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極樂世界的真善美 : (一) 自利利他的大心菩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極樂世界的二十九種莊嚴 : 人事環境 ‧ 極樂世界的眷屬

認識西方極樂世界的真善美

極樂世界的二十九種莊嚴

極樂世界的人事環境(眾生世間清淨)

乙、極樂世界的眷屬(菩薩莊嚴功德成就)

前面是觀察西方世界人事環境的第一段,觀導師阿彌陀佛的八種功德莊嚴。下面是第二段,觀眷屬菩薩的四種莊嚴功德。

一、自利利他的大心菩薩。二、上供下化的分身菩薩
三、平等遍供的普賢菩薩。四、慈悲堅固的勇猛菩薩

我們已經觀佛功德了,為什麼還需要再觀菩薩功德?這就像世間法裡有明君在上,就一定有賢臣輔佐。譬如堯舜稱為「無為而治」,自然感得下面的人甘心輔佐他,和他共成大業。如果只有如來法王而沒有助佛教化的大菩薩法臣,那在輔助宣揚佛法上就不能說圓滿。所以這裡是要表明極樂世界不僅有圓滿的佛功德,圓滿的國土功德,還有圓滿的眷屬菩薩功德。這是止於至善,表到了最善妙的程度。

這裡觀察「菩薩莊嚴功德成就」有四種,到此處才算把極樂世界莊嚴功德成就講圓滿了。我們觀阿彌陀佛的功德,實際上是能圓滿一切所願,沒有不足,但也不妨礙我們再觀極樂菩薩的功德,原因就是:

  • 一、為了觀極樂世界有最圓滿的眷屬,輔助佛宣揚佛法,教化眾生;
  • 二、由觀察諸大菩薩的功德,能圓滿自己的善願;
  • 三、修大乘的人愛樂功德,沒有滿足的心,所以既要觀阿彌陀佛的功德,還要觀極樂菩薩的功德。觀察西方極樂世界的諸大菩薩,這些都是往生極樂的同參道友、同學,因此我們對他們也要認識清楚。

常言道:「做事難,做人更難」,所以人與人之相處非常不容易。現在我們處在五濁惡世,修行太難了!想認真用功修行,會有人嫉妒,想盡方法障礙,因此障緣太多,修行就很困難。西方淨土沒有障礙,確實沒有嫉妒、瞋恚,都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到了極樂世界,在那裡修行,每個同參都歡喜讚歎,都幫助我們。這樣好的人事環境,是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找不到的。

西方的菩薩,全是後補佛,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彌勒菩薩都是後補佛,與哪個世界有緣,就到那裡去作佛,他方次補佛處。其實也都是等覺菩薩,實際上成佛了,不過沒有在佛位而已。這個人數有多少?無量無邊。西方世界等覺菩薩無量無邊阿僧祇說,太多了。《阿彌陀經》上講的「諸上善人」,這個上善之人就是指等覺位的菩薩。這些後補佛,都是阿彌陀佛成佛十劫當中修成的,十劫,跟阿僧祇劫不能比。可見得西方世界修行沒有障緣,只有幫助的,沒有找麻煩的,所以成就這樣的快速。

從這裡就能體會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它真的是最好的學校,不但老師好,教學的方法好,環境好,而且同學也好,所以往生的眾生煩惱、業障自自然然就沒有了,很快就能開悟。

(一) 自利利他的大心菩薩(不動本處遍至十方供養化生莊嚴)

觀菩薩眷屬有四種正修行功德成就,第一個是「不動本處遍至十方供養化生莊嚴」。《往生論》上說:「於一佛土,身不動搖,而遍十方,種種應化。如實修行,常作佛事」。

《往生論註》上解釋,菩薩應先要做一切諸佛應教化的,及眾生應供養的這些事業,其實就是普賢菩薩十大願裡所講的「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除業障」,這是菩薩首先要做的。像天親菩薩在此地教導我們,念佛用五念法,禮拜、讚歎、發願、觀察(憶念)、迴向。五念是一念,一而五,五而一,一念當中含著有五門。我們念佛,句句佛號都具足五念門,這個功夫就得力了,妄想執著不生了,心地得清淨了,這是用念佛方法得到的念佛三昧。

得到三昧之後,「於一佛土,身不動搖」,這是指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自己本身在阿彌陀佛講堂裡沒動,聽佛講經教學。同時又能分身到十方世界去參訪,去供佛修福。而且遇到有緣的人,也幫助有緣人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得大自在!這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的,所以有神通、道力、智慧等能力,「遍十方種種應化」,這個化身遍一切法界,西方淨土每個菩薩的化身遍滿虛空法界。

「種種應化」,到達極樂淨土的菩薩六種神通都圓滿了,所謂天眼洞視、天耳徹聽,所以無論生在哪一道的苦難眾生,只要一起心動念,眾生有感,菩薩就有應,就去教化眾生,這叫應化。什麼身?化身,分身。就像《普門品》裡所講的,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而為說法,有這樣的能力。

「如實修行,常作佛事」,「佛事」是指幫助眾生覺悟的事。極樂淨土的菩薩有能力幫助眾生修正錯誤的思想、言論、行為,幫助他們覺悟。這才是真的修行,可以把自己修行的方法、成就介紹給別人,推薦給別人,幫助別人修學。自己又認真修行,一點也沒鬆懈;而且心地清淨,不著相。

所以《往生論》讚歎此莊嚴,偈頌曰:「安樂國清淨,常轉無垢輪,化佛菩薩日,如須彌住持」。

「安樂國清淨」,安樂國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清淨世界,無論是依報、正報,也就是物質環境與人事環境,沒有一樣不清淨,所以「清淨」是它的總相。

「常轉無垢輪」,「無垢」就是清淨,六根所接觸的都是無比的清淨。此處是說極樂世界法輪常轉,不但佛菩薩說法,六塵都說法,所說之法也是無比的清淨。阿彌陀佛為極樂諸大菩薩常轉無垢法輪,而諸大菩薩也能以這法輪開導一切,沒有停息,這叫「常轉」。因此無始劫以來的染污、煩惱、妄想、習氣,在西方極樂世界就很容易斷除。

「化佛菩薩日」,「日」是代表光明。這表示阿彌陀佛與淨土的菩薩們,他們的化身無量無邊,像太陽的光明遍現十方,這是指化佛、化菩薩。所以到達西方極樂世界,每個人時時刻刻都可以跟在阿彌陀佛身邊學習,因為阿彌陀佛能分無量身,彌陀化身跟他的真身無二無別。淨土的菩薩也是如此,所以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也是天天圍繞在我們身邊。

極樂菩薩與十方一切有緣眾生感應的是化佛、化菩薩。為什麼?眾生要想求佛身來度他,就化佛身,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而度化之;想菩薩幫助他,即現菩薩身度化之。化什麼身不是自己的意思,是對方的意思。對方求佛菩薩是有心,佛菩薩去應是無心。往生極樂世界的菩薩,他們的應跟阿彌陀佛一樣,沒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所以才能化無量無邊身,才能幫助無量無邊的眾生。

「如須彌住持」,「須彌」在此地表不動,表念佛三昧。這是說淨土的菩薩心地清淨,心裡只有阿彌陀佛,不會為世出世間一切法所動搖,一舉一動自自然然都符合戒律威儀,這就是身心不動。身心常在清淨不動之中,不著修行的相,不著教化眾生的相,這樣才有能力在十方世界常作教化眾生的佛事。

總之佛因地為什麼起這一莊嚴?《往生論註》上說,阿彌陀佛在因地,因為見到有的佛國中只有小菩薩,小菩薩是指沒有見性的菩薩,也稱之為權教菩薩。這些菩薩智慧小、能力小,不但智慧德能不大,心願也不大,心量不大,所以不能於十方世界承事諸佛度化眾生,所做的利生事業非常狹小。所以就發願國中有無量大菩薩,身不動本處,而遍現在十方,做種種順應因緣的化現,如實修行,恆無間斷的常作佛事。

所以這個偈頌最後總結說:「開諸眾生淤泥華故」,這是比喻六道眾生在煩惱泥中,無法自拔,淨土的菩薩能觀機,知道用什麼方法來開導眾生,令一切眾生破迷開悟,一生當中成無上覺。菩薩用什麼方法度化眾生?用信願持名,讓這些眾生覺悟,一生能往生,就成佛了。

>> 續下一頁 : 極樂世界的二十九種莊嚴 : (二) 上供下化的分身菩薩



佛號梵唄: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求生淨土

相關:

. 念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 二河白道 —善導大師對往生人之喻示
. 往生品位: 九品蓮花圖說上品往生中品往生下品往生

.《淨土或問》 —蕅益大師
.《示念佛法門》 —蕅益大師
.《念佛三昧寶王論》 —飛錫法師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妙叶禪師
.《普勸念佛文》及其釋義 —蓮池大師
.《七筆勾》 —蓮池大師

>> 回主頁: 淨土法門經論必讀


avatar-img
13會員
356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念相應一念佛 的其他內容
今天我們學佛,除了淨宗法門,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這一生中是沒法超越六道輪迴;無論修得再好,來生不過得人天善果,沒法子出三界,不能出三界那就是虛作住持。唯獨淨宗法門是不虛作,讓我們這一生當中一定圓滿成就。念佛人,心是阿彌陀佛的心,跟阿彌陀佛同一個心。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一切皆成佛,幫助一切眾生快快成佛。
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沒有恭敬就學不到東西,所以所學習的成果與恭敬心絕對是成正比例。世間人的劣根性太嚴重,恭敬心生不起來,對父母、尊長不知道恭敬,對善知識不知道恭敬,於是遇到善知識當面錯過,不知道向善知識求道、求學。由此可知,並不是阿彌陀佛不歡迎我們去西方極樂世界,是自己對佛不恭敬,所以去不了。
阿彌陀佛幫助一切眾生在一生當中圓滿成佛,用什麼方法?用名號。念「阿彌陀佛」的方法,人人都會念,只要肯念,沒有不成就的,這個方法太妙了!所有一切諸佛都是幫助眾生圓成佛道的,但確實比不上阿彌陀佛這個方法。
往生到西方淨土的人跟如來的智慧光明一接觸,自性裡的一切種智就漸漸透出來了。佛就像是一根點燃放光的蠟燭,我們這個沒有點燃的蠟燭,藉著佛的光點燃了,我們的自性光明就亮起來,所以斷煩惱很容易,滅罪除障,因此到那個地方成佛容易。
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樣的心?「同地水火風」就是四大皆空。佛心清淨,一塵不染,跟虛空一樣,沒有分別。佛的心,真心,真心離念,沒有妄念。凡是有念頭,那個心就不是真心就是妄心。佛心清淨像大地一樣荷負萬物,像水一樣滋長萬物,像火一樣成熟萬物,像風一樣吹拂萬物,像虛空一樣包容萬物,沒有賢、劣、親、疏的分別執著。
阿彌陀佛的法音沒有達不到之處,十方世界眾生都能聽得到,為什麼我們沒有聽到?說實在話,不是佛的音波沒有達到此地,是自己本身有障礙,心不清淨,才聽不到佛法。所以我們應當要生慚愧心,要認真努力修學。修什麼?消業障而已。業障消除了,心清淨、願清淨、信清淨,我們本性裡圓滿的德能就顯現,就能得感應。
今天我們學佛,除了淨宗法門,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這一生中是沒法超越六道輪迴;無論修得再好,來生不過得人天善果,沒法子出三界,不能出三界那就是虛作住持。唯獨淨宗法門是不虛作,讓我們這一生當中一定圓滿成就。念佛人,心是阿彌陀佛的心,跟阿彌陀佛同一個心。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一切皆成佛,幫助一切眾生快快成佛。
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沒有恭敬就學不到東西,所以所學習的成果與恭敬心絕對是成正比例。世間人的劣根性太嚴重,恭敬心生不起來,對父母、尊長不知道恭敬,對善知識不知道恭敬,於是遇到善知識當面錯過,不知道向善知識求道、求學。由此可知,並不是阿彌陀佛不歡迎我們去西方極樂世界,是自己對佛不恭敬,所以去不了。
阿彌陀佛幫助一切眾生在一生當中圓滿成佛,用什麼方法?用名號。念「阿彌陀佛」的方法,人人都會念,只要肯念,沒有不成就的,這個方法太妙了!所有一切諸佛都是幫助眾生圓成佛道的,但確實比不上阿彌陀佛這個方法。
往生到西方淨土的人跟如來的智慧光明一接觸,自性裡的一切種智就漸漸透出來了。佛就像是一根點燃放光的蠟燭,我們這個沒有點燃的蠟燭,藉著佛的光點燃了,我們的自性光明就亮起來,所以斷煩惱很容易,滅罪除障,因此到那個地方成佛容易。
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樣的心?「同地水火風」就是四大皆空。佛心清淨,一塵不染,跟虛空一樣,沒有分別。佛的心,真心,真心離念,沒有妄念。凡是有念頭,那個心就不是真心就是妄心。佛心清淨像大地一樣荷負萬物,像水一樣滋長萬物,像火一樣成熟萬物,像風一樣吹拂萬物,像虛空一樣包容萬物,沒有賢、劣、親、疏的分別執著。
阿彌陀佛的法音沒有達不到之處,十方世界眾生都能聽得到,為什麼我們沒有聽到?說實在話,不是佛的音波沒有達到此地,是自己本身有障礙,心不清淨,才聽不到佛法。所以我們應當要生慚愧心,要認真努力修學。修什麼?消業障而已。業障消除了,心清淨、願清淨、信清淨,我們本性裡圓滿的德能就顯現,就能得感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西方極樂淨土祈願文》這個法門很重要,收錄在《佛王誓約》這本書裡面。它很重要,一直有因緣。這個教法無需灌頂、口傳都可以受持,希望大家自己深入研究,然後跟家親眷屬講「西方極樂世界」種種的勝妙安樂。它是一個永恆圓滿的故鄉,這個地方連「苦」這個字都沒聽過,更何況會發生。希望大家立定志向
Thumbnail
廣泛的十善,猶如良田,長養一切善行。 戒律猶如強勁的不老松,高高挺立於生命的原野, 頭頂星辰,根深於大地。 我們的生命,沐浴行善、律己的德光, 每天都珍貴無比! 請善待這值遇了教法的美好的自己! —引自《希望‧新生》心之勇士│福智文化
Thumbnail
學佛修行的人都知道有西方極樂世界的存在,那是一個無有諸苦但受諸樂之處。西方極樂淨土,國土無量、眷屬無量,壽命福報亦無量,乃是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大願所成就的殊勝淨土。只要具足信、願、行,當生必能往生極樂浄土,一切隨心滿願,極其勝妙。人壽有限,一定要與佛法相應互動,勤修淨土四因,臨命定能往生極樂淨土。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西方極樂世界」種種的勝妙安樂,是一個永恆圓滿的故鄉,這個地方連「苦」這個字都沒聽過,更何況會發生? 希望大家立定「志向」,修行要有志向,短期的志向、中期的志向、長期的志向,都要把它訂定出來,往志向勇往直前,排除萬難。 西方極樂世界「極樂淨土的願文」這個法門很重要,收錄在《佛王誓約》這本書裡面。
Thumbnail
「西方極樂世界」種種的勝妙安樂,是一個永恆圓滿的故鄉,這個地方連「苦」這個字都沒聽過,更何況會發生?希望大家立定「志向」,修行要有志向,短期的志向、中期的志向、長期的志向,都要把它訂定出來,往志向勇往直前,排除萬難。
Thumbnail
西方極樂淨土根本不需要護法,在淨土中沒有仇敵,甚至連仇敵的名字都沒聽過。這裡所講的「淨土護法」,是指護持修持淨土法門行者的護法。年終除障大法會乃是開始來年平安吉祥之契機,實屬難得,有幸參加,皆能蒙本尊賜予無上的加持。
Thumbnail
修習不淨觀,可以克服所有的怖畏;厭離輪迴,希求解脫;可以轉修觀禪,證悟道果;特別是心有不樂、無聊,或貪欲生起時,要記得用這個修行法對治。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西方極樂淨土祈願文》這個法門很重要,收錄在《佛王誓約》這本書裡面。它很重要,一直有因緣。這個教法無需灌頂、口傳都可以受持,希望大家自己深入研究,然後跟家親眷屬講「西方極樂世界」種種的勝妙安樂。它是一個永恆圓滿的故鄉,這個地方連「苦」這個字都沒聽過,更何況會發生。希望大家立定志向
Thumbnail
廣泛的十善,猶如良田,長養一切善行。 戒律猶如強勁的不老松,高高挺立於生命的原野, 頭頂星辰,根深於大地。 我們的生命,沐浴行善、律己的德光, 每天都珍貴無比! 請善待這值遇了教法的美好的自己! —引自《希望‧新生》心之勇士│福智文化
Thumbnail
學佛修行的人都知道有西方極樂世界的存在,那是一個無有諸苦但受諸樂之處。西方極樂淨土,國土無量、眷屬無量,壽命福報亦無量,乃是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大願所成就的殊勝淨土。只要具足信、願、行,當生必能往生極樂浄土,一切隨心滿願,極其勝妙。人壽有限,一定要與佛法相應互動,勤修淨土四因,臨命定能往生極樂淨土。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西方極樂世界」種種的勝妙安樂,是一個永恆圓滿的故鄉,這個地方連「苦」這個字都沒聽過,更何況會發生? 希望大家立定「志向」,修行要有志向,短期的志向、中期的志向、長期的志向,都要把它訂定出來,往志向勇往直前,排除萬難。 西方極樂世界「極樂淨土的願文」這個法門很重要,收錄在《佛王誓約》這本書裡面。
Thumbnail
「西方極樂世界」種種的勝妙安樂,是一個永恆圓滿的故鄉,這個地方連「苦」這個字都沒聽過,更何況會發生?希望大家立定「志向」,修行要有志向,短期的志向、中期的志向、長期的志向,都要把它訂定出來,往志向勇往直前,排除萬難。
Thumbnail
西方極樂淨土根本不需要護法,在淨土中沒有仇敵,甚至連仇敵的名字都沒聽過。這裡所講的「淨土護法」,是指護持修持淨土法門行者的護法。年終除障大法會乃是開始來年平安吉祥之契機,實屬難得,有幸參加,皆能蒙本尊賜予無上的加持。
Thumbnail
修習不淨觀,可以克服所有的怖畏;厭離輪迴,希求解脫;可以轉修觀禪,證悟道果;特別是心有不樂、無聊,或貪欲生起時,要記得用這個修行法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