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日誌_打破再建立 Piece by piec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重返實習 Return to Authentic Education

 

穿越重重車陣,回到熟悉的實人,What a very late opening!(苦笑)

書坊裡專注閱讀的實孩們,加上正在確認課程和工作分配的實人團隊,我真的回來了。練習生魂,準備好,上工!

 

誠實面對自己 Be naked.

 

練習生共同討論時間,亮師請我們用五分鐘快速吸收一個知識,然後利用100秒把這個知識傳達給夥伴們;「沒有時間猶豫了,我得趕快吸收知識,想辦法整理出重點。」我心裡想,拿了一本古今差異歷史書開始嗑,主題訂為『最會吃蟹的中國人』(Why?),反覆閱讀蟹知識,腦海中反覆推敲順序和如何引起好奇心,當然爾地以為『提問就是互動,就是引發好奇。』,提問之後,用愛吃蟹文學家接續,然後發明吃蟹工具的歷史(到底為什麼我要講這個?仰天長嘯!),『抓不到重點,找不到知識與生活連結點的我』赤裸裸地呈現在大家面前,後來學長們和亮師的引導示範,才把我的思緒拉回來,「要以聽眾的角度來看待知識點的傳遞。」Lu師如是說;雖然時間很短,但是就是因為時間很短,才暴露出我原本的教學準備思維:單純思考要教什麼?怎麼呈現?用問答題勾勒出好奇心,句點。

所以掉進了『沒效率的引導,無法聚焦也無法創造記憶點。』的陷阱裡動彈不得。「知道問題之後,要正視它。」亮師不斷地提醒著。

 

即使這是一個明顯的失敗,還是要為勇敢嘗試的我們鼓掌,「爛就爛,我陪你一起變好。」寶師的話迴盪在寫作課的最後;知道自己的起點,也是很棒的開始!

 

讀書會的最後,Lulu學長問到:在孩子面前,你想要當神還是人一般的存在?這是個有趣的問題,因為在我的認知中,最願意給予的是神,神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可是祂總是幻化成各種人的型態呈現在我們面前,所以在孩子面前當成『一個人』,才能真正地示範身為人的所有掙扎和成長,如同亮師早上晨讀後陪孩子為殉職的消防隊員默哀時,提到的:

 

有一群人願意透過幫助別人,實現自己的價值,這樣的人很珍貴;
活著很辛苦,也很珍貴!
當我們全部一起塞在車陣裡的那段時間,就像是集體為他們默哀一樣;

 

啟動重建模式 I am a work-in-progress document.

 

亮師提到:「與其練100招,不如花100天練引導吧!」

這句根本為我量身訂做,因為ADD的關係,我的思考總是無限發散,『聚焦』是我一直以來的課題,這一路上,鮮少遇見可以持續示範『如何聚焦』的思考切入點的人,『在輸出之前,努力地思考講出來的話,對聽眾有沒有幫助,能不能從連結生活經驗進而理解要傳達的內容。』這是目前幫自己設定的預防機制。

 

謝謝勇敢踏入實人的我和我們,我們都在持續變好!

 

『勇敢不代表無畏無懼,而是面對挑戰時,不被心裡迴避癱瘓。』by 大膽行動
avatar-img
14會員
2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力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負重前行 Overwhelming   撰寫這篇日誌前,大概是我情緒最激動的一次,一方面覺得自己在春季實習期間很努力維持『最佳狀態』,另一方面,隨即而來的夏季學程,肩上扛了好多目標和責任,我該怎麼繼續維持生活中各個面向的『最佳狀態』?想到這裡,腦袋又進入癱瘓模式了,眼眶泛著淚,擔心從心裡湧現:
如果你是家長和老師,推薦閱讀夥伴欣恩詳盡地分享 如果你是新手老師,推薦閱讀夥伴雙雙的情境分享   外在獎勵和內在成就 Outer achievement vs. inner achievement 是這個很難走進內心的孩子,開啟我使用獎勵驅動學習動機的一年,面對這個被分數和名次定義的學生,我
5/5不用獎勵的學習之道
同理是什麼?可以吃嗎? Why empathy?   本週迎來了最後一次練習生共學,我們討論的焦點也從過去經驗的困境中,轉化成實孩互動情形的彼此分享(詳情請閱讀夥伴漢娜的日誌-粉紅色的大象),我們談到『因為設定要先用同理孩子來開始對話,然後就卡住了的困境XD』,這也是我學習薩提爾一路來的困境,同
改變的可能 Have faith to shift. 不用獎勵的教學之道裡,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是『自殺性提問和宣布事項』,明知問了會得到毀滅彼此心情的過程和結果,為什麼我們還是一直這樣說?「作業寫完了嗎?」「我們這堂課要來寫作文!」「考試要到了,準備好了嗎?」,老師和父母與孩子之間一再重複的明
破冰者 Be an icebreaker 如果事件的畫面停留在『老師對著學生打招呼,學生卻一聲不響地離開』而且不斷重複,任誰都會認為是學生出了問題,想要糾正學生的不禮貌,於是,我們就這樣直挺挺地撞上了冰山,撞得師生彼此遍體鱗傷;薩提爾女士提出「冰山理論」(Iceberg Theory)用來隱喻
觀察員的事實記錄 The facts 退居成觀察員角色的第一天,我開始更關注不同孩子的亮點和問題,在做紀錄時,也會思考紀錄的客觀性和目的性;所謂無政府狀態,是為了客觀記錄孩子的行為,讓孩子對自己的言行舉止更有意識,用其他視角來突破盲點,開始認識自己的旅程。帶著孩子認識自己又不是被當作指責,前提一定
負重前行 Overwhelming   撰寫這篇日誌前,大概是我情緒最激動的一次,一方面覺得自己在春季實習期間很努力維持『最佳狀態』,另一方面,隨即而來的夏季學程,肩上扛了好多目標和責任,我該怎麼繼續維持生活中各個面向的『最佳狀態』?想到這裡,腦袋又進入癱瘓模式了,眼眶泛著淚,擔心從心裡湧現:
如果你是家長和老師,推薦閱讀夥伴欣恩詳盡地分享 如果你是新手老師,推薦閱讀夥伴雙雙的情境分享   外在獎勵和內在成就 Outer achievement vs. inner achievement 是這個很難走進內心的孩子,開啟我使用獎勵驅動學習動機的一年,面對這個被分數和名次定義的學生,我
5/5不用獎勵的學習之道
同理是什麼?可以吃嗎? Why empathy?   本週迎來了最後一次練習生共學,我們討論的焦點也從過去經驗的困境中,轉化成實孩互動情形的彼此分享(詳情請閱讀夥伴漢娜的日誌-粉紅色的大象),我們談到『因為設定要先用同理孩子來開始對話,然後就卡住了的困境XD』,這也是我學習薩提爾一路來的困境,同
改變的可能 Have faith to shift. 不用獎勵的教學之道裡,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是『自殺性提問和宣布事項』,明知問了會得到毀滅彼此心情的過程和結果,為什麼我們還是一直這樣說?「作業寫完了嗎?」「我們這堂課要來寫作文!」「考試要到了,準備好了嗎?」,老師和父母與孩子之間一再重複的明
破冰者 Be an icebreaker 如果事件的畫面停留在『老師對著學生打招呼,學生卻一聲不響地離開』而且不斷重複,任誰都會認為是學生出了問題,想要糾正學生的不禮貌,於是,我們就這樣直挺挺地撞上了冰山,撞得師生彼此遍體鱗傷;薩提爾女士提出「冰山理論」(Iceberg Theory)用來隱喻
觀察員的事實記錄 The facts 退居成觀察員角色的第一天,我開始更關注不同孩子的亮點和問題,在做紀錄時,也會思考紀錄的客觀性和目的性;所謂無政府狀態,是為了客觀記錄孩子的行為,讓孩子對自己的言行舉止更有意識,用其他視角來突破盲點,開始認識自己的旅程。帶著孩子認識自己又不是被當作指責,前提一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35年後再與大學生一起上課。
#誠實書寫練習 #Day173 昨晚看到一個課程,思考後不到五分鐘決定按下“確定鍵”報名參加。 生活中還有好多我想要探索的視野,以及想要經歷的新鮮陌生體驗。 不要害怕,努力的朝夢想前進。 沈浸在自己熱愛的興趣上,也算是溺愛自己的方式。 寫於20240621(週五)
【成長】 經過短暫的休息,下個禮拜就要來到實人的新學季了,這兩個禮拜的休息,對我來說是重要的沉澱與再出發,有了些思考也有了些改變,今天早上在公布新的任務與課程前,Tony老師帶領大家回顧上一季與季休的軌跡,得以讓我可以靜下心來,好好回顧這段時間。   l   我覺得在上季的課程,我有慢慢掌握到
Thumbnail
畢業十年了重新踏入校園 其實蠻期待的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學習新事物 在上班期間有時候會去上一些產業人才投資方案的課程 上過攝影課、韓文課、不動產經紀人的課、吉他課 不管是跟工作有關無關我都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 但老實說是因為我常常感受到焦慮且總覺得自己不足 所以拼命的學習但這些學習是真的有用
Thumbnail
自從國小三年級起,就下定決心收起筆、橡皮擦,不在寫功課,直到國中二年級下 學期。 也許,這就是造就日後我注定「投筆從戎」的結局吧! 其實,我在任何一個學習階段的上課時間,是很認真的,課本上密密麻麻的註記, 可以證明這一切。 唯獨,作業本是新的,學期一開始它本來就是新的,學期末它還是新的!
Thumbnail
接續學習的本質(上),我想分享亮語社會課的實踐與我如何運用所學在自己的教學上。在實人,到縣史館參訪不是被動瀏覽,而是帶有強烈且共同的學習動機與學習目的。
經過幾年的社會洗禮後,可以回到學校當學生真的是很開心 第一天帶著期待又興奮的心情去到學校, 整個心態想法都完全不一樣,畢竟是自己選擇要來到這裡 再次可以當學生的寶貴,也知道賺錢很辛苦() 一開始先去做分級測驗,之後就發課表自己去找教室上課 聽說讀寫的老師都不一樣,同學也不太一樣 所以
Thumbnail
【 好學、自學、共學 】 我常常說,上大學後才是我學習的開始。在中央英文系,我們需要閱讀大量文本、大量對話、大量反思和輸出,我從來沒想過,這樣的課堂風景能在數學課發生!
Thumbnail
開學的第二週,啟動也適應了學習模式。 寒假期間,沒有將自己放得太鬆,也沒有把自己逼得很緊,我想這也是讓自己開學進入狀況的方式。 這週才算真正上課,在新的課堂上遇到一位很棒的老師,在第一堂課就對我有很多的啟發。 早上起來回想過往的學習,尤其是在助人專業的路上,早期的學習著重在探索自己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35年後再與大學生一起上課。
#誠實書寫練習 #Day173 昨晚看到一個課程,思考後不到五分鐘決定按下“確定鍵”報名參加。 生活中還有好多我想要探索的視野,以及想要經歷的新鮮陌生體驗。 不要害怕,努力的朝夢想前進。 沈浸在自己熱愛的興趣上,也算是溺愛自己的方式。 寫於20240621(週五)
【成長】 經過短暫的休息,下個禮拜就要來到實人的新學季了,這兩個禮拜的休息,對我來說是重要的沉澱與再出發,有了些思考也有了些改變,今天早上在公布新的任務與課程前,Tony老師帶領大家回顧上一季與季休的軌跡,得以讓我可以靜下心來,好好回顧這段時間。   l   我覺得在上季的課程,我有慢慢掌握到
Thumbnail
畢業十年了重新踏入校園 其實蠻期待的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學習新事物 在上班期間有時候會去上一些產業人才投資方案的課程 上過攝影課、韓文課、不動產經紀人的課、吉他課 不管是跟工作有關無關我都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 但老實說是因為我常常感受到焦慮且總覺得自己不足 所以拼命的學習但這些學習是真的有用
Thumbnail
自從國小三年級起,就下定決心收起筆、橡皮擦,不在寫功課,直到國中二年級下 學期。 也許,這就是造就日後我注定「投筆從戎」的結局吧! 其實,我在任何一個學習階段的上課時間,是很認真的,課本上密密麻麻的註記, 可以證明這一切。 唯獨,作業本是新的,學期一開始它本來就是新的,學期末它還是新的!
Thumbnail
接續學習的本質(上),我想分享亮語社會課的實踐與我如何運用所學在自己的教學上。在實人,到縣史館參訪不是被動瀏覽,而是帶有強烈且共同的學習動機與學習目的。
經過幾年的社會洗禮後,可以回到學校當學生真的是很開心 第一天帶著期待又興奮的心情去到學校, 整個心態想法都完全不一樣,畢竟是自己選擇要來到這裡 再次可以當學生的寶貴,也知道賺錢很辛苦() 一開始先去做分級測驗,之後就發課表自己去找教室上課 聽說讀寫的老師都不一樣,同學也不太一樣 所以
Thumbnail
【 好學、自學、共學 】 我常常說,上大學後才是我學習的開始。在中央英文系,我們需要閱讀大量文本、大量對話、大量反思和輸出,我從來沒想過,這樣的課堂風景能在數學課發生!
Thumbnail
開學的第二週,啟動也適應了學習模式。 寒假期間,沒有將自己放得太鬆,也沒有把自己逼得很緊,我想這也是讓自己開學進入狀況的方式。 這週才算真正上課,在新的課堂上遇到一位很棒的老師,在第一堂課就對我有很多的啟發。 早上起來回想過往的學習,尤其是在助人專業的路上,早期的學習著重在探索自己