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術前復健(prerehabilitation)指得是在進行手術前,所採用的介入方式,無論是生理上或者是心理上的介入,若能幫助手術進行或者術後的恢復,即為術前復健 (Stiger et al., 2024)。
底下,讓我們來看Del Bianco等人(2024)這篇系統性回顧的研究架構:
研究目的: 這篇研究旨在探討運動作為術前復健(prerehabilitation)的一部分,旨在提高癌症患者的功能性和生理適能。隨著這種做法逐漸普及,有必要深入了解其可能之影響。
介紹: 「運動」作為術前復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積極主動的方法,旨在優化癌症患者在手術前的健康相關狀況。特別是在癌症治療的背景下,通過運動進行相關準備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因為它可能能夠提高患者的身體健康和改善手術後的結果。在這篇系統性回顧研究當中,這篇研究將歸結研究最近研究的發現,以全面了解「運動」作為術前復健癌症患者的影響。
方法: 為了瞭解運動作為癌症患者預備手術的有效性,這個研究在Pubmed、Cochrane和Scopus等醫學電子資料庫進行了系統性搜索。我們聚焦於採用單臂(single-arm)隨機對照試驗或非隨機設計的介入性研究,這些研究使用各種運動介入、單獨介入,或與其它介入結合。
結果: 這篇系統性回顧最後納入了96個研究,根據不同的癌症類型進行了分類,例如:婦科、乳腺、泌尿系統、胃腸道和肺癌。在每個癌症類別中,我們報告了運動對各種身體健康參數和手術後結果的影響,包括住院時間和手術後併發症。
結論: 運動作為術前復健的介入方式,可能在改善身體健康、手術後結果和加速康復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特別是在某些類型的惡性腫瘤當中。通過將運動納入手術前護理計劃,醫療專業人員可以幫助患者更好地應對手術的嚴峻挑戰,並優化其整體健康狀況。這凸顯了將運動作為術前復健的標準組合之一的重要性,特別是對癌症患者的健康管理來說,運動更可能是不可獲缺的!
=============
=============
陳映竹同時擁有臺師大國際漢學研究所文學碩士,以及臺北市立大學運動健康科學系理學碩士。目前為臺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博士班學生。並且擁有美國運動醫學會臨床運動生理師以及私人教練認證!希冀透過平台持續推廣運動與健康科學相關知識,以及肌力與體能相關訓練理論及實務,並提供個人跨領域與教練自我成長歷程,讓有志從事教練產業以及斜槓工作者有所依循。
🟦 微小起心動念,將有莫大改變!小額捐款贊助運科博士生!
http://tinyurl.com/3jan2d46
🟨 自媒體經營:以「我是運科竹」為關鍵字搜尋!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yesimsportscientist8642/about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coachsteveperformance/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SteveLovesWorkout/
Podcast 頻道 : Sound on, Apple Podcast, 以及 Google Podcast,均為「我是運科竹」。
🟪 文章創作:
▌Vocus 方格子文章創作:https://vocus.cc/user/61d96b17fd89780001e2c067
▌Medium 文章創作:https://medium.com/@coachstevetw
🟦 個人網站:
▌Website: https://coachsteveperformance.wordpress.com/about/
▌CV website: https://lunacysaint.github.io
🟨 需要公益演講、商業合作,或者贊助運科博士生事宜,請電郵聯繫!
▌E-mail : isame4@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