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原始禱告:托爾斯泰的《懺悔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也曾經寫過《懺悔錄》,是一部叫人蕩氣迴腸的屬靈自傳(但一直遭忽略),我們從中可以得知他步入中年後的身分危機、屬靈危機,甚至是讓他瀕臨自殺的生存危機。

托爾斯泰完成《懺悔錄》的時候,剛過五十歲,他在書中細細道出自己從小到大的心路歷程。(頁19~34,48~68)托爾斯泰生於基督教家庭,小時候就受洗、學習教理,但他受同儕影響而輕忽基督信仰,「自我成全」(self-perfection)才是他真正的信仰。到青年時期,他在大學修法律,鑽研歐洲啟蒙時期哲學著作,後來更親身到歐洲遊歷。他與同輩知識分子希望透過科學和文藝,教化俄國人民,讓國家追上歐洲的水平,「進步」是他青年階段的信仰。之後他成家立業,家庭生活愉快,文學事業更百尺竿頭,《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讓他聞名全國。可是,他在創作《安娜卡列尼娜》期間,突然在理智上和情感上陷入憂悶不安。在理智上,他發現那些與他一起追求科學進步、文藝進步的同儕,道德敗壞、言行不一,於是就質疑進步觀念是否正確。在情感上,他感到激烈極度不安與空虛,了無生趣,甚至有自殺的念頭。為了防止自殺的衝動化為行動,他把家裡的繩子丟掉,以免上吊而死;出門打獵時不帶步槍,以免飲彈嗚呼。

他最終沒有求死,並發現一切知識都應該回答一個問題:「既然人總有一死,那麼人生有什麼意義是死亡所不能摧毀的呢?」他花了一段長時間觀察俄國貧苦大眾言行,與他們相處,了解他們如何在刻苦平淡的日常生活中,透過信仰上帝獲得生命的意義。托爾斯泰從他們身上獲得啟發,「相信上帝,力求道德完滿」是他中年以後的信仰。他發現人活著是為了認識上帝,因為祂是生命的源頭。後來,他在下半生竭力實踐登山寶訓的教導,批評政府和教會腐敗的體制,提倡以非暴力方式改變社會,捐獻自己的財富幫助有需要的人。其中一個例子,就是把寫作的收入,用來資助受政府迫害的小教派基督徒逃難到加拿大。

《懺悔錄》雖不是托爾斯泰對上帝發出的原始禱告,但他在其中細膩表述自己的原始禱告經驗,就是靈魂單純、自發地對上帝說話,呈現原始和深刻的掙扎,以及極其痛苦的經驗(頁63):

 

我的心被極大的痛苦折磨著,這種感受只能形容為「對上帝的尋求」。這種對上帝的尋求並不來自理智思辨,乃是來自情感。因為這種尋求並不來自我的思考,反而跟我的思考相違背,乃是來自我的內心。在一切陌生的事情當中,我感到恐懼、被遺棄、孤單,我盼望得到別人幫助。雖然我深信證明上帝的存在是無可能的,但我仍然尋求祂,盼望能找到祂。於是我按照古老的禱告習慣向我所尋求的上帝禱告,但我找不到祂。

 

除了以上三個例子之外,海勒在《禱告:宗教歷史與心理學研究》歸納人類歷史中的原始禱告,包括世界各地原住民那未經反省和神學化的禱告、宗教奇才的敬虔生活、偉人的禱告、集體敬拜中沒有落入僵化形式的禱告等。(頁354)

社會科學經典原著讀,人類學方法切入,基督教神學對話。用民族誌的手法,討論台灣宗教、社會、人文現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原始禱告的另一個例子,是教父奧古斯丁所著的《懺悔錄》。Confessiones是本書原拉丁文名稱,與動詞confiteor有關。這動詞在中世紀拉丁文語境有三個意思:承認自己的罪、承認某事屬實、讚美。
談到婚姻的戰場,我們會想到刷牙時夫妻擠出牙膏的不同方式,與各自或對方原生家庭的糾結,以及對某些單身生活習慣的執著。但我婚姻的「其中」一個戰場,是教會的聖餐。
《死亡的藝術》( The Art of Dying)是中世紀晚期流傳廣泛,深刻影響歐洲基督徒的一部作品。本書的寫作目的是幫助基督徒在垂死過程自處,預備死亡的來臨,積極地為自己的死亡做好屬靈的準備、心理的預備,以及禮儀的預備。
我也開始養成對禱告的敏銳度,包括「說」和「聽」的敏銳度。 如果「敏銳」的反義詞是「遲鈍」甚至是「無感」的話,那麼我最無感的禱告大概是謝飯禱告。
健康的靈命的第三個面向,就是「健康」的本質。所謂「健康的」靈命是個類比的說法。類比是指用我們比較熟悉、具體的概念,例如感官概念,來表達抽象、陌生的概念,以利傳播和理解。藉著類比,我們用比較熟悉、具體、身體上「健康」的概念,來表達靈命上的「健康」,以利描述和評價信仰生活狀況。
為靈命健檢下結論之前,需要先從三方面定義何謂「健康的靈命」。 1)門徒培育原則:基督徒靈命是否健康,取決於他們有多像耶穌、多大程度實踐祂的教導。 2)信仰階段理論:基督徒靈命是否健康,取決於他們隨著年齡增長,信仰是否朝向更完整和成熟的階段。 3)「健康」的本質和類比
原始禱告的另一個例子,是教父奧古斯丁所著的《懺悔錄》。Confessiones是本書原拉丁文名稱,與動詞confiteor有關。這動詞在中世紀拉丁文語境有三個意思:承認自己的罪、承認某事屬實、讚美。
談到婚姻的戰場,我們會想到刷牙時夫妻擠出牙膏的不同方式,與各自或對方原生家庭的糾結,以及對某些單身生活習慣的執著。但我婚姻的「其中」一個戰場,是教會的聖餐。
《死亡的藝術》( The Art of Dying)是中世紀晚期流傳廣泛,深刻影響歐洲基督徒的一部作品。本書的寫作目的是幫助基督徒在垂死過程自處,預備死亡的來臨,積極地為自己的死亡做好屬靈的準備、心理的預備,以及禮儀的預備。
我也開始養成對禱告的敏銳度,包括「說」和「聽」的敏銳度。 如果「敏銳」的反義詞是「遲鈍」甚至是「無感」的話,那麼我最無感的禱告大概是謝飯禱告。
健康的靈命的第三個面向,就是「健康」的本質。所謂「健康的」靈命是個類比的說法。類比是指用我們比較熟悉、具體的概念,例如感官概念,來表達抽象、陌生的概念,以利傳播和理解。藉著類比,我們用比較熟悉、具體、身體上「健康」的概念,來表達靈命上的「健康」,以利描述和評價信仰生活狀況。
為靈命健檢下結論之前,需要先從三方面定義何謂「健康的靈命」。 1)門徒培育原則:基督徒靈命是否健康,取決於他們有多像耶穌、多大程度實踐祂的教導。 2)信仰階段理論:基督徒靈命是否健康,取決於他們隨著年齡增長,信仰是否朝向更完整和成熟的階段。 3)「健康」的本質和類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昨天看完《袒露的心》, 這幾天的閱讀歷程可說「一讀三嘆」, 哀嘆、感嘆、讚嘆! 一部自傳, 像懸疑小說一樣, 抽絲剝繭, 不,是剔肉削骨, 真相只有一個, 但,不知道的永遠蒙在鼓裡。 最近看的自傳後作力都不小, 《袒露的心》比《絕望者之歌》衝擊更大, 當然文學性更是不可比的。
我可能真的身體太疲累了,或者出於轉換心情的需要,我有深讀硬書的決心,卻少了續寫小說的鬥志。今天,我聚焦「澳」特里.歐文《致命的誘惑:柴爾德的政治人生與思想》(商務印書館,2024-3)這部政治性傳記,因為我極欲了解這位考古學家晚年跳崖自盡的生涯。   說來奇妙,大概是小說之神的召喚吧,就在我閱讀
Thumbnail
《托斯卡尼艷陽下》是一部2003年的電影。內容主要描述一名在意外中離婚的作家受到朋友的鼓勵參加旅行團來到義大利托斯卡尼,之後在托斯卡尼展開新的生活的故事。透過故事主線,試圖表達對於愛情、友情和人生的思考與領悟。
讀書緣起。   我第一次知道約瑟夫.弗蘭克這位傑出學者的名字,來自多年前閱讀庫切的文學評論集,博學灼見的庫切在文中評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並援引了約瑟夫.弗蘭克的五卷本陀思妥耶夫斯基傳:《陀思妥耶夫斯基:反叛的種子,1821--1849》、《陀思妥耶夫斯基:受難的歲月,1850—1859》、
塔科夫斯基在〈雕刻時光〉一書、談論「為何創作?又為誰創作?」中,分享了許多觀眾看完他電影後的來信,其中一封寫道:「我因為〈鏡子〉這部寫信給你,關於這部電影我沒有什麼可說的,我因為它而活著。」 有一堆看完的書想整理,但礙於惰性與藉口,結果只會能拖則拖,不如趁有壓力之時把目前的理解寫下,能為之後計畫的
Thumbnail
這好像是我第一次讀這種自傳類形式的散文呢!之前最多就是讀那種改編式的自傳,畢竟我就是一個重視娛樂性與故事性的膚淺之輩!平常工作壓力很大呢!這次偶然間借了這本書,就想說稍微來嘗試一下不同的風格!
Thumbnail
悟達國師是唐代晚期的大師. 他因自己親身經歷的因果業報, 而寫了這部 " 慈悲三昧水懺 " .透過念誦此懺, 來幫助有心解冤消業的眾生, 洗滌心理的罪.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昨天看完《袒露的心》, 這幾天的閱讀歷程可說「一讀三嘆」, 哀嘆、感嘆、讚嘆! 一部自傳, 像懸疑小說一樣, 抽絲剝繭, 不,是剔肉削骨, 真相只有一個, 但,不知道的永遠蒙在鼓裡。 最近看的自傳後作力都不小, 《袒露的心》比《絕望者之歌》衝擊更大, 當然文學性更是不可比的。
我可能真的身體太疲累了,或者出於轉換心情的需要,我有深讀硬書的決心,卻少了續寫小說的鬥志。今天,我聚焦「澳」特里.歐文《致命的誘惑:柴爾德的政治人生與思想》(商務印書館,2024-3)這部政治性傳記,因為我極欲了解這位考古學家晚年跳崖自盡的生涯。   說來奇妙,大概是小說之神的召喚吧,就在我閱讀
Thumbnail
《托斯卡尼艷陽下》是一部2003年的電影。內容主要描述一名在意外中離婚的作家受到朋友的鼓勵參加旅行團來到義大利托斯卡尼,之後在托斯卡尼展開新的生活的故事。透過故事主線,試圖表達對於愛情、友情和人生的思考與領悟。
讀書緣起。   我第一次知道約瑟夫.弗蘭克這位傑出學者的名字,來自多年前閱讀庫切的文學評論集,博學灼見的庫切在文中評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並援引了約瑟夫.弗蘭克的五卷本陀思妥耶夫斯基傳:《陀思妥耶夫斯基:反叛的種子,1821--1849》、《陀思妥耶夫斯基:受難的歲月,1850—1859》、
塔科夫斯基在〈雕刻時光〉一書、談論「為何創作?又為誰創作?」中,分享了許多觀眾看完他電影後的來信,其中一封寫道:「我因為〈鏡子〉這部寫信給你,關於這部電影我沒有什麼可說的,我因為它而活著。」 有一堆看完的書想整理,但礙於惰性與藉口,結果只會能拖則拖,不如趁有壓力之時把目前的理解寫下,能為之後計畫的
Thumbnail
這好像是我第一次讀這種自傳類形式的散文呢!之前最多就是讀那種改編式的自傳,畢竟我就是一個重視娛樂性與故事性的膚淺之輩!平常工作壓力很大呢!這次偶然間借了這本書,就想說稍微來嘗試一下不同的風格!
Thumbnail
悟達國師是唐代晚期的大師. 他因自己親身經歷的因果業報, 而寫了這部 " 慈悲三昧水懺 " .透過念誦此懺, 來幫助有心解冤消業的眾生, 洗滌心理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