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熱忱總是不持久,你一定誤會了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每年總有幾位學生在課業討論的過程中,表達出對自己所選擇的系所充滿遺憾。他們說如果能重來,絕對不會再選這個系。這些學生現在只想畢業,對任何科目和未來也沒有太多想法。再進一步詢問,發現很多課程的表現也不理想,有時甚至因為人的因素而討厭學習。這種情況並不少見,無論在學校還是職場,都能看到類似的現象。

raw-image


選擇的迷失

當學生抱怨對所選系所失去熱忱時,我總會問他們:「為什麼你的興趣和未來發展,會受某個人而限制,想必這可能不是你真正要的目標。所以當初為什麼選擇這個系呢?」每次問到這個問題,他們總是陷入深思。這個問題揭示了選擇的重要性,很多人在選擇時往往受到外界影響,比如家長的期望、社會的認可、甚至是朋友的建議,卻忽略了自身的真正興趣和能力。

這種情況在職場中同樣普遍。很多人工作三四年後,因為累了、倦了,所謂的個人因素而離職,不外乎也是因為「熱忱」不見了。再進一步詢問之前的熱忱來自哪裡,他們也說不出來,有些甚至回答只是因為需要一份薪水。這讓我們反思,熱忱到底來自哪裡?是否我們真的了解自己所追求的東西?


薪水與熱忱的平衡

如果只是考量薪水,當然沒有問題,畢竟生活裡的每一項都需要費用。但,只要付出與收穫的平衡不見了,就可能直接離職。很多人在初入職場時充滿期待,認為可以在工作中實現自我價值,獲得認可和成就感。然而,當發現工作中需要處理很多雜事,或者偏離職稱的工作內容時,便開始思考是否該繼續這份工作。這種情況下,熱忱往往很快消失,留下的是對未來的迷茫和不確定。

回顧這些經歷,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一直反覆出現有熱忱,最後又沒熱忱的情況?你一定是誤會了什麼。


誤會與現實

有一種可能,是把自己能力想得太高。很多人在學校裡成績優異,認為自己可以在職場上大展拳腳,卻忽略了職場競爭的激烈和複雜。當發現自己並不能如預期般輕鬆勝任工作時,便產生了挫敗感和失落感,熱忱也隨之消失。

另一種可能,是把工作樣態想得太美。受媒體和社會的影響,很多人對某些職業充滿了浪漫和理想化的想像,認為從事這些工作可以輕鬆獲得高薪和社會地位。當真正在這些職位上工作時,卻發現現實與想像大相徑庭,工作內容繁瑣、壓力大、回報低,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距讓人失去了繼續下去的動力。


面對現實的勇氣

其實,沒有什麼標準答案,只是想問問同學們:「光鮮亮麗的表象之下,你覺得需要涵蓋哪些過程和細節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每一份成功的背後,都有著無數的努力和付出。那些光鮮亮麗的職業背後,是無數個不眠之夜和無數次的失敗與嘗試。只有了解並接受這些過程,我們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熱忱,並堅持下去。


找到熱忱的關鍵

熱忱不是一時的激情,而是一種持久的內在動力。要找到並保持熱忱,首先需要了解自己,認識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道路。其次,需要有面對現實的勇氣,接受工作中的不完美和挑戰,並在困難中不斷學習和成長。

此外,還需要建立合理的期望。不要對自己和工作有過高的期望,認為一切都會如自己所願。相反,要有心理準備,接受工作中的挫折和失敗,並從中吸取教訓,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

最後,要找到工作中的意義和價值。薪水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成就感和價值感。無論是通過幫助他人、解決問題,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目標,都能讓我們在工作中找到快樂和滿足,保持長久的熱忱。


結論

熱忱總是不持久,可能是因為我們對自己和工作有誤解。了解並接受這些誤解,找到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建立合理的期望,並在工作中找到意義和價值,是保持熱忱的關鍵。希望每一位在學校或職場上感到迷茫的朋友,都能重新找到自己的熱忱,並在自己的道路上堅持下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icole Y的沙龍
2會員
10內容數
Nicole 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22
年輕員工普遍對工作感到困惑,本文探討了使用馬斯洛需求理論解釋此情況,並提出為自己工作的態度和提升工作動機與熱情的方法。
Thumbnail
2024/06/22
年輕員工普遍對工作感到困惑,本文探討了使用馬斯洛需求理論解釋此情況,並提出為自己工作的態度和提升工作動機與熱情的方法。
Thumbnail
2024/06/18
面對新世代員工的價值觀和工作態度不同,管理者需要更具彈性及創新的管理策略。提供學習機會、鼓勵創新,設立明確目標幫助員工實現自我成長;同時,通過彈性工作時間、遠程辦公、健康福利等措施,幫助員工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Thumbnail
2024/06/18
面對新世代員工的價值觀和工作態度不同,管理者需要更具彈性及創新的管理策略。提供學習機會、鼓勵創新,設立明確目標幫助員工實現自我成長;同時,通過彈性工作時間、遠程辦公、健康福利等措施,幫助員工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Thumbnail
2024/06/12
當一個人能夠創造內在的空間與寂靜,這種內在的平靜與開闊自然會顯現在外表上,並吸引周圍的人。創造內在空間與開闊的心,不僅能夠讓自己過得更好,也能讓我們成為他人的支持與靈感來源。
Thumbnail
2024/06/12
當一個人能夠創造內在的空間與寂靜,這種內在的平靜與開闊自然會顯現在外表上,並吸引周圍的人。創造內在空間與開闊的心,不僅能夠讓自己過得更好,也能讓我們成為他人的支持與靈感來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所以其實過就好的終極問答是長這樣:那麼要換成什麼東西,你願意積極生活。
Thumbnail
所以其實過就好的終極問答是長這樣:那麼要換成什麼東西,你願意積極生活。
Thumbnail
——身為文組畢業生的層層剖析。 1.有歷練再去讀,才知道自己要什麼2. 我不想把讀碩士當作「逃避面對自我」的管道
Thumbnail
——身為文組畢業生的層層剖析。 1.有歷練再去讀,才知道自己要什麼2. 我不想把讀碩士當作「逃避面對自我」的管道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為莘莘學子及父母所製作的,以心理學研究及觀點寫成,請參考!對生涯規劃的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為莘莘學子及父母所製作的,以心理學研究及觀點寫成,請參考!對生涯規劃的思考
Thumbnail
就是說 18 歲以後的人生,很大概率是硬湊出「選項」來的,這種有限性就是做題目有的慣性。
Thumbnail
就是說 18 歲以後的人生,很大概率是硬湊出「選項」來的,這種有限性就是做題目有的慣性。
Thumbnail
畢業十年了重新踏入校園 其實蠻期待的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學習新事物 在上班期間有時候會去上一些產業人才投資方案的課程 上過攝影課、韓文課、不動產經紀人的課、吉他課 不管是跟工作有關無關我都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 但老實說是因為我常常感受到焦慮且總覺得自己不足 所以拼命的學習但這些學習是真的有用
Thumbnail
畢業十年了重新踏入校園 其實蠻期待的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學習新事物 在上班期間有時候會去上一些產業人才投資方案的課程 上過攝影課、韓文課、不動產經紀人的課、吉他課 不管是跟工作有關無關我都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 但老實說是因為我常常感受到焦慮且總覺得自己不足 所以拼命的學習但這些學習是真的有用
Thumbnail
我的大學休學經歷,充滿焦慮症和社交障礙的挑戰,以及對教育體系的反思。無論在學校或是生活中,都充滿著種種困難和挑戰,然而這些經歷也讓我更加了解到自己,對於未來的人生方向也有了更清晰的想法。
Thumbnail
我的大學休學經歷,充滿焦慮症和社交障礙的挑戰,以及對教育體系的反思。無論在學校或是生活中,都充滿著種種困難和挑戰,然而這些經歷也讓我更加了解到自己,對於未來的人生方向也有了更清晰的想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