才有辦法處理。根據1908年鐵道部估算的煤炭消耗量,當時機車續航力大約是100公里,因此縱貫線通車時便設置基隆、臺北、苗栗、臺中、嘉義、臺南、打狗等七處機關車庫。然而,其中苗栗與臺中機關車庫相距僅約50多公里,這當然是因為兩機關車庫之間有著縱貫線最陡陡坡的三義勝興路段,不僅得要加足煤水,還得換成具三動軸的50型機車牽引,必要時還得加掛補機才行。


臺中車站機關車庫舊照取自《臺中火車站周邊文化資產(市定古蹟及歷史建築)修復及再利用報告書》p.2-12

臺中車站機關車庫舊照取自《臺中火車站周邊文化資產(市定古蹟及歷史建築)修復及再利用報告書》p.2-12


根據明治末年出版的《臺灣鐵道史》記載,臺中機關車庫建於明治41年度(1908-1909年間),為面積243坪的紅磚造車庫。這座車庫甚至仍出現在二戰後初期的影像,直到1960年代才被拆除。隨著臺中鐵路高架化通車,工程單位拆除地面鐵道進行第二期工程時,赫然發現地面下仍留有相關遺構。這些出土的車庫檢修溝遺跡長約60公尺、寬約1.4公尺,還恰好佔了新設第三月台長度的1/4~1/5,當時為了第三月台股道建設預計會在遺跡上頭落下七支墩柱。

機關車庫剛被完整發掘出來的樣子(2017.2.25.)

機關車庫剛被完整發掘出來的樣子(2017.2.25.)


最終在關心鐵道文化資產的人士積極奔走下,臺中市文資審議會決議相關遺址需「原地保存」,工程單位也變更設計,保留了僅存的機關車庫遺構,相關工程在2020年6月完工。變更設計後的墩柱改採跨坐方式避開遺址,同時在上頭設置玻璃走廊讓參觀者可以近距離觀察。2021年5月6日的臺中市文資審議通過以「臺中車站機關車庫遺構」之名登錄歷史建築,並在11月11日正式公告。不過至今遺跡旁仍以工程圍籬圍起來,並由電扶梯施工廠商貼出試營運公告,不知道何時才能供市民親近參觀。

在墩柱下方的原地保存的機關車庫遺構

在墩柱下方的原地保存的機關車庫遺構



等待重新擦亮的貨運歲月:後站與貨運倉庫

就像是隱身巷中的鄉下小站的後站舊站房,基地位於原本服務臺中到南投的糖鐵客運的車站,因此過去被認為是糖鐵停駛後轉由臺鐵使用的站房。但《臺中火車站周邊文化資產(市定古蹟及歷史建築)修復及再利用報告書》引述台中文史復興組合發現的史料,臺鐵於1949年增設的後站曾與糖鐵車站共存,現存的站房則是在八七水災導致糖鐵廢線後,於1964年左右拆除糖鐵車站並擴建臺鐵後站站房而來。在高架化路線通車後,這座站房也被圍上圍籬等待修復再利用。

後站目前仍閉鎖中

後站目前仍閉鎖中


同樣等待修復再利用的還有包含20號倉庫在內的倉庫群。過去經常聽到日本時代規劃車站時,通常會將倉庫等貨運設施安排於後站,前站專責服務旅客。但實際上臺中車站的倉庫卻是在前站先發展出來,而後隨著倉儲需求增加才增建了後站的倉庫群,現存的倉庫便以前站的新民街倉庫與後站的20號倉庫為代表。其中20號倉庫在1997年被文建會首先列入鐵道藝術網路計畫,開啟各地鐵道藝術村的濫觴。依據洪致文老師的回憶,原先臺中車站高架化新站是打算拆除20號倉庫在內的後站倉庫,最後在他們的建議下才讓新站位置北移避開了這些文化財。

綠意盎然的新民街倉庫至今仍發揮倉儲功能

綠意盎然的新民街倉庫至今仍發揮倉儲功能

位於園區舊軌草原旁的是已被指定為古蹟的8號與10號倉庫

位於園區舊軌草原旁的是已被指定為古蹟的8號與10號倉庫

10號倉庫內仍作為機車停車場

10號倉庫內仍作為機車停車場

後站的20號倉庫等倉庫群是鐵道藝術村的起源地

後站的20號倉庫等倉庫群是鐵道藝術村的起源地


目前包含後站與20號倉庫在內,預計將會劃入鐵道文化園區的範圍。這個串聯臺灣南北、塑造臺灣共同體的節點,未來會繼續向大眾說出怎麼樣的故事,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參考資料:
《臺灣鐵道史》中卷
臺中火車站周邊文化資產(市定古蹟及歷史建築)修復及再利用報告書
【時光土場】再會地平線─告別台中平面鐵路
【時光土場】台中高架鐵路切換紀實
【時光土場】越來越不一樣的台中車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時光土場
55會員
281內容數
歡迎來到時光土場。我希望透過旅行與鏡頭,拼湊出當地的交通與產業,帶大家一起從空間去認識過去的歷史,讓這裡成為一個文化資產與鐵道影像的集散地。如果大家喜歡穿梭時間與空間的旅行,歡迎按讚與追蹤!
時光土場的其他內容
2025/04/19
距離EMU1200型紅斑馬自強號入藏不到一週,4月18日晚間又有兩輛柴油客車浩浩蕩蕩從臺鐵七堵機務段出發,於隔日凌晨1時進入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此次運送的包括已經整修完成的「藍寶寶」DR2203號,以及有著初代東部自強號光環的DR2818號車。
Thumbnail
2025/04/19
距離EMU1200型紅斑馬自強號入藏不到一週,4月18日晚間又有兩輛柴油客車浩浩蕩蕩從臺鐵七堵機務段出發,於隔日凌晨1時進入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此次運送的包括已經整修完成的「藍寶寶」DR2203號,以及有著初代東部自強號光環的DR2818號車。
Thumbnail
2025/04/12
在EMU400、EMU300型電聯車之後,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館藏計劃內的最後一輛臺鐵直流馬達電聯車,EMU1200型的EMC1203號車終於在2025年4月12日順利來到鐵博了!這輛車的入藏不但完整了鐵博電聯車館藏,更留下來國人首次自行大規模改造臺鐵電聯車的歷史見證。 
Thumbnail
2025/04/12
在EMU400、EMU300型電聯車之後,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館藏計劃內的最後一輛臺鐵直流馬達電聯車,EMU1200型的EMC1203號車終於在2025年4月12日順利來到鐵博了!這輛車的入藏不但完整了鐵博電聯車館藏,更留下來國人首次自行大規模改造臺鐵電聯車的歷史見證。 
Thumbnail
2025/01/23
位於札幌的北海道鐵道技術館,不同於其他大型鐵道博物館,其獨特的魅力在於它身處現役的苗穗工場之中,展現出北海道鐵道歷史的深度與文化保存。本文記錄了作者2024年夏天參訪鐵道技術館的體驗,並分享館內珍貴的展品與車輛,例如キハ281系先頭車、C62形及D51形蒸汽機車等。
Thumbnail
2025/01/23
位於札幌的北海道鐵道技術館,不同於其他大型鐵道博物館,其獨特的魅力在於它身處現役的苗穗工場之中,展現出北海道鐵道歷史的深度與文化保存。本文記錄了作者2024年夏天參訪鐵道技術館的體驗,並分享館內珍貴的展品與車輛,例如キハ281系先頭車、C62形及D51形蒸汽機車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高雄車站的東邊,是高雄機務段跟高雄調車場,幅員非常廣闊,似乎介於整個中山博愛到民族路橋間, 到了現在,原本鐵路變成美麗的綠廊,也多了站東重劃區,這些土地或許是未來中高雄發展的重點之一
Thumbnail
高雄車站的東邊,是高雄機務段跟高雄調車場,幅員非常廣闊,似乎介於整個中山博愛到民族路橋間, 到了現在,原本鐵路變成美麗的綠廊,也多了站東重劃區,這些土地或許是未來中高雄發展的重點之一
Thumbnail
對現代許多臺灣人而言,臺鐵的環島鐵路網就好像打從出生以來一般的理所當然。但是,過去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花蓮與台東之間的鐵路是獨立於環島路網之外的存在,而管理這條鐵路的營運中心就在今日的花蓮鐵道文化園區,其前身則可追溯到日本時代的花蓮港鐵道出張所。
Thumbnail
對現代許多臺灣人而言,臺鐵的環島鐵路網就好像打從出生以來一般的理所當然。但是,過去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花蓮與台東之間的鐵路是獨立於環島路網之外的存在,而管理這條鐵路的營運中心就在今日的花蓮鐵道文化園區,其前身則可追溯到日本時代的花蓮港鐵道出張所。
Thumbnail
生活在雙北這個區域好幾年,從讀書的多數時間都在這裡,但是很少人知道在這個區域裡有一座百年老城的存在, 就是---臺北府城 這座古城當初建立的位子在大稻埕和艋舺(萬華)之間的平地。這座城1884年完工,但1904年就已經被拆除大部分城牆,五座城門裡留下四座保留到今天。   打開捷運地圖就可以很
Thumbnail
生活在雙北這個區域好幾年,從讀書的多數時間都在這裡,但是很少人知道在這個區域裡有一座百年老城的存在, 就是---臺北府城 這座古城當初建立的位子在大稻埕和艋舺(萬華)之間的平地。這座城1884年完工,但1904年就已經被拆除大部分城牆,五座城門裡留下四座保留到今天。   打開捷運地圖就可以很
Thumbnail
2024.07.11 苗栗縣政府 苗栗縣政府於113年7月10日辦理113年第1次苗栗縣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審議會,經過討論,登錄歷史建築「台鐵竹南站2號倉庫」等1件文化資產。 此次登錄之歷史建築「台鐵竹南站2號倉庫」位於苗栗縣竹南鎮中山路168之1號,二戰後由鐵路局沿用日治時期興建倉
Thumbnail
2024.07.11 苗栗縣政府 苗栗縣政府於113年7月10日辦理113年第1次苗栗縣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審議會,經過討論,登錄歷史建築「台鐵竹南站2號倉庫」等1件文化資產。 此次登錄之歷史建築「台鐵竹南站2號倉庫」位於苗栗縣竹南鎮中山路168之1號,二戰後由鐵路局沿用日治時期興建倉
Thumbnail
台灣高鐵在2007年正式通車後,從歷年旅客人數來看,除了因為疫情影響出現下跌,其餘都是穩定的向上成長,更在2023年突破7000萬大關。而人流越多,就代表商機越大,連帶讓車站一同完成的高鐵特區,在近幾年都有許多開發案進駐,所以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全台灣的高鐵特區,目前有哪些重大開發案正在進行中吧!
Thumbnail
台灣高鐵在2007年正式通車後,從歷年旅客人數來看,除了因為疫情影響出現下跌,其餘都是穩定的向上成長,更在2023年突破7000萬大關。而人流越多,就代表商機越大,連帶讓車站一同完成的高鐵特區,在近幾年都有許多開發案進駐,所以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全台灣的高鐵特區,目前有哪些重大開發案正在進行中吧!
Thumbnail
【鐵道文化園區】 一館舊稱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是早期的花東鐵路總指揮所,但整修後以多元文化休閒園區的概念再利用,目前被譽為台灣僅存最完整的窄軌鐵道基地遺址。
Thumbnail
【鐵道文化園區】 一館舊稱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是早期的花東鐵路總指揮所,但整修後以多元文化休閒園區的概念再利用,目前被譽為台灣僅存最完整的窄軌鐵道基地遺址。
Thumbnail
位於台中市西區的『台中州廳』以及『大屯郡役所』已於去年下旬重新對外開放,讓前往台中旅遊以及對歷史古蹟有興趣的朋友,多了一處可放在參訪地點的口袋名單之中。本篇文章將提供這兩處歷史古蹟的相關介紹給大家參考,是個人覺得值得推薦的參訪景點。
Thumbnail
位於台中市西區的『台中州廳』以及『大屯郡役所』已於去年下旬重新對外開放,讓前往台中旅遊以及對歷史古蹟有興趣的朋友,多了一處可放在參訪地點的口袋名單之中。本篇文章將提供這兩處歷史古蹟的相關介紹給大家參考,是個人覺得值得推薦的參訪景點。
Thumbnail
台中火車站整建成新站之後,每逢假日,「鐵鹿大街」往往吸引大批人潮前來遊逛。台中火車站的「鐵鹿大街」實際上就是「車站型商場」;包括新站上下兩個樓層。鐵路局為這個商場規劃了美食街、主題餐廳、伴手禮和便利商店等,並招聚數十家商家進駐 。 它的名稱刻意採取「鐵路」的諧音,期待著「鐵道文化」的傳承。
Thumbnail
台中火車站整建成新站之後,每逢假日,「鐵鹿大街」往往吸引大批人潮前來遊逛。台中火車站的「鐵鹿大街」實際上就是「車站型商場」;包括新站上下兩個樓層。鐵路局為這個商場規劃了美食街、主題餐廳、伴手禮和便利商店等,並招聚數十家商家進駐 。 它的名稱刻意採取「鐵路」的諧音,期待著「鐵道文化」的傳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